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霞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信息科学系,江苏 南京 210042)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教育质量的控制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1],对于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也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在强调教学软硬件的同时,更应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作为研究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方案的动态可调性。跟踪式教学模式即是一种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化信息,并能在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和更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增强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与帮助,促进校园和谐建设。
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十五”计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前到2005年[2]。高校扩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教育质量下降、师资条件跟不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就业竞争加剧等。高校扩招带给教师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人数的增多,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师常常连学生姓名和人都对不上号,这种情况在基础性课程教学中非常普遍。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加剧了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对矛盾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通过多名教师访谈发现,教师普遍对学生持积极关心态度,希望能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访谈,我们将制约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①教师平时多忙于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没有太多时间接触学生;②学生平时的基本情况都由辅导员老师负责,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基本没有联系;③新校区地处偏远的郊区,与学生联系存在诸多不便。为消除以上各项因素影响,本文提出构建学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将学生的各项信息都记录其中,实现学生综合信息的共建共享,并制定对学生跟踪式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美国教育专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一个人从出生之后即开始接受各种教育,大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高级阶段,将为人一生的专业方向和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学生是教育的产品,教育的连续性也正对应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这种连续性特点要求对主体接受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跟踪式管理,以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
国内对跟踪式教学的研究最早见于王孟斑1989年发表的《大同中学的“跟踪教育”》一文[3],另外梁家兴[4]撰文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跟踪教育;杨小云[5]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如何开展多方位的跟踪教育;冯艳[6]结合专业领域谈了如何对档案人员进行跟踪教育;尹建平[7]谈了如何做好违纪大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马永红[8]提出开展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跟踪研究的构想;刘军号[9]研究了如何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进行跟踪教育;许伟通[10]提出要对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实施跟踪教育,胡弼成[11]从理论上对教育跟踪进行了定义,并对教育跟踪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教育跟踪的实践环节主要针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考察。这类文章大多从具体工作实践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了对学生开展跟踪教育的意义,并总结出很多很好的实践经验,但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理论支撑;各种实践经验因各地区差异导致应用性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等。
3.2.1 系统论与跟踪式教学
跟踪式教学模式中渗透了系统论的重要思想。系统论是研究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哲学理论[12]。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众多要素,需要社会多项资源的支持和协助。若将教育工作看作一个整体,要素之间则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借助系统论思想,我们需要认识这种关联,探究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内部规律,充分发挥各项要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要产品,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首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教师要充分关心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重视他们的个性化特点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跟踪是了解学生特点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环节,跟踪式教学即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对学生的各项基本情况进行跟踪记录,教师能对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前期学习情况大致掌握,有利于制定和修改适合不同个体的个性化教学方法[13]。
3.2.2 控制论与跟踪式教学
跟踪式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控制论的重要思想。控制论是研究生命体、机器和组织的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控制和通信的科学[12]。控制论主旨思想是通过反馈机制,采用系统方法或过程方法对复杂事物或现象进行控制,通过调节使被控对象达到预定目标。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之一,通过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检验实践工作是否有效。
将控制论理论与高校教学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工作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保证预期培养目标的完成。跟踪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控制论的思想,学生的学习成绩、各项表现数据都能对教学的效果起到评价和反馈作用,任课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可以调整授课的进度,适当改变教学方式;学校根据反馈信息可以对教学过程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能够更为客观的进行评价。
在对跟踪式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学校教学实践,笔者设计了基于学生综合信息的教学信息服务平台,具体结构见图1所示。
该平台的用户包括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教学主管领导和系统管理员四类,每种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和责任要求,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发放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1)信息跟踪采集模块主要是对学生的各项信息进行记录,其中多项信息可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对接,例如学生基本信息主要由学生处的学生报到信息库提供;成绩记录由教务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学生日常表现、教学反馈信息由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提供;其他信息包括学生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所获奖惩情况等。
(2)分析与查询模块能够帮助教师、辅导员、教学主管对每个班级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快速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只能查看本学期任课班级的基本情况,辅导员可以查看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情况,教学主管又分为系部主管和校级主管两种,具有的查询权限也是不同的。
(3)决策支持模块主要用于帮助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开展好各项教学活动,系统会根据获得的各项数据,结合反馈信息,在教学专家库的支持下,对任课教师和教学主管的工作提出适当的建议。
(4)评价反馈模块分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评价两部分,其中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同时也作为反馈信息,系统会不间断的进行跟踪性采集。这部分的评价一般不作为教师的最终评价结果,但可以看作是对其教学工作认可的有利证明,作为个人年终考评的参考。目前高校的评估机制多注重量而不注重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非常严重,在这样的评估体制下造成教师忙于科研,无法安心于一线教学工作。该教学信息服务平台中的教师评价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使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学生、更加积极的投身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高等院校担负着国家建设人才培养的艰巨使命。目前我国的本专科教育因招生规模扩大、校区偏僻、教师评价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教师疲于奔波、师生感情疏离、教师无法安心教学的局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形成严重威胁。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该教学模式是能解决问题的;二是该教学模式一定是可以实施的。跟踪式教育从概念提出即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注重个性化的基本原则,二十几年来已在众多教育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证明了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基于学生综合信息的教学信息服务平台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下应运而生。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将针对学校本科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试点性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成果逐步扩大到全校范围。
[1]林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75-177.
[2]杨一江.地方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14.
[3]王孟斑.大同中学的“跟踪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89,(3):65-66.
[4]梁家兴.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跟踪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1997,(1):56-58.
[5]杨小云.论多方位跟踪教育[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101-102.
[6]冯艳.试论对档案人员的跟踪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85-87.
[7]尹建平,张晓辉.高校如何开展大学生跟踪教育[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74-76.
[8]马永红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74-77.
[9]刘军号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跟踪教育与管理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3):126-128.
[10]许伟通,陈侃翔.对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要实施跟踪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7,(4):88-90.
[11]胡弼成、周兰芳.论教育跟踪[J].当代教育论坛,2012,(02):4-9.
[1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60,130.
[13]朱云霞.外语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20):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