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玲,王庆斌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 519041)
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当前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出: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发展仍不平衡,走学院化之路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纵观世界体育强国,他们大都将业余竞技体育纳入教育体系,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则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1]。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在部分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领先,但整体水平与世界强国的高校运动队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能完全实现试办的目标,由真正意义上大学培养的运动员参赛。我国大学生运动队要走向世界,实现奥运争光计划还需要时日。因此,为了使中国高校早日承担国家队的职责培养优秀运动员,笔者通过对教育部2012年认定的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和2012年招收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的高校中选取招生田径、篮球、乒乓球专项的165所高校按地区随机选取60所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这些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方面的共性问题和存在不足,为中国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提供理论参考。
对教育部2012年认定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234所高校和2012年招收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的78所高校中选取招生田径、篮球、乒乓球的高校共计165所中选取60所。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体育领导、专家以及部分国家队教练员的访谈,修改问卷和得出建设性意见。
1.2.3 问卷调查法
效度:聘请国家体育总局、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吉林省体育局、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多位专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针对专家的意见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效度较高的问卷。
信度:采用重测信度法进行检验,选取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为检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间隔一个月,再次对两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计算信度系数。
对高校体育部负责人或教练员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问卷53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94.3.9%。
1.2.4 逻辑分析法
1.2.5 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对走学院化的竞技体育强国典型代表——美国的对比分析,得出现阶段中国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存在着下列问题。
2.1.1 针对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校现阶段有针对优秀运动员设置的培养方案占85.4%、有教学大纲的占52.8%、有训练指导大纲的占75.3%、有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评价体系的占62.9%、有优秀运动员专门的教材占19.1%、有文化课奖励政策的占65.2%,从这个数据来看高校的优秀运动员课程体系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试问一下中国高校现阶段还有哪一个专业没有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专门教材等详细的课程体系,并且表1中所谈的六个内容一般都是在含有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中才有的,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大部分是按照其它专业的课程培养体系来培养优秀运动员。高校优秀运动员兼顾训练、学习,从时间方面、文化课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都不及普通高校学生,这就存在了优秀运动员文化课考试不及格,调查中得出有文化课不及格的运动员占60.7%,这样就给高校运动员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训练成绩的下降。调查显示,高校优秀运动员学习的专业文科类占60.1%,理工类占20.5%,财经类占17.0,其它占2.4%,优秀运动员的专业选择明显倾斜文科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表1 针对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课程体系调查
2.1.2 训练经费不足,渠道单一
经费是运动训练的重要保障,通过调查高校有运动训练经费支持的占75.3%,大部分高校运动训练经费不足,比如田径项目年度训练经费大约在10万元左右,与国家田径队和各省田径队的训练经费相比就是凤毛麟角了。在被调查的高校中,归纳得出我国高校运动队经费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企业、行业体协、体育局合作得到经费占3.9%;(2)学校拨款占65.4%;(3)学校外行政拨款占18%;(4)自筹资金占12.7%(自筹资金包括学生自负和社会赞助等形式)。可见目前高校的训练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首要问题,而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学校拨款和学校外行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2.1.3 学训矛盾依然存在
高校“学训矛盾”一直是高校办运动队考虑的最主要问题,是培养高校优秀运动员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学籍管理、学习管理以及运动训练的形式以及时间安排的调查发现:
2.1.3.1 实行累计学分制和延长学制年限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见表2),但是大多数运动员对延长学习年限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是学校变相地让他们多代表学校参赛。有些学校也尝试过弹性学制,但这种方法机动性太大,可操作性差,不利于大面积实施。
表2 运动员学籍管理制度方式
2.1.3.2 目前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随班学习,联合管理;二是单独编班,联合管理;三是随班学习,体育部单独管理;四是单独编班,体育部单独负责管理。从实践效果来看,随班学习,联合管理的呼声最高。因为运动员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又可以在班集体中受到一定的纪律约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使他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中,以促使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见表3)。
表3 运动员学习管理方式
2.1.3.3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一般都采用开学期间业余训练和假期集训等两种训练方式结合的形式,开学期间业余训练方式平均每周训练4~5次,每次训练大约为2.16h;假期集训一半时间长达30天~50天,每周训练六天,每周训练10~12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30~3.00h。也有一些高校只在比赛前一段时间进行半天或全天的训练,并且保证每周六天的训练。而美国东部常春藤联盟的12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平均训练时间和次数分别为3.65h和5.3次[2]。显然由于大学生运动员还有较重的学习任务,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长时间训练又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需要占相当大的学时比例,又常常因为比赛耽误许多文化课学习时间,所以高校在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上,往往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少高等院校在办高水平运动队时,只重视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轻视文化学习,使得这些学生既要在体育成绩上为学校争光,又要考虑到自己的文化课学习,因此产生了所谓的“学训矛盾”现象。
2.1.3.4 造成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的自我要求程度、领导的重视程度、运动员的文化基础现状、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要求程度、教练员的训练水平、运动员的学习环境等。
2.1.4 教练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但执教能力较差
表4 高校优秀运动队教练员能力素质(53所高校)
从被调查的高校当中随机选出53所高校,对教练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以及执教经历作比例分析,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教练员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91.7%,30岁以下占17%,50岁以上的教练员占8.30%,这说明我国高校运动队教练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员为青年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教练员具有中级、副高级职称86.95%,正高和助教分别占队伍的6.32%和6.72%,职称结构比较合理;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7.63%,值得一提的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田径教练员占57.7%,一批高学历的体育知识分子已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来,由此可见目前高校运动队教练员知识水平比较高;教练员中具有高级教练员资格的占23.2%,具有中级教练员资格的占45.82%,具有初级教练员资格的占30.98,从教练员等级来看,高级教练员严重不足;5年以下执教经历的教练员占34.78%,这些教练员刚刚走上教练员岗位,各方面的经验还处在积累阶段,职教年限6~10年教练员占35.57%,这部分教练员在教学、训练、管理、交际、科研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但还不够丰富,11年以上执教经历的教练员占29.65%,这部分教练员经验丰富,但比例偏少,不利于对年轻教练员的传、帮、带。另外,对高校教练员从业情况调查中显示,占56.2%的高校有专职教练员,占70.8的高校有兼职教练员,占24.7%的高校有外聘教练员。同时对教练员本身是否具备培养出参加世界大赛运动员的能力进行调查,有37.1%的持肯定态度,有62.9%的持否定态度。从上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教练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练员资格水平以及执教经历欠缺,执教能力普遍不高,大部分教练员对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信心不足。
2.1.5 评价体系不健全
人力资源学中论述人的潜力需要运用激励机制去激发,才能使人具备前进的动力,才能不断创造奇迹。正确、准确、公平地对优秀运动队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评价,有利于实施物质、精神奖励,有效发挥激励效果。目前我国高校运动队的评价对象应该包括对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评价;评价的手段应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表5 各高校运动队采用的评价方法所占高校总量百分比
从表5可以看出,有占44%的高校没有对管理人员的评价,有占21%的高校没有对教练员的评价;管理人员采用定性评价的高校占41%、采用终结性评价的高校占48%,教练员采用定性评价的高校占53%,采用终结性评价的高校占44%;运动员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高校占52%,采用终结性评价的高校占44%。以上都是针对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所采用评价方法占最大比例的分析,可以见得,我国高校对优秀运动队的评价体系建立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评价程度不够,且方法还停留在原始的评价方法层面上,甚至有些高校对此类人员不进行评价,高校管理人员、教练员积极性严重受到影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比较严重。运动员的评价上还有占33%的高校采用定性评价方法,没有给运动员明确的等级、好坏划分,造成运动员运动积极性不高等现状,并且很多高校都重视比赛当中的运动成绩,有成绩评价就高,无成绩评价就低,往往忽视运动员成长与进步,打消运动员的进取心,往往会造成运动员自暴自弃、随遇而安的心理。
2.1.6 管理因素有待于加强
管理因素包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总体规划管理体制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内部管理体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总体规划管理体制包括运行理念的制定、宏观规划、运动员的招生体制、运动员资格体制和相关的激励体制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内部管理体制包括运动员的选材管理、运动训练过程管理、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教练员队伍的管理、高校科研队伍的管理、设施的管理等方面。据调查82%的高校有完善的学习、训练、生活管理制度,并配有专门的辅导员,完善的入团、入党机制。但是高校学生运动员是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是一群天性活泼,但又从事着高强度的训练。因此,相对于普通学生管理起来难度大,不但要靠管理机制管理,还要加入人本、人文的元素,使其脱离单纯竞技中的“三点一线”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高校优秀运动员的管理系统,管理主体是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竞技司以及有关运动训练的行政处管理人员,是高层次的管理。1993年后,从行政部门管理转到社团管理,即有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管理,从此扩大了同国际的交流。但现阶段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管理无章可循,更谈不上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2.1.7 高校竞赛体制不利于高校优秀运动员的培养
竞技运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比赛,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比赛,提高运动成绩。据初步调查,我国高校优秀运动员有52%的运动员一年甚至没有参加一场高水平比赛。而美国东部常春藤联燥的12所高校田径运动员平均每年的比赛次数为12次,其中NCAA(National College Athletic Association简称也就是“国家大学体育联盟”)的比赛2次,各州举办的比赛3次,各种邀请赛、表演赛7次,[2]大学期间可以参加的比赛至少48场。
我国高校体育竞赛制度,详见表6。
表6 我国高校竞赛体制下高校运动员可以参加比赛情况
由表6可见,在我国高校能参加20多场正规比赛的运动员是极少数的优秀运动员,大部分高校运动员在学期间只能参加13~20次比赛,全国性比赛2~4次,省、市级比赛3~5次,校级与其它比赛7~10次。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急需较高水平的比赛磨练。
2.1.8 科研支持不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高水平运动训练也不例外,高校本身就具有科研实力,但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数教师对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研究科学性不够,纸上谈兵的居多。调查显示,高校能够为运动队提供科研支持的高校占23.2%,能够提供科研经费的高校占5.6%,可见高校运动队训练科学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发挥出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科研优势,还停留在“经验型”的训练上,亟需转化为“科学型”的训练,并不断满足高水平运动训练的要求。
2.1.9 优秀学生运动员生源不足
表7 高校优秀学生运动员等级、来源情况(53所高校)
从被调查的高校当中随机选出53所高校,对优秀运动员的等级、来源进行调查,从表7可以看出50所高校健将和一级运动员共占44.22%,二级运动员占55.78%,由此可见,健将和一级运动员己达一定的比例,但发展高水平运动队数量显然不足,造成这种状况除了高校训练原因之外。主要是受我国几十年形成的举国体制的制约,我国竞技体育的绝大多数优秀苗子在他们步入初中前后就已先向体校或体工队分流,到高三时基本无生可招。另外,由表7可以看出,高校优秀运动员主要来自体校和普通高中,来自高中的运动员已过半数,根据一些文章显示来自普通高中的运动员仍有增加的趋势,说明高校运动训练体系正在形成;但根据本研究调查的结果显示健将和一级运动员只有40名来自普通高中,说明普通高中的训练水平还有待提高,运动训练体制还有待加强。
2.1.10 后勤、医疗保障不足
高校运动训练由于经费短缺,后勤、医疗方面保障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有为运动员专门设立的饮食窗口的高校占19.1%,大部分高校都是学生自己负责饮食问题,除非在集训期或者假期训练时有集中供火现象,但是也只能限制在有条件的高校,很多高校并没有此类经费,与国家队、省队高标准的饮食条件相差较多。医疗保障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伤病问题,不及时的治疗,会遭成严重后果,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没有为运动训练服务的专门医疗队,一般只是靠校医院的医疗设施,而校医院只是一般的医院,对于运动创伤并不擅长,且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很多高校优秀学生运动员都有过这种伤病经历,并表示治疗困难,伤愈慢,严重制约了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
2.1.11 训练场馆、设施严重不足
训练场馆、设施是运动训练的重要保证,调查显示,高校一般具有体育设施较为全面,但是从专项运动训练的角度来讲,专项的训练场馆、器材严重不足,是制约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主要问题,是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2.2.1 领导重视,提高关注度,发挥大体协的作用
我国竞技体育一直采取举国体制培养,这种体制对中国培养国际级优秀运动员是行之有效的、是功不可没的。但从社会发展的形式来看,仅有优秀的运动成绩是不够的,运动员退役后何去何从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软肋。而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是为了使运动员除了能够参加体育竞技,还能够充分学习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取得好运动成绩又能够为社会服务,达到以“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虽然从1987年以来国家已经重视和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但领导重心始终倾斜于见效快的举国体制上,对于高校发展高水平运动队关注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学校自己发展的层次上,建议国家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更加关注高校,为高校发展部分的优秀项目提供大力支持,并在高校竞赛体制上给予更充分的空间、更大的科研、经费支持。另外,国家重视了,高校领导自然也就重视了,这样一个被高度关注的高水平运动队也就逐渐成为现实。参照美国的大学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方法建议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作用,积极倡导以体育理念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具体的产业开发、宣传部门,确保高校优秀运动队的深入开展,并加大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管理力度,在制度层面、发展层面上下功夫。
2.2.2 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针对优秀运动员的课程体系
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要立足就业实际需求,并针对优秀运动员设置课程体系,以此优化课程结构,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样就有利于高校培养出优秀运动员人才,而不是单纯的优秀运动员。高校应组织专家建立专门的优秀运动员培养大纲、教学计划、训练指导大纲、文化课学习评价体系、针对优秀运动员的专门教材以及文化课奖励政策等等有关课程体系的建立,使优秀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有属于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强学习效果,改变学习方式。
2.2.3 走高校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
高校竞技体育如果要生存发展,经费是决定命运的关键。纵观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大多都是利用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起来的,比如采用高校与企业联办、体育赞助等等。因此,我国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或是政府的行政投入,要广开思路,建立新型的校企联办的培养模式或是长期赞助、冠名模式等。与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合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当前实践中最值得倡导的办队模式。这种模式能使运动队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促使运动队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成绩向世界水平靠拢,与企业知名度传媒产生互用效应,名利双赢,拉动高校与企业的良性循环。
2.2.4 调整竞赛体制,提高竞赛水平
竞赛体制是制约我国高校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什么样的竞赛体制有利于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就成为了一个尖端的课题,其实只要有利于高校优秀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员的高水平运动经历,都可以去尝试改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达到锻炼队伍、提高运动成绩、增加比赛经验的目的,一方面高校系统内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赛,增加比赛的次数;另一方面,许多专家建议可把各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纳入国家体育系统的比赛中,以各省市专业队为对手,参与国内较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
2.2.5 健全运动训练评价体系
运动训练评价体系应针对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制定,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科学评价监控体系,评价方法应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2.6 加强教练员、运动员队伍建设,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高校教练员应向专职化转变,避免兼职的形式,使教练员全身心投入到运动训练中,并不断聘请专业教练员,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建立合理的教练员队伍。运动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梯队建设,应拓宽基础层,发展中间层,突出高峰层。运动员的选材有很大偶然性,运动员选对了,就是成功的一半。按科学预测把儿童少年中具有运动天才的人尽早选出来进行系统科学训练,可以减少淘汰率,提高成才率,从而提高运动训练效益,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稳妥可靠、经济有效的途径。在选材中,应努力克服文化水平低的缺陷。高校选材应把着眼点放在应届和业余体校的少年运动员身上。把那些成绩好、品质好的体育人才选出来。教育部以及省市教育局应建立整体管理机构,形成学生运动员的输送制度。高校应与中小学密切配合,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后备人才基地,为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保证,提高训练的系统性。目前,有些市区研究制定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训练网,层层对口衔接的训练体制,进行一条龙选材训练。高校与中学挂钩,从初中开好鼓励具有特殊运动天才的学生,努力学习文化课,准备升入大学,这是开创体育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措施。
2.2.7 建立物质支持体系
物质支持体系包括科研、后勤、医疗、体育设施等。科研和医疗方面配备与训练相配套的科研人员、科研器材、运动恢复的相关设施。建立高校体育科学训练实验室、选材实验室、医疗恢复机构和建立科学的运动训练监测制度,使运动训练的方法科学化、现代化,跟上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节奏。后勤和体育设施方面,高校首先应予以重视,然后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作好运动训练的有力保障。
2.2.8 正确处理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关系
运动训练会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从总体上看,多数运动员的智力并不比一般学生差,若学习态度端正,安排合理,学习效果是会好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优秀运动员多数人文化科学知识较差,因此要解决高校学生训练与学习问题。首先要把好考试成绩这一关,确有培养前途的少数天才运动员,经有关部门破格录取后,必须补好文化课;重点代表队训练进一步加强,学习采用学分制,适当延长学习年限;高校各项代表队运动员所有文化课必须达到及格标准,如因比赛训练过多,影响学习赶不上进度者,必须抽时间补课,赶上进度。
[1]王波.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0(4)
[2]徐勇,宗雪飞,袁建琴.中美高校运动员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2)
[3]王永盛,胡湖.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4]丛林.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5)
[5]殷学锋,等.我国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学训矛盾”情况的现状调查[J]. 辽宁体育科技,2006,7
[6]杨琏.我国高校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研究,2007(5)
[7]戴永冠,等.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