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理,刘雪冰
(1.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南京林业大学体育学部,江苏南京 21003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更关乎国运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的创新过程,古代中国曾经以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闻名于世,然而由于固步自封却导致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由于近代中国的悲情命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如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1]。中华民族的复兴当然包括体育事业的振兴,体育强国梦更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体育强国梦更是几代体育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首位并不能向世界昭示我们已经迈入体育强国之列,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含金量项目水平低迷。那么高金低迷原因何在?归根结底是体育业务问题,也是训练方法和管理理念的问题。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发扬科学创新精神,体育强国梦更需要采纳创新训练理念和管理方法,摒弃陈旧的训练理念和僵化的管理体制。
思考和行为哲学,贯串于人生。创新和守成,各自反映了一种人生哲学。拉马努金(Stinvasa Ramanujan)1887年出生于印度贫困家庭。12岁投入数学思考。15岁借到一本《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钻研5年不辍,写下几百页笔记。他曾经进入两个学院,都由于数学之外一些科目不及格而遭开除;只得做家教维持生计,从图书馆借书自学。后来,他写信给数学教授哈代(G.Hardy),得以于27岁进入剑桥大学;在5年里,他们共同发表了28篇重要论文。他31岁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亚洲第一人)。因营养不良得了肺病,32岁病逝。他留下的数学遗产包含大量未证明的公式和命题;经过许多数学家研究,直到1997年总算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整理成5大卷出版。他虽未受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却独立发现了近3900个公式和命题。他的理论,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计算机科学、密码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不同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哈代在一种非正式的评分表中,给自己评了25分,给另一位数学家李特尔伍德评了30分,给同时代最伟大数学家希尔伯特(D.Hilbert)评了80分,而给拉马努金评了100分。印度人把他同圣雄甘地等人一道,称作“印度之子”。美国佛罗里达大学1997年创办了《拉马努金期刊》[2]。英国和国际数学界爱护、培育、支持、帮助他,与他合作。共同的科学精神,终于把创新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他对印度、也对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贯串着创新哲学。拉马努金的事例说明创新精神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对时代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精神推动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
守成是指保持前人创下的成绩,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守成的哲学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舒服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接触过不少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顶尖孩子。他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某省的一位理科‘高考状元’希望和我见一面。问他:来过北大吗?来过北京吗?他均不说话。问他‘你喜欢什么?’依旧不吱声。无奈之下,我只好问他:‘你将来希望读什么专业呀?’他终于回答了,但答案让我大吃一惊。他很小声地说:‘你问我的老师吧’”[3]。很明显,这位“高考状元”,既拥有先天天赋,又有后天刻苦努力,是极好的“材料”;可怜的是,青少年心灵中活跃的创新种子,被传统教育方式阉割、摘除了。环境封闭住了种子长势!他顺从传统,深深地体现了螺丝钉精神。他在中国,是居于成功者的行列的。他也富具实际工作能力:30年来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就是由以亿计的这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群体构筑的。我从内心深处感谢他们。心灵被摘除创新种子后,这位“高考状元”的思考和行为哲学,就只有“守成”了。这个例子,生动地诠释了“钱学森问”。当然“守成”也是一种“成功的”人生哲学。中国在世界上,不乏仿造能力,仅只缺少创新。这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的。中国皇帝自诩“奉天承运”;士绅们希望家业“保持三代”;老百姓渴望“平安过日子”;“守成”哲学辉煌了五千年,而“创新”却很难立足。一切秩序都已经安排好,只需要各就各位按序运行。“创新”或可被当作“忤逆”,文字可以立狱,“一闪念”交心也会入罪。跟着前人足迹,避开“创新”,这是优选的人生策略。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人们料定在不太长远的未来,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仍居世界中游。以苹果公司的运营为例:依靠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巨擘,产业数千亿美元,富可敌国。其产品几乎全由中国制造。但是,中国只收入了微薄的血汗工资和相关微利;它的巨额赢利,都回归到知识产权所有者——美国。从这个例子,看到了“创新”和“守成”的互补。但若仅靠“守成”,永远达不到“现代化”的前列;只有“创新”,才有可能在“现代化”运动中争逐领先地位。
“极客”精神(Geek,美国俚语,本意为“怪胎”),现在成为创新热忱与技能的象征。“极客”在常人眼里有点怪异,沉溺于技术,热衷于开拓。他们被美国社会日益认可。2012年有51%的美国人认为:“‘极客’是成功的专业人士”。盖茨、乔布斯……等人,正是最富盛名的“极客”。内特·希尔面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各种民意调查,运用数学和统计学钻研预测,2008年测中49个州的选举结果,2012年测中50个州的选举结果。2012年大选前数周推出关于预测的书作《信号与噪音》,销量在大选后第一天,就蹿升至畅销榜第二位。希尔红极一时,“极客”散布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曾几何时,“极客”只是一个小众群体的名片,如今在这个被科学技术所重新塑造的时代,它已经完全称得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了。但是,“极客”在中国文化方面,依旧没有太大影响,属于“社会边缘人”[4]。
谈及创新,人才非常重要。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在2009、2010两年间,三次会见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美籍华人生物学家王晓东,促成他“全职回国”主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是“中国梦”和“美国梦”互补中的一段佳话[5]。邓正来甘愿做社会科学的学术个体户,他放眼古今中外,团结同好,著书育人,在八九十年代创办独领风骚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等,发扬理想主义精神,成为民间社会科学的旗手。季刊创刊号的作者名单中,除了老一辈学者外,林毅夫、樊纲、俞可平等后来炙手可热的学人尽在其中。可见对培育学术种子的积极作用[6]。显示出“中国梦”奋斗中的专业精神,与“极客”同一气概。从思考和行为哲学来看,“中国梦”和“美国梦”,都追求事业成就。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不断优化。“美国梦”更强调个人的敢做敢为,也存在缺陷;“中国梦”继承了东方的集体主义传统,重视为国家富强而奋斗,尤须重视保护个人的合法权利和创造精神[7]。无论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创新精神始终是实现梦想的基本途径,创新也为“梦想”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提供实现梦想的基本途径。
创新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同等重要,正是有了创新的精神体育人才能不断超越,但是在目前的训练理论和部分项目之中创新和守成两种思想仍然各自存在,并且深深影响着运动项目的发展。围绕着对运动能力本质的认知,我国当下的运动训练学界,出现了“二元训练理论”和由茅鹏先生创立的“一元训练理论”两种对立的理论。“二元训练理论”是国际体坛的主流训练理论,而“一元训练理论”是创新发展的理论,如今的中国体坛两种训练理论各自影响着不同的项目群体,由此而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训练工作起初是分散的,对训练的认识也是分散和多种多样的,这是自然的。不同于各种分散的认识,上世纪中叶由于苏联当局的重视,生发出较系统的体育训练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四点:第一,运动能力的本质构成。运动能力由“体能”、“技术”两种元因素构成。“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体能训练)是一切运动项目训练的共同基础。其“理路”特征是“碎片化”。例如:它认为运动能力的速度,决定于“速度素质”;耐力,决定于“耐力素质”,等等。于是,得出了庞大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体系。这个训练体系还可继续衍生出:“速度耐力素质”、“偏向速度的速度耐力素质”等等无尽的子、孙训练系统。第二,训练安排规律。训练安排,须由“全面身体素质”(体能)与“专项”(技术)相互转折传承,搞成“训练周期”。此即“周期学说”。第三,一生训练的两大阶段。个体一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存在两大阶段:童少年宜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打基础;青年期起,才可开始搞专项(进入“周期学说”中的专项训练)。第四,训练作用的根本原理。就是“超量恢复”(它成为“大运动量原则”的理论根据)。整个理论体系以体能、技术“二元”为根本,不妨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
这套理论的提出在当时很快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认同,成为国际体坛的主流训练理论。于是全世界的体育训练工作,都呈现出“苏式理论倾斜”的趋向;随之而来的是在该理论的主导下的运动训练领域,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并取得了众多辉煌的运动成绩。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茅鹏先生在江苏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中,就发现在实际的训练领域,“体能”与“技术”本是一元的,于是产生了对“体能”与“技术”二元训练理论的质疑[8]。这一质疑来源于训练实践,也来源于原有理论对训练过程“碎片化”特征描述的误区。例如:马拉松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过50m后显著减速,“耐力素质”何在呢?举重力量与吊环力量,不能相互转移替代,“力量素质”何在呢?……从而发现:这个“全面身体素质”体系,是臆造的、客观不存在的。由此逐步发展,全面突破前苏联的训练理论。在综合历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茅鹏先生2003年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元训练理论”[9]。“一元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可归结为四点:第一,一元论。“体能”与“技术”,是同一本质的不同侧面。两者的分别,只是“思考”中“所指”的不同。(“视角”不同)运动能力没有“二元”,只有“一元”。训练工作必须“专项化”。“专项化”就是“整体化”。它追求“正能量”的极致。“二元训练理论”的实质,是“杂项化”。它促使“熵增加”,漫生“负能量”而限制“正能量”,导致运动能力的自我矮化(这就恰恰又为“发展史”作了“铺垫”)。第二,体力波。训练安排的规律,不是“周期学说”,是“体力波”。体内存在着:“运动能力运动”和“基本生命运动”的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体力波”。运动成绩是“体力波”的“波峰”。追求成绩,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整个“体力波”的运行。紧随“波峰”的是“波谷”,必须扭转“亚健态倾向”,重建出“健康状态”,(“健康状态”是与“运动成绩”列于同位的训练工作目标。“防止伤病”是持续训练的必须条件)。第三,从儿童练起。人体是在“体内矛盾统一”、“机体与环境矛盾统一”,这双重的矛盾统一运动中成长的。以基因和神经体液构成的实体信息系统,是人体这个复杂适应系统的核心,也是运动能力的核心。无论是大脑皮层内部结构还是基因的表观修饰,都是在生命史中发育发展的,都存在先天、后天双重作用,而儿童期是后天作用中的关键期。原苏式之两大阶段论,导致发展史的“失序”,这是不正确的。专项极需从儿童练起,这是“得序”之关键。现代奥运百年来,开展普遍的项目,出现的顶尖运动员,基本上已经全部属于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训练“得序”者。若后天采用“失序”方法而谋超越,已是不可能了。就像儿童期缺失科学知识启蒙虽可以培养出大量社会能人,但不可能培养出现代科学巨星。第四,训练作用的根本原理。不是“超量恢复”,是“整体调整”。人体时刻能动地保持着生命有序状态,对训练的反应,就是“整体调整”。人体内本无“生命有序状态”之外的独立因素,谈不上“超量恢复”。
“一元训练理论”初始的实践,已可证明它是一颗学术创新种子。其利害关系非常重大。但是,它是否会得到培育呢、还是会遭到砍伐呢?这一系列新理论观点的提出,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肯定,同时也在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批判。当然认同是对原有训练理论的质疑,也是对创新理论的认可,批评的根源来源于对原有训练理论的守成(表1)。
表1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与训练要求比较
就目前而言,国内学者对于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各执一词,也有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介于二者之间,认为二者可以有效互补。但是就一元训练理论的提出的确在某些项目上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比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保加利亚在举重训练中主张删除了一切非直接属于举重训练领域的“体能训练手段”,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时间中践行了“一元训练理论”,也就是说认为“体能”是存在于举重训练之中的。保加利亚队的这一改革措施在训练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将保加利亚举重队推向世界举重冠军的行列。这一成功经验得到了我国举重队的借鉴,90年代江苏省举重队在严政、茅鹏等同志的主持下倡导以“一元训练理论”为指导,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培养出了以崔文华为代表的世界举重冠军[9]。关于“一元训练理论”在国内最早由茅鹏、程志理、严政的提出,“一元训练理论”的提出的本身是对原有训练理论的创新,同时也是对训练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对于上述的论述可以做如下概括:人体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运动能力存在于生命史中;运动能力的内在本质,是体能和技术的高度统一,是体力波的运行。这涉及全部体育科学的核心,在运动训练“元理论”的建设上,迈进了一大步。2011年茅鹏先生的这一系列观点,发表于德国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竞技体育》杂志之上,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创新”或“守成”,各自不同的“态度倾向”。“一元训练理论”致力于克服训练中的自我矮化误导,谋求充分发展运动能力。在今天现实的体育实践中,它主要尚属潜在发挥作用。如果对它具有某种程度的自觉,特别是面对使用着“二元训练理论”的对手时,会非常有益于竞赛胜算。如果较完整地注入训练程式,可以夺取领先优势,追寻“梦”的境界。它还非常有利于群众体育实践。若能如实地视作学术种子,坚持“双百方针”,发动广泛研讨、发展,将会开启“智训”大道,超越“时训”进展,积极实现体育强国。可以为民族复兴服务,并对世界体坛做出历史性贡献。
我国三大球衰败的成因之一在于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守成”,这其中“二元训练理论”是导致训练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能就在球艺之中,运动能力是人体整体运行能力。因为三大球的基础能力在于“掌控能力”不同球队之间的博弈是球队“掌控能力”的比较,因此反应能力和与对手周旋是三大球运动能力的灵魂所在[12]。三大球训练领域对“二元训练理论”的守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完整性表现遭到破坏,“一元训练理论”的提出在国内少数项目上得到了印证(如举重、体操等项目),但是“二元训练理论”以一种强势的优势始终占据着我国训练领域的主流,特别是三大球类的训练主流,一直以来两种训练理论的博弈,客观上首先是在实践领域展开的,国际体坛对训练工作实行“教练员负责制”。这就出现了:“训练实践进化运动”。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的大小成果,不断传播开来,汇成共同财富。这样,就在国际体坛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时训”格局。“时训”格局半世纪来的实际发展走势,是越来越远离“二元训练理论”,而趋近于“一元训练理论”。以国际足球为例:早先的足球训练中约近半年时间搞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半年搞足球专项训练;现在,足球训练实质上已经“全年专项化”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已经退缩到短短的几周时间之内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呈现极大萎缩化,根本谈不上与专项训练平起平坐的对等资格了。同时,南美儿童的竞赛性游戏,导致足球技术内生性丰富发展,也已经成为照耀世界足坛的闪亮新星了。[10]国际体坛其他各项目的训练实践发展,均与足球大同小异。我国“一边倒”学习前苏联,自上而下将前苏联训练理论贯彻到一切环节,这是“守成”哲学的体现。由于赋予极大的“行政约束力”,致教练员对之完全丧失自主权,从而杜绝了“训练实践进化运动”,行政干预堵塞了群众创造。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超越前苏联,陷入“陈训”(陈旧训练)格局。(前苏联理论系从分散实践中,集中而成;实践在先而理论在后,理论对实践并无“行政约束力”。前苏联体坛因此避免了“陈训”格局的陷阱。前苏联与国际体坛同样实行“教练员负责制”,同样由于“训练实践进化运动”而进入于“时训”格局。)
在北京奥运会上,田径、游泳、三大球等高含金量项目共有85块金牌,我国只获得1块[11]。对我国而言,这是“陈训”格局制造的灾难。而刘子歌的这块金牌,还是学习澳大利亚,进入“时训”格局,逃过“陈训”格局的管制,这才取得的(当年中国女排夺金,就是由于周总理指示“学大松”,实际进入了全年专项化训练,走到“时训”的前列。然而现在并未很好推进,却反而徘徊后退)。茅鹏先生早在1960年就与同事合作在江苏体操队搞训练改革,取得突出结果,形成新的训练程式。由理论研究获得“专项化”、“从儿童练起”等理念,用以设计训练,开启了“智训”的门槛,脱离了“陈训”格局的管制。虽然后来茅鹏先生遭到了批判和免职,但这种训练程式,由于实践的成功,已在全国体操界流行,并注入与体操具有技术血缘关系的跳水、蹦床等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该三项目夺得全部24块金牌中的18块(占75%)。这与“陈训”格局管制下的田径、游泳和三大球的局面,天差地别。(我国举重自保加利亚引进专项化训练,摆脱“陈训”格局管制,北京奥运会获得15块金牌中的8块,也与田径等项显著不同。加上体操类共26块。再加低含金量项目“陈训”管制弱,并有利于使用“投入”优势,使我国在北京奥运会共获51金,金牌榜排名第一)。中国体坛“陈训”格局的管制程度,是存在差别的。高含金量项目管制最严,水平落后也最严重。特别是足球,尽管投入最多,待遇最优厚,水平下滑却最突出。我国的足球成绩从20世纪初的东亚魁首,直滑到今天的亚洲三流。尽管足协领导频繁换人,采取各种措施,却唯独坚持“陈训”格局不变。“陈训”格局不变,水平下滑态势也就不变。
当然陈旧的训练理论并不是三大球衰败的唯一原因,守成思想的影响不但困扰着训练体制与训练理论的创新,更主导着僵化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体育管理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在市场化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仍然由体育部门采用即管又办的方式来发展三大球,已经严重束缚了项目本身的发展。为此抛弃陈旧的训练和管理体制,改变由政府独轮驱动的体育管理体制,推动体育管理体制向社会和市场化方向转化,才是实现三大球崛起,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唯一出路。
创新和守成,各自反映了一种人生的哲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发扬科学创新精神,需要培育创新的种子,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并不是否定一切旧的事物,而是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创立新的思想,从而转化为新的成果使之成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现体育强国梦更需要有创新精神。中国的体育,正在两种训练理论的博弈中演进着。尽管“一元训练理论”是由中国民间首创,却几十年无法扭转行政取向。并从而无法扭转体坛学术动向。中国三大球就是衰败于“守成”哲学。若不采纳“创新”理念,抛弃“陈训”格局管制,欲求中国三大球的崛起,是不可能的。
[1]人民网.中国梦——中国力量[EB].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05/c40555-20096083.html
[2]梁志凡.拉马努金,天才之超越[N].南方周末,2013-1-31
[3]秦春华.中学教育正异化为高考强化培训班[N].中国青年报,2013-2-1
[4]曾鼎.“极客”主宰世界? [J]. 凤凰周刊,2013(4):72
[5]潘腾.中组部部长工作交接[J].凤凰周刊,2013(4):55
[6]叶飙,杨宝璐.邓正来与他的江湖[N].南方周末,2013-2-21
[7]朱继东.“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理论导报,2013(3):14 -15
[8]茅鹏.“身体素质论”应当否定[J].新体育,1964(6)
[9]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4):5 -7
[10]Homann中德学者关于<一元训练理论>的对话录[J].体育与科学,2013(2)
[11]茅鹏,程志理.高金低迷,何臻辉煌[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9):1-7
[12]茅鹏.一元训练理论与三大球(上篇)[J].体育与科学,2004(4):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