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辉
(哈尔滨华德学院,哈尔滨 150025)
现代农产品物流即以农产品消费者为中心,为了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增值,降低流通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以及相关信息从制造者到消费者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它囊括了生产、收购、输送、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在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只因受“轻流通、重生产”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农产品流通等相关产业缺乏系统性认识,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做好现代化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解决严峻的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流通体系完善提供支持和保障。
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始终保持高质高效且有节奏的发展势头,综合竞争力逐年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广阔的物流需求空间。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具有品种多、数量大等特点。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5 570.6 万吨,比上年增长11.1%,是我国产粮第一大省。全年蔬菜产量789.9 万吨,水果225.6 万吨,油料23.3 万吨,甜菜275 万吨,烤烟7.8 万吨,亚麻1.2 万吨。
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猪牛羊肉产量168 万吨,比上年增长1.4%;禽肉产量31 万吨,增长3%;鲜牛奶产量543.1 万吨,下降1.7%;鲜蛋产量105.4 万吨,增长0.1%。这些产品中的80%以上均成为商品,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交通网络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2011年,铁路营运里程7 644 公里,公路线路里程191 470 公里,水运通航里程7 528 公里,航空航线里程182 243 公里。完成货物周转量1 755.8亿吨公里,其中,公路783.1亿吨公里,水运7.5亿吨公里,航空2.2亿吨公里,铁路12 638.6亿吨公里。黑龙江省加大了乡镇公路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专项建设支持资金约21.5亿元,乡镇通畅率达96.69%。
黑龙江省网络、通信等物流信息基础建设已较有规模。2011年末,全省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46 771 公里,固定电话为1 076.2 万户,其中,农村电话为289.1 万户、城市电话为783.4 万户,移动电话为2 318.1 万户,国际互联网络为411.2万户,其中宽带接入为352.6 万户。
黑龙江省多年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省级批发及零售市场为引领、乡镇集市为补充、区域内外市场相衬托的多种经济形式与运作模式相结合的商品流通网络。迄今为止,黑龙江省现已建成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64 个,按城镇划分,城市101个,农村63 个;按品种划分,粮食批发市场57 个,肉、菜、蛋类综合批发市场56 个,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8 个,干鲜果综合批发市场43 个。黑龙江省对俄经营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到目前建12 家,境外市场发展到7 家,境内外批发销售及服务网点达50 个。
综上分析,尽管黑龙江省现已具备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各项条件,市场空间广阔,物流基础相对较好,但在农产品物流的整体运营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重化工和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有着发展其现代物流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特别是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决策,为黑龙江省发展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及物流配送等提供了便利。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物流效率和效果相比还相距甚远,黑龙江省现代农产品物流的规模发展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相关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使现代农产品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黑龙江省物流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并非受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所以,整个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使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黑龙江省经济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GDP 数值上。据各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2011年黑龙江省的GDP 是12 503.8亿元,广东省GDP 的总量为5.3 万亿元,是黑龙江省的4 倍多;从货物周转量上来看,2011年黑龙江省是1 896.8亿吨公里,广东省是5 610.67亿吨公里,是黑龙江省的3 倍多。与同属东三省的辽宁省相比,辽宁经济总量是黑龙江省的1.5 倍,而其货物周转量是黑龙江省的4.2 倍。涉及到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总量来讲就更低。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迟缓,从整体上严重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并无固定运输模式。黑龙江省农产品货物周转量中铁路运输所占的比例为73.6%,公路运输所占的比例为22.4%,水路运输的比例为1.1%(见图1)。与之相比,辽宁省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农产品运输量所占的比例是:铁路占22.1%,公路占10%,水路占68%。如图中各省份的水路运输都是很发达的,而黑龙江省有内航松花江,外联黑龙江,天然的水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山东经济大省相比,其铁路运输占货物周转量的36.9%、公路占63.4%、水路占1%,这就说明黑龙江省在公路建设方面虽然并不落后,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也表明公路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图1 各运输方式占农产品货物周转量的比值
以绝对总量来看(如图2),黑龙江省的铁路货物周转量比较高,这与黑龙江省的地缘因素紧密相关。黑龙江省在公路和水路层面的运输却是远逊于其他省份。公运方面,广东省的农产品货物周转量是黑龙江省的3.13 倍;水运方面,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农产品货物周转量是黑龙江省的304.1 倍。从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上没有自己的优势。公运与水运发展滞后,而铁路优势也不明显。
图2 各省农产品货物周转量结构图
黑龙江省物流管理部门主要由铁路、公路、航空、经委、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组成。其管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以及管理部门和行业之间在发生业务及其相关事宜往来时,缺乏沟通和了解,办事效率低下。这种没有做好横向联系的沟通体制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物流的有效发展。首先,管理混乱直接影响综合运输经营。黑龙江省虽然存在着多种运输方式,但彼此间信息不沟通、不透明,仍然处于多头管理和相互割裂,不利于发挥运输群体优势,使黑龙江省运输系统的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没有达到质变的效果。其次,造成物流资源浪费。在多头管理和条块割裂状态下,公路、铁道、航运和水运等运输方式缺少多方式联合运输的“宏观物流”协作意识,现有资源并未得到优化配置。另外,还存在严重的行业和部门关照问题。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运输政策时都要把本部门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竞争格局,不利于形成具有合作意识较强的“宏观物流”系统观念。
黑龙江省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多,但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却极为有限,有规模效应的企业更少。能查到的哈尔滨物流公司有近150 家,涉及到农产品运输的企业虽占一半以上,但多为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黑龙江省缺少大中型的专营农产品运输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黑龙江省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物流园区,因为物流园区是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方向之一。依据产业集群理论的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依靠物流园区的空间聚焦优势,良好的集群优势将达到规模经济运输,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且配送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黑龙江省没有专门为农产品运输而开设的物流公司,其前身基本上是由运输业和仓储转化形成,既缺少专业的管理专家,又缺乏专业技术型人才,更缺少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经营者。而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要远大于供给,特别是一些外国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公司或合资企业对物流专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渴求逐年增加,尤其是农产品物流企业职业经理人严重短缺。
与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在专业物流教育层面还较为欠缺。目前,全省设置与物流相关学科的院校为数不多,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也均奔往长三角等地,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现有的物流职业素质教育并未跟上,专业员工物流业务培训极少,一定意义上无法满足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分工特点愈发明显,但物流的整体管理却呈现出综合性运作态势,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载体联系较为密切。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行政管理仍然受计划经济时代运作模式的影响,主要是条块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门分别由铁路、公路、民航、商贸等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一个部门有统筹管理和整合整个物流运作系统的资源。物流运作系统内的子系统被硬性分割,子系统间缺少有效的横向联系;同时,对内物流和对外物流也进行了间歇性分离。由于黑龙江省长期内外贸分离格局,导致了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内外分割。这种农产品物流系统非科学的断裂,妨碍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社会化进程。
黑龙江省对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研究已经愈发重视,但从整体上说,社会物流的观念还尚未树立,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彻底,仍然存在于搬运、装卸、配送等环节,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空间潜力。一些生产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农产品的加工、市场销售以及价格等,极少有人特别地注意农产品物流方式的适宜性和灵活性对农产品企业发展的影响。从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来讲,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专注于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只是简单地从自有运输能力出发,忽视了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最终没有把有限的资源加以灵活利用。也有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会向专业的运输公司购买仓储或配送等服务,但这样的服务多是一次性或临时预约的订单,没有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受农产品本身特性的限制,对物流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从包装、配送还是存储等方面均对物流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黑龙江省经营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多数是在传统型货物运输企业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其经营业务的实质内容包括仓储代理、管理库存、配送等,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针对农产品加工和经营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专业的物流企业功能即设计、运营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要,从特点上来看,它是根据专业物流理论和信息,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完美的物流专业服务。从黑龙江省现有的经营农产品物流企业来看,对于农产品物流的需求无法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相匹配。
从当前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来看,黑龙江省的数量优势明显,并不低于其他发达省份,但从质量上来看就显得过于陈旧,更新换代的频率较慢,许多设施和设备管理不善,导致损坏情况较严重;同时,设备的管理制度的贯彻没有完全做到位,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较为低下,仍然是以传统的物流思想来指导工作。这在某种情况下,极大地遏制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对外出口广阔空间的拓展,因此,尤其要注重黑龙江省公路和水运系统的建设。从当前的货运周转量的结构上来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水运和公路相关硬件的建设还比较落后,其应用的效率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尤其是水运系统的建设,在几个省份中的数据显示处于劣势。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加强对水运和公路运输系统的建设投入力度,为水运和公路运输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从企业自身来说,务必购置一批适合企业自身运营需要的现代物流运输系统,包括配送中心、存储场所、保温室、冷藏柜、集装箱、运输车等,以满足全省农产品在物流方面的需求。
经营农产品物流的现代物流企业是与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创新结伴前行的。黑龙江省对农产品物流管理和流通的传统认识、理解和操作已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农产品物流需求,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要与时俱进,思想也要随之更新。物流企业需要有专业的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掌控农产品的物流活动。而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恰恰是影响当前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和壮大的重要瓶颈。虽然我国大学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定量的专业物流人才,但多为缺少实践经验且工作地点首选在长三角一带,导致黑龙江省真正受过高等教育且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并不多见。再加上培训成本的逐年提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加大,使很多培训只停留在形式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所以,当务之急应加大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培训机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可以采取“送出去”的策略,选派专业人员去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物流企业进行深造;也可以采取“请进来”策略,适当聘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加以指点,以培养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梯队。
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物流营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需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以提高农产品周转量。
从现实需要和黑龙江省物流业的现状出发,黑龙江省的公路物流业相当落后,尤其是乡镇公路的建设还不完备,导致很多区域农产品物流缺乏时效性。铁路投资额度大,见效较慢,并且黑龙江省地形地势较为复杂;而公路受地形变化影响较小,且能沿山脊、山腰伸展,尽量采用直线,做到直达运输,最终缩短里程,同时造价还偏低于铁道。航运时间较短,只有半年期限,速度相对较慢,很难适应农产品物流急速运输的需求。航运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并不适应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需要。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方式应主要以公路和铁路交通相结合的模式运作,在现有公路网络层面,以哈尔滨市为轴心,齐、佳、牡、大庆和绥化等市作补充,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物流的整体运营管理工作,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方式,形成辐射黑龙江省的公路配送网络。健全黑龙江省公路网络,使各路交通做到无缝链接,以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现有横贯东西的天然水道松花江,以及对边贸发展有较深远影响的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等,都是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水运物流的基础条件。在周边充分发挥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配送优势,积极发展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以提高黑龙江省的农产品货运周转量,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另外,结合黑龙江省地域本身的特点,研制适宜冰上运输的交通工具,进而实现黑龙江省农产品全年边贸通航。
1.科学选址
对于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而言,其科学合理地选址至关重要。选址主要应从四方面考虑:一是需要注意各市城区以及城镇连接处和各城市中心距离差异而造成诸如配送成本、管理成本和各项服务时效性的矛盾问题;二是农产品物流园区内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无缝及有效衔接;三是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选址与绿色环保、减轻交通压力的关系;四是农产品物流园区与大型重点制造企业和服务业的供应链全局化问题。在整个选址的过程中,应以专家小组为指导,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认证、考察和研究,最终以方案的实施作为选址的佐证。这样就保证了选址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前瞻性。
2.建立企业集群导向的产业体系
对于农产品物流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之间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各种功能的物流企业、运输组织、工商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同时,积极为进入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优秀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以使新进入的企业可以长期植根于此。在农产品物流园区附近可以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使产业集群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3.物流园区的市场化运作
黑龙江省物流园区的市场化运作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现代农产品物流行业对外贸易效率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完成物流园区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与经管主要分为两大方式:其一,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投资并进行合理施工建设的方式;其二,由各大企业联合投资合作开发兴建的方式。不管是何种方式的运营,作为政府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协调规范、职能转变、服务保障、加强引导、减少审批流程和做好政策适宜倾斜等工作,而具体的物流园区的运作应放手交于市场,需要设立第三方物流行业管理协会、投资担保和监管公司等。物流园区的各项投资均应依照市场规律的原则,通过土地价值的上涨、出租收益和物流园区的相关配套服务等形式完成投资的回收。专业负责农产品物流运输和配送的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后,遵守物流园区的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经营,自主运营,全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做到资源合理利用,达到运作高质、高效。
当前,黑龙江省多数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物流活动都是以自营为主,只有少数企业将其运输等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所以,现有企业的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并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部分物流业务均由企业内部运输和配送系统来运作。从整体来看,农产品企业的自营物流仍占较高比重。
1.放松市场管制
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农产品企业将物流业务进行合理外包,主要考虑的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因素,企业不可能做到所有业务均专业化,同类企业多如牛毛,要想在竞争过程中脱颖而出,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出奇、有特色,因此,增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和出路,只有安全、速度得到有效保证,才可以在农产品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竞争力。因此,农产品企业务必集中现有资源做好核心业务的运营,将自身并不擅长的物流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黑龙江省取消各类市场管制,创造一个有利于农产品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促使农产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同时放开物流市场的准入,允许民间各类资本投资于农产品物流行业,使农产品物流市场具有各种规格的第三方物流,为农产品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时提供选项。
2.转变物流观念
黑龙江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需加大农产品物流服务外包的宣传和引导,适当地加大对涉及农产品企业物流管理的培训投入,使规模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到农产品企业,使其意识到物流服务外包对农产品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的意义,使农产品企业的物流运营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好有效链接。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承载力直接影响农产品企业是否选择其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仓储学会2010年的调查表明,农产品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特别注重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运输能力。因此,要想使农产品物流得到有效满足,必须建立健全物流设施及网络体系,招揽和培训专业物流人才,将信息技术与巨大基础设施相整合,提供通透式的物流服务方案。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运作要做到有序、高效,直接取决于黑龙江省的物流产业能否有一个快速、健康、完善的发展环境。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物流基础平台体系及完善区域间的合作交流机制,农产品企业的物流服务才能长期、有效地得到保证。
1.建立健全物流产业政策
政府颁布的物流产业政策会直接影响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整体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物流的信息化等。因此,黑龙江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可扶持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对物流产业进行科学定位。
2.构造物流产业基础平台体系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能否达到高效,仍依赖于整个物流产业基础平台体系的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黑龙江省整体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依托黑龙江省各区域经济的优势和对专业物流服务的强烈需求,依托已建成的综合运输、配送网络体系,对各物流服务节点进行合理延伸。加快货运站、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以尽快满足对专业物流服务日异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营运质量和效率。
3.完善区域间物流产业合作交流机制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高效运作离不开区域间的紧密合作。从横向和纵向层面来加强东三省间的物流产业的有效沟通与学习,从大范围来整合和规划整个物流产业的资源,以达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黑龙江省物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满足农产品企业物流活动的需要。同时,黑龙江省政府部门也需选派典型物流企业参观和学习沿海地区著名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在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物流信息化、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先进物流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以此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黑龙江省现代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必须依靠物流产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其物流产业的管理方式必须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现代农产品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加光明。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条件下,身为黑龙江省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宰者的政府部门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更新观念,做好对物流产业管理方式和模式的改造和升级。
1.监测体系的创新
黑龙江省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物流产业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对物流产业整体运营的监测了解其整体运营现状,并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最终采取有效调控措施进行全面控制。
对于黑龙江省整体现代物流产业的监测体系创新而言,首先要明确其物流产业的监测和监管部门,确定物流的监测客体,需要采用较为适当的调查、剖析和预测方法,全面提升对物流统计和监测工作的质量。可以适当地联合形成覆盖东北三省的物流行业管理协会,以此作为物流产业的调查与监测主体。物流产业的监测客体主要涉及其行业的不同领域,诸如仓储配送、物流技术、行业服务标准、服务费用等多个层面。在调研报告、专题研讨和行业发展的趋势预测等方面的基础上,构建有序的现代化监测体系和方法,以进一步加强对原材料采购、存储、运输、流通加工和物流配送等相关结点的研究。
2.规划体系的创新
黑龙江省政府主管部门在全面制定整体物流行业发展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区和粮食大区及工业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提供地的现实,所以,黑龙江省在开发“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进程中,务必要对现代农产品的物流发展规划、粮食物流运营规划以及工业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物流运营规划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1)要建立各个层面企业的物流信息,全面共享网络体系和机制,比如,生产、销售、贸易和相关服务企业等。全力促进大庆、安达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提升鲜活产品物流加工配送和增值服务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划与建设,逐渐形成以城市批发为核心,乡镇市场为基础,配送加工和大中型连锁超市运营为补充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运营体系。
(2)肇庆、绥化、佳木斯等地的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必须和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体战略思想相协调,建立城市间的粮食补给通道,并做好有效延伸。
(3)要重点对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城市的煤碳资源以及大庆的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物流发展规划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创建有序、高质和高效的资源运输体系。对于以上资源的物流发展规划及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作用的发挥,进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3.主管部门服务方式的创新
与其他省份相同,黑龙江省的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运营仍然受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宏观调控,更离不开主管部门对整个物流产业的支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政府主管部门既是监管者,又是向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者。所以,黑龙江省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观念的转变、工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和效率的改善,彻底地从以监管为主的角色转换为以服务为主的角色。具体而言,黑龙江省物流产业主管部门需要继续丰富和完善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内容,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农产品物流有其特殊性,其高效和高质量的物流营运作业必须依靠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培训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的学习
从国外和发达地区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全程来看,专业物流企业对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具备相关的物流知识和一定年限的实践操作,而且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同时,专业物流企业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选拔有潜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到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行深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层面已经构建了比较合理的教育培训系统,众多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也相应开设了物流与供应链类专业课程,以满足当前就业和人才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黑龙江省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物流专业或物流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将为黑龙江省物流产业的发展输送一定量的专业人才,以缓解物流专业人才不足带来的压力。
2.全面开展职业教育
培养专业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开展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由相关部门考核从而获得从业资格证,这样才能从事相关运输、配送等工作。而黑龙江省的物流从业人员一般并无相关的资格认证,而且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不规范,导致在选拔物流从业人员时选择成本较低的业余工作者来承担专业物流业务,使物流服务的效率大打折扣。同时,相关物流企业更缺乏对于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做好物流业务的职业教育工作,保证黑龙江省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
[1]梁艳波.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商业经济,2009,(11):12-16.
[2]毕 涛.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1,(4):24-25.
[3]罗 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特点与模式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9):189.
[4]苏军华.黑龙江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31-34.
[5]哈乐群.农产品物流增值环节的挖掘[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52-55.
[6]杨学义,李新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探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4):14-18.
[7]魏天赋,韦 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SWOT 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1-105.
[8]杨怀珍,熊 炜.基于ANP 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1,(3):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