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理论的含风电互联电网CPS研究

2013-10-17 14:14翁毅选邓长虹黄文涛赵维兴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风电偏差电网

翁毅选 ,邓长虹 ,黄文涛 ,肖 水 ,颜 霞 ,赵维兴

(1.武汉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贵州电网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针对互联电网正常运行情况的频率控制性能,美国电力可靠性委员会(NERC)提出了基于严密统计学原理的 CPS(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考核标准[1],但其主要是对含常规可控电源的互联电网频率控制性能进行评价,并没有考虑风电等不可控电源的影响。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持续增加,其固有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系统有功频率的波动,这将给系统的频率控制带来极大的挑战[2-4]。而CPS作为衡量互联电网频率控制性能的关键指标,将会直接反映出风电接入以后对系统频率控制性能的影响,对风电并网以后的CPS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当前关于风电接入电网后的CPS研究内容较少,国内外对CPS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2个方面:基于CPS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策略,即研究适用于AGC的CPS考核逻辑,完善系统的AGC性能[5-7];探讨CPS的理论机理,如文献[8]分析CPS统计特性和物理特性,阐述了CPS的数学原理,文献[9]从理论机理上分析了CPS与其他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

本文结合CPS的统计学原理,对风电并网后CPS考核指标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明确了CPS考核指标随风电并网容量的变化趋势。最后以一个两区域互联电网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定量评估了风电接入不同容量区域下的CPS指标变化特性,同理论分析相印证。同时给出了风电不同的分布特性对CPS指标的仿真分析。

1 CPS

1.1 CPS1

CPS1主要是用来衡量区域控制偏差(ACE)对频率偏差恢复的贡献作用,CPS1考核指标通常是1min计算一次,然后以一个平行移动年作为周期求取平均值[10-12],并要求有下式成立:

其中,AVG1_year(·)为以 1 a 为周期求平均值;ACE1min为控制区域1 min的区域控制偏差滚动平均值;Δf1min为控制区域1 min频率偏差的滚动平均值;B为控制区域的频率偏差系数(负数);ε1为互联电网对全年1 min频率平均偏差的均方根的控制目标值,互联电网中,各个控制区域的ε1均相同。

CPS1考核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F1min为1 min服从因数;CF1_year为1 a的服从因数,根据CPS1考核标准,要求有CPS1≥100%,因此有 CF1_year≤1。

1.2 CPS2

CPS2主要侧重于功率控制,要求每10 min的区域控制偏差平均值在规定的范围L10以内[10-12],如下式所示:

其中,ACE10min为10 min的区域控制偏差平均值;Bi为控制区域i的频率偏差系数;Bs为整个互联电网的频率偏差系数,即各控制区域中的频率偏差系数总和;ε10为互联电网对全年10 min频率平均偏差均方根的控制目标值。

CPS2考核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2 风电并网后对频率控制的影响

风电机组原则上具备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能力,且国外关于此方面的实例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13-15],在我国,受能源政策主导,总体上仍然以风电的最大化输出和利用为目标[16-17],国内风电机组基本上不参与实际系统调频。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其逐步代替了部分具有调频能力的常规机组以后,将会对整个系统的调频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国内风电发展现状,探讨了风电并网后对系统频率的影响。

2.1 风电并网后对系统自然频率特性系数的影响

假设系统额定总有功负荷为PLN,系统发电机组总额定容量为PGN,当风电没有接入电网时,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静态特性可知:

其中,β为系统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KG为发电机组功频静特性系数,KL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

将式(7)转换为标幺值,并整理后得到:

其中,kr=PGN/PLN为系统备用系数,带“*”变量为上述相应变量的标幺值。

风电并网以后对系统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2个方面[18-19]。

a.降低了电网等效的发电机组功频静特性系数KG*。当系统总容量一定时,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必然会代替一部分常规发电机组,而当前大部分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与系统的频率是解耦的,因此风电机组基本上不具有频率响应能力。而具有一次调频能力的常规机组被代替以后,系统等效的发电机组功频静特性系数KG*将会减小。

b.降低了系统备用系数kr,考虑到风电的经济效益,通常风电机组不会被用来作为备用容量,而当系统的总容量一定时,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加,常规机组的备用容量将会减小,而KL*只与负荷的特性有关,可以认为风电接入前后保持不变,因此根据式(7)、(8)可知,风电接入以后,系统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β*将会减小,而根据互联电网的频率偏差系数的选取原则,通常-10B的取值尽量等于或者接近自然频率特性系数β,因此风电接入以后,选取的频率偏差特性系数B也应该减小。

2.2 风电并网后对有功不平衡量的影响

互联电网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有功不平衡量主要是由于负荷的波动引起的,根据电网调度的短期负荷预测,其负荷不平衡功率可以定义为式(9)。

其中,PL为系统当前负荷,PL_fcst为调度预测的负荷。

当风电接入以后,由于其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将会导致系统有功功率不平衡[15],根据调度部门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定义风电不平衡功率为:

其中,PW为风电场当前出力,PW_fcst为调度预测的风电出力。

由式(9)和式(10),这里定义互联电网综合有功不平衡量为:

假设ΔPL和ΔPW相互独立,则系统综合有功不平衡量的方差D(·)可表示为:

由式(12)可知,风电接入以后,系统的有功不平衡量的方差变大了。

2.3 区域控制偏差与有功不平衡量之间的关系

当互联电网产生了有功不平衡量ΔPLs,所有互联区域首先进行一次调频,根据一次调频结果有:

其中,ΔPLi为各个控制区域的有功不平衡量;βi为各个控制区域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ΔPtie_ij为互联两区域之间的联络线交换功率;n为互联电网的控制区域个数。

由TBC模式下各个控制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计算公式可知:

其中,ACEi为控制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

将式(14)代入式(16),并整理后得到:

当前各大电网通常选取固定的频率偏差系数Bs,并且使Bs等于或者接近自然频率特性系数βs,因此,由式(17)可知,互联电网区域控制偏差与区域有功不平衡量具有比例关系。

3 基于统计理论的含风电的互联电网CPS研究

3.1 计及风电的互联电网CPS1研究

首先对CPS1进行一个统计分析,研究了风电并网以后,如何对互联电网控制区域的CPS1指标产生影响。假设在某一个时间段(t1,t2)内有:

其中,下标 1min 表示各个变量的 1min 平均值;为(t1,t2)内的 CPS1 服从因数;M 为时间段(t1,t2)内的分钟数。

根据 CPS1 考核标准要求,为了在(t1,t2)时间内满足CPS1指标,则必须满足下式:

当时间段(t1,t2)足够大时,可以近似地认为:

其中,E(·)为数学期望运算。

结合式(19)和式(20),一个等效的满足 CPS1指标的形式如下式所示:

根据式(2)可以得到:

其中,ACEs1min为各控制区域偏差总和在1 min内的平均值。

将式(16)代入式(22)并整理后得到:

假设 E(ΔPLs)=0,根据式(17)可得:

根据方差的性质有:

因此由式(23)—(25)可以得到:

根据式(12)和式(17)可知,D(ΔPLs)增大,D(ACEs1min)增大,而风电接入导致了系统自然频率响应系数减小,根据互联电网频率偏差系数的选取原则,Bs减小。因此根据式(26)可得 E(CF1min)增大。根据CPS1考核指标计算式(4)有:

根据式(27)可知,风电并网以后,恶化了控制区域的CPS1考核指标,从而降低了互联电网的频率控制性能。如果不采取控制措施,会进一步影响系统吸纳风电的能力。

3.2 计及风电的互联电网CPS2研究

根据CPS2考核指标要求,每个10 min的区域控制偏差平均值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并且CPS2指标要求达到90%,根据式(6),如果统计的时间比较长,则NT(ACE10min)数目越大,因此近似地认为只要有如下公式成立,可以等效地认为满足CPS2考核标准:

其中,ACEs10min为各控制区域偏差总和在10 min内的平均值,P{·}为概率运算。

假设每个10 min的区域控制偏差采样点数为k,采样点记为 ACEsi(i=1,2,…,k),由于每个采样的ACEsi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并且有:

根据数学期望的性质有:

同时根据式(31)和式(32)可以得到:

因此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有:

由标准正态分布可知:

对比式(28)和式(35),可以得到,如果要满足CPS2指标,则必须有下列关系得到满足:

将L10与σs表达式代入式(36)并简化后得到:

同理,风电接入以后,由于 D(ACEs10min)增大,频率偏差系数减小,互联电网能够满足式(37)的概率降低了,CPS2考核指标将会减小。系统的有功控制性能将会恶化。

4 仿真分析

以两区域火电互联电网为例(如图1所示),考虑2种不同比例的连接方式:方式A是2个区域具有相同的容量,运行特性相似,全部常规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2000 MW,峰值负荷为1600 MW;方式B是区域1的装机容量、峰值负荷与方式A相同,保持不变,但是区域2的装机容量、峰值负荷变为原来的5倍,在方式B下,区域2的装机容量变为10000 MW,峰值负荷变为8000 MW。考虑在区域1中接入不同容量的风电,分析互联电网CPS考核指标的变化情况。仿真时间为12 h,并统计整个互联电网的CPS指标,为了便于分析比较,以风电穿透功率为0时的值作为基准,对不同风电穿透功率下CPS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即:

图1 两区域互联电网仿真模型Fig.1 Simulation model of two-area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

其中,P为风电穿透功率(%);CPSP为在风电穿透功率为P时的CPS指标值,CPSP=0为风电穿透功率P=0时的CPS指标值。

具体参数选取如下:Tg1=Tg2=0.08 s,Kr1=Kr2=0.5,Tr1=Tr2=10 s,Tt1=Tt2=0.3 s,Kp1=Kp2=120,Tp1=Tp2=20 s,R1=R2=2.4,B1=B2=0.425,T12=0.086 6,ε1=0.022 Hz,ε10=0.018 Hz,K1=K2=0.7,在区域 1 接入不同容量的风电,互联在2种方式下,互联电网的风电穿透功率如表1所示。

表1 风电穿透功率Tab.1 Wind power penetration levels

本文从统计理论的角度,计及不同风电分布特性,评估了风电接入电网后对CPS的影响(方式A),其中重点以正态分布、t分布以及威布尔分布为例开展了仿真研究,结果如图2、3所示。

以正态分布为例,考虑在不同容量电网区域接入风电,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比例的风电容量接入电网以后对互联电网CPS考核指标的影响情况。CPS1考核指标的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

图2 风电功率的分布特性对CPS1指标的影响Fig.2 Impact of wind power distribution on CPS1 index

图3 风电功率的分布特性对CPS2指标的影响Fig.3 Impact of wind power distribution on CPS2 index

表2 CPS1仿真结果Tab.2 Simulative results of CPS1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区域1中接入不同容量的风电时,系统的CPS1指标呈下降趋势,与第3节分析结果相吻合,如图4所示。

图4 CPS1考核指标变化情况Fig.4 Variation of CPS1 evaluation index

CPS2考核指标的仿真结果见表3。可见,CPS2指标也随着风电穿透功率比例的增大而降低,见图5。

表3 CPS2仿真结果Tab.3 Simulative results of CPS2

图5 CPS2考核指标变化情况Fig.5 Variation of CPS2 evaluation index

随着风电穿透功率的持续增大,系统的CPS考核指标将会恶化,表明系统的频率控制性能将会变差。当风电穿透功率超过某个阈值时,互联电网将会违背CPS考核标准。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推导,初步给出一个确定风电穿透功率的新思路:以CPS1=100%和CPS2=90%作为门槛值,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使互联电网的CPS1和CPS2考核指标等于门槛值时的风电穿透功率,此风电穿透功率即为该互联电网能够承受的最大风电容量比例。

5 结论

本文采用统计理论对风电接入系统后的CPS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CPS的统计原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分析结论表明CPS考核指标随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大而减小。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a.针对风电不同分布特性对CPS的影响,基于所列举的3种典型分布,其对CPS的影响程度按由低到高排列分别为正态分布、t分布、威布尔分布;

b.不同容量的电网接入风电以后,CPS考核指标将会变差,且电网容量越小,CPS指标受影响程度越大,该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受国家能源政策对风电发展的支持,风电并网规模日益庞大,而风电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CPS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应给予重点关注。通过本文的分析,明确了风电对电网CPS影响的相关机理和因素,为后续开展多种能源协调控制以改善系统的CPS指标奠定了理论支撑,具备良好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风电偏差电网
穿越电网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重齿风电
关于均数与偏差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