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萍
摘要: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变迁既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它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是时代的产物。本文侧重于关注变迁下的网络流行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政治角色及其蕴涵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变迁;政治意蕴
20世纪中期以来,“文化转向”的研究取向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语言和文本作为研究的独特视角,关注普通大众,重视个体价值;用语言代替阶级,用符号代替意识形态,从中透视社会政治意蕴。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从网民走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从简单的造词恶搞发展到关注社会热点、表征民意舆情,甚至于动摇权力阶层话语霸权地位的倾向。有鉴于此,本文以语言符号的文化研究为解释范式,选取自十六大以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为样本对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发展变迁,并探析其暗含的社会政治发展前景。
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及其发展变迁
假设说把传统的规范汉语看做是正体的话,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言语变体,如“杯具”是“悲剧”的变体,“被就业”是“被说成是就业了”的变体。这种言语变体,或者是没有改变原有符号的意义,而制造新的语境,如“躲猫猫”;或者是直接赋予一种新的含义,如“打酱油”。而无论怎样,它都是一种带有显明意图的修辞方式,凝结在其文化涵义中的是大众的某种社会情感、心理诉求等,如“杯具”中的自嘲,“被就业”中的无奈等。
网络流行语的首要特征是简洁性,以“贴标签”的方式,将复杂信息简单化,通常由3-6个字符组成,如“很傻很天真”“打酱油”“给力”等简明扼要;另外还具有时尚性、前卫性、流行性、受众广等特点。
1.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
陈原先生曾说:现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境,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传统语言(有声语言或书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所以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在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背景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其产生及变迁的土壤就是缘于政治发展转型期的激变。
具体来讲,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新事物、新观念等大量涌现,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或表达诉求,依靠现有的规范汉语却往往表达不出人们的情感,语言表达系统呈现“缺位”现象,于是网络流行语就应运而生了,如“囧”“给力”“蜗居”等。而另一方面,在转型期我国政治体制尚不健全,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高发,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同现实权利之间的差距引发信任危机等等,民众找不到最佳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压抑的不满,于是选择具有强烈修辞意味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如“被就业”“恨爹不成刚”等。
2.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迁
自十六大以来,网络日渐成为中国一般民众意见集聚与传播的主要渠道,民众借助网络,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下图表格内容是对十六大以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的简单概括。
回顾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的路径和走向:最初网友为交流快捷利用拼音、外语进行简单的造字游戏,或只是进行单纯的恶搞,而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更有赖于热门新闻事件和国计民生重大议题的催生,并更可能去催生新的事件和议题,影响事态的发展和解决,如“俯卧撑”事件引发的贵州“6·28瓮安”事件等;网络流行语不再是网民的专利,而走向普通民众,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及熟人世界的约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网络流行语在娱乐调侃大众的同时,增加了现实关怀,因为关注现实所以更能走进人心,产生移情,引起共鸣。它映照当下社会现实的变迁,表达公众对自己生存的现实社会的态度和立场,如“逆袭”“正能量”等。网络流行语不经意间的蜕变,无疑使之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二、变迁下的网络流行语透视出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
1.表征民意舆情,增强政府的回应力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民众的网络话语行为,它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多层面的民众精神结构与意志表征。因此,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民意表达的符号,看似幽默搞笑,实则是具有明显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公民政治参与权的体现,其折射的民意舆情尤为值得关注。
“我爸是李刚”“躲猫猫”“楼歪歪”“俯卧撑”等网络流行语就涵盖了对现实中负面的抨击,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民间焦虑倾向,这种对权利的焦虑与权力逾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暗示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对公权力的不信任,而且流露出公众对更多事实真相的渴求。在这里,网络流行语起到的是“社会泄压阀”的作用。然而,“泄压阀”是有一定“容量”的。这也就是说,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的回应力。
现代责任政府要求执政者必须对民众的意见和需求作出积极灵敏的反应,并给予民众满意的答复。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官员主动开展“网络问政”,这一现象的兴起,不仅适应了“网络时代”到来的变化,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回应力。
总之,网络流行语是民众言论自由和舆论表达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舆论监督权利的实现方式;同时,这种形式也给政府施加了压力,迫使政府积极向民众做出回复。然而,需要看到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常采用委婉和间接的修辞,类似于一种意见的“曲线表达”,这无疑不利于网络民意表达渠道的理性建设。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一个体制性的渠道让公民把不满或看法顺利地表达出来,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拓宽民众话语权,加快公民社会的生长
20世纪70年代,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一书中首先提出“话语即权力”,开始把话语和权力联系在一起。话语特权的形成,其背后是政治权力的介入,现代民主社会对权力的操纵和社会的控制也越来越依赖话语霸权;而网络开放的、平民的“解构”精神赋予了网民进行话语抵抗、打破话语霸权的权力。
网络媒体多被看做是一种草根媒体;网络世界,呈现出相对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每个人都可畅所欲言,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当无名的大众通过网络集合意见而形成广为传播的流行语言符号时,它也体现出一种话语权力。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以或讽刺或诙谐的方式,从无意到有意、从单纯的解构重构某些语句到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突显出网民争取话语权、消解中国威权体系的意识。而随着网络传播,民间话语渐渐抬升、传统权力话语有衰退之势,双方的话语对抗并不是目的,话语和解才能最终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及成熟,这就要求当权者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问题,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予以包容接纳和规制引导。现实社会中的不少案例也预示着话语和解的倾向:2009年云南省委召开专门的协调会,针对李荞明一案,发布题为《关于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与调查“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的公告》的公告;201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使用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媒体和网友舆论强震。不难看出,官方已采用网民重新建构的热词,这不仅使得当权者在文化领导权的掌控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也预示着国家与社会有效沟通的开始。
网络流行语扮演的是“从民间产生,发出民间的声音”的一种角色,表达出反权威的批判力量。毕竟在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齐聚而体制又不健全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民众话语权的表达。但应该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在缺乏监督的网络空间中产生,必然会有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成分,公众在使用网络流行语表达话语权时还需谨慎。
3.推动价值观多元化,活跃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德国著名释义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同质社会转变为多元社会,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本身既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带有各种情绪的网络语言也反映了民众价值观的多元化。
而网络流行语的大众化趋势,反映出当下文化的发展类型已经不再是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简单二元对立,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互动共生的一种状态,在多元化的今天,这无疑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流行语也暴露了若干值得警惕的问题,如“恨爹不成刚”“谈感情伤钱”等,公众追求权钱的实用型价值观普遍;又如,“BT”“PMP”等不知所云的网络流行语,对传统价值观的肆意解构和颠覆,这种求异心理的后现代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暗藏着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毕竟,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还扮演着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角色,这些蕴涵错误价值观的网络流行语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规范,重在培养受众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正确选择、分析、判断网络流行语的能力。
三、网络流行语的变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变迁是社会政治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当代政治的发展。
网络流行语扮演着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其作用在当今这个“注意力”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让民众发声”“让观点浮现”“让社会的管理者听到并思考”等作用,且代表的是一种民意,在诙谐幽默的同时宣泄减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要避免因过度娱乐及抹杀传统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网络流行语传达的情绪往往是负面的,群体中的受众者往往因缺乏理性,不加考虑的全盘接受,“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道德和社会机制规范在狂热的群体中完全失去效力。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不应该陷入被动,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之进行正确管控、引导和疏通,及时矫正失范的话语,有效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李明洁.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J].编辑学刊,2011(4).
[2]薛国林,刘志杰.一种曲线的意见表达: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社会态度[J].新闻记者,2009(6).
[3]肖小穗.传媒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指导教师:王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