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局长 张天劲
武侯区国际交流月启动仪式暨中美基础教育比较研究学术报告会
当前,成都市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和“开放型区域中心”,并努力推动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良教”目标奋力进发。
武侯区是成都市6个中心城区之一,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因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其蜀汉文化的“智忠义勇”精神内涵和文化标记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标志。
基础教育国际化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今天,相关理论与实践仍在探索之中,一些问题仍存在争议:一是关于培养目标是“世界公民”还是“中国公民”的问题。比如,我们的一些学校特别是高校为国外高校培养了不少的人才,我们的国际部不应该只是国外高校的预科班或预备机构。二是政策瓶颈上看,部分国际学校只招收外国学生,我们建议应招收部分中国学生以进一步共享优质资源、彰显教育公平。三是关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主体到底应该是由政府来推动还是由社会、市场和自然经济来推动的问题。
作为全国首个“基础教育国际化实验区”的武侯区,在“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研究”中,必须努力解决好四个问题:努力发挥国际化理念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影响,来解放思想、破解思维定势的“思想障碍”;以区域为主体,通过政府行政推动,实现区域教育国际化的“系统构建”,来形成区域合力,破解单个学校的“力量单薄困局”;探寻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策略与路径,形成特色发展模式,来破解区域推进的“政策和机制瓶颈”;通过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来提升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解决“学有良教”难题。为此,我们主要通过“九条路径”来实践和推进: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与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相适应的规划设计、制度设计、评价设计,以保证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性、有效性。全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区域部署。印发《武侯区教育国际化五年行动计划》,制定《教师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工程方案》《中小学生国际化基本能力培养工程方案》《教育国际化工作进社区方案》三个配套方案,落实30项核心指标。在中西部率先出台《外派华文教师暂行办法》《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外籍教师引入指导建议》《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指导意见》等政策。武侯区委、区政府将教育国际化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投入每年按10%递增,仅2012年,就投入2000万元开展教育国际化工作。
强化课题引领。积极与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全区中小学积极参与《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与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从“国际化办学机制与模式”“本土课程与国外课程双向互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评价”等16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我们还准备与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一起成立儿童健康成长标准研究所和教师专业成长标准研究所,一起在多个学校开展课题研究。
努力提升教师。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研讨,深化国际意识;启动“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在美国、英国多地建立海外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实施武侯区教师全球招募计划,建立起国内外32名专家组成的“全球智库”。96%的中小学引入外籍教师或助教,创新开展系列中外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形成中外教师共教同研的常态机制。
实施项目推动。通过“世界课堂计划”项目平台,组织500余名师生参与国外课堂与文化的体验,并且有10余家国际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通过“中英校际连线”项目平台,28所中小学连续三年与英国领事馆文教处合作开展“社区点亮生活”“梦想与团队”课程共建项目。武侯区与友好地区共同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教育国际合作杰出成就奖”。
张天劲(右一)与外国教育专家亲切交谈
拓展交流与合作。第一,以国际友好地区间合作为“面”。近年,我们建立了3个国际友好地区,与英国、加拿大、美国部分地区分别签订了《区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影子校长、交换教师友好合作协议》。与新加坡智源学院签订《幼儿教师培训友好合作协议》,扩大教育合作的领域。承办“中新校长国际论坛”、“中美”校长论坛。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推动区域教育走向世界。选派优秀教师赴英、美、日、新西兰、文莱等国担任汉语教师。截至目前,共有31名教师在海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2012年,全国67位教师赴英国担任汉语助教,其中武侯区有8名。武侯区还作为“201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指定访问区域,接待30余个国家政要和专家参观。2011年,《人民政协报》专题介绍了武侯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区域经验。第二,以国际友好学校双向互动为“线”。我们有31所学校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39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开展交流互访与常态课程国际共建。在此,以武侯区的棕北中学为例,这所学校是四川省4所“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学校”之一,同时还是四川省首批国际文化交流组织项目学校(AFS)。这所学校近年开展了丰富的AFS文化交流活动,被授予全国AFS项目学校铜牌和项目突出贡献奖。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于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大量短期交流项目学生,到校学习一个月的汉语。龙江路小学等学校还着手准备在美国开设“孔子课堂”。第三,以师生广泛参与为“点”。仅2012年区域学校开展国际交流活动300余次,1700余名师生参与国际交流互访。我们举办的“国际交流融合你我”大型教育国际交流月活动,有来自6个国家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学术交流,1000余市民、4万余师生参与。
加快教材研发。2012年,我们在率先系统汇编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教、社区教育、教师、外籍人士的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包括《童眼看世界》《认识地球村》《走遍地球村》《理解地球村》《礼行天下》《社区居民实用礼仪》《走近蓉城》《人文成都》《教师实用英语手册》等18本丛书。
深化课程改革。我们在全区广泛开展“中美”“中英”“中法”“中西”课堂碰撞活动,在比较研究中探索学科教学规律与教育真谛,不断深化推进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与加拿大“国际生命协会”合作研究中外课堂,连续开展了三届“中美课堂大碰撞活动”。积极引入国际课程,开设中美AP课程班、中法拉伯雷课堂、西班牙语课程班;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合作,开展课程职业认证。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学生国际素养。启动中小学生国际化基本能力培养工程,通过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小语种课堂,举办中小学外语口语比赛、外语情景剧比赛和英语艺术节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国际理解、国际交往、国际文化融入能力。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国际礼仪教育的培训,培养学生更为开阔的思维及世界眼光;通过“中外课堂大碰撞”“武侯教育国际交流月”“校际连线”等活动,帮助本区学生立足本土、涵纳异域文化,帮助国际学生知悉中国民俗、理解中华文化。我们有7名优秀学生连续两届担任中澳“文化大使”成员。我们大力实施“武侯留学计划”,2012年有200多名高中毕业生被境外高等院校录取,吸引了300多名外籍学生就读武侯中小学。
武侯区国际交流月报告会上的国际友人
全力营造国际化的社会氛围。推进全民终身教育与国际接轨。不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幸福社区”建设,实施社区居民国际理解教育普及工程,汇编社区居民国际礼仪读本,推动市民国际理解能力不断提升。实施中国文化浸润工程,组织在本区域居住、工作的外籍人士参加中秋节座谈会;参观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熊猫基地等有显著地域特征的文化景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实施“世界课堂”进社区工程,将中外教学课堂引入社区,举办“外教课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居民感受中西方教育融合;实施“中外社区共建工程”,开展“我在海外教汉语”讲坛和“中外家庭美食节”等活动,在社区传播中西文化融合的成果。全区每年举办以国际教育为主题的中小学“送教进社区”公益讲座、文化共享活动200余场次,培训居民近4万人次。
通过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近年武侯区的学校以世界发达教育为参照和坐标,教育超前经济建设发展,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解放教育的内生活力与生产力,努力塑造更高品位的优质教育,全面加快了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条件保障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逐步形成了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开放教育新格局。武侯区在成都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回顾武侯基础教育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放眼世界,坚持锐意改革、创新突破,主动用好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内陆城市的教育完全也可能变成开放前沿的教育形态。
未来,武侯区将立足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方法和经验,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立足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立足深化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区域教育国际影响力;立足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形成与成都市“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新形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质量”的教育期盼,建设起“在中西部地区有示范意义的基础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