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贺臻
摘要: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虽提出人性是善的,但性善的扩充还要靠本人的主观努力和后天的习染熏陶,因此孟子也十分重视环境和实践的作用。准确理解和把握孟子性善论思想对我国的德育建设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德育;价值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1.性善的萌芽
孟子讲的人性的“善”实际上指的是“善端”。是讲先天存在于人心中的“善端”,即:仁、义、礼、智这四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谓心的内涵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端”在此是开端、萌芽之意。这些善的萌芽,在婴儿时期,未遭到破坏,保持着纯真的本源状态,即“赤子之心”又称作“本心”。因此,孟子强调仁、义、礼、智的萌芽,是先天存在于人心之中的。
“仁”是孟子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人心也”、“仁也者,人也”,强调不忍人之心,这种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同情、恻隐之心。仁,最具体的内容就是“亲亲”,即孝敬父母。孟子认为仁的出发点就是“亲亲之心”,由这种感情出发则有慈幼之心即表现为“孺子将入于井”的“恻隐之心”,由以恻隐之心来处理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处理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希望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并进一步由爱人推衍到仁民、爱物。
“义”对应羞耻之心。凡有所思所言所为,感觉羞耻而不思不言不为,即为“义”,反之则不义。也就是说要能够区分哪些事情能够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而孟子的言论实际上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以羞耻之心为前提的道德标准。人人都有一颗知荣辱的羞恶之心,廉耻之心。只有在此驱使下人们才会奋勇争先、自强不息。社会道德也能够得以净化。
“礼”即恭敬之心。孟子又比喻为“正门”。孟子认为,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制度,一种标准,对于这种制度和标准首先应该坚持,但同时又不能拘泥于礼制,要灵活变通。孟子强调,为人要有恭敬之心又称辞让之心,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以礼存心,以礼敬人。
“智”即“是非之心”,不同于现在理解的聪明才智之智,而是指一种道德判断能力。孟子认为,对于不同的事应该做出不同的裁决或权衡。这就是是非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表明人人都有判断是非、羞恶的本能。
2.性善的存养与扩充
孟子关于人性四端生而固有的论述,仅仅探讨了道德的根源,但“四端”并不等同于“四德”。要想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后天的扩充。孟子说道:“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苟能充之”“苟不充之”,孟子在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人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端的两种可能前途。“充”与“不充”,一字之差,后果迥异。不能发扬光大四“端”,仁、义、礼、智便会丧失殆尽;相反,如果发扬光大,仁、义、礼、智便会在人心中充盈起来,“不可胜用”。所以,要想扩充这四德还必须靠主观的努力和后天的学习熏陶。从这一角度看,孟子十分重视和肯定后天环境和实践对人“四德”形成的意义。
孟子还指出,性跟于心而践于行,也就是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又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的言行之所以高尚,是因为他们内心充盈着善端,由此而表现出美好的人格。一个人的“性”如何,通过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表现出来。人性的美丑善恶,是人的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如此说来,人性的修炼,必须内外兼修。不仅要看内心,还要看外化的行为。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德育价值
1.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理论价值
首先,孟子发掘了人性之善,充分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善性,都有趋善的本能,这反映了社会道德归向,激发了人们对理想道德的重视与追求。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它鼓舞人们追求理想人格,这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完善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树立提供了人性论方面的可能。性善论也强调了人们要注重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性,今天的我们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财富的创造,要净化社会环境,扬善抑恶,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其次,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然是先天固有的,但后天不扩充就很容是失去。如果没有后天的主观努力和环境对善端的熏陶和感染,人的善性也会因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鼓舞人们发挥道德主体能动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存心养性,发扬自己的善端;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通过德育工作来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扩充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
2.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现实价值
(1)要注意培养自觉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先天而有的“赤子之心”与善性也有可能丢失,而丢失了这一切,人就会与禽兽无异。要想不断扩充自己的善端就要依靠人自身的内心动力来驱使,而不能依赖于他人的外力推动孟子反复强调反求诸己,向内心世界下工夫。实际上就是要求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完善自己,以达到自求自得。这就特别需要培养自觉意识,只有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才能获得知识德性,即所谓“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只有这种自觉探求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掌握的牢固,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在德育活动中,学生只有自己去领悟教育的要求。把道德知识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步内化为一种道德情感和意志,并把这种认知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认知向行为这一转化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学生自觉性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离开学校后扔能以自身道德标准的确认,去不断提升自我心中的“向善性”,成为自己道德的主人。这才是德育的真正的成功。
(2)加强德育的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孟子强调:“性跟于心而践于行”,一个人的“性”如何,通过他的外在行为可以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德育的实践性环节。人性的美丑德育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最终落实点在实践活动,活动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土壤,只有当学生置身于活动之中,才能真实的体验道德目标的实现与否,同时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陷入重大轻小、重虚轻实、重内轻外的误区。小学生把爱国主义的条文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怎么去爱父母、爱家乡。大学生一门心思“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却不屑于打扫自己的寝室和教室。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育者要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除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社会考察、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增强主体意识,增加道德认识、巩固道德信念。
(3)优化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氛
围。人的思想意识是人对环境的反映,人的品德和心理主要是环境熏染和磨砺的结果。“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孟子对此已经有充分认识,后天善的扩充不仅要靠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还要十分重视外界环境的作用。孟子从“凶岁”“富岁”两种环境对人的影响出发,论述了不同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不同影响,又以牛山上的树木失去繁茂的例子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之所以丧失善心是因为外界不良环境对人的本性长期熏陶、感染的结果。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品德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在德育中,我们要重视环境的影响,优化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12.
[2]何晓明.孟子“心性”论剖析[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5(03).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