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峡《第一交响序曲》的音乐分析

2013-09-28 06:55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谱例大调乐段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2001年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热播,红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民,也留给了人们对激情岁月的重新思考。在现在这个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活中,物欲横流、人心骄躁,《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播出无疑给现代的人上了生动的一课。2003年12月,我国著名作曲家管辖先生根据此剧配乐及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配乐,改编而成的《第一交响序曲》,表现了老一辈革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心灵深处的崇高美。也成为新时代人们革命精神和对激情岁月难忘回忆的代表性交响音乐。

一、 创作背景

关峡,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河南开封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以《大提琴狂想曲》获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二等奖,《第一弦乐四重奏》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二等奖。现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

主要音乐作品有:电视剧音乐作品《围城》《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深受观众喜爱;《第一弦乐四重奏》、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第一交响序曲》、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等。

1997年,作曲家关峡受邀,为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创作配乐,2001年于北京首演。该剧是我国21世纪第一部抒情悲剧风格的原创民族歌剧,被誉为“填补了中国原创歌剧10年的空白”。在《悲怆的黎明》处于扫尾阶段时,作曲家关峡又受邀为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配乐。关峡看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剧本后,认为《悲怆的黎明》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映了老一辈革命者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充满激情与温情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待人生、爱与死的崇高情感。作曲家将歌剧的前奏曲作为电视剧的片头曲,其他都是为《激情燃烧的岁月》专门创作的。2003年,作曲家将歌剧配乐和电视剧配乐改编升华而成《第一交响序曲》。

二、 音乐分析

1.曲式结构图

2.音乐本体分析

引子(1-13):bB大调。引子是由(7+6)的两个不对称的乐句构成,前乐句在bB大调上展开,在弦乐声部此起彼伏的连续6连音的琶音背景下,4支圆号弱起进入,通过急促而又有序的5到 1的四度跳进和1到 5的五度跳进,奏出英雄般的号角声,像是在吹响集结号一样(见谱例1)。

谱例1

后乐句为前乐句的转调变化模进,此时铜管组在G大调上继续奏响,卡农式的先后进入,再伴随着定音鼓和木管组的的加入,使情绪不断高涨,描绘出一幅战斗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见谱例2)。

见谱例2

最后,整个乐队到达一个小高潮后,级进下行,为首部的的进入做好铺垫。

首部(14-55):由三段构成的多段并列曲式写成,调性转到D大调。A和A¹为复乐段,A乐段(4+4)的两句类、方整性结构,a句旋律由弦乐组弱起进入,级进下行,作曲家为了打破传统强弱关系,在这个弱起的地方用了ff,更贴近战场的那种紧张感(见谱例3)。

谱例3

4小节的a乐句以中国传统五声音阶1 2 3 5 6为骨干音,加入偏音7。b乐句主要由4度和6度音程的结合,再加上木管声部音程的衬托,突显出旋律宽广优美极富歌唱性,歌唱了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英勇战斗的恢弘画面。B和B¹为乐段重复,B乐段为(4+4)两句类的、方整性结构,以钢琴为主导,B乐段是A乐段的一个对比乐段,虽然说是对比乐段,但是其旋律材料显然是A乐段的一个变奏发展, 所以它与A乐段的对比并不强烈。(见谱例四)

谱例4

c乐句旋律上行6度后下行级进进行,音区跨度不是很大,情绪抒情委婉。c¹乐句为c乐句的变化重复。整个乐队织体平缓,与双簧管形成问答式的对话,从侧面表现了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B¹段在连接时稍加改变,最后6个32分音符的五连音,两两为一模进动机,两次下八度模进重复,为C乐段的进入做好铺垫。C乐段是将A、B两个乐段材料的一个高度融合,旋律声部很巧妙地从钢琴演奏转移到了大提琴演奏,4小节后有转到了小提琴演奏。C乐段是对首部的一个完美总结。

中部(56-214):中部是由四段构成的多段并列曲式写成。D段采用展开性段落的写法,规模庞大,内部矛盾冲突异常激烈,与奏鸣曲式中的主要展开部很相似(见谱例5)。

谱例5

在乐队不协和的快速音程和定音鼓的狂躁声响中,调性不断地变化,在第65小节巴松管、长号和大号快速的奏出主题,弦乐声部以两小节为一个同音反复的模进动机向上三度模进。表现了在紧张激烈的战场上,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畏牺牲、浴血奋战,同时从侧面表达了先辈们对和平,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在第78小节4支圆号再一次奏响引子中英雄般、激越的号角声,此时只有弦乐声部以快速的八十六的节奏型衬托着旋律声部。好像战斗再次打响,司号员吹响冲锋号,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就像一把钢刀一样插进敌人阵地的纵深(见谱例6)。

谱例6

第98小节调性转到E大调,第102小节,引子的材料第2次出现。第107小节转到A大调,弦乐声部采用跳音的形式,先是一个八分音符的上行八度大跳,紧接着是下行急进进行,再重复了六个小节后,采用同样的形式下行2度模进。第115小节转到B大调,引子的材料第三次出现,音乐不断地推进,再加上中部一开始的乐队不协和的快速音程和定音鼓的狂躁声响也不断地在D乐段中反复出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僵持阶段。在第135小节速度由原来的每分钟144拍突然变为每分钟54拍,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为F乐段的进入做好铺垫。F和F¹乐段为乐段重复,F乐段为(6+4+5)的三句类的不对称的乐段构成。F乐段速度稍有加快,e乐句异常柔情的小提琴独奏和前面激烈的战斗场面行成鲜明对比,接着第147旋律声部转移到最接近人声的双簧管声部(见谱例7)。

谱例7

F¹乐段一开始,木管声部和第一小提琴进行卡农式模仿,相互交织、衬托,缺一不可,展现了新中国一片安宁祥和的画面,也令人回想起曾经那撕心裂肺的血与火、生与死场景(见谱例8)。

谱例8

最后两个7连音的上行级进进行使G乐段很自然的由bE调转到F调。G乐段为F乐段的转调模进,与F乐段不同的是,G乐段的主旋律由木管声部和弦乐声部共同演绎。而此时的铜管声部和打击乐声部起着背景衬托作用,使音乐更加丰富,更有说服力,进一步的加大了音乐的推动力,丰富了音乐的画面感,使听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第167小节的最后一拍,32分音符的音阶式的级进上行将音乐推向G乐段的最高潮。第171小节先是一个5度下行跳进,接着是级进上行到小字三组的e时,紧接着是一个下行的9度大跳再是音阶式的级进上行,采用fff的强力度结束在F大调的主音上,从第173小节开始为G乐段的一个补充,为H乐段的进入做好铺垫。(见谱例9)。

谱例9

H乐段为(10+4+5+4+5)的5句类的、非方整性的乐段。j乐句长达10小节,旋律在双簧管声部,j乐句主要是起到一个桥梁过度的作用,使用4/4、2/4交替拍子。k乐句从第186小节最后一拍的后半拍弱起进入,旋律在大提琴声部,k¹乐句旋律转移到第一小提琴声部。从第187小节开始大量使用颤音和震音,像是两个年迈的老者在相隔多年后第一次见面的场景。l乐句旋律声部由第一、第二和中提琴演奏,此时圆号和大提琴声部跟旋律声部形成卡农式模仿,像是两人在互诉衷肠(见谱例10)。

谱例10

第199小节的音阶式级进上行很自然的将音乐推向H乐段的最高潮。l¹乐句是l乐句的高八度重复,最后结束在F大调的主音上完满终止。整个H乐段其实是G乐段的情感升华,两个战争中的幸存者在相互诉说着当年的故事以及这么多年思念逝去的和健在的战友的思念之情。最后10小节的同音反复进行,为再现部的再现做好铺垫。

再现部(215-234):为缩减再现,再一次奏响最初那气势恢弘、感人至深的激情主题。庞大的乐队合奏,愈演愈烈,情绪到达全曲的最高潮,最后在以fff的强力度结束在主和弦上。

三、 总结

《第一交响序曲》以中国传统五声音阶1 2 3 5 6为骨干音作为全曲的发展材料,我们可以从其行腔走句的深层结构中听出我国民族民间旋律旋法的若干独有特色。《第一交响序曲》与歌剧《悲怆的黎明》和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情节、人物有着密不可分联系, 但又超越了歌剧和电视剧中的具体人物形象,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人生的感悟。音乐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以感人至深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鲜明的主题思想而成为我国当代交响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经久不衰。

[1]关峡《电视剧音乐〈激情燃烧的岁〉月创作札记》.人民音乐[J],2003年第12期。

[2]关峡《作曲的阐释—由创作<悲怆的黎明>所引起的对中国歌剧创作问题的思考》.人民音乐[ J], 2002第2期。

[3]居其宏《歌剧的情节结构与戏剧结构—由歌剧〈悲怆的黎明〉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J],200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谱例大调乐段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解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美学特征*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G大调随想曲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G大调小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