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的丰富也成为了教育界当今的热门话题。而性教育的增加,正是教育人士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性审美、性心理与道德等等。本文以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校领导加以重视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种教育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 青春期 性教育 教师 方法
近些年来,性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许多教育人士的探讨内容,个别学校也正在致力于性教育的开展。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性教育水平来讲,无论是哪一个教育阶段,在实质上都没有将性教育落到实处。因为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性教育没有被学校提上教学日程。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重要又特殊的成长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在这一成长阶段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当代高中生的性生理现状分析
为了明确我国开展高中生性教育的必要性,笔者以一位教育者的身份对我国的高中生性生理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并不如人所愿。
1.高中生性生理现状分析。首先,从男生的性生理现状来看,在被调查的高中男生当中,有百分之三十的男生存在着各种性生理问题与烦恼。比如说,百分之五十的男生不了解阴茎清理的内容与步骤,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生理炎症。综合来看,性发育不良与包皮过大、阴茎弯曲、龟头发炎等等是当代高中男生主要的性生理问题,并且有些学生的生理问题程度很深,必须进行正规的治疗。
2.高中生性心理现状分析。从男生方面来讲,有十分之七的学生有过自慰行为,高年级的自慰率要远远大于低年级。这些学生觉得自慰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会因为进行自慰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已经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更有一些自慰过多的学生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这也无疑再次加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从女生的方面来讲,一些女生因为对性生理现象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产生了月经不调与痛经现象。在月经来潮之后,都会有莫名的恐慌与紧张心理。这些都是不应该存在的性心理状态,却在我国的高中女生中广泛存在。
2.高中生性道德现状分析。在被调查的男生当中,有多人曾与女友发生过性行为。但在发生性行为时,并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懂得保护对方,其中已有两人致女友怀孕。以此来看,我国部分当代高中生的性行为理念比较随便,没有过多的道德约束。法制与道德观念的淡薄已经使得我国一些高中生丧失了性行为的理性与自我控制能力,如果这种观念不能尽快得到改变,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将令人堪忧。
二、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分析
前文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阶段的性教育势在必行,而其教育内容在笔者看来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1.性生理教育内容。所谓的性生理教育内容,指的就是与性发育相关的人体生物学知识,比如男性与女性的第二特征的发育特点,生殖系统的成长以及功能形成等等。性生理教育可以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上进行,这样一来,高中生可以对自己的性成熟有客观的认识,可以正确地对待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对两性的不同有科学的理解,习惯与承认自己的成熟。
2.性心理教育内容。性别心理与性成熟心理等都是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性心理在性成熟过程当中的发展,正确面对自己的性成熟,削减因性成熟而带来的诸多心理躁动,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摆脱不正常的心理愧疚感。
三、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方式建议
1.教育部门与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全校宣传。高中生青春期的性教育之所以没有大面积展开,是因为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说,要加强高中生的性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強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应当给予高中性教育政策上的支持,大力宣传性教育的重要性。
2.分设男女课堂进行性教育。中国的传统思想决定了性终究是一件较为私密的事情,所以,要想提高课堂的成效与活跃程度,笔者建议学校可以以分设男女课堂的形式进行性教育,在同一时间组织男女生到不同的教室进行性教育。这样,在同性面前,学生可能更愿意去分享自己在性成熟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烦恼,更有利于性烦恼的解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建立心理咨询站。学校应当建立一个以性心理问题为主要解决对象的心理咨询站,学生可以通过Email或者写信的方式将自己的苦恼倾诉到心理教师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回复来完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与聊天器相似,二者在真空情况下的交流有利于提高性教育的质量。
四、小结
高中生,正处于性成熟的重要时期,处于人生当中的青春期,其对于性的认识程度尚浅,导致了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为了提高我国高中生的性心理健康程度,希望我国的教育部门与学校联合,大力开展高中性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李一飞.论高中生的青舂期性教育[J].中国性科学.2011(04).
[2]徐丽红.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性教育[J].金色年华(下).2011(03).
[3]孙纪玲.我国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03).
[4]陈亚亚.论当代青少年性教育模式之转型[J].中国青年研究.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