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硬化剂注射治疗症状加重1例

2013-10-12 05:43江峰严旭邵擎东
颈腰痛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酸胀脊膜硬化剂

江峰,严旭,邵擎东

(解放军455医院骨科,上海 20005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4岁,以双侧下肢酸胀疼痛渐加重4年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晨起后双侧下肢酸胀无力,左侧明显,推拿药物等治疗后无好转,在当地医院行骶椎MRI检查诊断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考虑手术疗效不确定,行局部囊肿抽液,硬化剂注入治疗,术后患者下肢酸胀疼痛无明显好转,活动后出现腰骶部酸胀,下肢疼痛不适较前明显加重,MRI检查囊肿未见缩小,局部CT显影较前明显扩大。于2012-07以骶管内蛛网膜囊肿导致腰腿痛收住我院,查体:脊柱无侧弯,腰骶部轻度压痛,双侧下肢肌力Ⅳ级,直腿抬高试验左侧30°,右侧 60°,膝、跟腱反射基本正常。患者入院完善常规检查,行骶椎CT及MRI检查未见实质性占位,骶管内可见蛛网膜囊肿约4 cm×2 cm×2 cm大小,考虑为骶管囊肿复发行手术治疗。患者俯卧位,后路切除椎板暴露骶管囊肿,减压过程中见左侧椎板下大量不规则质硬物质,考虑为原先硬化剂物质,硬脊膜及左侧腰5骶1神经根受压明显,硬化剂包绕神经根周边,予以彻底清除,见囊肿同硬脊膜相通,囊肿内部分马尾神经予以分离出后切除囊肿组织,丝线缝合硬脊膜,缝合处放置明胶海绵及生物蛋白胶,部分骶棘肌局部填塞,伤口内放置引流管1根,予以正压引流,患者术后腰腿痛明显好转,伤口痊愈后出院。

2 讨论

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尽管对它的形成尚有争论,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硬脊膜的先天缺陷,在腹压增加或动脉搏动时,脑脊液的流体静压增高,使脑脊液通过硬脊膜的薄弱处逐渐流入先天缺陷的憩室内,并逐渐形成囊肿,当囊肿扩大时,压力增加,对神经根产生压迫而发生相应症状[1]。对于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介入减压和手术治疗,患者腰腿痛多年,在当地医院行介入局部抽液、硬化剂注射治疗,由于囊肿同硬脊膜连,囊肿同蛛网膜下腔相通,囊肿内脑脊液相互流通,局部抽液并不能完全抽出,介入治疗原本希望硬化剂注入后填塞局部空腔,但由于注入不均匀,硬化剂注入后局部凝集形成不均匀硬块,质地坚硬如人工骨(如图1),形成局部新的压迫基础,特别对于患者狭窄的神经根管形成更加严重的压迫,导致腰腿痛症状加重。由于硬化剂在X线下不显影,MRI及CT影像下密度同囊肿相当,对于确诊患者病因有一定的难度,本例术前仅是考虑骶管内囊肿压迫局部神经引起症状,而导致患者腰腿痛症状加重主要原因为局部硬化剂压迫。在选择选择硬化剂注射治疗骶管囊肿时需要慎重,防止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加重。

图 术中可见局部大量质地坚硬硬化剂

[1]陶惠人,王全平,李心奎,等.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外科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20。

猜你喜欢
酸胀脊膜硬化剂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人枕下区肌硬膜桥及其连接形式的扫描电镜观察❋
手到病除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苏木泡脚养血安神
山羊硬脊膜的微观形貌及三维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