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中国玉米市场贸易及产业政策研究①

2013-10-18 00:4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杨艳涛秦富
中国商论 2013年6期
关键词:玉米价格单产进口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杨艳涛 秦富

1 2012年世界玉米供需、市场、贸易及政策变动分析

1.1 世界玉米生产分析

2012/13年度全球玉米连续减产,其中美国减产幅度最大。据美国农业部2013年1月预测,2012/13年度世界玉米产量8.523亿吨,比2011/12年度减少3.54%,单产为4.89吨/公顷,比上一年度的5.20吨/公顷降低6.14%。这是继2010/11年度的第二年减产,主要是由于美国、巴西等主产国的减产所致,其中美国减产幅度最大。美国农业部预测,2012/13年度美国玉米生产量2.7243亿吨,比2011/12年度减少13.2%,单产7.67吨/公顷,比上一年度9.24吨/公顷减少17%,美国玉米已连续三年减产,减产主要是由于天气灾害所致,而种植面积受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每年大幅增加。

图1 世界玉米生产面积与产量变化

1.2 世界玉米消费分析

玉米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工业消费进一步压缩,饲用消费呈刚性增长,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供需形势紧张。据美国农业部2013年1月预测,2012/13年度世界玉米消费量8.739亿吨,比上一年度增长1.18%,其中食用、种用和工业消费3.521亿吨,比2011/12年度减少1.35%;饲用消费5.217亿吨,比上一年度增长2.96%。尽管消费需求不断压缩,但由于产量的大幅减少,美国农业部预测,2012/13年度库存消费比仅为13.27%,比2011/12年度的15.26%下跌1.99个百分点,远低于警戒线水平,供需形势依然严峻。美国玉米食用、种用和工业消费2012/13年度缩减8.85%,据有关报道美国目前已经有12家燃料乙醇工厂临时性停产,开始进口巴西甘蔗加工燃料乙醇,加工利润明显下降,燃料乙醇价格较汽油价格的价差已经缩窄。

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维持低位、价格维持高位的结果是:第一,玉米绝对和相对种植收益暴增,美国、中国、阿根廷、乌克兰、巴西等主产国大幅扩种玉米;第二,2011年夏天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小麦替代增多,饲料谷物原料和产地日益多样化,美国玉米在全球饲料谷物供给和定价中的作用进一步被稀释。

图2 世界玉米供需形势变化

1.3 世界玉米市场分析

1.3.1 国际玉米价格大幅波动,总体明显上涨

2012年国际玉米价格受供给紧张的影响,持续高位运行,经历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第二个高点,2012年7月CBOT玉米报价771.2美分/蒲式耳,高于2008年4月的高点(619.4美分/蒲式耳)和2011年4月的高点(756.4美分/蒲式耳)。

1.3.2 国际玉米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

由于玉米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从下图3可以看出,国际玉米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3以上),从而表现出玉米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和政治属性。

图3 CBOT玉米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

1.4 世界玉米贸易分析

1.4.1 世界玉米贸易的概况

世界生玉米产量最多的10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巴西、欧盟、阿根廷、墨西哥、乌克兰、印度、南非和加拿大,2012年度10个主产国玉米总产量约占世界的76.6%。其中,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6.6%。在全球谷物贸易中,玉米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近年来中国玉米进口持续上升,至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玉米贸易和中国玉米进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全球玉米贸易量已超过9000万吨。世界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生产大国,如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乌克兰等。美国是出口玉米最多的国家,2012年度出口量约占全球的32.0%;此外,巴西、阿根廷、乌克兰出口量分别占21.6%、18.0%和12.9%。全球进口玉米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中美洲。进口玉米较多的国家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墨西哥、埃及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日本进口量最大,2012年度进口量约占全球进口总量的15.5%。

1.4.2 2012年世界玉米贸易的变化

玉米贸易量下降,出口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农业部预测,2012/13年度世界玉米贸易量9704万吨,预计比上一年度下降5.9%,贸易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由于减产而降低出口量。世界玉米出口格局逐步发生变化,主要是美国玉米出口绝对数量和市场份额均下降,而巴西和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增长较快,阿根廷则表现较为稳定(如图4)。

图4 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出口量的变化趋势

2 2012年中国玉米供需、市场、贸易及政策分析

2.1 2012年我国玉米生产分析

2.1.1 2012年玉米增产8%,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比2011年增产8%,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首次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黑龙江、吉林、安徽和内蒙古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大,均归因于玉米产量的大幅增加。

2.1.2 产量增加是玉米播种面积和单产共同增长的结果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由2000 年的2306万公顷增长到2012年的3495万公顷,增长率51.60%,年均增长率4.30%;玉米单产由2000年的4.598吨/公顷增长到2012年的5.955吨/公顷,单产提高了29.60%,年均增长率2.46%;玉米产量由2000 年的1.06 亿吨,增长到2012 年的2.08 亿吨,玉米产量提高了96.30%,年均增长率达到8%(如表1)。

通过运用因素分析中的平均法计算可知,2000~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的提高是面积与单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面积增加的作用大于单产的作用。将2000~2012年分为6个时间段,分别计算各时间段播种面积与单产对产量增长的贡献量( At、A0分别表示报告期和基期的粮食播种面积;Bt、B0分别表示报告期和基期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及贡献率(如表2)。从表2可知,2000~2002、2002~2004、2010~2012这3个时间段,单产对产量的贡献率大于面积对产量的贡献率;而其余3个时间段的单产对产量的贡献率小于面积对产量的贡献率,其中2008~2010年由于单产不增反减,单产的贡献率为负值;2000~2012整个时间段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播种面积扩大的结果,其贡献率达到了61.44%,而单产对产量提高的贡献率仅为38.56%。

表1 2000~2012年中国玉米生产变化单位:千公顷、吨/公顷、千吨

表2 面积与单产变化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比较

2.2 2012年我国玉米消费特征分析

2.2.1 玉米消费总量保持刚性增长

我国玉米消费主要分为食用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和种用消费,其中主要以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为主,食用和种用消费占比较小。近年来由于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的增加,我国玉米消费总量始终呈刚性增长。饲料消费的增加是由于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使得肉蛋奶消费增加,工业消费的增加是因为玉米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与食品有关的生产。玉米消费量从2000年的1.07亿吨增长到了2012年的2.055亿吨,增长了9842万吨,增长率92%,年均增长率7.66%。

2.2.2 玉米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玉米消费总量保持刚性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呈现“饲用消费比例下降、工业消费比例增长”的格局。其中,饲用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由2000/01年度的70.4%下降到2012/13年度的57.3%;与此同时,工业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由2000/01年度的11.9%上升到2011/12年度的29.2%。饲用消费的绝对数量增加而相对比例在减少,而工业消费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均快速增加,大有“工业与饲料争粮”之势。

图5 2000~2012年中国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化

2.2.3 玉米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但仍处于紧平衡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20545万吨,产量大于消费量268万吨,同时由于2012年玉米进口量的增加,2012年度国内玉米结余量增加,玉米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玉米消费量的增长幅度大于生产量的增长幅度,中国玉米供求仍维持一种紧平衡状态。

图6 中国玉米供需形势变化

2.3 2012年我国玉米市场变化分析

2012年国内玉米市场的变化与2011年相似,即呈现“以9月份为拐点”的前涨后跌走势。变化的原因分析:1~9月玉米产区、销区均价均上涨,从2011年年底到2012年4月,由于国家临时存储托市收购启动,华北玉米由于受品质影响无法大量上市,大量采购集中在东北玉米,造成粮源较为紧张,支撑价格的上涨;4~6月份,受国内大量进口玉米以及华北玉米水分下降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一度趋稳回落;但6月以来受美国玉米减产,国际玉米价格大涨的影响国内玉米市场恢复上涨;10月以来受国内玉米丰产、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因素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下跌,11月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已低于小麦价格。

图7 中国玉米产区和销区均价变化

2.4 我国玉米贸易变化分析

2.4.1 我国玉米进出口格局的变化

在饲用消费量和工业消费量的二轮驱动下,国内玉米消费快速增长,为了保证国家饲料粮安全,我国玉米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玉米进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10年以前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目的国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印尼和朝鲜,特别是2000~2003 年,在国家鼓励玉米出口的情况下,玉米出口量大增,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 年出口量达1047万吨,2003 年达到1639 万吨的高峰,成为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2006年以来,由于国内玉米需求不断攀升,需求增长率大于生产增长率,供求关系发生逆转,2007年我国玉米出口开始急剧下降,而进口逐年增加,至2010 年我国玉米进口量激增达157.2 万吨,同比增长17.8倍,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玉米净出口状况,首次成为玉米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继续增加,达到175.3万吨,比2010年增加11.5%。2012年1~12月我国玉米进口量达到520.7 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玉米511.3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8.2%。

国内玉米进口量的变化主要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国家政策性的进口。国家为了补充库存,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增加进口量,对国内市场起到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国内外价差的变化。从2011 年9 月下旬开始受美国CBOT 玉米价格回落的影响,2012年1~6月进口玉米完税价格低于广东港口玉米价格,进口玉米价格已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后半年由于国际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进口玉米完税价又逐渐散失优势。

2.4.2 玉米贸易的变化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影响

我国玉米进口量的增加以及进口的常态化将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抑制。进口玉米增加了国内供给,同时由于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因此必然对国内价格有抑制作用。第二,对国内玉米流通格局的影响。目前我国玉米流通格局为“北粮南运”,即从北方玉米主产区向南方省市运输,运输成本成为增加玉米成本的因素,随着南方港口玉米进口量的增加,南方省市将会减少从北方购进玉米的数量,而北方玉米主产区,如辽宁、吉林,将会选择将玉米更多出口到韩国等国家。第三,有利于促进国内饲料工业的优化。一定规模的玉米进口有利于大型饲料工业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中小型饲料工业企业在玉米国际采购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其盈利性和稳定性较差,因此饲料行业的整合将加速进行,这将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饲料工业企业。

2.5 我国玉米产业调控政策分析

2.5.1 2012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及其影响

2012年11月,国家继续在东北玉米三省一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准)确定为:内蒙古、辽宁为1.07 元/斤,吉林1.06 元/斤,黑龙江1.05 元/斤,价格均比2011年提高0.07元/斤,并实行敞开收购,收购期截至2013年4月30日。临储政策的出台对市场形成底部支撑,稳定了市场预期,对国内价格的止跌回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由于政策水平上玉米比小麦、大豆、棉花更有优势,玉米种植效益好于其他作物,2012 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继续增加。

2.5.2 玉米深加工调控政策及其影响

2012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部分玉米深加工产品增值税税率问题的公告》,决定自5月1日起,将玉米浆、玉米皮、玉米纤维和玉米蛋白粉不列入初级农产品,也不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中免税饲料的范围,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比原来的13%的税率提高4个百分点。4月财政部决定调整生物燃料乙醇补贴政策,2012年度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而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750元/吨,中粮生化等企业2012年度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较2011年平均每吨减少了776元。国家对玉米深加工进行调控是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目的是进一步抑制玉米深加工的消费需求,但政策效果的显现具有滞后性。

3 2013年世界及我国玉米市场及贸易形势展望

3.1 世界玉米市场

展望2013年国际玉米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玉米的供需状况将对国际玉米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玉米是美国产值最高的农作物,近几年来美国玉米种植面积连续增长,预计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历史最高,虽然去年干旱导致减产,但气候条件改善将推动玉米产量恢复增长。因此,短期看,受美国玉米减产、供给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玉米市场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长期看来,由于玉米种植收益仍然较高,随着美国、中国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如果不发生天气灾害,中美玉米产量压力很可能提前显现;再者是欧债危机的影响还在恶化,对玉米工业需求的抑制作用也将利空玉米市场。因此,2013年后半年国际玉米价格从高位回落可能性较大。

对于玉米贸易而言,据美国农业部、国际谷物理事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玉米贸易量将继续下降,主要是由于主要进口国进口量的减少。

3.2 中国玉米市场

国内玉米市场仍将维持稳步上涨,但涨幅将受到国家调控以及玉米产量丰收的抑制。影响国内玉米市场的因素主要有:第一,以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对市场底部的提升;第二,玉米产量的增加以及进口量的增加,国内供给增加;第三,国家通过对玉米深加工的政策调控,来抑制玉米的工业需求。

国内玉米进口量将会有所减少,但进口的常态化不会改变。这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2012年我国进口玉米520.7万吨,已大幅超出上年进口总量,国内供需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在2012年我国玉米大幅增产的背景下,玉米进口量不会增加,或将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依然是美国,当前美国玉米的价格优势在减小,据12月28日美国玉米市场的数据,2013年3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的到港完税价为2572元/吨,高出广东口岸的东北玉米报价72元。但随着后半年国际玉米价格的回落,我国可能大量进口玉米。

4 政策建议

4.1 立足国内生产,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

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大多是由大豆改种而来,因此未来播种面积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是增加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中国的玉米单产平均为5.35吨/公顷,而美国为9.68吨/公顷,单产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潜力,应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培育优质高产的玉米良种,并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目前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要加强对农户种植技术的指导,加大良种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增加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增产技术补贴,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瓶颈,据农业部测算,对于玉米而言,有灌溉条件的玉米单产是旱地单产的1.47~1.53倍,因此通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4.2 改变进口来源集中的局面,实施进口国家多元化战略

我国玉米进口的国家主要依赖于美国。2011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168.5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6%,2012年从美国进口玉米511.3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8.2%。由于美国玉米连续三年减产,美国玉米出口绝对数量和市场份额均下降,因此出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要改变现有的进口依赖几家主要的国际贸易商、玉米主要集中在美国一个国家的进口格局,实施进口国家多元化战略。应该尽量做到分散进口,尽快落实与阿根廷、南非等国家转基因玉米贸易协定和之间协定的协商工作,以分散市场风险。

4.3 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提高临时收储价格的增长幅度

农资价格的上涨降低了种粮的收益,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2012年华北黄淮海玉米产区每斤玉米生产成本增加约0.05~0.06元,东北产区生产成本增加更多,每斤增加约0.14元。而2012年国家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比2011年仅提高了0.07元/斤,增加部分仅仅能弥补成本的上涨部分,在东北地区甚至还远远不够,因此建议国家在加强对市场的监测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种植收益,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的增长幅度。具体可从几个方面完善操作办法:(1)进一步完善玉米生产成本调查体系,更准确地反映农民种植玉米的实际成本;(2)要推动土地流转,逐步提高户均耕地面积,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提高比较效益;(3)考虑农民种粮收益与进城务工收益大体相当,据调查目前种粮收入只相当于进城务工收入的20%,当种粮收益达到进城务工收入的80% 时,两者的比较效益大体相当。

[1]李经谋主编.2012年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第145期-157期.

[3]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第145期-157期.

[4]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国际粮油市场月报,第155期-157期.

[5]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R].2012年中国粮油市场分析报告.

猜你喜欢
玉米价格单产进口量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202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概况
2020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