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智勇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86)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是军事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该学科属于新兴的学科。它是军事语言学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它对于提高人们尤其是军队编辑人员的全面素质,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培养高素质的新闻出版编辑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出版期刊9849种[1]。截至2007年,我国军队主管主办的报纸有10多种,军队主办的期刊257种[2]。
军队报刊是军队新闻出版中的重要方面军,也是中国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队这个性质出发,军队报刊既有与地方高校报刊在本质上的趋同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研究探讨军队报刊的办刊规律和特点,尤其是研究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并形成专论,这对于军队转变办刊理念和办刊机制,使军队报刊向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整体提升军队报刊的质量和水平,都具有很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军队主办的报刊,既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新闻出版群体,又是国家整个报刊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报刊要为完成“打得赢、不变质”的两个时代课题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坚决服从于国家报纸期刊建设的大局,置身于改革大潮之中,努力加强其著名报刊及著名栏目建设。为此,认真研究并构建“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对于研究探讨军队报刊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军队报刊的办刊规律,坚持走特色化之路,办有特色化报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是军事语言学的重要支撑。
军事语言是全民共同语的一种变体。军事语言作为军人思维物质外壳和军事思想的表达形式,是对军事实践的理论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高度凝练或概括。军事语言学,就是以军事领域的语言现象即军事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的原理和知识探索、总结军事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为军事语言的形成、使用及规范化提供语言学依据的学问。
在军事语言研究这个领域里,除了以研究军事语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语言学”之外,还有“军事指挥语言学”、“军队政治工作语言学”、“军事装备语言学”、“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军事新闻语言学”、“军事格言”等分支学科。他们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有力地支撑着军事语言学学科。舍此,也就没有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军事语言学学科。
(二)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能够有效提升军队报刊的质量。
一般而言,军队报纸是军队相关部门的喉舌;军队期刊是军队中用的“窗口”、阵地和园地。它们都是军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是展现军队全面建设和崭新风貌的主要载体。
军队报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报刊编辑人员的素质,取决于编辑人员对编辑语言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大幅度提高军队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在编辑人员能力素质提高的前提下,军队报刊质量的提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三)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是军事语言学的重要内容。
军事语言学是研究军队生活、工作的语言规律的学问。军队报刊编辑出版工作,本身就是军队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这个工作的语言运用规律和特点,就是军事语言学的本职任务。因此,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对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就承担了军事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这样,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作为军事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就具有了同一本质属性。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内容。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性质、内涵、特点、分类,以及支持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等等。
(一)定义和性质。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既是军事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编辑语言学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就是关于军队报刊编辑如何正确使用编辑语言完成工作任务的学问。主要是对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对其性质、特点、作用、内涵、形式和编辑语言常见错误等的研究。这个定义,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其一,具有报刊归属的限定性。即所研究的对象是指军队主管主办的报纸和刊物。其二,具有报刊类属的限定性。即仅指军队的报纸和刊物,不包括军队的其他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其三,具有人员主体的限定性。即专指军队中从事报纸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员,不包括校对人员、管理人员、发行人员等。
(二)内涵。
关于“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的这个定义,就其内容而言,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它是一个整体概括,即“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其二,它的研究主体对象,就是从事军队报刊编辑的人员;其三,它的研究客体,是军队报刊的编辑语言 (包括编辑语言的基本理论、特点、作用、规律、运用技能等);其四,它的实践价值,即:编辑人员正确地使用它,能够圆满地完成军队报刊的编辑出版任务。
(三)特点。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作为一门军事语言学方面的重要学科,主要具有五个鲜明的特点。
1.军事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本质属性上说,军队报刊具有军事性的本质特性,那么,军队报刊的编辑语言,当然具有军事性的特点。第二,从编辑语言所使用的语汇来言,它主要是特殊的群体性行业用语,即专用的军事语汇。例如:战争、战斗、值勤、处置突发事件、兵力配置等。
2.独立性。在军事新闻出版工作中,军队报刊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军事出版 (书籍)、军事电台、军事音像、光盘、军事网络等。作为平面媒体纸质的军队报纸和刊物,不同于军事新闻出版,是独立于其他军事出版门类的一种出版物,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报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编辑语言也自然具有其独立性。例如,影像的编辑语言主要有蒙太奇、剪接、切换等,这些是报刊编辑语言所没有的;而报刊编辑语言的校对语言、版面语言等,又是影像等编辑语言所不具有的。
3.系统性。系统性来自于独立性,是由独立性派生出来的。它是指军队报刊编辑语言有其自身的编辑语言理论体系,在体系上是系统的、连贯的,具有自己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例如,其分支有:军校学报编辑语言学、军队学术期刊编辑语言等。
4.保密性。保密性是军队新闻出版工作的共同特性。它也是对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特殊要求。什么该发表,什么该保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应当严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
5.规范性。在使用军队报刊编辑语言中,既要执行国家的标准,也要执行军队的法规、规定,还要执行编辑出版行业的规范制度。同时,在运用语言中,除了要符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的语言文字表述之外,还要注意用军事语汇来表达。要使用军事化的语境、军语和军事语汇等,符合部队条令条例的要求。
(三)分类。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分类,在本质上与其他编辑语言的分类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研究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分类,就要认真地研究编辑语言的分类。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报刊类属来划分,它可以分为军队报纸编辑语言和军队刊物编辑语言两大类。就军队刊物编辑语言来划分,可以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编辑语言两类。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以下5大类23个小项目。见下表:
表一:编辑语言体系结构层次
第一类——满足基本的语言要求。主要包括自然语言、熟语语言,等。它又可划分为两个子层次,即I:旨在满足基础的语言要求 (自然语言);Ⅱ:旨在满足辅助的语言要求 (熟语语言)。这一层次的任务是:保证所有的军队报刊编辑人员,都应达到共同的、起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
第二类——达到信息、知识物质载体形态基本的政治要求。主要包括社会语言、哲学语言。其任务是:保证所有的编辑人员都应达到和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判断能力,借以保证物质载体形态符合基本政治标准。
第三类——借以准确表达有关学科、专业内容的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其任务是:保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等领域的编辑人员,达到分别掌握有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和了解有关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
第四类——为实现编辑手段现代化所必需的层次,主要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语言。其任务是:保证有关编辑人员达到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同编辑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的要求。
第五类——达到国家出版部门规定的出版要求的层次,主要包括专业语言。其任务是:保证一切物质载体形态在编辑设计和艺术编辑等方面的外在质量,严格达到国家出版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编辑语言总体系中的各种具体的语言,主要有23个小项。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作用。它们的名称是:自然语言,语法语言,逻辑语言;熟语语言,方言语言 (地方语言),古代语言,国语言,缩略语言;社会语言,哲学语言;科技语言,符号语言,数学语言,数据语言,图像语言,表格语言,计算机语言;编码语言,框图语言,检索语言;专业语言,版面语言,校对语言。
编辑语言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系统化的研究。但它的提出毕竟为编辑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语言是具有模糊性的,但作为编辑人员却又要尽量地精确,这无疑是一个矛盾。如何适当地加以处理和解决,这便是编辑语言和编辑语言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编辑语言和编辑语言学的研究,应该力求吸收和借鉴数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因而编辑语言学的研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一)内容的理论性。
既然是关于一门学科的学问,当然应当有理论性。况且,编辑语言学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学科,作为其重要分支的军队报刊编辑语言,自然应当具有理论性。
(二)体例的科学性。
这主要是指该学科在内容上不能分割,在衔接上不能断裂,在上下贯通上不能断气,具有内在的连接性。
(三)内容的实用性。
军队报刊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军队报刊编辑人员经常使用的编辑语言,其内容不必贪大求全,而要力求实用。
(四)举例的独特性。
在例证的选择上,要体现出军队报刊的主要特色。
(一)关于报刊编辑纠错问题。
据《人民武警报》载文认为:“日前,读到一篇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的访谈录,谈到教练员的必备能力时,他特别强调应具备计划和纠错两大能力。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的姚滨说,培养人需要有一个计划,剩下的就是纠错。运动员能拿世界冠军,往往并不是他有多么优秀,而是他比对手少犯错误。这一理论对提高部队训练质量,实现安全发展不无启示。”[3]这也对军队报刊编辑人员提高自己的纠错意识,也不无启示。
报刊的质量是报刊的生命。提高报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始终如一地抓报刊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又在于: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纠正所有的错误。
纠正错误,是编辑工作的本质职责。然而,能否纠正错误,则取决于编辑人员纠错能力的强弱。纠正错误,应该有知错的预见力和洞察力,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错,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要对出错行为进行科学的判断,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所以,及时地纠正错误,关键在于切实地提高编辑的纠错能力。
(二)关于军队报刊特色问题。
特色,是军队报刊独特个性的体现,也是某一报刊有别于其他报刊、军队报刊有别于地方报刊的根本特点。只有具有特色,军队报刊才可能生存、发展、壮大。
军队报刊要创办名刊名栏,必须走特色化之路。为此,要在对整个报刊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军事报刊的特性,用特色意识办出特色报刊。例如,国家教育部从2004年起,已经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名刊建设工程”。经聘请全国知名专家认真评审,评选出了全国高校学报的首批“名刊”和“名栏”。这对于转变办刊理念和办刊机制,使高校社科学报向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整体提升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都具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军校主办的学报,既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期刊群体,又是国家整个学术期刊和高校学报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报刊要抓好名刊名栏建设,其核心还是要坚持走特色化之路,办出有特色的期刊。
军队报刊具有一般特性和军事特性。军队报刊的一般特性在于,军队报刊具有地方一般报刊的特性。以高校学报为例,就具有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和指导性。[4]所谓学术性,就是对某一学科问题研究有创造、有新见、有价值的特性,它最集中地表现为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新知识。学报所发表的论文要进入学科,重在创新,有独树一帜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学术性的内涵概括为学科性、创新性、科学性。所谓理论性,是指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有别于一般学术期刊和一般研究性文章,应当具有纯粹的理论阐述,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的阐述道理,以及符合规范地引用丰富的、最新的参考文献,但又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别人的。所谓专业性,是指学报主要刊登与本院校的专业和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具有强烈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所谓指导性,是说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学报刊发的论文能够引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与方向,能够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的论文写作格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军队报刊的军事特性,即:军事性、政治性和保密性。军事性是军事报刊的特质。军事性就是直接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服务的。军队所主办的报刊,是直接为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准备服务的,具有鲜明的军事性。所谓政治性,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那么,它所办的所有报刊,就都有了鲜明的政治性的特性。从另一方面说,军事报刊多为社会科学类报刊,而社科类报刊就具有政治性的特质。毋庸置疑,政治性是包括军队报刊在内的一切军事报刊所具有的特性之一。所谓保密性,即指军队报刊必然具有严格的保密性,这是由其军队的特殊任务和性质所决定的。其保密性主要体现在:严格遵守军队的法规法令和新闻出版纪律,不该刊登的坚决不登,不该发表的坚决不发;注意国际、国内有别,公开与内部发行有别,军队内部与外部有别,严防发生失泄密事件。只有这样认识了军事期刊的基本特性,才能把握正确的办报办刊方向,坚持走特色化之路,创办出著名报刊、著名栏目来。
(三)关于编辑审稿问题。
编辑的审稿工作,是报刊出版的关键环节。一期报刊,是由一篇篇稿件连缀而成的。所以,报刊的最终质量,也就取决于每一篇稿件的质量。那么,对于稿件的取舍,就是十分关键的了。取舍正确,留优汰劣,报刊的质量肯定就高。选择了平庸的稿件,报刊的质量就平庸;选择了错误的稿件,报刊就会犯错误,质量就会下降。因此,报刊编辑都有着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范围内对稿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裁量权。报刊编辑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作风素质等等,都与刊物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报刊要有质量,编辑人员就一定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编辑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强,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全神贯注地看稿改稿,以高超的纠错能力去纠正原稿的错误。
关于编辑审稿工作,还有一个问题比较重要,即编辑人员如何对待自己审稿中的错误。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编辑工作中出现错误也是非常正常的、允许的。只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就能够坦诚地对待自己审稿中的错误,从而认真地知错就改。只要能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一个好编辑,就有益于报刊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编辑素质问题。
编辑选择取舍稿件,主要是看编辑人员自身的素质如何。素质高低决定取舍选取的高下,同时也决定了加工稿件的高下,决定了报刊质量的高低。
素质问题说到底其实也是个人才问题。所以,强化人才意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当前尤其要重视的是:一要加强奉献精神教育。使报刊编辑人员热爱编辑工作,安心这个工作,耐得寂寞。二要明确量化标准,对编辑人员的编辑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策划成绩,予以统计量化。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学术腐败。四要培养编辑的读者意识,真心实意为读者服务。五要加强培养,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
综上所论,“军队报刊编辑语言学”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颇难的系列工程,需要下工夫才能有所收获。军队报刊的编辑人员,应当以编辑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极端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架构自己的编辑学理论体系,用认真实践和勤奋学习来填充框架的具体内容,使自己在编辑工作中有错必纠、有错就改,真正为提高报刊的全面质量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
[1]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概况 [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8-06(1).
[2]张伯海,田胜立。中国期刊年鉴[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徐飞.提高教练员纠错能力[N].人民武警报,2007-06-26(3).
[4]雷智勇.关于军队报刊创办名刊名栏、走特色化之路的思考[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6,(2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