基于功率占空比微分曲线的光伏系统MPPT算法

2013-10-23 01:46彭会锋孙建平曹相春刘晓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年6期
关键词:微分步长分区

彭会锋,孙建平,曹相春,刘晓龙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0 引言

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等的影响,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光伏系统可工作在不同且唯一的最大功率点(MPP)处。为了有效提高光伏系统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实时监测光伏系统的输出状态,采用预定的控制算法,调节输出阻抗和光伏系统实现阻抗匹配,以使其保持最大功率输出,这一过程称之为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常规MPPT算法采用固定步长跟踪,调整步长要求严格,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特性不能同时得到满足[1-3]。文献[4-5]采用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对跟踪步长进行动态调整,同时满足了两者的要求,文献[4]基于功率电压(P-U)微分曲线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特性,但是P-U微分曲线右端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对算法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文献[5]基于功率占空比(P-D)微分曲线控制,P-D微分曲线较为平滑,因此算法稳定性较好,满足外界环境剧烈变化要求,但是P-D微分曲线值有波动,算法的动态响应特性受到影响;文献[6]引入分区控制策略,算法基于P-D微分曲线控制,系统远离MPP区域采用较大固定步长跟踪,MPP附近区域采用自适应变步长跟踪,追踪速度相比传统自适应变步长算法提升明显,但是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分区方案不能准确划分跟踪区域,算法实际控制性能受到影响。

通过对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和分区控制策略分析,结合2种控制方案,提出了基于P-D微分曲线的改进分段变步长MPPT算法。算法基于P-D微分曲线控制;利用P-D微分曲线极值点实现追踪区域自动划分;远离MPP区域时采用较大固定步长追踪,MPP附近区域则采用自适应变步长追踪。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构建光伏MPPT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和已有控制算法相比,改进算法能够准确实现对追踪区域的自动划分,满足环境剧烈变化要求;同时追踪速度快、不易产生功率振荡,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特性。

1 光伏系统输出特性

考虑光伏电池内部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影响,单个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单个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Fig.1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single PV cell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易受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强度等的影响,呈现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其I-U输出特性满足如下方程[1]:

其中,ILG为光生电流;Ios为反向饱和漏电流;q为电子电荷量,取值1.6×10-19eV;ks为玻尔兹曼常数,取值 1.38×10-23;Ts为系统工作温度;As为二极管理想品质因数;Rs为串联内部电阻;Rsh为并联内部电阻。

2 MPPT算法分析

自适应变步长MPPT算法控制原理如下:当系统工作点远离MPP区域时,采用较大跟踪步长以获得较快的动态响应特性;当系统工作点逼近MPP区域时,逐步减小跟踪步长以获得较好的的稳态特性[7]。根据以上控制原理,文献[4-5]分别提出了基于P-U和P-D微分曲线的自适应变步长MPPT算法。

文献[4]算法基于P-U微分特性曲线控制,跟踪步长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由图2可知,P-U微分曲线右端区域呈现很快的上升趋势,微分曲线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微小的电压变化会使得值波动较大,引起跟踪步长不恰当的大范围变化,导致系统跟踪失调,算法稳定性降低。

图2 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系统P-U与特性曲线Fig.2 P-U and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PV system for different irradiation conditions

文献[5]算法基于P-D微分特性曲线控制,跟踪步长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N 为缩放因子(0<N<1)。

由图3可知,P-D微分曲线两端区域都收敛,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跟踪步长只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避免跟踪失稳问题,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但是P-D微分曲线不是非常平滑,当系统工作点远离MPP区域时,由式(3)可知,跟踪步长随着P-D微分曲线会经历由小到大的调整过程,影响系统跟踪速度[8-9]。

图3 光伏系统P-D与特性曲线Fig.3 P-D and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PV system

文献[6]引入了分区控制策略,算法基于P-U微分特性曲线控制,根据式(4)自动划分跟踪区域:

其中,ΔDmax为固定步长跟踪时的调整步长,N为缩放因子。

如图2中P-U微分特性曲线所示,当式(4)不成立时,系统工作点远离MPP区域,系统长时间采用较大固定步长ΔDmax进行跟踪,而文献[5]中跟踪步长需要经历由小到大的调整过程,因此分区控制策略可以加快系统逼近MPP区域;当式(4)成立时,系统工作点位于MPP区域,采用较小自适应变步长进行追踪,逐步逼近最大功率点,避免MPP的功率振荡问题;通过引入分区控制策略,跟踪速度提升效果明显,提高了算法的动态响应特性。

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根据式(4)确定的分区方案存在不能准确划分追踪区域的问题,算法实际控制性能受到影响。如图2所示,P1、P2为光照强度差异较大情况下的P-U特性曲线,P1≫P2;由图可知缩放因子N无法同时满足2种光照条件,对P1特性曲线,此时 ΔDmax/N相对于过小,根据式(4)区域划分方案,系统大部分时间进行大步长跟踪,易产生功率波动问题;对于P2特性曲线,ΔDmax/N相对于过大,系统大部分时间进行小步长跟踪,跟踪时间过长,动态响应特性降低[3]。

3 改进分段变步长MPPT算法

通过对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和分区控制策略的分析比较,结合2种方案优点,本文提出了基于P-D微分曲线的改进分段变步长MPPT算法。

3.1 光伏系统P-D特性曲线

由图3可知,P-D微分曲线两端区域都收敛,算法的稳定性较高;当ΔP/ΔD>0时,系统工作在MPP左边,当ΔP/ΔD<0时,系统工作在MPP右边,可以据此判定系统工作状态。当ΔP/ΔD>0时,曲线上升段对应功率变化较大,表明系统远离MPP区域,曲线下降段对应功率变化值逐渐变小,表明系统逼近MPP区域,ΔP/ΔD<0时情况类似,可以据此实现跟踪区域自动划分,同时可以看出该区域划分方法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3.2 改进算法

首先依据P-D微分曲线进行系统工作状态判定,由图3可知在MPP左边微分曲线为正值,在MPP右边微分曲线为负值,当ΔP/ΔD=0时可以认为达到MPP,可以据此进行系统工作状态判定。

其中,ΔP/ΔD=[P(k)-P(k-1)]/[D(k)-D(k-1)],ΔP 为k时刻功率变化大小,ΔD为k时刻占空比变化大小。

其次引入控制参数A将追踪区域划分为3段,A的计算方式如下:

具体区域划分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控制参数A有2个极值点A1和A2,根据对P-D微分曲线的分析,可以利用这2个极值点将追踪区域自动划分为3段,分别采取不同步长进行追踪:极值点A1左边Ⅰ区域远离MPP,可以采用固定大步长追踪逼近Ⅱ区域;最大功率点位于极值点A1和A2之间Ⅱ区域,所以采用较小自适应变步长,逐步逼近MPP;极值点A2右边Ⅲ区域远离MPP,同样采用大步长追踪逼近Ⅱ区域。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最后根据式(3),可以得到k+1时刻改进算法的跟踪步长,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4 仿真分析

4.1 仿真原理图

根据式(1)和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光伏系统模型,采用Buck电路连接负载实现阻抗匹配,采用S函数实现MPPT控制[6],仿真系统见图4。

图4 带有MPPT控制的光伏仿真系统F ig.4 Simulation system of PV with MPPT control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初始条件为标准光照强度1000W/m2,温度25℃,仿真步长0.01 s,0.3 s时光照强度由1000 W/m2突变到 400 W/m2,0.7 s时由 400 W/m2恢复到 1000 W/m2,仿真外界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对比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分区控制算法和改进算法以验证追踪效果。

由图5可知,当外界环境突变时,改进算法利用控制参数A实现了跟踪区域的准确划分。光照强度下降时,ΔA/ΔD<0,系统工作在远离MPP的右边区域,此时,系统采用固定大步长跟踪;当ΔA/ΔD>0时,系统工作点逼近MPP区域,采用自适应变步长跟踪,光照强度上升时效果相同。

图5 改进MPPT算法分区控制仿真结果Fig.5 Simulative results of divisional control with improved MPPT algorithm

图6 3种算法的仿真结果Fig.6 Simulative results of three algorithms

图6是3种算法的占空比调整步长和功率输出仿真结果。对比图6(a)和图6(c)可知,当光照强度下降时,自适应变步长算法跟踪步长需逐步调整,需要0.23 s达到MPP,改进算法只需要0.14 s,跟踪速度提升效果明显,同时在MPP附近没有发生功率振荡,因此改进算法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特性。

对比图 6(b)和图 6(c)知,由于传统分区控制算法不能准确划分跟踪区域,在光照强度由1000 W/m2跳变至400 W/m2时,系统较长时间以小于0.02的步长进行跟踪,需要0.22 s达到MPP;当光照强度从400W/m2跳变至1000W/m2时,改进系统长时间以大步长进行跟踪,发生了功率振荡,改进算法通过控制参数A实现了对跟踪区域的准确划分,可以适应外界环境剧烈变化要求。

5 结语

为了提高光伏系统MPPT速度,同时适应外界环境剧烈变化要求,本文在分析传统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和分区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结合2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P-D微分曲线的改进分段变步长MPPT算法。通过MATLAB构建光伏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分段变步长算法自动区域划分方法的有效性,能够适应剧烈变化环境下的运行,同时算法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特性,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微分步长分区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拟微分算子在Hp(ω)上的有界性
上下解反向的脉冲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
浪莎 分区而治
借助微分探求连续函数的极值点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对不定积分凑微分解法的再认识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