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勇,刘海艳
(山东农业大学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在功能和外观形态方面所反映出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形态构成、空间组合、建筑饰样等方面所显现出的艺术氛围。建筑风格不仅受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材料和技术等的制约而且受设计者的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其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砖墙木梁架结构,飞檐、斗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形成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中国建筑的历史一般分为古代建筑史,近代建筑史和现代建筑史三部分。古代部分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我国建筑风格形成并稳固下来的主要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基本形成,到了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明清时期的建筑,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结束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国建筑也随之转入近代时期。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建筑风格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中国的建筑师一方面探索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挑战。出现了中西混合式、洋楼、中国传统复兴式以及现代式等多种建筑风格。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建筑进入现代时期。前期主张民族形式,反对国际式——现代主义建筑。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建筑师、建筑材料、新兴技术的涌入,以及政治思想的解放,现代主义建筑开始盛行,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有“花园洋房”、“欧陆风”、“北美风”,也有纯粹的模仿传统建筑。让人欣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继承和创新基础有了新的探索和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优秀建筑,逐步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新中式”建筑风格。
在整体造型上,建筑物一般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下部设台基,中间是以木材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屋身,上部是翼状伸展的大屋顶(如图1)。屋顶在传统建筑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屋顶的形式多样,而且与等级有关。在平面布置上围绕着一个或若干庭院或天井建造。庭院大小有主次,形状有方形和长条形的变化。庭院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粹所在。传统建筑在建筑细部上着重用笔,颇费心机。斗栱的运用是传统建筑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斗栱不仅是承重构件,也是重要的装饰构件。在木结构构件交接外露部分做装饰,梁头做成“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屋架运用举折(举架),形成缓和的屋面曲线。一是美观,二是有利于屋面的排水。在建筑材料上,大量使用琉璃瓦、砖、石、木,其上有精美的雕刻。朱红色,灰色是传统建筑的主要色彩。朱红色、黄颜色主要用于皇家建筑形制,以体现尊贵和奢华。
图1 清式大木翼角模型Fig.1 Model of big wood wing angles in qing style
传统建筑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以及实用性方面寻求完美的结合,构件的功能往往具有多重性,把材料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在斗栱的运用方面,屋架的举折则是较好的佐证。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采用骨架承重,骨架承重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民间传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承载的性能类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它们的区别只在于使用的材料。传统建筑的缺点主要是材料以木材为主,耐久性、防火性差。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的自然气候差异较大,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因此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也是一大特点。北京四合院、苏州私家园林、安徽徽派民居、上海弄堂、云南傣家竹楼……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北方的建筑为了抵御严寒,往往厚重、密实、围合。而南方气候多雨、炎热、潮湿,建筑风格则轻巧、灵动、开敞。因此传统建筑是多种建筑风格的综合,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其中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
“新中式”建筑主要通过现代建筑材料和设计手法修正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外观上虽然看不到传统建筑的原来模样,但在整体风格上,仍然保留着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空间结构上有意遵循传统建筑的布局格式,延续传统建筑一贯采用的覆瓦坡屋顶。而且根据地域特色吸收了当地的建筑形式及色彩,自成特色。体现新风貌,突显中国文化韵味。
在建筑的空间组合上,取传统建筑的精华。“新中式”建筑在空间设计上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打破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弊端。“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更像是一个大而开放的起居厅。“新中式”建筑重视庭院空间的布局,形式比较多样而且开放或下沉设在半地下,或抬高放在屋顶形成“屋顶花园”。万科第五园(如图2)是万科集团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住宅项目,在整体空间布局上继承并发扬了传统居住空间的文化内涵。整个住区的布局是由中央景观带分隔而成的两个大的“院落”组成,一条半环路将两个“院落”串连起来,每个“院落”又由庭院、叠院以及合院组成。各组团内部又由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形成了舒适宜人、富有人情味的邻里居住空间。
图2 深圳万科第五园Fig.2 The ffth garden of shenzhen wanke
形态包括建筑其自身的形式及其所形成的“场”,有形态才会传神。形式指建筑的几何构成,“场”指建筑给人的精神感受所形成的氛围。“新中式”建筑之“形”在于通过建筑本身形态的回归寻找传统文化的底蕴,以现代之“形”体现传统建筑文化之“神韵”。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北方的建筑更多的融合了汉唐的建筑元素。以皇家建筑为典范,添加了“大宅门”的感觉,给人感觉比较威严气派。与南方建筑的轻巧柔美大不相同。南方“新中式”建筑之“形”主要以江南园林的建筑形式为主,更多的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元素,加重了亭、台、楼、阁的建造,讲究生活的情趣,给人清新自然之感。
将传统建筑符号加以改造和创新用于新建筑,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新建筑。这样的典型例子有很多,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观唐、优山美地等。中国馆(如图3)选取了传统建筑的承重构件——斗拱作为整个建筑形象,并赋予东方之冠的寓意。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是能触及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奇特构件。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出现,它悬挑出檐,层层叠加,不仅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到柱子,而且加大檐口出挑,增强美感。北京优山美地(如图4)在造型上更多吸取了北方民居建筑的造型元素。如门楼、双坡屋顶、屋脊、门窗楣、木格窗饰、漏窗及灰空间构架等,并运用现代审美观进行了艺术处理、简化及变形。通过对细部推敲,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充分体现现代施工工艺,创造出了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居住社区。
图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Fig.3 China pavilion of shanghai expo
图4 北京优山美地东韵楼盘Fig.4 Beijing yosemite·east rhyme building
中式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讲究色彩的搭配。江南水乡的青砖、粉墙、黛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的天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固有色,这些色彩营造出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建筑空间。中国馆(如图3)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如图5)在形式上不仅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而且在建筑色彩上以白色粉墙为主色调,以灰色调为辅,使得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图5 苏州博物馆新馆Fig.5 The new building of suzhou museum
传统建筑材料以砖、石、木为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建筑材料的选用与建筑的艺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如何利用现代新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玻璃等体现传统建筑文化是值得我们深刻探讨的问题。有两种途径值得借鉴和学习:一是利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资源。每年我国都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大部分都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浪费和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这些破旧砖石瓦砾的再利用不仅能节能环保,而且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由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如图6)循环的材质非常特别,设计师将周边村庄瓦屋上淘汰下来的砖瓦加入到墙面的装饰中,凸显地域和传统特色。二是运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这就要求设计师致力于研究新材料的特性及连接方式,赋予其传统建筑形式,构造出形式新颖,创造出具有传统建筑文化底蕴的“新中式”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如图5)的屋顶造型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屋顶层面材料以及承重材料采用了玻璃、花岗岩和开放式钢结构。
图6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Fig.6 The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新中式”建筑是把现代时尚元素融进中国传统风格的一种流行趋势,力求创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城市空间。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形与神的融合,形与神相融是为“和”。“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地人合一”。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人必须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与自然圆融无间、共生共荣。“新中式”建筑能让人寻回久违的闲适静雅安详。这是“新中式”建筑所要抓住的主线。“新中式”建筑的突起,所带来的不是一阵“中国风”,而是引导我们去追寻文化建筑的“中国根”,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1]郑 鑫.新中式风格住宅建筑设计[J].价值工程,2011(13):98-99
[2]田 园.新中式建筑空间与形式初探[J].天津建设科技,2010(04):26-27
[3]孙红明.浅谈新中式建筑的文化理念[J].山西建筑,2011(29):8-10
[4]蒋鸿兴.什么才是“新中式建筑”发展之路[J].建筑师,2007(5):37-39
[5]李 磊.蒋鸿兴新中式建筑必须根植于地域文化[J].百年建筑,2007(6):86-89
[6]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