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法勤 LAN Faqin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Lishui University,323000 Lishui,Zhejiang)
散居在浙西南的畲族,是一个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少数民族,自称“山哈”,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畲民迁徙至新地方之初,窜山岙缚茆以处[1],“依山结庐,架木为居”[2]。明清时期,畲族完成了游耕到定耕的经济转型,才形成了定居的格局。到了清末,畲族民居中出现了和汉族地区一样的瓦寮①,瓦寮的出现,其民居就有了装饰。畲族传统民居装饰以前檐廊和天井一周的梁柱为重点,以厅为核心,装饰得最为精美。装饰题材上吸收汉文化的一些特征,纹样大同小异,如有八卦、暗八仙、万字等吉祥纹样,有蝙蝠、喜鹊、锦鸡、玉兔等动物纹样,以及几何、花草纹样和戏曲、神话人物等。在浙西南畲族传统民居装饰纹样之中,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民居中的卷草凤凰纹最具特色。
景宁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据史料记载,畲族迁入浙西南最早可能始于唐永泰二年(766):“畲民迁入景宁”。畬族历经千余年的迁徙,在浙西南的土地上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混杂居状态,基本上过着耕猎生活。畲族先民中有少数手艺人,在农忙之余干点手艺活补贴家用。景宁县就有几位畲族雕花老司②,基本上是为财主和富裕的人家雕花,其中不乏技艺精湛之人,而以蓝凤新的名气最大③。现存的景宁县大均富商李氏住宅就是出自蓝凤新之手,他在李家的雕花劳作完工后,回到老家沙湾镇张坑村盖了一幢5间两出手的寮,同时他的兄弟也在村里起了寮——这畲、汉3家的纹样雕刻,均出自蓝凤新之手,都雕刻有精美的卷草凤凰纹。
在畲族传统民居中,前檐梁有的只做了简单的月梁式加工,有的则做得丰腴饱满,雕刻着精美的纹样,还在梁头加了雀替(畲民叫“梁托”),梁底下雕刻有精美的卷草、花卉、动物、凤凰等纹样。前檐梁正面的卷草凤凰纹,除了雕工与细节造型的差异之外,基本的骨架相差无几,大体上可以分成4个部分(见图1)。
图1 畲族卷草凤凰纹(景宁县敕木山村28号蓝姓畲族竂)
卷草凤凰纹的起始部分是沿着梁头开始,剔底雕刻卷草纹,与双勾曲线组合成一个“V”形回勾状,这种组合形式在民居中应用范围最广,最为常见;中间部分,从起始之处衍生出一条修长曲折的线条,向梁中心延展,这种曲线造型有的只做一道简单明了的弯曲,有的则做成比较复杂的多道弯曲,像飘扬的绸缎一样,并装饰着剔底雕刻的卷草纹;末端部分,雕刻成凤头的形状,凤头、凤嘴造型各异;延展部分,有的顺着凤嘴,简单的刻几道曲线或卷草植物,如同凤凰吐出的金丝带。有的是凤嘴里衔着牡丹、树枝等图案,纹样讲究,雕刻精美。
这种卷草凤凰纹样,采用阳刻和阴刻相结合的方法,洗练地镂刻出一条深邃而充满灵动的曲线,采用两边双勾凹槽,凹槽向中间凸起成脊线状,脊线上又细刻一条凹线,双勾状凹槽在梁身上显得灵动飞扬,蜿蜒有致,形成丰富的层次感。线的双勾凹槽靠近梁柱交接的梁头往梁身中间延伸,在起始部分宽阔,线条深邃流畅,在天光的照射下,很有立体感;线条由阔到细,双勾凹槽由深至浅,和梁托装饰形成呼应,犹如从梁托中生发出来,两边的卷草凤凰纹左右对称,仿佛一对凤鸟从两边飞翔而来。
卷草凤凰纹没有固定的样式,往往因材就势,纹样各有不用。对此,景宁县畲族木雕工艺传承人蓝厚仁④指出,这些纹路都是师傅口授相传的,没有图样,但是我们都记在心里,雕刻的时候大体上是画出来、按画样雕起来就行了。景宁的卷草凤凰纹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样式。
一是凤头鹤嘴式。汉族民居前檐梁上的卷草纹,末端部分为仙鹤头部造型,在其样式中,有的在头部添加鹤冠,有的在头部线条中间略微凹陷。圆形的鹤眼,细长尖尖的喙,有的喙延伸成曲线,造型简洁(见图2)。畲族的卷草凤凰纹,把凤头与细长尖尖的鹤嘴相结合,形成凤头鹤嘴的样式,眼睛细长如丹凤眼,头部刻有美丽的羽冠,羽冠造型向后飘逸,嘴衔牡丹花或者别的花草。整个造型如同飞翔而来的凤鸟,雍容华贵,动感十足(见图3)。
二是金鸡头式样。头部雕刻着鸡冠和颈部羽毛,短短的喙,嘴衔牡丹花或者其他花草。头部的造型有顺着双勾曲线的走势,雕刻一个鸡头造型,而浑然一体(见图4)。还有一种就是双勾线末端变大,鸡头造型和双勾曲线分开,采用剔底雕刻方法,刻出冠、颈部羽毛,造型生猛有力,富有层次感(见图5)。
图2 汉族龙须纹(丽水市区谭宅)
图3 凤头鹤嘴式(景宁县沙湾镇张坑村蓝凤新竂)
图4 金鸡头式(景宁县大漈乡小佐村雷姓竂)
图5 金鸡头式(景宁县大均乡大均村)
三是卷草与风鸟相结合式。凤嘴直接延长与牡丹花、卷草纹融为一体(见图6)。
图6 景宁县敕木山村蓝村长竂的门楼凤凰纹装饰
同样的卷草凤凰纹,笔者在敕木山村询问当地畬民这叫什么时,他们脱口而出,说是“凤凰纹”;景宁县畲族木雕工艺传承人蓝厚仁,也说这个纹样叫“凤凰纹”;问汉族村民,他们则说这是“龙须纹”。景宁畲族民居中出现大量的卷草凤凰纹,不难看出,只有当某种装饰品的诠释、象征以及它所代表的含义已然在人们的头脑中稳定地扎根之后,如此情况才能成为普遍现象[3];这些纹样在畲民心目之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某种图腾的象征及意义。
在畲乡景宁,部分汉族人家也有卷草凤凰纹,但和畲族在纹样的排列顺序和寓意上却不大一样。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均富商李氏大屋的装饰纹样中,其在最外面的出檐挂落的月梁上的卷草纹样就采用了仙鹤造型,后面的前檐梁才是凤凰的造型(见图7)。大均村还有一户汉族人家梁上的装饰也是仙鹤纹在前,凤凰纹在后。凤凰是最重要的吉祥物,据说凤凰能火中再生,象征美好、才智和吉祥。而沙湾镇张坑村蓝凤新寮前檐梁上雕刻凤凰纹,在后面的前一步柱厅梁,纹样则刻成了龙头的形状(见图8),蓝一兄⑤介绍道,他的爷爷蓝凤新雕刻这种纹样的时候说过,凤凰是畲族人的祖先,所以凤凰要排在前面,龙要放在后面。
图7 景宁县大均富商李氏大屋纹样
图8 景宁县沙湾镇张坑村蓝凤新寮纹样
畲族在迁徙的过程中,与汉族形成杂居,在建筑装饰上与汉民族建筑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融,但是凤凰的图腾崇拜已经融入畬民的建筑文化之中。德国学者史图博(H·Stubel)在其著作《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一书中就有关于敕木山村蓝村长竂的装饰情况描写:“村长的房屋上并不缺少建筑上的卷草装饰……都完全按照汉人的方式,雕有花纹装饰[4]。蓝村长竂的雕刻题材和汉族的没有差别,前檐梁雕刻的是龙须纹。然而,笔者发现门楼横梁上则是卷草凤凰纹(见图6)。在景宁县之外的畲族村落,除在遂昌大柘镇大田村的雷氏宗祠发现有雕刻复杂的卷草凤凰纹之外,其他地方的畲族村落,如莲都区大港头镇利山村和坛头嘴村、龙泉县竹垟畲族乡罗墩村等民族村的畲族民居普遍采用和当地汉族一样的纹样,但是梁的底部中间往往用凤凰作为装饰——畲民一提到凤凰就会强调畲族人是敬拜凤凰的,表现出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因此,畲族民居的凤凰装饰,除了吉祥寓意之外,还蕴含着畲族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
畲民自称为凤凰的后代,有强烈的“崇凤”情结,畲族传统民居中出现凤凰纹,体现了畲族的凤凰图腾崇拜与民族认同,这种认同感远远超出了对龙的认知,超出了汉族对凤凰的认同。
“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仿佛是一个图表,在这个图表中,人们可以清楚地见出艺术意志独特和固有的东西。”[5]畲族的凤凰图腾崇拜主要表现为:
在畲族《高皇歌》中讲到畲族始祖栖息、死后安葬的地方叫凤凰山,“凤凰山上去开基,山场土地由我占……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6]凤凰山也就成了畬民心目中的圣山,凤凰成了畬民心中的神灵。在浙江丽水、景宁一带畲族中广为流传的“凤父龙母”的神话故事——传说天上飞来一只金凤凰,生下一个凤凰蛋,蛋中生出一个胖娃娃,取名“凤哥”(或叫“阿郎”),由百鸟养大成人,并战胜妖魔鬼怪,娶龙女为妻,这就是畲族的祖先[7]。畲族三公主的传说也和凤凰有关——三公主为高辛帝的女儿,三公主与龙王成亲之后,生下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分别姓盘、蓝、雷、钟。在龙王死后,面对番王的侵扰,三公主带领族人离开了凤凰山,迁徙到景宁,最后神化升天,被畲族尊为凤凰的化身。因此畲族自称是三公主的后代,亦即凤凰的后代。畲族日常打扮时,女性喜扎“凤凰髻”,头饰为“凤冠”,穿的衣服叫“凤凰装”。畲家还有“崇凤敬女”的习俗,视本族女性为凤凰的化身。畲家娶媳妇,正门梁必须贴上“凤凰到此”的横批,拜堂是男跪女不跪。此外,畬民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细节与凤凰有关,如婚礼中染红的鸡蛋称“凤凰蛋”;新娘进门后,夫家第一碗点心中便有两个剥壳的熟鸡蛋,叫“凤凰卵”,等等。
在松阳县象溪镇南坑源畲族村和莲都区联城街道胡椒坑畲族村,都保存有完好的畲族祖图,祖图中有一幅“金鸡图”——在畲族民间故事《高辛和龙王》、《三公主》中讲到畲族为躲避战乱,从凤凰山迁徙,就是跟着公鸡走的,公鸡鸣叫的地方就是畬民落脚繁衍生息的地方[8]。公鸡每天都能在天亮的时候报晓,此时畲村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畲民一天的劳作就这样开始了。公鸡能知天时、司晨鸣,日出鸡鸣是一天的开始,所以鸡与太阳同时成为畲族崇拜的对象。畬民认为,公鸡和凤凰一样具有某种神力,能提前预报吉凶,所以畲民对公鸡的啼鸣时辰是比较在意的,比如鸡在夜间鸣叫,就表示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如竂会起火、要小心火烛,家中也许有人要生病,失财或者是吵架等;在有的时辰啼鸣,则表示有客人要来,会发财,生贵子等。畲族在建新寮的时候,要把公鸡装在鸡笼里,挂在栋梁上三天,让公鸡在梁上鸣啼。公鸡成了畲民信仰中作为“凤凰图腾”崇拜的原型,所以凤纹也就出现了鸡的形象。
在畲族民居中,为什么在前檐梁上做重点装饰?景宁的畲族民居基本上是正面没有檐墙,厅是敞开的,不封闭,通透的,外人可以自由出入。笔者在景宁畲族村调研过程中,听老一辈畲民讲,厅中的第一根梁树木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要选“榅树”。问及原因,说是“榅树”的“榅”字畲语发音和汉语“关”字同音,表示在通透的厅中,风水在厅中转的时候,到了榅树做的梁,就被关住了。风水挡在寮内,形成风水不外流,家中才会兴旺。其次,畲民把厅中架在立柱之上的檩木称之为“梁”,其余的成为“寮塞”,厅梁的装饰纹样要比寮塞考究。景宁沙湾镇蓝凤新兄弟家中的栋柱厅梁,花纹雕刻就比寮塞精美,并且加了梁托,两边分别雕刻石榴、仙桃的吉祥纹样。此外,厅在畲族建筑文化和居住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厅居寮的正中,是供奉祖先神明的地方,宽度要比两边的房间大,有的畲族寮厅楼板比两边房间高出一个台阶;作为同一房族人的公共使用场所,厅是会客、家庭议事、对歌、婚嫁、祭祀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畬民获得丰收和荣誉都要在厅中陈放,是整个建筑对外展示的最重要部位。由此,厅前檐梁成为畲族传统民居装饰的重点,常常在其正面装饰有卷草凤凰纹,梁底下刻有精美的凤凰、暗八仙、动物、花草等装饰图案,位于厅左右两边房间前檐梁,则是简单的装饰。
中国传统民居具有象征性思维特征,传统人文精神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在装饰上的象征性思维。象征性思维就是强烈地传递着民众的精神追求,使用直观的方式和具体的事务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或意境的一种思维方式[9]。畲民在迁徙的过程中,为躲避战乱和逃避官府的压迫,生活的困窘迫使畬民不断地迁徙,“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挪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6]69,族群的分散,族群的力量被削弱,导致了畲民借助凤凰纹样符号来识别、认同自己的族群。
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象征性思维还和他们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紧密结合[10]。卷草凤凰纹是畲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把精神文化和民族形象与对自然、对汉文化的适应、融合过程中的艺术创作经验进行的总结,同时,它又是畲族在图腾崇拜形式上,创造性地把图腾崇拜符号附着在建筑之上,并与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生活中的族群识别和原始宗教信仰融为一体,形成了特殊的畬族民居装饰符号。卷草凤凰纹是畲族先民将民族艺术、传统建筑、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晶,体现了畬族民居的装饰美、精神美以及文化美,是畲族民众对宗族血缘关系和民族信仰以及对民间神灵崇拜的艺术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注释
① 寮,畲族人称房子为“寮”;盖房子为“起寮”。
② 老司,“师傅”的畬语叫法。
③ 在景宁田野调查时,笔者采集到蓝凤新的一个小故事:清末,景宁大均富商李氏建造大宅,聘请沙湾张坑村蓝凤新雕刻新宅的厅梁等建筑构件。完工之后,李氏看到自家新宅精美的雕饰,被蓝凤新的手艺所折服,工钱如数付给,还要雇人用轿子把蓝凤新送回家去,以表敬意。蓝凤新认为自己是手艺人,身份卑微,不配坐轿子,加上其家所在地张坑村山高路远,全是羊肠小道,坐轿很不方便,于是就说:东家,就不麻烦你雇轿子送我回家了。我家要造房子,你能不能把雇轿子的钱也一并给我?东家听罢,就把雇轿子的钱和抬轿子的工钱一块儿给了蓝凤新。
④ 作为家族的第6代雕刻传人,蓝厚仁从小就跟随着伯父蓝凤新学雕刻手艺,是为蓝凤新唯一的徒弟。
⑤ 蓝一兄,男,现年70岁,大木木匠,擅长雕刻。其太公蓝金兴、爷爷蓝凤新为景宁有名的木匠和雕花匠,经常在东坑、大均、英川等地为人造房和雕花。
[1]景宁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卷12“风土·附畲民”[M].
[2]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8.
[3]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M].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68.
[4]史图博(H·Stubel),李化民.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M].武汉: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4:17.
[5]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1.
[6]浙江省少数民族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少数民族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5-67.
[7]黄向春.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J],广西民族研究,1996(04):96-102.
[8]陈玮君.畲族民间故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9-10,23-24.
[9]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42.
[10]赵新良.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卷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