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幼教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基于对河北省保定市19所幼儿园的调研

2013-10-09 05:47:52洋,宋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幼教园长毕业生

李 洋,宋 川

(1.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我们高等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基地,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课程设置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普及幼儿教育”的新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认真了解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调整,提高学生幼教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一、研究的设计与预期目的

高校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未来的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扩大选修课程比例、及时补充新知识和新技能、使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实际需求、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多元化(其中着重加大用人单位角度的评价)、课程内容要向综合化、整合化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保定市19家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分别对园长和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从其对高校实习生及毕业生的评价和期望中,总结出课程设置问题。随后结合高校课程设置实际情况,通过访谈的方式归纳出学校课程设置中共性的问题,进而梳理出课程设置改进的线索。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以下是幼儿园园长对毕业生表现的反馈和一线教师对实习学生各项能力权重的意见:

1.幼儿园园长的反馈

幼儿园园长反映问题涉及语言能力、文字能力、特长等多个领域。具体见表1。表1可从数据和分类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数据上看,实习毕业生的沟通、交流等语言表达问题非常明显,受到幼儿园的广泛质疑。因此,此类课程的科目设置比例应该大幅度增加。

教学经验问题反映也非常强烈,用人单位当然喜欢“拿来就用”的教师。而刚刚参加实习和毕业的学生肯定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否在学生在校上学期间一点改进的余地都没有呢?此问题留待下文分析。

学生文字水平问题。从国家幼儿教育专业的设置角度来讲,高校毕业生应该具有一定优势,但从反映来看,毕业生文字水平竟然到了连一个基本的“总结都写不出来”的地步,确实让人感到加强此部分课程设置比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理论课和研究类课程有一定的反映,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查找原因,稳步解决。

表1 19位幼儿园园长反映问题归纳表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特长。在毕业生日益增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没有一技之长,就意味着淘汰。

2.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反馈

应该说,表1初步反映了幼儿园园长对中职学校幼教专业毕业生存在问题的看法:一方面,以上分析过于笼统,口头访谈的表述准确性和深度都是可能存在问题的。另一方面,幼儿园园长并没有工作在第一线,对教学技能要求等的表述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笔者对以上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发放关于新教师技能素质改进要求重要性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74份。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以上情况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

(1)个人品德是幼儿园对实习毕业生最看重的。有84.8%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实习教师的个人品德应该排在对其评价的前两位。

(2)对毕业生的文化素养要求出现两级分化的趋势。有38%的人认为文化素养应属于前两位,同时38.6%的人认为文化修养应该排在后两位。虽然关于文化修养的选择,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但无论如何,连基本的“总结都写不出来”的学生,是难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的。

表2 河北省19所幼儿园对新实习幼儿教师期望情况统计表

(3)从整体来看,幼儿园对新实习学生的教学理论修养要求并不高。75%的人把教学理论修养放在后三位的位置。这可能是由于教师认为教学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是需要自己总结起来的,而不是书本上苍白、空洞的理论。另外,教学理论素养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教学中难以清晰、量化地体现出来,也是此项获选偏后的原因。

(4)对教学技能的选择相对集中,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76%的选择集中在第二到第四的位置,说明幼儿园比较看重实习教师的教学技能。因此,幼师专业技能部分的课程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5)对健康程度的选择比较无规律。这可能反映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不同办学水平学校教师的不同价值取向。

(6)对学生特长的要求相对明显。74.3%的选择集中在前四位,这部分数据提示我们,幼儿教育专业不但要培养专业功底扎实的学生,更要培养特长突出的毕业生,这样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此部分课程设置的比例和内容都需拓展。

三、对策与建议

1.丰富德育课程形式

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对幼儿的品格修养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德育课程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我们认为,除了提高德育课和包含德育教学内容的政治课程教学质量之外,还可以利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公益劳动、军训、各类班会以及实习见习等非正式的课外教育时间来进行德育教学,这样的教育不但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而且来源于生活实际,突出了真实的互动和情感体验,应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语文课程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等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高校语文课程设置存在知识学习范围过宽、教材难度过高,而考试过于简单的问题,语文课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大打折扣。结合上文对语文课程设置的调研结论,我们认为该课程应该明确教学重点,缩小知识学习范围、减低学习难度,同时,考试(考核)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学生真正学习并掌握知识。

3.加强沟通能力培养

沟通问题包括与学生的沟通障碍和与家长的沟通障碍。虽然绝大部分高校幼教专业开设了语文、普通话、演讲等与沟通相关的课程,但与学生、家长沟通是一项专门技能,需要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因此,加设幼师口才这样的沟通类课程,强化幼师的沟通能力是当务之急。

4.延长见习、实习时间

2010年7月,河北省教育厅下发了红头文件《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幼儿教育类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冀教师[2010]7号),该文件对幼教专业见习实习安排如下:第四、第五学期各见习一周;实习第四学期一周,第五学期三周、第六学期八周。调研中,幼儿园教师和新毕业学生普遍反映见习、实习时间偏短,不能迅速适应。结合河北省高校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实习时间可以暂不做调整,而见习时间应该延长,最好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安排见习,给未来的幼儿教师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可以安排第一学期见习1天,第二学期见习3天,第三学期5天,随后依照省方案通知的要求安排见习与实习。

5.高度重视特长培养

特长是该层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在校的特长培养主要通过专业技能课程和选修课程完成。我们建议,要增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保证专业技能课程保质保量完成。而选修课程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要放弃短视行为,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选修课程中去,使学生在校期间真正习得一技之长。

总之,高校幼教专业现在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急需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素质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张宁新.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研究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4]王振宇.论我国幼师转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J].幼儿教育,2009,(4).

猜你喜欢
幼教园长毕业生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青年文摘(2023年17期)2023-11-16 00:17:06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4
9岁的高中毕业生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等你好久啦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