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业应,陈景信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涪陵分校,重庆 408000;2.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简称“四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作为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区域,同时又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涪陵区将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四化”同步发展道路。为此,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促进涪陵“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重庆直辖后,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涪陵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四化”发展中存在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1.1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根据工业化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如《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课题组认为,用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水平,既可以反映工业化进程,又可克服工业化偏差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国际比较分析。为此,选用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涪陵工业化水平,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衡量涪陵区城镇化水平。2000年,涪陵区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分别为38.30%和45.70%,两者相差7.40个百分点;之后呈缩小趋势,并于2005年两者相差5.02个百分点;2005年后两者差距又开始扩大,2012年涪陵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分别为59.30%和71.50%,两者相差12.20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1]。
图1 2000~2012年涪陵区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情况
1.1.2 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 涪陵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54.34%下降到2012年的28.48%,年均下降率为0.50个百分点;同时,其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12.30%下降到2012年的6.70%,年均下降率为0.60个百分点(表1)。通过分析可知,两者均出现下降趋势,且就业结构比重的下降速度要慢于产业产值比重的下降速度。2012年,涪陵区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70%,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比重的28.48%。其中,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差值从2000年的42.04个百分点下降到2012年的21.78个百分点(表1)。因此,涪陵区就业结构转换要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从而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农村;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缓慢,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更会妨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表1 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偏差值
1.2.1 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根据相关研究,文章以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即农业部门产值比重与农业部门就业人口比重之比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从图1中可以看出,涪陵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36.9%下降到2012年的33.1%。由图1可知,涪陵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且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2000年涪陵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分别为36.90%和45.7%,两者相差8.80个百分点;到2012年,其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分别达到33.1%和71.5%,两者相差38.4个百分点。
1.2.2 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 根据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农业增长速度之比一般保持在2∶1左右。自2006年以来,涪陵区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均大幅提高。由表2可知,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从2006年的10.00下降到2012年的7.23,还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对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区域来说,工业生产与农业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农业比较效益低,进而影响了涪陵区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削弱了工业化健康发展的基础。
表2 2006~2012年涪陵区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
图2 2000~2012年涪陵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比值
1.3.1 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从图1中可知,涪陵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在2000年分别为36.90%和38.30%,两者相差1.40个百分点;到2012年两者差距逐渐扩大到26.20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涪陵区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65倍(图2),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下降,到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03倍,实际差距仍然较大。
1.3.2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持续扩大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经历一个逐步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同时,这种城乡居民消费比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比路径差距大体一致。2007年,涪陵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达3.89倍。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20%,同比高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15.89个百分点,到2012年这种差距仍高达9.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因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1.4.1 信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第一,涪陵区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少,产值总量小(如2012年,全区电子信息产值为2.63亿元,分别占全区GDP的0.42%和工业总产值的0.33%,远低于同期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值分别占全市GDP的19.14%和工业总产值的16.72%),发展极不稳定;第二,涪陵区信息产业多数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第三,总体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聚集度不高。
1.4.2 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不高 据调研发现,不少领导、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把科技工作停留于“纸上谈兵”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涪陵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较低,如2012年,全区电子信息产值为2.63亿元,仅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0.33%[6]。
按照“四化”协调发展的要求,目前涪陵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明显滞后于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不仅是涪陵区当前“四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也成为一定程度影响涪陵区“四化”发展不同步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2009~2011年,涪陵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从57.32亿元、93.27亿元增加到78.89亿元、173.6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3%、36.5%;在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例由0.38∶0.62转变为0.31∶0.69,重工业上升了 7个百分点,而轻工业比重则相应下降了7个百分点,这种不合理的轻重工业结构变化,导致工业资本密集程度提高的同时,单位资本所带动的就业能力则相应地快速下降。因此,重型工业化会对涪陵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及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如以机械装备为主的李渡工业园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龙桥工业园区和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为主的白涛化工园区等均以重化工业为主导[3]。
从产业结构来看,在2012年涪陵区六大支柱产业产值中,其化工化纤、食品医药、重要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清洁能源产值分别为159.43亿元、186.97亿元、254.99亿元、142.67亿元、2.63亿元和48.64亿元,分别占六大支柱产业产值的20.01%、23.51%、32.06%、17.94%、0.33%和 6.15%。由此看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从而难以承接主城主导产业辐射,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信息化发展环境尚未完善。课题组调研发现: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调研中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高不可攀,同时,涪陵区经济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因此,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很多信息产业招商发展机遇的丧失。二是管理体制不顺。虽然涪陵区专门成立了信息办公室(信息产业工作办公室),但职能非常有限。例如,信息办公部门不能有效地对通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行业进行监管和指导。三是未设信息产业专项基金。涪陵区没有出台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对信息产业顺利发展不利。
信息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涪陵区拥有中级及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数在10 000人左右,其中,电子类专业(包括计算机专业)仅200人,高级技术职称(主要指在职)近2 000人。调研中发现,拥有中高级职称专业人才中的80%均从事教育和行政管理。因此,从这种人才规模和结构上来看,涪陵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人才储备不足。
城镇化快速推进也产生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2012年,8 a间涪陵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增加了65.00%,而与之相对应的城镇人口增长增加了31.10%,两者相差33.90个百分点,呈现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图3)。二是涪陵江南老城靠山临江,用地纵深,高低落差大,超过40万人口集中于此。目前,江南城区发展空间狭窄,承载能力非常有限,新城建设相对滞后,产业支撑比较薄弱,承载和集聚吸纳能力十分有限。
图3 2005~2012年涪陵区城市面积变化与城镇人口变化
涪陵区农业尚处于起步向成长阶段过渡,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一是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在调研中关于“您认为目前乡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回答中,有50.6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基础设施问题,有15.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显示,目前全区还有15万~20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土地流转推进较慢,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加之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较慢。三是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小而全、小而散”的现象,优势农产品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难以形成整体合力,致使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经营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无特色农业,产业链短,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发展仍局限于传统模式,无主导产品,无主导产业,以单家独户经营为主,规模效益差。
遵循“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四化”同步发展政策,也为在重庆内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采取几方面的政策措施。
3.1.1 实施“双十百万工程” 按照“改革促增收、产业助增收、龙头带增收、市场保增收、政策帮增收、科技引增收”的思路,牵头组织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以此为基础并着力实施“双十百万工程”,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即培育10强龙头企业、10个特色农业乡镇、100个特色农业示范村、10 000户特色农业示范户。
3.1.2 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农业项目建设要更加重视综合协调职能的发挥,加强与区级涉农部门的协调,按照“项目随着产业走、产业建在项目上”的思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配合区发改委和财政等部门,围绕特色农业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项目库建设,重点策划一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带动性的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争取国家和市级的支持,扩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3.2.1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要探索建立“产权明晰、平等民主、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经营机制和模式,采取项目补助、融资担保、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办法,支持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多类主体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发展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土地附着物、技术、资金等多种要素入股,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多元化经营,实行按股分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3.2.2 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坚持以“产业立园、高标准建园和以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兴园”的发展思路,以抓工业园区的理念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为主,集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全面整合涉农资金,积极探索创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和带动模式,重点推进涪陵现代农业示范区、金科现代农业示范园、绿杨溪光彩农业园、南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珍溪蚕桑科技示范园、李寺蔬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建设,力争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5]。
3.3.1 注重发展新型主导产业 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类(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涪陵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发展。
3.3.2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利用“产业链为纽带、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发展具有特色鲜明、品质优良、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如涪陵区发展粮食生产,做精榨菜,做强桑果,做优蔬菜,做大水产、中药材、烤烟三大后续骨干产业[7]。
3.4.1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加强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搭建区、乡、村三级信息双向畅通平台,实施“金农工程”,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强化信息服务,提高涉农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力争农业信息化入户率达到90%以上。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
3.4.2 重点开展“七个一”建设工程 即建立一个拥有27个信息数据库和应用服务系统的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一套高速融合的多媒体传输网络,设置一类覆盖3 000家企业、26个乡镇街道的公共信息自助服务终端,发展一张实名制非接触式城市通卡,扶持一批管理先进的IT公司,建立一支信息员服务队伍,发展一批信息产业项目。
3.4.3 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企业作为实施信息化产业带动工业化战略的主体,而市场规律和经济效益则作为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本导向。政府部门进行宏观政策指导,专家(包括中介机构)进行技术咨询服务,金融部门作为配合,这为有效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保障[8]。
3.5.1 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产城融合、以产出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区城市功能。
3.5.2 加快产城融合 按照新区“一城四园”产业定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工业服务、商业、金融,配套物流、教育、文化等城市功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产城融合。优化用地结构,打破传统园、城分离状态,力争实现职住平衡[4]。
3.5.3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 为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建议建立政府补助、面向市场、多元化办学的职业培训机构,鼓励个人和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尤其要发挥好重庆涪陵职教中心在大力培训市场需求性人才上的作用。
[1]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重庆市涪陵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重庆:2012.
[2]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涪陵统计年鉴(2012)[Z].重庆:2012.
[3]重庆市涪陵区委.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涪陵府发〔2013〕16号)[R].重庆:2013.
[4]重庆市涪陵区委.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 [EB/OL].http://www.ccc.gov.cn/xygl/czhjs/2012-10-30-2034535.html.
[5]重庆市涪陵区委.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涪陵委发〔2012〕23号)[R].重庆:2012.
[6]刘占友.科技进步对重庆市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洪业应.新型城镇化视阈下产业集群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分析——以涪陵区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4):115-118.
[8]洪业应.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中心城市涪陵区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