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勇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在很多情况下又会严重地阻碍现代化进程。如何创新政治参与,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考验着我们的政治智慧。
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可以促使政府及时正确地了解公众的利益要求,制定公平的公共政策,增加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政治权威;第二,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第三,增加社会上所有集团参政的程度。①这三点构成了现代政体和传统政体的分水岭。G·哥迈尼认为政治在现代化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国家组织的合理化,包括工业社会中执行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国家职能的高度有效性;第二,经济、政治和社会诸领域领导和接纳结构变迁的能力,同时又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整合;第三,全部或绝大多数成年人口某种形式的政治参与。②这两位学者选择了三个基本一致的元素,即“权威分工、职能整合和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权威分工和职能整合能够得到更好保障的隐潜条件。政治参与是现代化的政治标志和必要条件,没有政治参与就没有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得益于公民自觉而自益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成熟的程度,往往是政治发展程度的标尺。③
政治参与对于现代化的进程并不总是具有积极意义,某些情况下,还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1. 破坏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是公民与政治体系发生联系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形式,必然影响到政治利益的分配。每个公民都想通过政治参与获取自己的政治利益。随着现代化的进行,社会开始分化。各个阶层为了影响政府的价值分配,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治参与方式,当利益满足时,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当利益不能满足时,就可能通过非法政治参与实现自己的利益,最终会有害于政治稳定。诚如日本学者蒲岛郁夫所言:“当政府顺应民意,而且当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同国家保持一体感时,其政治体制是稳定的。反之,当政府违背民意,公民对政府怀有明显的不信任感时,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将日趋紧张。”④
2. 破坏政治控制。经济的初步发展致使各种新兴阶层出现。新兴的阶层为在社会价值分配中居于有利地位,力图加强政治参与;而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利益阶层则力图维护现有政治体制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就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紧张状态,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政治失序。
3. 破坏公共政策。在现代化过程中,新的阶层为了维护自己在社会价值分配中的有利地位而开始广泛参与政治。但政治参与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公民参与最严厉的指责集中在公民参与造成了公共政策的扭曲。托马斯将其理由总结为:第一,由于公民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和常识,所以,他们可能会对专业领域或科学界认定的政策质量标准提出质疑。如果在公民参与后通过的最终公共决策中,这些标准被忽略了,那么,公共决策的质量无疑会遭受损失;第二,公民参与可能会导致公共项目运作成本的增加;第三,公民参与会阻滞改革、创新;第四,很多代表特定群体的公民在受邀参与公共决策后追逐特殊的利益,从而导致了更广泛的公共利益缺失。⑤在这一时期,虽然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出现了贫富差距,社会上日益增强的要求公平的呼声带来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但是过多的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的是政府效率低下、社会发展速度放慢、公共项目成本增加。这与现代化对社会的要求是不相符的,不符合公共理性。
政治参与的发展在现实中往往遭遇种种困境。究其根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社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这个社会的历史环境有关,存在着路径依赖。中国的封建文化思想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公民参与的扩大和深化,阻碍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教育思想、社会习俗等,为传统的官僚政治提供了文化土壤。传统礼治所积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会阻碍公民意识的形成,使公民习惯于服从权威的统治和传统的教条而非主动参与。中国传统“差序格局”社会形态中,以己推人的自我主义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根本理念,人际关系是社会沟通和交流的主线。这种传统的格局,特别是群己之间的界限不明,使私人利益较之公共利益往往占据上风,公民参与精神的觉醒举步维艰,公民共同体的形成更是不易。
受历史文化的路径依赖影响,公民参与深度、广度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不仅需要正式制度的保障,更需要非正式社会观念的更新与进步。
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渐进性特点,相对而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这不仅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1. 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环境有待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与国家的政治环境相适应,虽然我国成效显著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使政治环境的结构和现状朝着良性、稳定的方向发展,但其构成要素的发展状况并不平衡,还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使权力体系向更广泛的阶层、集团,特别是新兴社会力量开放,以激发和保持政治体系的活力。
2. 公民政治参与制度体系不健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信访制度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逐步形成健全的政治参与的民主运行机制和程序。此外,公民参与还要建立有效的回应机制。
3. 在当今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启动力量的社会转型期,一部分党政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所造成的腐败现象,削弱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民群众对政治参与的冷漠和离心力。
2.1 通过设问与追问,激发“深度学习” 问题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学案以活动单的形式设计,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是基础内容的深入理解,可以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可以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在学生展示中使问题得到完善,在各个环节中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进行补充和追问,也可提出新问题再次讨论[2]。
公民社会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唯有健全的公民社会才能实现公民参与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的公民社会发展仍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 社会参与空间不足。主要表现为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中,政府掌握着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与之相对应的公民社会却由于资源匮乏难以实现有效的社会参与。
2. 公共理性缺乏。一方面表现为公民的参与意识不足,被动地接受政府单方面的政策供给和管理。另一方面,公民的参与缺乏公共性。一些公民参与的动机不纯,个人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公共利益成为他们的唯一参与目标,公民对个人利益的关心,虽然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却降低了参与的质量。
3. 组织化程度不高。公民社会的组织化是民主发展的重要经验。我国当前的公民参与组织化程度较低,这使得公民的需求统一表达转嫁为政府职责,加大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成本;同时分化了公民力量,公民参与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四)制度外政治参与有扩大趋势。
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参与,必须有高度自治性、适应性和高内聚力的社会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
1. 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的建设。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作用和政治权力,正确处理好党、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决策和监督职能,以法律形式保护各利益群体的正当利益;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组织和动员公民通过合法程序参与立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立法和政治过程,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依法开展工作,实现劳动群众“准组织化参与”,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和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支持他们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作用。
2. 形成多元的利益表达渠道。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各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的利益差别,其利益表达要求强烈。要鼓励建立相关社会团体,积极借助于电视、新闻、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使大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的表达,增强政治参与体制的自立性。
3. 健全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监督机制。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加强对违法失职行为的查处力度,提升公民政治监督的积极性。加强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用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并约束其非理性行为,使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有理性和秩序。
政治文化指的是政治方面的认知和习惯、风俗等,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⑥。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参与行为。传统的观念极易形成强大的思维惯性。只有重塑新观念、新理念,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并不断加以强化,才能消除观念壁垒,确保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实现。
我国社会中动员型参与较多,政治冷漠现象普遍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关。政治文化没有实现转型,政治参与模式就不可能实现转型。推进公民政治参与,首先就面临着培育政治文化的问题。以积极的姿态,努力建设一种适合新型现代化的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主流政治文化在政治整合和政治稳定中的作用,促进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公民要增强主体意识,政府要加强对公民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① 布莱克,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88∶88.
② 布莱克,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88∶88.
③ 万斌、陶建钟.政治参与: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时代命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126.
④ 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5~6∶5.⑤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34∶32∶32.
⑥ 阿尔蒙德, 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