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传统架上雕塑的材料是比较有限的,泥、石、木、金属(金银铜铁等延展性较强的金属)、石膏等。天然石材作为优秀的雕塑材料被艺术家塑造出不胜枚举的经典作品——比如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的《阿波罗和达芙妮》,是一件脍炙人口的作品。雕塑被赋予强烈的动感,不稳定的构图,大理石变得轻盈,乘风而上,石料本身的沉重感荡然无存。贝尼尼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圣德列萨祭坛》,其中女圣徒得列萨神情迷蒙,四肢无力地仰卧在云端,小天使正要用那爱情之箭刺向她的心,雕塑形象柔美生动,感染力强。
凡尼·洛伦佐·贝尼尼,阿波罗和达芙妮,1662-1665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圣德列萨祭坛,1645
由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是完美的人形与模仿对象的质感趋近。使得石头的本身的特性与它被赋予的柔软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观者带来惊艳、诧异、以及震惊的心理效果。观者对于这样的艺术品是抱有敬仰之心的。特别是此类古典雕塑主题多以宗教故事为背景。人物形象比例都依照统一的完美比例来执行,使得雕塑作品本身带有巨大的美感和宗教上的神圣感。当时艺术创作的题材总是与信仰密不可分。把人的精神信仰幻化为雕塑形象。雕塑作品表现出来的气质都是宏大的场面或神圣的、能够让人引发心理崇拜的偶像。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气凛然、人体结构饱满、形体有力、比例完美,比如《大卫像》。坚硬的石头经过他的雕琢后变得生命力盎然,大卫这位英勇年青战士的瞬间神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他的另一件作品《哀悼基督》,则让基督教徒们对圣经中耶稣被从十字架放下的瞬间形象有了三维空间中的可信依托。而雕塑作品把这个神化的宗教故事形象表达的淋漓尽致,是当时最接近大众想象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说艺术家们的杰出塑造手法,让观者免去了想象。
东方大部分国家以信仰佛教为主,使得我们现今能在诸多东方国家看到大量的石窟佛像。比如中国的龙门石窟、大足石刻、柬埔寨吴哥窟石雕等。这类宏伟的经典之作体现出的是雕塑者的虔诚。被这种虔诚的心所包裹的雕刻者们都是把雕像尽可能表现的雄伟,让人仰视,但是又不会像西方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样悲壮,大部分的东方神像都是面目温和、神情慈祥。观者看了能够身心愉悦,以此起到对信徒的引导作用。在佛教的雕像中,很多都有上半身前倾的状态,起到一定的心理震摄效果。
在形式上,古典雕塑和部分景观雕塑是程式化的、纪念碑式的。这类型的雕塑都有固定的造型要求即造像法。如埃及雕塑的正面律:“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身体,正面直对观众;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则非常简略;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装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以上是古埃及雕塑艺术沿袭下来的典范式的造像法则。在文艺复兴前的雕塑艺术都以静态、稳定的形式为主。人体多是直立状态。稳定的材质、永恒的主题、程式化的形式,给观者带来一种虚无的、肃穆的、永恒的联想。
图2-4,图坦卡蒙雕像,14世纪
雕塑给观者的传统印象就是可触摸的,以金属、泥土或石料木料等材料载体,用一定的专业处理过程,以三维立体的实体呈现。它所具有的性格是在空间中的静止与沉静。雕塑家在传统的雕塑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技巧实力是让观者叹为观止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这样的作品面前,观者只是观者,他/她只需要用观看者的视角去感受作品,而不需要参与到作品中去。
从罗丹到极少主义的材料和形式本身风格的变化。杜尚到波普雕塑到劳森伯格和沃霍尔对现成品的使用。博伊斯“社会雕塑”的概念的提出。雕塑的意义被一次次改变和拓展,传统的概念快速地被消解了。现今,当代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类别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当代雕塑的制作如何突破传统而更具有当代性,成为了摆在艺术家面前的一道题。“良久以来,艺术的一大基本任务就是激起想望,可是满足想望的时机却尚未成熟。每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史上都经历过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下才能获致成就,换言之,需借助崭新形式的艺术来求突破。(Alexander Brandt.吴宝康译.《新艺术经典》[第1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对艺术的突破的愿望的实现就是要求艺术家要不断的突破自己。如何在雕塑作品中比较好地传达自己的创作观念,如何让其他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们能够了解艺术家自身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抑或创作观念能够只用纯粹的架上雕塑表达完全么?在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下,艺术家们就不得不深入思考自己的创作形式,努力探索开拓当代雕塑发展的道路。
1.[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第1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金·莱文 著 常宁生 刑莉 李宏 译《后现代的转型》[第1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殷双喜.《现场: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 [第1版].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