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夏凤林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机户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依靠集体的力量,提升服务能力,拓宽服务能力,为开创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来凤县腾讯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近3年的发展,己初具雏形,但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山区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具有特殊的瓶颈制约,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现对该社近3年来的经营经验及教训予以总结,浅析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来凤县腾讯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金68.5万元,法定代表人吴秀霖,社址位于三胡乡狮子村。主要从事水稻农业机械一体化服务,如机耕、机种、机防、机收等业务。发展至今该社已有社员205人,农机装备291台(套),其中有:中型拖拉机5台、机耕船2台(套)、小型耕作机9台(套)、水稻插秧机7台(6台双行机,1台四行机);水稻收获机械有:大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2台、中小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2台;背负式割晒机2台,机动脱粒机11台;机防机具20台套;小型机电排灌20台套;太阳能杀虫灯200台,配套农机具10台(套)。
目前该社重点服务本社自行流转土地500余亩(1hm2=15亩),同时服务于全乡的各个行政村,以及县内大河镇、百福司镇、绿水镇等多个乡镇,2012年还参与恩施州粮油储备公司在本州利川市南坪镇建立优质水稻示范基地1 000余亩服务。预计2013年农机服务面积可达2 000余亩。同时该社还多次承接州县各级农业项目实施,致力于推动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合作社的运营情况:
年度 2011年 2012年 2013年服务面积(亩) 1 000 1 500 预计2 000总收入(万元)18 25 32服务成本(万元)8 12 15机械折旧(万元)3 6 10 7 7 7分红利润(万元)
从合作社近3年来的运营来看,农机化社会、经济效益还不足以体现,带动、引领作用还不够明显。
合作社组建时,少数农民以资金形式入股,大部分农民以物化形式入社,包括农机具、土地、房屋等。合作社是经营主体,社内成员从中分红。在这里,设备资源的所有者是社员,而合作社充当设备资源的使用者和经营者。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尽管合作社采取民主化管理,但不可能统一每位社员的经营意愿,也就是说合作社的经营者只能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来经营。由于设备资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分离的,一旦出现意见分歧,就会使设备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与有效的保护。农机维修网点少、维修设备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大量技术落后、安全性能低、技术状态差、能耗高的、应该淘汰的机械仍在普遍使用,农机安全检测手段严重缺乏,存在“有机无处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好坏无法检”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我们山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山区农户土地规模偏小,且较为分散、细碎。典型调研数据表明,样本农户户均耕地不足3亩,单块平均面积不足1亩,户均适宜机械化耕地仅为2亩左右,大中型农业机械无法下地作业。基于特殊的耕地资源禀赋,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精耕细作,种植结构复杂,粮、经作物套种或间种普遍,加大了机械化作业难度。同时,丘陵山区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条件差或没有机耕道路,农业机械在乡村和田间转移非常不便,甚至根本无法行走。
适宜山区的机械化技术装备供给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思路“重平原、轻山区”,适宜山区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供给严重不足,部分作物机械化技术路线或主推机型不明确。目前,我国平原地区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械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是这些大中型机具不能很好适应山区;茶叶、蔬菜、瓜果、烟叶等特色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仍处于试验研发阶段,农机与农艺技术相互不配套。
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民间社团组织,只能进行服务性工作。而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政府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加以扶持,只能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扶持。因此,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除开展各种公益性服务外,必须兴办各种经营性实体,开展农机供应、修理、培训、信息服务、技术咨询等有偿性服务,才能不断壮大自己,增强造血功能,才能生存、发展起来。否则,连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费用都不能支付,寻求发展只是一句空话。而目前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仅仅只是在土地的耕作、粮食的收获上提供服务,未能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而在农机配件供应、维修、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上基本没有开展,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能力基本没有。
山区的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发达地区和主要粮食产区有明显的区别。山区坡耕地多、地块小而分散,作物种类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基础差,农民素质相对偏低,农机化投入不足,这些因素导致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严重滞后。深刻认识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的必要性,把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为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业化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必须以机械化作为必备的基础条件,而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载体。
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玉米34%,其他农作物23%。同时也是茶叶、蔬菜、烟叶、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主产区。只有加快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才能保障我县水稻、油菜等大宗粮油产品供给,提升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效益。
近年来,我县农作物复种指数大幅下降,抛荒撂荒或粗放种植趋势严重,冬闲田面积急剧增加,主要诱因是农业用工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加快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减少农业生产中活劳动投入,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山区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力对外输出区域,部分用工量和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如水稻、油菜、薯类等栽植与收获等,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加剧且不可逆转,未来本地区农业生产将后继乏人。农民对应用机械化服务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减轻农业劳动强度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湖北省农机局拟定了山区机械化的发展基本思路,提出了“两个优先、两个重点、三个结合”。
第一,“两个优先”就是优先发展经济效益高、减轻劳动强度的农业机械。农机主管部门重点引进推广经济效益好,能够减轻劳动强度,适于山区发展的农业机械,增加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业机械的适应性和适用性。
第二,“两个重点”对来凤山区县农业机械来说,就是在巩固现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同时,突出发展茶叶、烟叶、水果、蔬菜、油茶、油桐、药材等特色产业生产环节机械化,同时发展中小型养殖业机械化。
第三,就是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搞好农机化与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结合;二是搞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结合;三是搞好农业机械化与农艺的结合。
来凤县作为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试点县,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来凤县80%以上的田块没有机耕道。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把机耕道、机具场库棚纳入新农村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理等项目规划中统筹安排。因此,要重点加强机耕道等农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机械化是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标准化建设的基础性的第一关就是农业机械化。反过来说,标准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前提。当前我们山区特色农业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按照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加快对茶园、果园、菜园等特色农业基地的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有了标准的建设工作,实现农业机械化就容易多了。
要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高性能的农机具维修站点和区域性骨干维修站点,建立健全农机维修服务网络。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改善检测手段,提高安全检测水平。
就来凤县的特色支柱产业茶叶而言,要依托农机合作组织,在茶叶的机械化上有所突破。要针对茶叶生产的分布,选择若干个茶叶生产机械化示范点、示范片,全面推广茶园机械修剪、机械采摘、茶园机械中耕施肥、机械台刈茶树、茶园喷灌和茶叶机械化加工等技术,为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加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探索经验、作出示范。严格投入品源头管理,禁止使用有害农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和高效生态茶叶生产技术,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第一,针对山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情况,切实加强山区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公益性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针对土地流转的新情况新要求,大力培植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农机专业服务队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他们承包经营闲置和流转的土地。从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经验看,凡是土地流转快、适度规模经营好的地方,大都是依靠农业机械的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在土地经营机制体制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针对山区农业劳力减少,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明细的新情况,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形式组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完善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满足社会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需要,使“电话种田”尽早成为现实。
第四,针对农业机械蓬勃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机销售、维修、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建立这一网络尤为紧迫。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按照农业机械“小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的要求,做好服务网络的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导和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上的农机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生产、销售企业要合理设置农机销售、维修网点,方便农民购买和维修农业机械。
综上所述,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与政府的希望、市场经济的需求、先进地区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有认清和发现这些问题,进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和完善,才能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