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飞,蒋玉斌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闲愁”作为古代诗人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意象,最早出现在唐代韩愈《题杜工部坟》中:“…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闲愁。……”(《全唐诗续补遗》卷七)此首诗是韩愈专程拜访杜甫墓时所作。韩愈推崇杜诗,在该诗中极力称赞了杜诗,然而读其诗千首却不得见其人一面,故此“生闲愁”。此处的“闲愁”应该是指一种“恨”,恨不见古人,是一种遗憾心理。此后的诗词曲中“闲愁”一词便不断地出现,如冯延巳《临江仙》:“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刘克庄《清平乐》:“除是无身方了,有身长有闲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乔吉《赠江云》:“白蘋吹练洗闲愁,粉絮成衣怯素秋,高情不管青山瘦。”
那么古代诗词中的“闲愁”其情感内涵有何特征,男女诗人在表达时有何不同以及产生“闲愁”的文化原因有哪些,本文分三部分来回答这些问题。
“试问闲愁都几许?”,茫然一问,一个“闲愁”轻轻拈出,然而它所承载的情感重量却不轻。虽曰闲愁,但已不是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了,也不是单纯的望月而思、临水而叹所生发的一种愁,它蕴涵着深刻复杂的情感内涵,正是闲愁不“闲”,闲愁最苦,它具有以下情感特征:
古代诗词中的“闲愁”究竟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愁因何而生,我们在解读这种“闲愁”的情感内涵时往往具有双重性,甚至多重性。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中说:“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上阕字面上是写主人公由惜春、留春、怨春到伤春的一系列情感变化,有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情味,而内中却有深意。这就是隐喻主和派把持朝政,推行投降路线,国运如春光之匆匆归去,无可挽回,作者心中不由忧伤、悲愤、苦闷。下阕主要写美人失宠的哀怨,但实际上作者是以美人自比。词中写美人遭妒、失宠,意在写作者遭朝廷排挤,未能实现报国之志。这首词表面上虽是写伤春、宫怨,但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心境,始知意不在此,而是以比兴手法抒写政治感慨,所以在解读时要把握这两层内涵。
再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唱词:“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这是崔莺莺的唱词,当时莺莺丧父,她随母亲扶柩回乡,过蒲郡,将灵柩暂停普济寺中。这时莺莺已与张生相见,情窦初开。莺莺日日掩门在寺里,面对父亲的灵柩怎不生悲戚?与张生两情相悦自然值得一喜,但母亲已经另为自己订了婚约,与张生也是门不当户不对,这重重阻碍又该怎么解决?自己在服丧期间却想着这儿女私情之事,心中怎不愧疚?欲待丢开不想,却又欲罢不能。艳艳桃花虽好,终有花落枝残的一天,不管曾经多么灿烂,也不过是要落入水中,随水而逝。睹此情景,不免有伤春之情,进而思及自身,又有红颜易老、青春不待的无奈之情,加之前面的种种愁绪,竟一起迸发,千种情丝,万般愁绪,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显然,莺莺的“闲愁”不是指具体的某一种愁,而是多种愁绪的叠加累积,真正是“闲愁万种”!
古代诗词中的“闲愁”并不是一种淡淡的无关痛痒的哀愁,不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似有若无,不是“细草愁烟花怯露”的不关人事。它像雾一样深重弥漫,挥之不去;像春城的飞花,无处不在;像海一样深广,像东去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赵嘏说:“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李颀说:“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许只有贺铸形容得好:“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他人喻愁,仅用一喻,而贺梅子却一连三喻。草是烟雾笼罩下的草,而且是茫茫草原上的烟草;絮是随风飘舞的花絮;雨是梅子黄时绵绵不断如烟如雾的雨,从空间、时间入手,将“闲愁”的无处不在、烦扰杂乱、连绵不尽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一片迷茫的感觉,形象地表达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情景,以致黄庭坚说:“解道当年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这种莫名的“闲愁”,如丝似线一样将人紧紧缠住,难以解开;又像一只忠实的老狗一样时时跟在人的脚后跟,总也撵不走,甩不掉。如麻,却剪不断,理还乱;如水,却“抽刀断水水更流”;想借酒浇愁,酒入愁肠却化作泪;想丢开它不管,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想赏花斗草转移情景,但“以我之眼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已是“槛菊愁烟兰泣露”,已是“江南江北蓼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了。
男性诗人与女性诗人在使用“闲愁”这一意象时所表达的情感内涵还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而言,女诗人的“闲愁”多是内向性的,纤巧细腻,就像“翡翠戏兰苕”;而男诗人的“闲愁”多是外向性的,雄浑大气,就像“鲸鱼碧海”。我们以下面两首诗为例,做一下比较。
秋怀 清·严绳孙
秣陵宫阙旧神州,桃叶听歌记昔游。紫禁月沈琼树夕,沧江枫冷石城秋。天门无复交仙仗,海气真成结蜃楼。总是兴亡千古地,莫教潮汐送闲愁。
秋怀 清·孔兰英
纷纷木叶舞迴廊,自酌香醪破闷嘗。远道短书劳怅望,此邻长笛助悲涼。闲愁易乱如衰草,女伴难留似夕阳。独有寒蟾非世态,照人薄醉坐兰房。
严绳孙,字荪友,号藕塘渔人,或称藕渔,江苏无锡人。以布衣应康熙十八年博学鸿祠试,“病甚,祗成《省科》一诗,不得进呈。圣祖久知其名,谓史馆不可无此人……特授检讨,预修《明史》,为‘四布衣’之一。旋转中允,乞病归家”[2]432。严绳孙工诗、词、画,有《秋水词》。
严绳孙的诗开头即写“旧神州”和“记昔游”,回忆往昔宫阙巍巍,气势雄雄,桃花树下,听歌冶游。到如今已是月沉枫冷,好景不再,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切都会湮没在时间的大海中,溃散在历史的河流里。兴与亡,浮与沉,成与败,繁盛与萧瑟,绽放与凋落,发达与隐忍,都是那么难以预料和掌握,都不过是历史和时间的较量。而面对这兴亡千古地,历史的沧桑变迁,时空的孤寂空旷,个人的渺小无奈,种种闲愁交汇胸中,但也只能是“读书人一声长叹”了。
“孔兰英,桐乡人,监生世球女,汪圣清聘室。孤贫,以针织供母膳,工诗画。许字圣清,未婚而卒。有《燕姬出猎图》,并题诗于上。兵曹汪启敞采其诗入《撷芳集》。”[3]278
女诗人孔兰英把场景锁定在闺房深院。纷纷而下的秋叶穿廊绕柱,主人公自斟自饮解闷愁。原来是远方人的书信迟迟不来使她望穿秋水,那呜咽幽怨的长笛声更是添仇助恨。愁绪如秋风后的衰草凌乱难解,夕阳西下,女伴也难久留,只有那清冷的月亮,不似这世态人情,依旧伴她长坐不离。
两首诗比较,显然,男子因长期在外,眼界开阔,阅历较多,加之文学素养高,他们的愁多与历史、国家、天下等宏大主题相关,很少写个人的愁绪,即使有也要上升到人类的共性。而古代女性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狭小幽闭的生活环境也局限了她们的眼界和思想,所以她们的愁多与闺怨、宫怨一类主题相关,而与国事、天下事无多大关系。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男诗人也照样可写“绿肥红瘦”,如柳永、晏几道、贺铸、纳兰性德等人的部分诗作,而女诗人,如李清照也可写出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与历史相关,远离个人小儿女之情的诗篇词句。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产生“闲愁”,或者说产生一种消极、失落、忧郁、孤独的负面情绪,这似乎是人类的一个共性。“人的趋优本能使人总不满意自己所处的境地,这样自卑与忧郁一类的情绪就可能无时不萦然与人的内心深处。它就像一块敏感的伤疤,一遇刺激物就有了强烈的反应。古人遗迹、自然替变恰恰以其与人生的关联而成为这个心灵伤疤的刺激物。对于春感秋悲的文人,在这些刺激物面前就能产生极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它们便成了艺术创作的契机。……他们将自己的这种内觉体验称为‘莫名闲愁’。”[4]233
人终其一生,谁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呢?而诗人尤甚。
首先,诗人都有一颗极其敏感的心,他们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较之常人,易感性更强。一旦外界有某个触发点,便会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愁绪。杜审言说:“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其实应该是宦游的诗人更易觉察到节气、物候的变迁。睹物思人,望月怀远,与花鸟语,与草虫言,观美人而想到骷髅,由沧海而想到桑田,这在他们是常有的事。于女性诗人更是如此,因为女子情感更为纤弱、细腻。
其次,诗人们多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亦或是赤子之心,这使得他们总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感想人事。即使不关己事,也要忧心操劳;虽然无济于事,也要奋笔疾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常有一种忧患思想,这样就难免会生出几多闲愁来。这于男性诗人中较常见。
最后,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不宜抛头露面,多养在深深庭院,婚姻亦不能自主,婚后也要小心侍奉舅姑丈夫,稍有不慎就会被弃。幽闭的生活环境,难以自主的命运,情感的缺失,纤细敏感的心思以及思想意识的觉醒和无力改变现实之间的矛盾,都使她们生出无限无法排解的愁思。
总之,产生“闲愁”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到某一首诗词要具体分析。
“闲愁”不闲,它产生的原因有时难以查明,但并不会因其莫名而起就说它是一种飘渺的、细若游丝的淡淡的愁,相反,有时这种无端而起、莫名而发的愁绪却有其多重性、深重性和难以排解性。而男女诗人又会因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阅历不同、自身的修养不同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在使用“闲愁”一词来表达情感时产生不同的情感内涵。
[1]杜甫.戏为六绝句.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尤振中、尤以丁编著.清词纪事绘评[M].安徽:黄山书社出版,1995.
[3]王志英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业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4]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