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龙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为了解烟台地区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情况,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对2011 ̄01—10健康体检的9736名体检者进行了糖代谢异常调查,了解该人群糖代谢异常流行情况,为糖代谢异常、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疗提供依据。
1.1 对象 接受健康体检的烟台地区企、事业单位职工9736名。 男 5928名,女 3808名;年龄 23~60岁,平均(44.3±6.8)岁。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世卫组织的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和 (或)OGTT2 h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标准,即空腹血糖≥5.6 mmol/L且<7.0 mmol/L。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标准,即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BMI18.5~25 为正常,<18.5为体重过轻,>25为超重,≥30为肥胖。同时,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
1.3 方法 研究者全部由体检中心及内分泌专业人员组成,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询问糖尿病及其它疾病的相关情况。由专人负责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 h内离心分离血清,由专业人员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尿素氮、肌酐等。调查中,有19例被调查者自述已确诊糖尿病,现正服用降血糖药物,将其确定为糖尿病患者。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性别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的关系 受检者中共检出糖尿病384例,患病率3.94%,其中男236例(3.98%),女148例(3.89%);空腹血糖调节受损868例,检出率 8.91%,其中男 545例(9.19%),女 323例(8.48%)。不同性别间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2.2 不同年龄段受检者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升高,在50岁以上,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增高最明显。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情况
2.3 体质指数与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的关系 随着BMI增高,糖尿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也相应增高,肥胖、超重组糖尿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体质指数者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情况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高患病率以及所导致的并发症已引起全世界普遍关注。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快速增加,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葡萄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的一个必然阶段,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糖调节受损阶段已存在大血管病的高危因素[2]。如果在糖调节受损阶段采取适当的干预和治疗,能使2型糖尿病和大血管病发病率下降。
在体检人群中早期发现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对糖尿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烟台地区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检出率分别为3.94%和8.91%,稍低于国内有关报道[3]。考虑与本组体检人群年龄较轻者占高比例有关。但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18岁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2.6%)的水平[4]。糖代谢异常普遍存在于体检人群中,特别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所占比例较高,应该对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人群尽早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发现餐后血糖异常人群,对于早期干预高血糖,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糖代谢异常多同时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且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均是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文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检出率显著增加,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证明年龄增长、超重和肥胖是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总之,通过健康体检可筛查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尤其是糖尿病前期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
[1]中华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学会.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预防对策[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2):1231-1233.
[2]邓尚平,阳道品,叶秀伦,等.临床糖尿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4-58.
[3]周风春.6082例接受体检人员糖代谢异常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2):138-139.
[4]李立明,铙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