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调查研究

2013-09-28 10:36:52黄绍洁陈登美黄贤峰
环保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渣场经济损失环境污染

黄绍洁,陈登美,黄贤峰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贵阳 550081)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化学品被大量合成和广泛使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消耗过程中,因处理处置不当,相继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事件,如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入重化工阶段,以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事故已进入高发期。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重庆开县井喷污染事故、福建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环境突发事件,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一些跨国环境污染事故还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据统计,我国从1998~2006年共发生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14 742起,环境污染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4亿元,从环境污染事故程度上看,特大事故223起,重大事故322起,较大事故2 100起,一般事故12 097 起,分别占 1.5%、2.2%、14.2%、82.1%[1]。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来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现场调研和资料数据收集,选取其中两个典型环境污染事故为例,对其进行经济损失评估,分析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的建议。

1 贵州环境污染事故概况

2005~2010年贵州省发生环境污染事故87起,见表1[2]。其中水污染事故 58 起(67%),大气污染事故20起(23%),其它污染事故9起(10%)。

2 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

本文根据某环保部门的《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技术指南》、调研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等,选取较为典型的2个污染事故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

表1 贵州省2005~2010年环境污染事故统计

2.1 A公司渣场水溢坝环境污染事故

2.1.1 事故概况

A公司渣场位于贵州省F市,于1999年10月投入使用,到2006年5月29日止,渣库量已到标高941米,累计堆渣1 500万吨。渣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位于上游的1号坝区和位于下游的2号坝区。由于渣场所在地2007年6、7两个月降雨量大大高于往年同期。使坝内积水过多,1号坝区发生决堤,水流顺势流入2号坝区,致2号坝区库满,约9万方积水溢出主坝,顺势冲入坝下,冲毁部分农田后流入下游的YC河,进入TX河,流经CA江、QS江,最终进入下游水库,本次溢坝事故给沿线造成污染。事发后,有会计师事务所对污染损失进行了计算和赔偿,出具了污染损失评估审计报告。

2.1.2 对事故的经济损失评估

本次事故后,由会计事务所对污染损失进行了计算和赔偿,出具了《8.07**渣场库区水溢坝事故直接损失专项审计报告》,本文根据技术指南、调研收集的资料数据等对本次事故的污染经济损失重新进行计算,部分损失项仍沿用原评估审计报告中结论详见表2。

2.1.3 事故评估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环境污染损失评估机构。本事故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是环境污染损失的专业评估机构,虽其作为中介机构参与评估能够在客观性和公平性上有一定保证,但科学合理性难以保证。

(2)原评估报告中未考虑人身伤害损失。本文根据当地的医疗标准和生活水平对人身伤害进行了补充性估算。

(3)污染事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评估范围应该扩大。在本案例中,更多损失不是因为缺水造成,而是因为当地野生鱼受到污染死亡,而导致当地餐饮等服务业受影响。因此,间接损失的确定应该考虑渔业资源损失对当地渔民和服务业的影响。

(4)缺乏专业机构对环境资源的恢复费用进行评估。本次事故发生后,没有专业机构对事故造成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渔业资源的恢复方案及其费用进行评估,本文将本次事故责任方交纳的排污费作为水资源恢复费用,同时,将虚拟应该投入的鱼苗价值作为渔业资源恢复费用,土地资源未进行评估。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污染损失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导致环境资源损害无法得到合理的评估和赔偿,也就难以进行环境修复等相关活动。

2.2 DL江污染事故

2.2.1 事故概况

2007年12月2日,贵州A县环保局接报,该县一个村村民出现中毒症状,同时,该县另一个村也发生群体性腹泻病事件。据中毒群众反映,他们是饮用C河河水后发生中毒症状的。

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州及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40例疑似病人进行核查,并于2007年12月29日发布了情况报告,调查认定,两个村共确诊急性轻度砷中毒病人13例,亚急性砷中毒病人4例,尿砷偏高者15人,其临床表现不明显。

经调查,该县村民疾病为砷中毒引起,且砷中毒的直接原因是A公司于2007年11月24日至12月9日,违法使用广西高砷硫铁矿生产,导致大量含砷、铬等剧毒化学物质的生产废水及尾渣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环境,使C河水体受到严重污染,造成饮用C河水的部分村民砷中毒。

由于C河为DL江支流,C河的污染直接导致了DL江遭受污染,同时DL江下游为B县的饮用水源,因此事故发生后,B县政府被迫切断县城区的饮用水源,并启动应急预案,造成该县各行业缺水型经济损失。

2.2.2 对DL江污染事故的经济损失评估

根据技术指南和调研收集的资料数据对本次事故的污染经济损失进行计算,评估情况见表3。

表2 A公司渣场水溢坝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价结果

2.2.3 事故评估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事故损失评估中未考虑人身伤害损失。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统计上报医疗支出费用数据,本文只根据当地的一般标准进行了粗略评估,评估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损失情况。

(2)事故的发生,导致该企业直接被关闭。因污染事故致企业倒闭和,其损失如何界定,有等探讨。

(3)本次事故受害人未得到有效赔偿。本事故发生后,因相关企业关闭,没有赔偿主体,以上评估中应由企业承担的经济损失中,基本未得到赔偿。

3 结论及建议

(1)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的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和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污染事故的后评估工作难以开展,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量刑和赔偿缺乏依据。本文采用的技术指南中损失评价方法尚存不足,还需逐步完善。因此,应加快对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价体系、相关鉴别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

(2)环境资源损害未纳入现有的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未涉及环境资源损害的评估及修复。我国现有的环境损害赔偿

法律体系,仅关注人类所遭受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对环境资源本身的损害未作规定。这样的法律体系和制度直接导致了在事故处理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只注重诸如牲畜损失、应急费用等显性经济损失的数据保存、收集和整理,而忽略了资源环境损害的数据收集。原始资料的匮乏必然造成损失计算不全面,直接影响事故损失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应通过立法等扩大环境损害的范围,明确环境损害种类,将污染事故造成的“环境损害”纳入到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表3 DL江污染事故损失评估结果

(3)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随意性大,缺乏专业的污染损失评估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价的专业性较强,涉及环境保护、资产评估、农业、林业、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机构进行全部的损失评价工作,造成评价结果不全面,不能对经济赔偿和司法判决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一个独立的中介技术机构,特别是具有专业环境保护知识的专业机构进行污染损害的评估鉴定,并制定修复方案。

(4)环境损失评估技术能力不足,缺少专业技术培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各地方的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特别是贵州省这种西南欠发达城市,在未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下,无法保证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得到合理应用。因此,在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估方法和技术后,还需要及时启动专项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个人环境损失的评估能力。

[1]董文福,傅德黔.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7):75 -78.

[2]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编.贵州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11:213.

猜你喜欢
渣场经济损失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部关于海上交通事故等级划分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的公告
交通财会(2023年9期)2023-10-29 00:10:38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太平料场弃渣场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水电工程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
烧伤创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