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邵真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我国民间组织获得了广阔的生存及发展空间,经历了从无到有、曲折发展、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民间非营利组织因其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及公益性的特征,具有与政府和企业不同的诸多社会功能,在政府不能有效管理和市场不愿管理的公共事务领域,以及在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残疾民间组织就是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残疾人士提供直接服务,并通过服务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来倡导政府维护残疾人士权益,并参与政策制定。
现在,残疾民间组织的总体数目虽然较多,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仅在开展项目或活动时到农村去接触农村的残疾人员,难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农业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广大农村的问题;而具有“多重弱势”地位的农村残疾人的发展就是农村问题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农村草根残疾人组织中的成员本身就生活在农村,他们对农村残疾人需求的了解有着明显的优势,并较容易形成农村残疾人自助网络,帮助残疾人更好的发展。某市“绿星之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组织自成立以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
“绿星之家”成立于2003年,他是由农村残疾人士自发组织成立的致力于农村残疾人发展的农村民间组织,现为民政局注册、残联主管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他的业务范围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法律资讯及援助、心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等。“绿星之家”的成员主要包括理事会成员7名、执行干事7名,此外还有3名顾问团成员及几十名志愿者。
在机构整合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绿星之家”首先从整合内部资源开始,通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机构创立初期,由于资金紧张而缺少办公场所,他们就在成员家中办公;根据执行干事的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如:有丰富民间组织经验的齐先生主要负责机构的对外联系及项目申请,曾在某企业担任过会计的王女士担任机构的财务会计等。
“绿星之家”的成员积极主动地与省、市、区政府及其所属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联系,争取他们提供各种支持,这为在当地社区开展助残工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如经过与市政府民政、市政府残联的沟通,“绿星之家”实现了在市政府民政部门的民办非营利机构注册,获得了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优惠条件;在“金银花项目”开始之初得到了市残联调拨的启动经费1万元等。
“绿星之家”虽然是农村残疾人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各项活动的开展仍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绿星之家”的成员就积极探索、争取项目,寻求国内外各种基金会的支持。如由美新路公益基金支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农村残疾人网站——农村残疾人在线;在香港嘉道理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了“草编项目”活动;在加拿大公民社会基金会支持下开展了“公民社会项目”工作等。
“绿星之家”动员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为农村残疾人捐助资金、物质等,为生活在困苦中的残疾人送去温暖。他们通过网络、报刊、熟人关系等发布农村残疾人的需求信息,让社会上的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能够及时了解到残疾人的需求,并协助他们为最需要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精神和资金或物质上的帮助。
“绿星之家”成立至今获得了中国残疾人领域众多民间组织在资金或物质上的大力支持,也经常与其他民间组织进行交流学习。例如:重庆向阳儿童发展中心在“绿星之家”成立之初捐助了6000元用于购买办公设备;在2003年底,“绿星之家”被邀请参加了民间组织和康复社工等方面的培训;2008年,“绿星之家”赴上海参加“创一流助残公益组织”五期系列培训;并多次组织或参加民间组织间的论坛或交流会等。
“绿星之家”邀请了某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某市著名的残疾人剪纸艺术家、福建同人资深民间组织人士等加入理事会,共同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有一个由北京惠灵社区智障服务机构创办人、原某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某省大学教授组成的顾问团,为组织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绿星之家”长期与某大学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某省轻工业学院三农协会等高校学生社团合作。这些组织中的志愿者们不仅为“绿星之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人力、智力和精神支持,同时也为该组织带来了活力,更为他们的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其他民间组织一样,“绿星之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金缺乏的问题。首先,“绿星之家”的服务对象为农村残疾人,生活一般都比较困难,而“绿星之家”主要为他们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心理疏导、爱心救助等,没有服务性收入。其次,该组织的工作人员也全部为农村残疾人,自身生活也不宽裕,很难在资金上支持“绿星之家”的发展。
现在“绿星之家”的主要资金支持有两类:一类是爱心机构、爱心人士的办公经费专项捐款,但一般数额较小且没有固定性和连续性,难以维系该组织的日常开支;另一类是基金会项目资金支持,虽数额相对较大,但必须通过项目申请才能获得;而在基金会项目申请僧多粥少的状况下,除非有亮点项目,否则很难获得支持。
首先,“绿星之家”的主要工作人员全部为残疾人,迫于生活压力,现仅有1名全职工作者,其他6名执行干事全部为兼职成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有限,大家一起探讨工作、交流经验、表达想法的机会也有限。这样,不仅影响了机构成员的团队建设、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其次,“绿星之家”的7名执行干事中,仅1名成员有一定的民间组织相关工作经验。尽管他们后来参加了社工培训、财务培训、志愿者管理培训、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但离专业化人员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再次,作为农村中的公益性助残机构,一方面由于工作主要地点是资源短缺、交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其工作环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另一方面也难以给外来优秀人员提供较高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因此很难留住专业人员扎根农村为残疾人服务。
作为公益性民间组织,它的产生是源于组织发起人对某一领域的认同。虽然组织在成立初期,可能更多地依靠发起人的个人魅力,但随着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个高素质的合作团队来实现由个人决策到团队决策的过渡,以保障组织的持续发展。农村民间组织应根据机构成员的特长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需加强机构成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及整体素质;此外,还应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积极有效的监督机制,并进行有准备的更新换代。
在“小政府、大社会”转型倡导下,虽然农村民间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呈现,但是作为国家行政主体的政府部门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中的民政部门以及与不同类型民间组织密切相关的其他政府组织等都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如资金、人才、场地等,这些对推动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国家政策一起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与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积极沟通、争取各种支持对农村民间组织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对农村民间组织来说最基本的优势在于能够为组织找一个“婆家”,这样在民政部门注册或以其他相应单位为主管机构时,不仅能够得到资金扶持或税收减免等优惠条件,而且也不用像其他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机构一样缴纳“盈利机构”身份所产生的机构费用、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农村民间组织开展的活动多为公益性服务且服务对象生活比较困难,所以更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社区资源和其他社会爱心资源。由于地缘上的原因,农村社区资源可以为农村民间组织提供最便利、及时的帮助。而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农村民间组织在网络、报刊等信息平台上发布的需求信息,有的放矢地为农村中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各种援助。
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组织在成立发展过程方面有众多的相似性,而各种资源都相对缺乏的农村民间组织更应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民间组织进行交流合作。这样,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交流、学习和培训机会,而且还可以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的思路、方法以促进自身发展。
由于专家、学者在其关注领域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有比较专业的视角或观点,因此,不仅可以让关注服务群体及组织发展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而且还可以邀请他们加入组织的理事会或顾问团,更好地促进组织的发展。在国际上,民间组织是提供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服务的重要载体。但迄今为止,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水平及民间组织的发展程度均偏低。所以,从民间组织角度来说,其发展需要大量的社工参与开展专业化的服务;从中国社工发展角度看,发展专业性民间组织,对于为社工提供平台和载体,实现民间组织与社会工作发展的互利双赢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体在宣传报道方面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对媒体而言,报道需要有反映公益性事业的内容;而民间组织也需要有宣传自己的阵地。农村民间组织加强与媒体合作,不仅能够通过媒体宣传并带动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而且也有利于农村民间组织确立社会公信力和树立公益品牌。所以,为了组织更好地发展,应让媒体成为一路同行的伙伴。
农村民间组织应通过设计有新颖亮点的项目向国内外基金会申请支持。这样,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可以获得技术服务支持、机构能力建设培训等多方面的帮助,这无论是对自身服务的专业水平提升,还是组织的建设与发展都大有裨益。只有通过开展各种项目活动,组织的凝聚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发展才能可持续。
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富有朝气和热情,渴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来服务社会,得到锻炼。而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尤其是具体活动的开展,需要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协助。同时,要让志愿者既成为组织的支持者,也成为组织的监督者。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就像品牌一样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对企业来说,对农村民间组织给予支持不仅尽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增加了企业员工的社会意识。对农村民间组织来说,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还可以学习企业的制度模式、财务管理等。但是,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一般会先从一个小的项目开始,并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鉴定民间组织的素质。所以,农村民间组织应学会从小项目做起,而争取支持则需要从小事着眼、从争取信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