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顶级羽毛球赛”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2013-10-08 03:37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号位接发球落点

陈 滔

(广州体育学院小球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00)

羽毛球运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尤其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比赛中,这种特性尤为突出,基于这一特性,在比赛中技、战术的灵活运用变得尤为重要。技、战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比赛成绩,改善训练质量。但由于技、战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很难在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相关数据采集,以至于羽毛球训练难以突破这一瓶颈。

2000年以来,关于比赛时间结构方面和羽毛球技战术的训练研究很少。2006年,世界羽联正式实行了21分直接得分的新赛制。21分赛制对运动员各项技术的衔接和战术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比赛中各项的数据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具有针对性地对个别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在赛前,通过数据可以根据对手的习惯球路和技巧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战术。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收集、查阅大量在2006年以后撰写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有价值的文献、观点加以分类整理,然后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各个该领域专家学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以此来指导本文撰写。

1.2 专家咨询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专家进行访问。探究讨论国内外此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

1.3 录像观察法

通过反复观看上述运动员的比赛录像研究各个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

1.4 数理统计法

数据采集使用表格来自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科研教练程勇民教授。该表格现适用于国家羽毛球队以及各地方队,通过该表所收集的数据,科学、有效。

收集录制上述运动员的比赛录像20场(包括印尼顶级赛、全英顶级赛、韩国顶级赛)进行数据采集和解析。

1.5 研究相关击球落点的划分

图1 发球落点区域划分

图2 接发球落点区域划分

2 中、外男单运动员发球落点对比分析

2.1 中、外男单运动员发球落点分布总体比率分析

随着21分直接得分赛制的推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在战术部署及应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球落点的选择就是集中体现之一。选择发网前球来加强网前控制,以便创造中后场进攻机会,同时限制对方的进攻。本文从2010年、2011年羽毛球超级顶级赛中抽取了20场比赛作为研究样本,图3为这20场比赛中优秀男运动员(包括林丹、李宗伟、谌龙、盖德、陈金以及其他几名羽毛球运动员)的发球落点分布情况图。

图3 中外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发球落点选择总体比率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在比赛中运动员发球落点集中分布在网前1号位和网前5号位,除此以外其他4个点都有一定分布,但总数仅占10%左右。由于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场上移动速度快,后场进攻能力强,所以为了在快节奏,大偶然性的比赛中限制对手的进攻,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通过发网前球实现这一目的。从发球落点分布图中发现,网前5号位在被选择为发球落点所占比例略高于1号位,1号位处于整个场地中部,接发方在接发球时可以采取的击球线路更多样,不利于发球方处理第三拍击球;而5号位处于接发区的中部,发球方在完成发球后,会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靠近接发方一侧场区,如果接发方采取对角线击球,球的飞行线路会较长,球的飞行时间随之延长。换言之发球方的第三拍反应时间也会随之延长,这样有利于防守。

2.2 中、外男单运动员发球落点分布比率对比分析

图4 中外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发球落点选择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中外羽毛球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在选择发球落点的分布情况大致趋同,但是也存在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网前1号位,2号位和后场6号位。中国运动员在网前1号位的选择上明显低于外国运动员,说明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网前的控制能力不够外国运动员全面;中国运动员选择2号位的比例高于外国运动员,2号位位于接发区靠近边线位置,另外,中国运动员选择发后场6号位的比例高于外国运动员,说明中国的网前抢网意识相较外国运动员低。

3 中、外男单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对比分析

3.1 中、外男单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分布总体比率分析

图5 中外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接发球落点总体比率统计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中外优秀男单运动员选择接发球落点的一般规律,即接发球落点多集中在靠边线位置的前场或者后场区域,线路大都选择直线(即前场2、3号位和后场8、9号位)。其次在接发球时还会选择击球线路为斜线的前场区域,接发方选择上述这些接发落点反映了目前男子单打比赛中较为流行的战术意识:1.选择落点为2、3号位,为了抢先占据网前优势,迫使对方使用挑球技术以便获得后场进攻机会;2.选择8、9、18、19号位,可以有效压制对方后场区域。

3.2 中、外男单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分布比率对比分析

图6 中外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分布对比

从图6可以看出中国和外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分布情况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外国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分布在1号位、2号位、5号位、6号位和12号位的比例高于中国运动员,落点在1号位、2号位和12号位的密集分布反映了外国运动员积极抢网的意识,并在战术上贯彻从网前争夺中后场的进攻机会,但是上述3个网前接发球落点处于整个场地的中部,从技术上来说这种处理反映了外国运动员,特别是欧州国家的男运动员网前技术动作不够细腻,这与他们的训练模式和自身肌肉类型很有关系。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接发球落点分布在3号位、13号位、8号位、9号位、18号位和19号位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外国运动员,上述诸落点处在整个场地的四个角落,从战术上体现了中国运动员大范围调动对手同时限制对手进攻的战术意图,从技术上反映了中国运动员的控制能力。

4 中、外男单运动员创造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4.1 中、外男单运动员创造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比率分析

图7 中、外优秀男单运动员创造直接得分技术总体运用比率

前文中提到,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从传统的“四方球”打法已经完全过渡到利用争夺网前优势以限制对方进攻、控制比赛节奏从而获取进攻机会的战术部署了。图7中所统计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从上图可以看出,网前搓球在所有创造直接得分技术中占主导地位,在其中所占比率高达34.85%。另外,在网前技术中推、勾、放也成为了创造直接得分的利器。前文提到在接发球环节中,例如向林丹,陈金等运动员将大部分接发球落点选择在后场8号位、9号位、18号位和19号位。通过观察比赛录像发现运动员在选择上述接发球落点时技术动作都以推球为主,推球技术使得羽毛球的飞行轨迹低平且飞行速度较快,这不仅可以遏制对方的进攻而且可以起到调动对手并获取进攻机会的效果。实行21分制后,在高水平男单比赛中相持中积极利用下压技术控制网前的打法得以凸显,后场劈吊、劈杀技术运用的比例上升,控制性杀球的战术运用受到广泛推崇。[1]从图中看出,后场的杀球技术和吊球技术在创造直接得分技术中占20%的比率,使用后场技术来下压控制,其一是为了压制对手,其二是为了通过进攻的连贯性得分。

4.2 中、外男单运动员创造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比率对比分析

从图8可见,外国男子单打运动员使用搓、抽、高、吊3项技术创造直接得分机会所占比率明显高于中国。本外国运动员(特别是欧洲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身高条件上明显优于中国运动员,在多拍相持和场地移动方面占很大优势,所以也更适合这种战术的应用。外国运动员在抽球的应用上也优于中国运动员,本文认为中国运动员都是从小开始训练,并且是专职训练、比赛,而外国运动员(特别是欧洲运动员)很多都是兼职性的运动员在基本功的水平上较中国运动员有一定差距,所以外国运动员借助其自身力量优势,利用抽球来压制对方。反观中国运动员,通过比赛录像观察,他们利用杀、推、放等技术,并结合这些技术特点来创造直接得分机会。由此观之,中国运动员更加注重在进攻中的节奏变化。

图8 中、外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创造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比率对比

5 中、外男单运动员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5.1 中、外男单运动员直接得分技术总体运用比率分析

图9 中、外男单运动员直接得分技术总体运用比率

从图9可以看出,在世界顶尖水平的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中杀球技术仍然是最主流的直接得分手段,其次是利用进攻的连贯性也就是运动员在后场杀球之后,快速移动到中前场位置,再利用封球技术获取直接得分。在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中,直接得分所使用技术在挑球、推球、挡球、勾球、放球、抽球、吊球、搓球和高球技术都有一定分布。其中,高球和吊球技术得意分布在直接得分使用比率中,体现的是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中“拉吊突击”战术的总体方针。

4.2 中、外男单运动员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比率对比分析

图12 2010/2011年顶级赛中外男子单打运动员直接得分技术运用比率对比

从图10可以看出,中国运动员使用封球技术、吊球技术、高球技术、搓球技术来获取直接得分的比率略高于外国运动员。结合胜负双方直接得分技术使用比率来看,中国运动员杀球技术直接得分比率略低于外国运动员,这跟中国运动员的自身客观条件有密切关系,但是中国运动员使用技术在细节的把握上做得更好。另外外国运动员使用抽球技术和挑球技术来获取直接得分的比率更高,外国运动员击球球速更快,加上身高臂长所以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身体条件特征更好地将双打战术和单打战术结合在一起,使得他们能够利用一些双打技术达成有效得分。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发接发阶段

在发球阶段中,男单运动员将发球落点的选择绝大部分放在网前1号位和5号位。男单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网前的争夺上,认为这是目前赛制下的比赛节奏所影响的。发球的落点的选择不能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但可以影响到战术的部署。所以,发球质量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比赛回合球的胜负。

在接发球阶段中,运动员在选择接发球落点时,多以网前2号位、3号位和直线后场8号位、9号位为主,中外运动员的处理方式有差异。中国运动员善于利用灵活多变的落点和技术扰乱对方,落点的分布比率相较外国运动员较为平均,而外国运动员则偏向于单纯的使用搓球技术、挡网技术或者放网技术将接发球落点选择在网前区域。

6.1.2 创造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

比赛中进攻节奏的把握尤为关键,进攻连贯性成为了进攻中最重要的一环。另外,战术的运用,各类技术的衔接充当着很重要的助攻角色,组织进攻,创造直接得分技术的多元化是制胜的关键所在。创造直接得分技术的单一,会使得己方的进攻受到最大限度的限制,从而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6.1.3 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

在男子单打比赛中,杀球技术首当其冲是最有效的直接得分手段。封球技术使得进攻连贯性的重要性在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中得到凸显,对于一些身体力量不佳但场上移动速度快的运动员,利用进攻的连贯性获得直接得分更加有效,运动员在选择直接得分技术以及进攻技术的衔接时,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从而在“拉吊突击”战术中衍生出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战术。

6.2 建议

6.2.1 发接发阶段

在发球阶段,中国的男单运动员的发球落点选择较为平均,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在此基础上做到发球形式的多变,例如通过改变发球飞行速度,飞行弧度,发球节奏来打乱接发方的接发节奏。在日常训练中,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应该加强发球的稳定性,隐蔽性,进而改善发球质量。

在接发球阶段,中国男单运动员多以网前和后场的直线区域为主。在日常训练中,对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接发球训练,力求在保持运动员优势技战术能力的情况下达到技术多变,战术灵活的效果。加强争夺网前主动权的意识也是中国运动员需要改善的一方面。

6.2.2 创造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

中国运动员在创造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上较国外运动员灵活多变一些。本研究发现,目前的比赛节奏促使单打技战术和双打技战术相互融合,为了满足这一变化趋势中国男单运动员也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6.2.3 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

由于中国运动员的自身客观条件的局限,中国运动员在后场杀球的力度上相较外国运动员有差距。所以,建议中国运动员应该加强进攻的连贯性,杀球落点的准确性。促进各类战术间的相互融合,在日常训练中可针对外国运动员制定具体的战术方针;根据个别中国运动员的特点,加强训练其特长以及特短,促使其形成跟自身特色相吻合的技战术方案。

[1]戴金彪,管颖,蒋健,等.“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87-89

[2]杜娜娜.2011年全英羽毛球赛男单决赛技术分析[J].科技园区.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9:26

[3]闫志辉.对男单羽毛球运动员鲍春来的技术统计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9):113

[4]沈连梅,郑贺.现代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竞技特征与趋势研究[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70-72

[5]戴劲,钟建萍.羽毛球男子单打优秀选手前场技战术特征的对比分析[J]. 运动,2009,10(2):23-24

[6]钟建萍.羽毛球新旧赛制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后场技、战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1):93-96

猜你喜欢
号位接发球落点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迈阿密热火队2006年夺冠经典进攻战术研究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距离有多远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
各坐在哪一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