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1.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中心,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拓展到各个领域,其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涉及城市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新理念,其目标是在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现在和未来的不断发展[1]。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大系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需要以系统观为指导,目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认识选取相应的指标 (或指标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2,3]。
安徽省六安市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的江淮平原,地跨江淮分水岭,是沿海、中原和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过渡带和东西部经济交流的转接点,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重要轴心,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探究具有巨大价值。本文将城市系统划分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通过对各个子系统构成要素的分解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2010年全市全年生产总值 (GDP)6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3.7∶40.7∶35.6调整为23.5∶42.3∶34.2。全员劳动生产率160 752元/人,增长15.3%;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8.6亿元,增长31.7%;全市规模工业企业 (年收入≥500万元)1 044户,比上年增加225户;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9.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5亿元,比上年增长38.1%。
全市总人口181.1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0.71%,人口密度为392人/km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04%,每十万人中大专以上人数3 389人,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0%。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5项社会保险制度深入开展,参保人口比上年减少17%,全市共有文化馆7个,卫生机构 (含诊所、卫生所、室)2 601个。
全市总面积17 976km2,其中耕地44.4千hm2,山场73.3千hm2,水面10.9千hm2。粮食种植面积689千hm2,油料种植面积103.73千hm2,棉花种植面积11.2千hm2,蔬菜种植面积65.53千hm2。全市年平均地表径流92.1~99.92亿m3,年平均气温为15.6~16.6℃,年平均日照时数1 960~2 330h,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 600mm,年平均蒸发量1 300~1 500mm。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5.18 hm2,森林覆盖率34.74%,森林储蓄量1 984.36万m3。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盛产粮、棉、油、茶、麻、丝绸、蔬菜、林果等110多种农副产品,为全国粮、油、猪、禽的高产区,可产金、银、铁、铅、锌、花岗岩等40多种矿物资源。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和科教等多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要科学地探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等原则。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城市的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城市的各个方面才可以协调的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它为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提供社会保障,社会的公正、进步、安全和有序是强大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集中表现。资源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依托,是城市财富的源泉,但城市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维持在许可的容量之内。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同时并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和以高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资源种类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开发利用的效率,环境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城市是否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4,5]。
依据层次分析法,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一级指标体系[6,7],并在各个一级指标体系内部,根据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发展状况选取相应16个二级指标,当指标值增大时,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性质为正效,如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等;当指标值减小时,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性质为负效,如家庭恩格尔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具体详细指标体系见表1。
每个指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度是不同的,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和经验法,通过系统分析将复杂问题分成3个有序的层次,即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对每一层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判断,将各因素的重要性定量化,决定全部指标重要性的次序。根据下一层指标对上一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分别斌予相应的权重[8],各指标权重见表2。
表1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指标权重及其标准值
由于指标涉及多个方面,为便于比较计算,消除指标间因单位不同造成的干扰,需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形成标准化指标值,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方式为目标年指标值与拟定相应标准值的比值。具体见公式 (1)。
式中:X标准化为标准化指标值;X原始值为原始统计值;X选取标准值为选定标准值,其中正效指标用前式计算,负效指标用后式计算,这样就可以得到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标准化指标值。本文为考察安徽省六安市与全国发展水平的比较情况,选取201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各指标数据为标准值。具体祥见表2。
在得出指标权重和标准化指标值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表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定指数;α为指标值的权重。
运用公式 (2)对安徽省六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计算,本文选取的标准值为全国平均水平,选取的标准不高,故设定当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数达到0.75时方为合格,低于0.75为不合格。计算结果具体见表3。
表3 安徽省六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从表3中可知,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达85.3%,居于首位,主要是近年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卫事业的支出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大。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为0.71%,综合评价指数只有0.038 3,而且全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偏低,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人数综合评价值仅为0.026 1,只达到标准值的37.95%,网络普及不够,也逐渐成为制约该市发展的障碍因素。
资源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84.8%,森林覆盖率高达28.7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19%。安徽省六安市的资源比较丰富,重污染企业少,环境污染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制约了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安徽六安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3.9%,人均耕地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2.15%。
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只达到了74.9%,未达到合格水平75%,但差距微弱。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欠佳,主要是GDP总量少,经济基础差,优惠政策少,交通不便利。比如人均GDP为13 148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城市人均消费综合指数0.037 0、第三产业比例34.3%,都是影响该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而安徽省六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为0.81,高出合格值6个百分点,可持续发展未来具有增长潜力。总的来看,安徽省六安市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各项指标中,万元GDP煤耗、城市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比例、文教科卫事业占财政支出比、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化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综合评价值都高于0.050 0,是影响六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构建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总体而言,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均为良好,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合格水平之上,未来只要在城市发展时做出合理的城市定位,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皖江城市带地位;保持优势因素,如六安市较好的资源环境条件;克服限制因素,如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1]张协奎,安晓明.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6):37-43.
[2]成学真,刘晓峰.兰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基于西部11座城市[J].商场现代化,2009,(07):219-220.
[3]朱玉林,李莎,陈洪.湖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10):122-124.
[4]汪小斌,章守明.杭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6):62-64.
[5]蔡永彤.上海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浦东开发,2005,(02):33-36.
[6]李勇.我国西部各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J].经济论坛,2007,(08):14-16.
[7]许信旺.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5,19(01):27-29.
[8]马丽蓉,王生林,王学军.甘肃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甘肃科技,2009,25(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