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如意,吴琴珍,潘菊芳,张明燕
(新昌县人民医院,浙江新昌 312500)
胆囊疾病患者胆汁排泄障碍,脂肪消化与吸收受阻碍,加之患者受疾病影响蛋白质消耗多,食欲下降,摄入量减少,易引起营养不良。临床上常采用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数进行营养风险的评估,但此类评估仅从疾病及营养角度分析,未从患者人口学和饮食习惯来分析,不利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303例胆囊疾病患者,对患者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对其中181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进行人口学和饮食习惯等调查,现将调查及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施维锦胆道外科学》胆囊疾病诊断标准[1];能站立;排除心、肝、肾等疾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3例,男98例,女20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10例,高中及以上9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90例,结石性胆管炎50例,急性胆囊炎75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
1.2 方法
1.2.1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 BMI评价:采用中国标准[2],BMI<18.5为低体质量,判定为营养不良。TSF评价:40岁以上正常人可与理想TSF比较,理想TSF男性为12.5mm、女性为16.5mm,TSF测量值>标准值的90%为营养正常,90%~81%为轻度体脂消耗,80%~60%为中度体脂消耗,<60%为严重体脂消耗。ALB指标:正常参考值35~55g/L,<35g/L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
1.2.2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因素调查
1.2.2.1 调查表 参考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标准[3],该工具2006年被中国肠外肠内营养分会(CSPEN)列为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A级证据)[4]。结合本科特点,自行设计胆囊疾病患者营养风险与人口学及饮食调查表,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饮食调查包括饮食和平常一样、少吃脂肪、不吃脂肪3个选项,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1项。
1.2.2.2 调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向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发放调查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患者自行填写,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由责任护士询问患者情况后代行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1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筛查 本组存在营养不良风险181例,占59.7%。
2.2 饮食调查结果 104例的饮食和平常一样,135例低脂饮食,64例不吃脂肪。
2.3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风险与人口学及进低脂饮食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对胆囊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低脂饮食及营养不良风险存在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见表1。
表1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人口学及低脂饮食的单因素分析
2.4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风险与人口学及低脂饮食的多因素分析 以营养不良风险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风险与女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及非低脂饮食相关,见表2。
表2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人口学及低脂饮食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人口学的关系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的胆囊疾病患者占59.7%,明显高于陈伟等[5]的调查结果(33.8%)和美国2004年[6]报道的数据(31%),说明胆囊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表1显示,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高,可能与女性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女性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患病后自我保养、自我干预能力较差;患者年龄越大发生营养不良风险越高,其原因可能为年龄越大,患者机体抵抗力越差,消化吸收功能越差,同时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记忆力逐步下降,再加老年人主观性强、脾气固执,对饮食指导不能完全遵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高,其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患病后关注胆囊疾病治疗高于营养支持,同时目前营养指导时医护人员仅对低脂饮食作简单指导,患者对营养支持了解一知半解,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途径少,导致患者饮食依从性低,存在营养风险高。
3.2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饮食的关系分析 胆汁呈中性或弱碱性,主要生理功能是乳化脂肪、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等[7],由于胆囊疾病患者胆汁排泄障碍,且脂肪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而增强胆囊收缩,导致疼痛,因此宜进低脂饮食。胆囊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高,与患者进非低脂饮食高度相关,本次调查显示,有55.4%的患者进非低脂饮食,其中部分患者饮食不控制脂肪,不了解低脂饮食对胆囊疾病的必要性,由于所进饮食不易消化吸收,易发生营养不良;部分患者饮食完全控制脂肪,不清楚限制脂肪的程度,不了解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能供给必须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8],长期缺乏能发生营养不良;更有患者对食物营养成分不了解,误将清蒸鱼、瘦肉等高蛋白饮食作为高脂肪饮食加以控制,食物中蛋白质摄入不足,造成血清白蛋白合成原料缺乏,使机体营养状况下降。
3.3 胆囊疾病患者营养指导 针对胆囊疾病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人口学及饮食的关系,在作营养指导时,要结合患者特点进行饮食干预。告知患者机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食脂肪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而增强胆囊收缩,导致疼痛,因此,宜进食低脂肪(<20g/d)、低胆固醇(<300mg/d)、适量蛋白质(50~70g/d)、高糖(300~350g/d)、丰富维生素的饮食[2],强调低脂饮食的重要性、脂肪限制的程度及哪些是低脂肪食物,动态评估患者对所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对老年患者,宣教要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反复讲解,直到掌握为止;对女性患者多沟通,以聊天方式渗透胆囊疾病患者低脂饮食的知识,提高女性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通过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资料进行具体的饮食宣教。患者出院后,离开了医生和护士的督促,低脂饮食的依从性逐渐降低,对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定期电话回访或短信回访,以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患者出院后低脂饮食的依从性,关键在于患者良好的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9],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出院时针对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探究原因,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措施,指导家属对患者加强饮食监督,多给患者支持与鼓励,以提高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
[1]施维锦.施维锦胆道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2-315.
[2]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营养科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12.
[3]陈双喜,丁连安.肠内营养对危重病及重症感染病人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5):9-11.
[4]辛绍斌.危重症病人肠内外营养作用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618-620.
[5]陈伟,蒋朱明,张永梅,等.欧洲营养不良风险调查方法在中国住院病人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3):137-141.
[6]Weatherspoon LJ,Worthen HD,Handu D.Nutrition risk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Congregate meal participants in northem Florida:role of elder care services(ECS)[J].J Nutr Elden,2004,24(2):37-54.
[7]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36-537.
[8]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4.
[9]穆荣红,李荣,张会敏.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