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 高军 侯玉岭)在首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在全国率先基本就绪之际,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月29日召开干部大会,对即将全面履职进行动员部署。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在大会上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做重要指示,并明确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首善”标准,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宽在会上系统总结了机构改革工作进展,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丛骆骆主持了干部大会。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区县局党政一把手,市局机关各部门、直属分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大会。
程红副市长首先充分肯定了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她说,从7月25日开始到今天,我们仅仅用了不足100天,就顺利组建起市、区县、街乡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立起了作风和面貌全新的监管队伍,而且整个机构改革工作井然有序、富有特色。
程红副市长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出了“强监管、优服务、防风险”的总要求,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3项具体要求:第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首善”标准,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坚持“首善”标准,就是首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主要指标要在全国保持先进水平,不能出大的事故和系统性风险,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二,要强化统筹,转变职能,切实不断提高履职水平。既要抓好市场监管,对食品药品市场要管得住、管得好,对严重违法问题一定要重拳打击,又要服务发展,要通过加强和改进监管促进食品产业和医药产业发展,要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第三,要创新方式,改变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张志宽局长还从5个方面,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一是理清思路,即以保证首都市民食品药品安全为核心目标,以转变职能和转变作风为动力,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监管思路,提高监管效能,并提前谋划明年工作思路;二是构建体系,即科学划分三级监管机构事权,界定行政审批、监督执法层级关系,构建科学的监管体系;三是完善机制,即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产地准出、销地准入、风险可控的全过程监管链条;四是夯实基础,即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人员、装备、经费保障向基层倾斜;五是带好队伍,即探索新形势下统一的职业价值理念,建立起符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特色的干部培训、交流机制,管好带好队伍。
丛骆骆副局长最后要求各单位认真传达学习程红副市长的指示和张志宽局长的讲话,切实体现出新机构、新职能、新作风,为全面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开创工作新局面,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