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动研究与教学中的例证*

2013-10-11 02:51孙晓东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20期
关键词:辅助师生实验组

孙晓东

(北京服装学院 计算机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

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过程中,网络辅助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1][2],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作用,将不同时空的师生连接起来,成为新环境下师生交流的良好桥梁和纽带。为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提供便利条件,在促进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使用网络教学过程中仅仅将纸制版的教案电子化后挂在网上,使得信息技术并未融入各学科教学中,网络辅助教学的作用也并未发挥出来。这种为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的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本文针对如何能够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得网络辅助教学能够切实地深入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该方面涉及的研究面比较广,我们首先从师生在网络辅助教学中角色的确立以及互动方法探讨入手展开研究,验证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策略对师生互动的影响,侧重于研究何种网络辅助教学的资源构建方式,设计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最后将本文的设计策略在所教授的课程做了具体的实施与对比实验,并进行了一个周期的追踪调查,收效良好。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学平台如果仅仅充当将纸制版的教案电子化,容易产生师生的生疏感,传统的面对面的模式下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1][3],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随着与学生的接触增多,学生受到的无形的感染教育也随之增加。现在教师多数已经不居住在高校内,有的教师还需要在几个校区授课,师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这种情况下,网络辅助教学成为连接不同时空下师生的良好纽带。[3]这也是近年来,各高校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教师费工夫排除技术上的困难,建设了相应的课程网站,结果学生的参与度却不高,教学效果也较差。因此,久而久之教师的建设热情也随之变冷,教师更新和建设的动力锐减,这也是我们在信息化改革过程初期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这种方式下,网络具备的把不同时空的人物都连接起来,实现无阻碍的沟通的内在特性,没有得到体现。

为了弄清其原因所在,我们在所教授的选修课上进行了关于学生使用网络水平与上网习惯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80%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使用过网络聊天工具的占90%以上,能使用网络工具下载需要信息的占到70%。由于选修课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包括工科和艺术类,因此其结果具有代表性。可以看出,网络是学生普遍接受的形式,而且学生一般具备网络使用的基本能力。因此,是在授课知识内容展现形式以及教学环节展现形式上存在问题。

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能够改变原有的单一电子化的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资源的组织策略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方面做努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师生角色的全方位互动,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角色转换,使网络辅助教学能够深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的以刺激和灌输为主的行为相比,构建主义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网络辅助教学的内在特性,可使在原来传统方式下实施相对困难的学习评价环节、组织与管理学习变得容易。因此,我们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来设计课程网站。

二、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改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

首先从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上进行改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简单地把原有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或讲义等学习资料电子化,照搬在网站上,这种课程网站很难吸引学生,这类网站游离于实际教学之外,成为额外的负担,其效果可想而知。

由于学校教师一般需要跨校区教学,师生接触时间多局限于课堂。学生课下有问题需要等下次课或每周设定的专门答疑时间才能得到解答,而学生希望有问题能够随时随地得到解答。而另一方面教师却常常在专门固定的答疑时间内遇不到几个问问题的学生。考虑到Web网络无时间空间限制的特性,我们首先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设计解决答疑问题的模块。决定采用论坛的方式,因为论坛具有公共讨论的特点,学生容易参与,具有谈话的性质,用词语言都更贴近生活化,不像简单的电子文件那样有距离感。

三、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情景让学生看到“这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

我们在教授计算机类基础课的过程中,课上通常会将包含某类知识或与课程知识相关的实际生活中的某项新技术、新产品作为情景,以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构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课本主题密切相关的拓展资源,以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对这类主题兴趣浓厚,不过受学时所限,这些资源只能有一小部分在课堂上展示。另外,不同学生关注的拓展资源也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决定将这一部分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放在网站上。

四、学生成就感是其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我们在课程网站中将教师如何获取新领域知识的方法,以心得分享经验的方式给出,学生会尝试用教师的经验去找寻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背景知识,并且把自己的经验也分享出来。教师和其他同学也会对其经验加以体验和点评。这种经验交流方式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也成为其学习更多知识的内在动力。

同时,在这一师生有效的互动中,学生可以概括自己或对学习伙伴的观察、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进行意义建构,使学生置身于主导地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扮演了服务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设定课程目标,提供指导和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是信息的施与者、课堂教学中心的角色。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到其他同学带来的成就感,会成为其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兴趣的来源。这一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的分享知识、分享快乐的深切感受。

通过这种网络辅助课程,师生互动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学生会觉得教师随时都在身边,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进展状况。

五、实践教学的效果例证

为了检验本文建立辅助教学平台的策略对学生互动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开设的选修课《Internet高级应用》中做了对比实验。

由于该选修课授课周期为8周,一学期16周循环授课,将前8周的学生与后8周的学生分别编组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两个实验组学生均来自同一专业和年级,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组1:将一门课学生常问的问题,或课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总结汇总成“常见问题集”电子化放在网站上,告知学生可以去查看相应的问题答案;实验组2:在对应的网络课程中,开设了名为 “你问我答区”的论坛,在这个论坛里遇到计算机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提问,并且在课上跟学生说明规则“你提问我回答,只要在论坛里提问,就会有问必答”。开始阶段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特别留意,只要学生提问就及时跟帖回答,这样学生看到有及时的反馈,就会更踊跃地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如果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解答或成功解决问题的,教师在相应的解答帖子后给予及时点评和加分。一个教学周期下来,整理汇总实验组2的学生问题,发现基本都在实验组1的问题范围内,但是两种方式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实验组2学生的点击率和参与度都远远高出实验组1。相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形式,学生对于论坛这种形式更为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很多提问的同学同时也参与到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行列中。答疑论坛十分热闹。那些对电脑较为精通的学生通常会从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获得自豪感和快乐。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协作和创造能力。

笔者在选修课上做了小范围印证后,将相同的策略推广到大一的《计算机动画基础》课上,选取了约600余名学生作为试验对象,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测试,连续两个学年采用对比组方式进行实验。

图1

图1为《计算机动画基础》互动论坛的关键话题截图,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由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作业秀,学生可自愿将自己的作品贴出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评论,教师也可以及时点评。由于教师的积极点评,形成有效的学习反馈,学生及时获得反馈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其他学生的反馈也会促进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成就感,产生进一步自我提高的动力。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符合构建主义的设计策略。

图2

图2为两个组的数据对比,其中实验组为使用本文策略构建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普通组为使用传统的方式即直接将课件电子化不使用任何策略的方式。由于师生互动程度没有准确的量化指标,本文选取学生进入课程的总数量、课程的访问量、课程讨论区的发文数和讨论区的访问量作为参照对比,文中的讨论区是教师和学生通过Web讨论各类问题的区域,可以作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下师生互动程度的量化参考。讨论区学生可以实名登录也可不登录直接查看。因此讨论区的访问量达到上万人次,高于课程的总访问量。从图2中可以看出,采用本文构建策略的实验组,学生参与的程度远高于普通组,论坛的师生互动活跃程度也远远高于普通组。

六、总结

具有良好师生互动的网络辅助教学环境,将教学环节从有限的课上延续到任意的时间和空间,成为师生在新环境下的纽带,消除不同时空的师生距离感。同时可以消除学生传统心理上赋予教师的默认权威角色的认同感。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Web可以消除这种传统模式的教师主体的地位感。学生可以真正从心里上和教师平等进行交流和互动。在Web情景下教师多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在需要时有效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环境下辅助教学,不是简单的课件电子化也不是单纯的资源上网,网络环境下教学效果的好坏从某种层面上还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关,而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取决于是否有有效的师生互动。

因此在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资源组织策略、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方面具有一定技巧。例如,教师设计有意义的情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互动论坛,教师通过论坛发帖及时与学生互动),设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去获取这些资源,有利于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利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地位的观念贯彻始终,在各个情景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更多地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对合作交流提出建议,但是教师也是关键的引导者,整个过程设计促进了良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马池珠,任剑锋.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3]王宇,张五红.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实施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2).

[4]刘志刚.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学大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猜你喜欢
辅助师生实验组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麻辣师生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