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律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数字媒体产业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全国高校纷纷开设与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但行业、企业依然无法招聘到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性差,工作层次低等问题依然凸显。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立于2009年,其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能从事数字视频项目的开发、制作与包装,以及其他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笔者立足于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定位,拟构建和实施项目实战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解决“用工荒”和“择业难”的矛盾。
项目实战(Project-based learning)是立足于培养高技能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行业为依托,以知识建构为目的,针对性地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并提供项目实战经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对于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中,“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人才的方式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项目实战教学则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全新尝试,其更注重教学与行业发展、服务社会之间的联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有效规避虚拟项目的更新慢、知识点陈旧、技能锻炼不系统等弊端,切实做到从企业中挑选项目,以企业标准来实施项目,并让项目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
项目实战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既是培养对象,又是项目运行的主体。在学生执行企业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战项目中去,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驱动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熟悉工作的整体流程。以实际岗位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提供者,学生多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而在项目实战中,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导师的身份参与其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强调分工合作,强调了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提供了更全面的变革方案。其内容可延伸至项目的选择、学生执行项目的合作状况、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项目时间的安排、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项目的技术、艺术与创意)等方方面面。
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上是不同的。教师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在教授的课程与内容方面普遍比较初级。对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方式,在大班教学环境中是很难实现的。而项目教学则可以实现集中优化教学资源,实现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从而通过实际项目的操作与执行,为企业预选出一批比较优秀的毕业生。
数字内容产业具有高知识含量、高文化容量、高技术质量和大规模分工协作的特点,它成为21世纪的经济新的推动力。[1]针对数字媒体行业以及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定位的特点,笔者拟将企业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教育环境与教学资源,采用项目实战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企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 “1.5+1+0.5”基于项目实战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图
基于项目实战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按“1.5+1+0.5”(一年半专业基础教育、一年项目实战训练和半年校外顶岗实习)的形式展开。第三学期结束之后,选拔3-5名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项目实战班,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内容,对这些学生实行独立培养。项目班建立导师责任制,由具备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引进先进的设备,构建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项目工作室。第四、第五个学期,项目班成员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企业的真实项目,在实战过程中完成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团队合作的适应。毕业后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并能迅速适应岗位的工作内容。这一培养模式的构建需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在项目实战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制定各种培养制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给予引导和指导,使项目实战与学生的个人特长相结合,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就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检验环节,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就业对口性如何直接反映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项目实战需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企业工作需求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也不能忽视创意艺术的培养。项目实战应在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的同时,注重在项目操作与执行过程中合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制作出既能体现技术水平,又能体现创意能力、艺术内涵的作品。从而促进符合数字媒体行业需要的有创造力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基于项目实战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项目,因此培养模式对学科的操作流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中心。
根据我校的学科定位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特性,在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如下图:
(1) 学生选拔
学生选拔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需通过学生报名、专业面试、技能测试等环节,综合考量学生的成绩与动手能力,选拔3-5名成绩优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成项目实战班。根据学校的学科定位和数字媒体工作岗位特性,可以将企业项目的分工大致归纳为前期策划、拍摄与剪辑、特效制作与后期合成三大板块,学生在选拔之初,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在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侧重性地学习与将来的就业岗位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
(2)教师选拔
项目实战班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因而教师的选拔尤为关键。由于执行的是企业真实项目,项目实战班的指导教师必须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并负责过大型企业项目的执行与操作,熟悉企业项目制作流程。项目实战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项目实战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项目进程控制能力。只有这些要素全部具备,才能保证项目实战培养模式的有序进展。
图2 基于项目实战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3)项目选择
与虚拟项目教学不同,项目实战培养模式中学生学习、教师指导活动都必须是围绕着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的。项目的选择应以数字媒体岗位工作流程为线索,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选题由教师申报,学院项目评审组审核。其必须具备代表性和综合性。而且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要点,应该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对应。
笔者进行项目实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时,调研了杭州市多家与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定位相近的技术公司,发现他们在招聘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员工时,主要考查应聘人员的五种软件(位图软件、矢量图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影视后期合成软件以及三维建模软件)的操作水平。因此,在项目选择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所选择和运行的项目是否能提高学生软件操作水平、艺术创意设计能力和职业能力。
(4)项目的进行
图3 实战项目选择的综合考量机制
虽然项目实战培养模式实施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掌握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以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利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以及利用Premiere、Eduis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视频的剪辑。但面对真实的企业项目,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欠缺的。因此,必须考虑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全方位调动,并让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
(5)项目实战工作室建设
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际工作环节,建立项目实战工作室并构建相应的硬件设备,如非线性编辑阵列、高清摄像机、数码单反相机、无线话筒、吊杆话筒、便携调音台、脚架、轨道等等。此外还要注意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项目制作软件的更新以及软件插件的安装。从而确保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软件操作技术不与企业岗位工作实际脱节。
(6)项目评价与验收
学生通过项目实战,提高了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若要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方面,相比传统的注重结果评价的方式,对团队的综合评价以及团队内部每个成员的过程性评价更为科学。此外,实战项目的验收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设立项目实战汇报环节,采用答辩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在此环节中,企业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会对项目作品给予评价和验收,确定作品是否能投入生产过程并产生实际效益。
(1)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项目实战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了完整合理的运行机制。
(2)培养了一批高技能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与企业实际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3)建立了项目实战工作室,遵循企业工作流程,变革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思路。
(4)承接并完成了企业委托的数字视频项目,技术服务社会。制作的项目有:与杭州临安市东天目山宣传片、之江书画院宣传片等等。
(5)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项目实战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项目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策划与项目指导能力。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在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应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办学理念,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出适应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学生经过项目实战的培养,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学生管理制度以及工作室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王玉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1(3).
[2]沈凤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8).
[3]鲍枫,王以宁.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12).
[4]陈灵.项目教学基本特征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2).
[5]刘长青.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