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3-09-26 07:07陈鹭慧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性

陈鹭慧

摘要 体育学科教学是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标,即让学生学会锻炼方法的同时实现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体育教师都在积极地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也有了一定的收获。但是在改革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体育课,仅仅在教材内容上作了一些改进,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笔者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十年的教学摸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效果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对影响课堂教学组织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期交流。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

前言: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是为了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所采取的各种保证措施与手段。合理的组织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合理使用场地器材防止伤害事故,保证课的严密紧凑进行。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上要包括:体育课堂常规,安排学生的队形与调动队伍,布置场地器材,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骨干培养等。而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因素制约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效率例如:体育常规不到位;队伍的调动过于繁琐;教师讲解没有做到精讲等。笔者通过与教师、学生访谈、调查、以及观察、分析等手段了解到影响教学组织的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体育教师的素质;教学内容方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环境等因素。笔者对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解决的对策。

1 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主要因素

1.1体育教师素质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体育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主导作用发挥程度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据调查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中:教师态度不好,训人(教学艺术欠佳)占37%,学生不会做动作,看不到自己进步(反馈不及时)占47.5%;教师管得太多学生没有主动权(主体意识不强)占43%。可见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观念和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应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1.1.1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能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才发挥出来的。而课改以来很多老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因素导致教师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课堂上形成学生主体盲目的研究学习、合作学习,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无益的练习,而对达成学习目标的并无多大的帮助。因此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性评价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组织效能。

1.1.2体育课堂教学是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来完成教学目标的。那么其中教师的“教”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示范、讲解等途径来实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否精彩、动作示范的时机、正确性、讲解内容是否简念易懂、评价的是否得当等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组织的效果。而上述这些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对教材的把握理解能力。

1.2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影响:体育教学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材进行处理、对课堂进行结构安排、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的一系列动作,是体育教学主要过程,也是体育教学组织有效性的主要实施阶段。在这一因素当中主要影响教学组织效能是教材以及堂结构因素。在“你希望体育教学从哪些方面改进更能提高你的学习兴趣”的调查中,希望体育课要结合学生特点,多安排游戏和比赛的占47.2%;希望教师组织教学、处理问题时间不要过长,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时间的占32.5%;希望增加活动器材,增多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占26.6%;希望教师不要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要给学生主动权的占22.7%;在对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调查分析中了解到,认为体育课上得枯燥乏味教法陈旧占55%。因而,体育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对教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教学的组织效能产生影响。

1.3学生学习状态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活动。小学生作为体育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动地以自身的独特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现行的教学课程体育课基本都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两节和下午的课程,学生经过文化课学习以后,都明显感到了疲劳,在思维上合体力上都会有所下降,学习状态欠佳。这对体育课的知识教学以及技能教学都产生了影响,同时对体育课堂组织也有很大的影响。

1.4课堂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影响:体育课大部分都是在室外上课,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显得十分的重要。很多时候的教学组织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等限制,效率大打折扣。如:小场地的情况下多个教学班同时上课;没有跑道的情况进行的长跑的训练等。因此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很大程度上需要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2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的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的组织也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与方法,但是在这些方法中有些方法并不是都能很好的发挥组织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有效地组织教学时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锻炼或者获取知识。要做到组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教师素质方面

2.1.1教师的教育理念应本着培养人的发展而发展。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其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其身体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并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另外还要注意休闲运动处方的科学设计、运动负荷、运动时间、运动恢复、运动营养的科学指导,加强防病抗病、预防运动损伤、强身健心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努力使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1.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的推进需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体质弱、运动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从课堂的指挥者变成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在整个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这样就可以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教学内容方法方面

2.2.1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进行组织教学。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分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生动活泼、游戏性较强的内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2.2.2教师应根据教材选择适当的组织方法。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中跑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2.2.3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应根据这一特点不断变化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还是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则是班级教学的补充。教师应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对象情况及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我们在经常的采用分组形式:自然班级形式。分组轮换形式、分组不轮换形式、个别教学形式、先合(分)组,后分(合)组形式等。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的组织形式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如合班分组形式,主要采用按水平分组、按性别分组、按兴趣分组;小群体分组主要采用合作型分组、友伴型分组、同质型分组、异质型分组;俱乐部型分组等。在这一两年来还出现了SPARK的分组方法:如按照衣服颜色、2-3人同一身体部位快速贴紧、按照生日月份等形式的快速分组方法,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分组的时间提高组织的效率。

2.3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组织效率。

2.3.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游戏更是儿童的天性、权利,是他们十分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教学内容的编写可以游戏化、儿童化,特点是趣味性要强。我们所选的内容尽量要针对性强的、难度不大的、活动量适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较轻松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体验成功的快感。要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虽然喜欢游戏,但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要固定使用几个游戏,要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新鲜感特别强烈,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能在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中获得乐趣。例如: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可以模仿小兔跳、袋鼠跳、青蛙跳、猜拳跨步跳、造房子等。再比如:在与生活相联系的攀爬等内容中,如鳄鱼爬、海狮爬、蚂蚁爬、大象爬等,都尽可能使教材儿童化,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他们所熟悉和喜欢的。这就会更有利于引起孩子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活泼愉快地参与活动,能够玩得起来,在玩中学习,在玩中锻炼,在玩中受到教育。

2.3.2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在50米跑的教学中,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因此都不愿意练习,教师即可改变教学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组,然后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看看哪组第一,并奖励他们一面竞赛小红旗。这样就把学生对跑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就连不喜欢体育的学生也踊跃参加比赛,为小组争光。在竞赛中的“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良药。

在利用游戏、竞赛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的同时教师应该要保持饱满的情绪进行教学,教学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把热情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提高以弥补体育课学生状体较差的不足。

2.4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设施还是处于比较低水平的状态。很多的学校体育课场地有限,器材不足,课堂的教学环境影响我们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对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合理的配置,创设良好的教学物质环境。在创设好的物质环境中包括其一体育教师充分发挥智慧自制器材、改造器材;其二要积极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师生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的关系,消除学生上课紧张感、焦虑感和压抑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总之,体育课的教学的组织是一个系统的,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形式、环境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体育系。在这些因素的构成上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的教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组合寻找到最佳的方式进行组织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反思》,黄磊,赵建强,(河南大学公共体育部)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J]2007-10

[2]《论体育教师在体育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赖天德,(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中国学校体育》[J],2007-11

[3]陈锋,浅谈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建议[J],科教文汇,2006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