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眼光看孩子

2013-10-21 01:12
中国西部 2013年15期
关键词:眼光乔布斯灾区

文/本刊记者 张 筠

一场地震,于国于家于地震灾区的每一个人都是巨大的灾难。灾难中,我们失去的太多;灾难中,我们也懂得更多;灾难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

行进在地震灾区,走进灾区孩子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我们读到了坚忍与坚强,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力量。灾区的孩子令人感佩,灾区孩子的勇毅与行为,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赶着回家的郑侨、灾区中第一时间成为志愿者的学生群体、切望回家探望亲人却坚守救灾一线的孩子们、旁听生的涅槃……他们是灾区中的浴火凤凰,犹如黎明的初阳,霞光万道,照亮了满目疮痍的灾区,照亮了实现“中国梦”的锦绣前程。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让评价走出“唯分数”的怪圈,因为“人类的一切天赋,必须点点滴滴从人的自身发展而来”。“小孩子懂什么?”,在这个态度下,牛顿是被认为是笨伯,瓦特被认为是凡庸,爱迪生被认为是坏蛋,陶行知多视角看孩子的告诫未曾引起当前教育评价的实质性震动,间或越走越远……

当教育纠缠于眼前迷乱的事物而难以自拔时,不妨跳开一步,换一种眼光再来审视,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天生我材必有用”。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论教育》中尖锐指出:“实施教育这个过程的开端,要则着眼于一种朴鄙而尚未成形的人类状况,要则着眼于充分发展的状况。如果我们假定后者先行出现,那么自斯以降,无论如何,人类肯定便已经蜕化而陷入野蛮风气。”

处于求学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再加上他们的爱好与特长不在于此,所以一部分孩子不喜欢学习,但是一味地责怪就让他们爱上学习了?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理解、鼓励、宽容!之所以我们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按照我们的急利思维(认为他们顽劣或未考到高分数)没有改变他们在我们教师眼中的形象。

倘若,我们把每一个孩子看成一个个爱迪生、乔布斯、爱因斯坦,不说这些大人物了,就把他们看成我们身边的邻居、修车老板、理发店老板、公交司机……,我们还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吗?还会批评指责可爱的孩子吗?

经受灾难后的孩子仍是那样天真烂漫

世界是多元的,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生命个体,多元的个体更需要多元的评价方式。其实,我们身边不乏上学时成绩并不是那么优秀的所谓“差孩子”,但是他们不是凭其自身的行为和追求、凭着自己的双手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吗?不要奢求孩子们个个成为乔布斯样的人物——全球几十亿人不只有他一个吗?

人之教育,其义一揆。千篇一律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如康德所言:“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原则处事,这些原则对于他们来说,只会变成第二天性。我们能够作为之处,就是制定一个更加适用于推进其目标的教育规划,关于这个规划如何可能实践的指导思想。”

人的天赋并非自然而然自行发挥,一切教育理应是一门艺术,教育评价更应艺术为之。教育的宗旨必须建立于接受教育和特定的个人内在活动和需要,包括先天的人的本能和后天的习性。因为,“造化没有赋予人完成那个旨趣的本能”,流于机械的一切教育,只会伴随着诸多谬误和缺陷。

教育慎终追远,评价正义有容。学校教育必须赋予每一个孩子其他的个人价值,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分数、排名排位。要让每一个孩子具有激发自我内驱的欲望。因为,我们的“教育的一大作用,在于叫人惺惺相惜,与人为善。”唯有如此,方可实现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对人行为科学研究后坚持认为的理想状态:只有一种力能激发自我,这种力量就是自我实现的驱力,如果我们“当为儿童或委托人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移情、和谐或真诚所必需的核心条件,就会出现健康的发展。”

其实,灾难并不可怕,灾难更是一所大学,它使人们的心灵在灾难中行走,使灵魂在灾难中荡涤。灾难中,我们读到的或许不仅仅是这些……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吧!相信他们,他们一样会书写出精彩的人生,而且不会比别人逊色。

猜你喜欢
眼光乔布斯灾区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没有他就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美学
心态决定眼光
刮目相看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乔布斯的青春哪去了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想着孩子的眼光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