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级英语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2013-10-13 08:25:56杨国华韩景峰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问卷教学模式

杨国华,韩景峰

(忻州师范学院 外语系,山西 忻州 034000)

一、引言

高级英语是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以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为目的[1]P5。“高级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小组,欲通过转换高级英语授课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独角戏”角色,改变学生固有的接受型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由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以学生个人的科学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112。

二、研究性教学引入高级英语课堂的理论依据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它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3]75。而情境实质上是一种语境,语境是语言使用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不仅幼儿学说话依赖语境,我们成人学外语也需要在语境中学习,语境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4]12。

研究性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愿形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与教师共同创设语言学习的语境,以解决课本课题中的问题并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本课程的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全程参与备课、讲课、课后练习以及知识的延伸、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为手段,强调教师和学生互动,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频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在高级英语课程中运用,就使学生在作为课本中名篇的读者的同时,成为了积极的课堂讨论的参与者。在课文阅读理解过程中不再把他们视为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加工者和意义的重构者。这些观点与建构主义的语言学习观和教学观基本一致,从而为研究性教学创造了条件[5]44。

三、研究性教学在高级英语课堂的具体实践

高级英语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在2012—2013学年的第一学期进入了第二阶段的课堂教改实验。高级英语研究性教改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坚持了学生小组备课——学生授课——教师组织掌控课堂的实践基础上,加强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作用——参与、评价、纠正、澄清学生的讲解,并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这个学期结束后,再一次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分析

课题组在综合了学生们对第一阶段进行的教改意见后,教材依然使用外研社张鑫友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二版,但在教学组织方法上做了改革,既加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强调在小组或课堂讨论中必须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第二次问卷调查的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设计了10个问题(教学总体评价和教学分析两大类),以及3个主观问题:对于教学方法的建议,如何最大化培养语言思辨能力以及研究性教学的特征。

(二)统计分析

这次问卷发给了两个实验班,共83人,收回80份,问卷数据用SPSS进行分析。问卷对象是刚升入大三的学生,他们在上个学期都参加了忻州师院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由于都是在小学讲授不同的课程,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在单词记忆和语言整体能力上都有些降低。问卷中的第一部分为10个问题,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高英课堂学习情况从“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五级量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情况。问题共分2个部分:(1)对于课程的总体评价(问题 1-4,10);(2)对授课的评价(问题5-9),SPSS因子分析的分析说明问卷是由效度的(见表2)。

表一 整体评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高英的研究性课程都持肯定的态度,在提高知识和能力这一点大多都很赞同(M=3.44),认为高英教学中体现了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教材很好,也适合自学,上课的教学气氛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参与;虽然减少了PPT的呈现,但并没有影响课堂效率(M=3.67),教学总体效果好。对于小组备课——学生授课——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大都表示了赞同(M=3.90),认为教学内容能联系到学生们的实际;授课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能很好的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和思考;小组活动既能锻炼口语能力,也能培养合作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2 问卷因子分析

(三)主观问题分析及所提建议

由于学生们刚从乡镇中小学校支教回来,大多学生在支教的过程中都没有用到英语专业知识,学生们的小组预习基本是查阅单词和参照各种教学参考书,造成课文理解离散,和讨论内容同质化,许多学生的教学内容甚至偏重于词汇讲解。对于教师提出的启发问题,学生们的回答也缺乏逻辑连贯和完整性。因此应该在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课文赏析的授课比重,从文章的写作特点、风格和情感等方面拓宽思维的广度。此外,学生提出的建议还有:

在授课内容上要注重内容分析、写作风格鉴赏与内容的总结与概括。从分析重要句子结构入手,在做解释后,概括各个部分的大意,结合作者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等知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心思想。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讲解。外研社的授课课件中提示的学习课文应该达到的能力和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比如增加单词辨析的比重,以及文化、历史、思想和语言特征,增加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与考研知识,要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要求思考作者意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学评论理论文章,采用课后写作文和主题讨论等方式加强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要求学生多复述内容梗概,应该在资料分享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增加授课知识点,小组讨论相似文章或文学作品的特点,做到举一反三,在反复复现中感悟英语语言的特点。

四、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第二阶段课改总结

(一)第二阶段课改理论依据

课题小组遵循“我们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思考现实和未来的问题。教育只有植根于现实,着眼于未来,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问题,才有意义。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叫学生记住课本或教师的思想,而是启发他们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民族。”[6]161所以如何通过高英教学最大化地提升我们大家师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是教改最终于要解决的问题。

(二)第二阶段课改总结

第二阶段的基本教学模式为小组备课,代表授课,同学提问,教师参与讲解并点评。

授课前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分配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查阅资料,自己发现问题,分组讨论中就教材进行研究学习,结合西方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背景,以及联系实际时政,进行比较研究,思考综合各方面知识的联系和实际应用,领会文章主旨,背景含义,感受作者的人文关怀。

教师在指导学生授课展示文章的写作风格、主题、思想时,尽可能做到有理有据。要求学生授课时抓住课文中作者的思路,呈现出作者对于结构顺序的安排,鼓励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及见解,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使课堂成为提问、思考、发言、解惑、补充为一体的课,重点是要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从文化思维上分析差异和根源,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及教学技能各方面得到锻炼。

(三)第三阶段课改建议

学生们都在问卷回答中提到了提问题和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在师生互动,教师引导,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实践教学和表达的机会,也给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们还提出第三阶段课堂教改的建议:

教师在课前预习时就说明学生授课的重点,课前先做小组展示,找有意义的辩题辩论,师生共同对教材内容做深层次的挖掘,就话题展开辩论和写作,如可以说明所查到的资料要点和课文分析的角度,鼓励各个小组比较不同作者及他们各自的风格,鼓励学生们对于现成的课件中的问题提出质疑。

课堂讨论中,鼓励大家发表自己对作者用意的理解,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并与相关课文进行比较,从文化层面思考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课后形成小组汇报。

五、结语

高级英语研究型教学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综合来看,模式为小组备课、学生授课、同学提问、教师引导,同时在理念上强调对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强化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参与,在思想上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高级英语的课程学习不仅体现在单词和句意的掌握以及文本结构的分析,而应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多从文章的主题、作者要表达的意义上提出问题,加强讨论,鼓励学生们多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拳拳之心。

要培养学生“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就在分组备课,小组自主学习时,要求学生多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从文章的意义出发,结合修辞分析,理解言外之意。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和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感悟作者的用意。课后再用辩论和读后续写的方式加深理解。在学生授课中要求其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了解中西文化、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加深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我们研究教学怎样做会导致学生怎样学,学生怎样学我们便怎样教。[7]125因此,无论强调“教学做合一”,还是研究性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强调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都旨在让实践的理念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正如王初明教授所言,“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就是这样学会的。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6.

[2]杨国华.高级英语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1-113.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4]王初明.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2-13.

[5]杨国华.论高级英语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44-45.

[6]李汉潮.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随感[J].北京文学,2011,(12):158-161.

[7]杨国华.论“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级英语课程中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24-125.

猜你喜欢
研究性问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问卷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问卷大调查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