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席春慧 梁峰霞
▲王夔教授与夫人在一起
生命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青春热情的绽放,更在于努力拼搏后的沉淀。在我国著名生物无机化学及无机药物化学家王夔教授身上,人们看到的正是这种沉淀后的淡然与宁静。王夔中学时代生活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的天津,抗日战争胜利后得到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恰逢新中国诞生。无论在时局动荡的旧中国,还是在不断发展的新中国,王夔都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做学问、搞科研,终于成为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领域的大家,同时也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楷模。
王夔1928年出生在天津市的一个传统商人家庭,其祖辈通过辛勤劳动创下了一份家业。和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王夔少年时很早就开始参加劳动。利用假期为别人打工,他曾经为《每日科学》杂志绘过插图,他也曾经在保险公司做过练习生。中学毕业后,王夔又开始为一家银行管账。
王夔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山水画家王颂余。父亲的笃实好学深深影响了王夔,父亲的谆谆教导更使他受益匪浅。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夔从小就勤奋刻苦,并在读高中时利用课余时间与另一位同学共同建起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利用这个“实验室”做化学实验。
在旧中国,化学这个学科既不受重视又不发达,就连实验用具和实验用品都难买到。王夔就和同学们跑到中药铺买来胆矾、芒硝、冰片等充当试剂,到收废品的地方寻找学校和医院废弃的化学试剂瓶子,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埋头在“实验室”进行各种化学实验。就是在如此简陋的实验条件下,王夔完成了一篇关于有机试剂研究的文章,并得以在上海的《化学世界》杂志上发表。这篇文章今天看来似乎略显稚嫩,但却为这个十几岁的有志少年平添了坚持化学研究的信心。
王夔还和一个要好的同学凑钱建起了一个小工厂。说是工厂其实就是一个作坊,主要生产化学研究所需要的试纸和试剂。两人从买原料、做实验,到做产品、搞包装、印标签、卖产品,都是自己亲手做。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迎来翻天覆地新时代的王夔也在这一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并在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急需教师,王夔就在那时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医预科从事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丝毫没有影响王夔对化学研究的兴趣。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夔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所用的有机试剂和点滴分析的研究工作。这段研究工作是在一种“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因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当时已经搬到了北京城外,王夔和其他几位留下来的教师是在一没有图书馆、二没有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情况下进行化学研究的,但他们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们在1951到1957年期间提出了几种新的分析功能团,研究了结构和分析性能的关系。王夔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的化学研究主要还是跟踪模仿,稍有新意。尽管如此,这个课题组的几位成员后来都成为国内有机试剂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夔主要研究金属离子水解沉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又成为王夔的化学研究重点。王夔教授创造性地为化学学科的分子层次研究与医学学科的细胞层次研究架起沟通桥梁,将两种研究结合到一起,开拓了细胞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途径。王夔教授认为,每一种疾病的病理过程都是既涉及细胞过程又涉及化学过程,而他的化学研究则是沟通细胞层次与分子层次间的纽带,他形象地将其称为“在生物细胞里做化学实验”。运用“细胞无机化学”理论,结合医疗实际,从细胞无机化学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化学过程,主要研究病理钙化和细胞对金属物种应答的化学基础。他提出了龋齿的形成机理与预防手段;他提出了大骨节病病理过程的的核心事件假设(即软骨细胞异常分化——基质异常——钙化异常)。他仍然从病理矿化角度出发,研究色素型胆结石形成的化学过程,发现在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胆红素自由基的形成、传递、聚合和钙化等一系列关键事件。在顺铂及其类似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王夔发现了顺铂类似物的靶分子并非仅限于DNA,从而提出了顺铂作用的“多靶模型”。发现顺铂类配合物跨膜转运和细胞应答的手性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几种新型抗癌配合物。
1999年以来,王夔主要从事有降糖作用的钒化合物以及促进生物生长的稀土化合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建立了针对无机物与细胞相互作用过程的一系列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细胞无机化学的新方法和新概念,为发展细胞无机化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王夔还提出了预防药学的新概念,倡导了预防药学研究。
1991年,王夔以其在化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领域辛勤耕耘的同时,王夔教授一刻也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责任。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才能有无穷动力,做起来才能主动和专注,王夔教授对此有深刻体会。因为他喜爱化学,所以他始终对无机化学研究充满兴趣,始终对无机化学教学乐此不疲。
▲王夔教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王夔教授为学生讲解化学理论,不但精心思考如何把一个个问题逐步展开,而且特别喜欢用演示实验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理解。他不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还与同事一起动手制作演示仪器。在大教室上课时,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看清分析天平的细微结构和工作原理,他们特意做了一个1米多高的超大天平。王夔教授自己对化学研究无比喜爱,他的这种热情也感染了许多学生,使许多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
王夔教授的教学有许多特色,坚持书写板书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发展迅速,绝大多数年轻教师都喜欢使用生动有趣的视频或PPT进行教学,而王夔教授的教学脉络却始终沿着三寸粉笔缓缓延伸。王夔教授当然也知道利用多媒体授课轻松便利,但是他却坚持认为:教师的授课过程应该是先提出问题,再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经过一步一步地分析最后找出答案。因此,解题的思路应该一步一步写出来,不断推演。假如通过PPT将问题和答案一下子演示出来,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参与分析的机会,不但对解题的步骤印象不深,而且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不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王夔教授说,技术的先进性决不等同于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更不等同于教学质量的先进性。王夔教授的板书,不但字迹秀美,而且逻辑清晰。王夔教授至今还记得他们早年从教的时候,每堂课都要提前试讲,还要请其他同事提出意见,他至今每次为学生授课前仍要认真备课。
王夔教授从教多年,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很多人都发现,即使是他随意发挥的一番讲解,稍加整理都会成为一篇很有文采的文章,而且往往都是将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人文知识融会贯通,令人受益匪浅。
更加令人感动的是,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王夔教授,如今依然在为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他不但经常参加有关的学术研讨活动,而且依然坚持在教学岗位上。
在夫人眼里,王夔教授是个“没脾气”和“不会着急”的人,两人一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从未拌过嘴。
王夔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同时,他的崇高品德和好学上进精神也为子女树立了榜样。王夔教授的儿子1970年初中毕业后,进入了王麻子刀剪厂在食堂当普通职工,后来通过艰苦的自学,直接考上了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后来又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王夔教授的孙子也是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学业有成后在国外从事医生工作。
王夔教授今年已经85岁高龄,虽然看上去十分清瘦,但身体一直比较硬朗。他从七十多岁时开始学习电脑,现在利用电脑书写报告、绘图、做PPT都没问题,而且坚持天天上网。他经常利用电脑了解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查阅国外同行的相关论文。有时候他也会听听音乐,为自己放松一下神经。
王夔教授还曾经涉猎过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从中寻求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父亲的影响,王夔教授还喜欢书画,在学校的对外交流中,他的墨宝曾多次作为礼物赠送给外方。谈到这个事情,王夔教授说:“这样的礼物有意义!”顿了顿又说:“又省钱。”他说得一本正经,却一下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2012年6月,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将王夔教授列入辑录范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已经正式启动“王夔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该项目旨在通过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多种方式,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丰富我国的科技发展史料。相关人员在与王夔教授的接触中,发现他是一位十分和蔼可亲的老人。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耀眼的光环,他的故事却同样能在细微之处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