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举,梁淑珍,杨永红,王 鹏,吕文亭,郑雪花
(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布鲁菌病 (简称布病),是一种以流产、睾丸炎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病[1]。本病发病广泛,呈世界性分布,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自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不断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力度,采取 “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措施,河北省大部分地区 (含张家口市)达到国家或省定 “稳定控制区”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张家口市奶牛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家畜家禽及农畜产品的交易量和流通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奶牛交易十分频繁,使布鲁菌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有回升趋势,布鲁菌病防治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3]。为了及时、全面掌握该市规模化奶牛场布鲁菌病疫情流行动态和制定有效防治计划和措施,控制布鲁菌病的发生和蔓延,保证人畜的健康。本课题组于2012年3~5月份对该市辖区内的规模化奶牛场布鲁菌病进行了血清学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在张家口市13个县区范围内进行,共抽检各县区未经布鲁菌病疫苗免疫的奶牛2 680头。
按常规无菌方法采血制备血清,-20℃冷冻保存备检。
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布鲁菌病试管凝集抗原、布鲁菌病阳性血清、布鲁菌病阴性血清等诊断试剂均购自中国兽医兽药监察所。
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2 680份待检血清进行检测,阳性反应者再以试管凝集试验检测。
2.1.1 操作方法
将待检血清和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各0.03ml滴于玻璃板的方格内,每份血清各用一只火柴棒混合均匀。在室温 (20℃)4~10min内观察记录反应结果。同时以阴性血清和阳性血清作对照。
2.1.2 判定标准
在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结果正确的对照下,被检血清出现任何程度的凝集现象均判为阳性,完全不凝集的判为阴性。
2.2.1 操作方法
按农业部颁发的 《家畜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与判定标准》进行。
2.2.2 判断标准
通过与比浊管对比,被检血清凝集价为1∶100以上 (含1∶100)的为阳性反应;被检血清凝集价为1∶50的为可疑反应,被检血清凝集价为1∶25的为阴性反应,可疑反应的奶牛3~4周以后重新采血检验,如果仍为可疑,则判定为阳性;被检血清凝集价为1∶25的为阴性反应。
在检测的2 680头奶牛中,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出阳性牛14头,阳性率为0.52%。其中:沽源县的306头奶牛中检出阳性2头,阳性率为0.65%;尚义县的105头奶牛中检出阳性1头,阳性率为0.95%;塞北管理区的285头奶牛中检出阳性1头,阳性率为0.35%;宣化县的178头奶牛中检出阳性2头,阳性率为1.12%;张北县的358头奶牛中检出阳性3头,阳性率为0.84%;涿鹿县的367头奶牛中检出阳性4头,阳性率为1.09% (表1)。
表1 张家口市奶牛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统计表
对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出阳性牛14头,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的结果为:宣化县2头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阳性牛中有1头试管凝集试验凝集价为1∶25,为阴性,所以宣化县的阳性率为0.56%;涿鹿县4头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阳性牛中有2头试管凝集,试验凝集价为1∶50,为可疑,4周后重新采样检测,结果为1头仍为可疑,则判为阳性,1头为阴性,所以涿鹿县的阳性率为0.82%。故2 680头奶牛,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为0.45% (表1)。
通过这次血清学监测发现,在张家口市规模化奶牛场中布鲁菌病血清学阳性奶牛的比例为0.45%,表明在该市规模化奶牛场中布鲁菌病已零星出现,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奶牛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为保障居民饮用奶的安全性,进一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该市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奶牛布鲁菌病的监测和净化畜群工作已势在必行。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坚持 “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性措施,早期发现病畜,彻底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2)净化布鲁菌病最好的办法是应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每年用平板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进行一次定期监测,血清学阳性奶牛坚决淘汰,如果全群中连续一年没有发生流产或可疑症状时,连续检测两次都为阴性者,即可认为布鲁菌病已经得到控制,最终达到建立健康牛群的目的,保证养殖场内奶牛、人员以及乳品安全。
(3)在未感染牛群中,为控制布鲁菌病的传入,最好的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或补充奶牛群时,要加强对引进奶牛的检疫监测工作,隔离观察2个月,并进行2次血清学检查,检测阴性者方可合群。
(4)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胎儿、胎衣、羊水等,以接触性传染为主。因此,从事奶牛养殖人员要注意自身的防护,以减少布病的感染几率和人畜交叉感染的途径[4]。
[1]李清艳.动物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0-93.
[2]刘振湘,梁学勇.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3-76.
[3]李淑霞.湟源县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与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1,43(09):108-109.
[4]高爱萍,韩云伟.江苏徐州地区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J].畜牧与兽医,2004,(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