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昕,曹 流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区域”一词既可指行政区划,也可指自然地域,在旅游发展视角下,区域是旅游活动、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一个区域就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风景胜地,或者一个城镇、一个国家内的某个地方,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个更大的地方”。[1]“区域旅游”泛指行政区划内或跨行政区划、自然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旅游经济综合体,隶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从要素构成看,区域旅游具有整合性,既是旅游消费的空间载体,又是一个集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综合体,是旅游经济要素的集群。就利益目标而言,区域旅游具有公共性,其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诸多领域,终极目标是区域综合发展和社会公共福利的增进,“提高其居民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程度”,[2]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进步。从市场关系看,区域旅游具有全面性,对消费者的吸引来自于整体形象,市场价值的增长来自区域内旅游经济要素的全面整合,区域之间的旅游业竞争也来自于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形象、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营销投入等在内的综合力量的整体较量。
门票经济是区域旅游经济运行的一种类型模式,也是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门票是旅游业的伴生现象,是各类景区收取参观游览费用的票据,[3]其价格受资源价值、开发运营成本、服务体验价值、供求关系、利益诉求等因素的影响,其定价机制的变化反应了市场供需状态、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变化,是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博弈的结果。门票经济一词近年来因门票上涨频繁见诸于报端,通常指门票涨价、门票收入成为景区和区域旅游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现象。
本文认为,“门票经济”特指区域旅游发展中经营者和管理者以收取门票为主导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旅游经济运行方式,包含景区、门票、接待规模、利益分配等关键要素。门票价格上涨、门票收入依赖等是门票经济运行的外在表征,其实质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旅游经济模式的基础性问题,其形成机制、演进轨迹、发展趋势与旅游业发展理念、发展依托、战略路径选择相关,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当前景区门票日益高涨,门票经济模式在维持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动力、保障旅游者公平权益等方面备受质疑,其转型升级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国外旅游门票研究始于对国家公园收费的关注。自1908年美国维尼亚山国家公园开始收取“机动车准入费”以来,公园收费一直就是国外理论界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问题的焦点由“是否应该收费”转移到“收取多少”、“收取的费用干什么”、“收费带来的社会反响”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门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自然景区提高门票价格持积极态度,认为收取门票和提高门票价格的根本原因是国家财政收入对景区的支持不足。反对设置景区门票和提高价格的学者主要关注社会公平问题。Thomas A.More提出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审视门票价格问题,认为考察门票问题不能仅从公平、效率和经济方面着手,还要从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本身入手,考察门票及其价格水平是否实现了提供公共产品的最初目的。[4]21世纪以来,国外门票价格理论更加成熟,对待门票价格的态度也日趋谨慎,认为门票价格不是唯一的管理工具,单独使用不是最好的选择。Ralf Buckley以澳大利亚为例研究保护区收取费用的公共政策的影响,认为收取费用更多是基于提高收入的考虑,而为了环境或社会原因控制旅游者数量,往往采用非经济机制以保证社会公平。[4]
国内门票研究是旅游学术中相对冷门的领域。2000年以来景区门票不断涨价,引发热议,学术研究逐渐升温。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门票涨价现象,重点研究涨价动因、合理的定价模型、门票价格管理等问题。学者普遍认为门票经济是门票涨价引发的经济现象,但并未严格定义。曾曼琼认为公共资源类景区的门票经济现象源自景区经费不足、经营目的错位、控制客流量、保护景区、多头管理体制等原因,并结合这类景区的公共产权性质和国外经验提出管理上的改进建议。[5]许峰、石晓燕从自然风景型、历史积淀型景区的公共产品属性出发研究门票定价的合理化路径,提出要明确政府财政补偿政策在准公共产品类景区对社会公益性低价或免费开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推进互补性私人产品类旅游产品和项目实现开发联动并获取最大化收益,使相关各方达成和谐共赢的均衡格局。[6]旅游门票能促进收入增长虽然已成共识,但门票涨价干扰旅游社会功能实现的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石群从伦理学角度提出门票高位运转不利于旅游社会功能的实现、旅游权利的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7]宋丁指出门票经济是在一个特定的旅游市场内,经营者和管理者以收取门票为主导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旅游经济体制,具有门票泛滥、门票乱涨价、门票依赖和门票腐败的表征,其实质是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关于旅游经济模式的基础性问题。[8]
解释门票经济形成机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是路径依赖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诺斯指出一旦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进行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就会增强这一进程。[9]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一项制度一旦形成便沿着既定的轨迹呈惯性式的演进强化,从而使制度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中,形成路径依赖。门票经济作为旅游经济运行的初始模式,是区域旅游发展制度安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转型变迁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第一,门票经济作为旅游经济增长的初始模式在不断寻求强化自身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既定方向和模式发展总比另辟蹊径更为方便;第二,门票经济模式形成以来已经产生若干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要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即使新的模式会更有效率。本文立足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环境的变迁,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解读区域旅游门票经济面临的路径依赖,并从中寻求模式转型的方向和思路。
门票经济与政府、行业、企业对旅游经济体系和产业运行方式的认知定位、战略选择、制度安排相适应,反应了我国特定时代的特定需求,其生成机理具有历史必然性。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型、社会发展多元化、公民旅游需要普遍化为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了新的制度环境,而门票经济的自增强机制带来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凝滞和产业发展惯性,形成路径依赖,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锁定”在既有格局中,缺少转型发展的创新动力和能力。
1.外在机理:产业运行方式
以团体观光旅游为主的“点线旅游”运行方式是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初期就已形成的产业运行方式,如今仍占主体地位。这种点线旅游运行方式是根据旅游者需求,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景区、接待设施和相关服务通过人为编排,以旅游线路形式面向市场。[10]点线旅游运行方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地区有限开放,旅行社组织单一”的产业环境下有其必然性,将旅游线路所及范围内的旅游经济资源纳入产业运行体系,其他旅游方式则游离于运行体系之外。
点线旅游运行方式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由国内的旅行社负责组织接待,线路设计、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简便易行,在我国旅游业独立发展初期有效地创造了一定规模的外部需求,对于产业培育和旅游经济增长有良好的效果。这种产业运行方式以景区为旅游产业发育依托,为门票经济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必然性:(1)旅游开发成本主要沉淀在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上,巨大的投资回报依托于景区经营,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决定了景区门票是回报投资的主要收益来源,其增长主要与接待规模和门票价格相关;(2)旅游产品内涵单一,对旅游者而言就是景区游览和旅游交通的组合,“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以游览为中心环节。旅游者的观光活动单线串联起旅游产业链上各个经营部门,但购物、娱乐等消费环节供给不充分,旅游消费受到限制,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景区消费来驱动。
2.内在机理:利益分配机制
景区建设基础是旅游资源。我国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政府出任所有权代理人,代表全民行使旅游资源的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收益权。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特点,政府将旅游资源的使用管理权分解转让给其下属单位或部门,形成了政府层级机构间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各地政府在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驱使下出让部分旅游资源的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运营。在现行制度环境下,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景区被纳入多头管理体系,其多元化利益分配机制成为门票经济生成的内在逻辑。
当前我国门票价格管理主要依据国家计委颁发的针对除商业性投资所建景观外的游览参观点的《门票价格管理办法》(1999年)。该办法明确价格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原则的同时也明确了门票价格要兼顾补偿服务价值、补偿成本费用的原则,对门票定价、联票制度、优惠制度等做出了相应规定。该办法区分了参观游览点的产权性质,主要针对公共资源类的景区,而私人产权和公司产权性质的景区定价不在此办法管理范围之内。除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以外,其他的门票价格由地方政府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履行自收自支、辅助地方经济的职能,门票事实上成为多数景区主要收入来源、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来源。
景区门票价格构成也反应了其利益分配状态。根据劳动价值论,价值的唯一源泉来自人的劳动活动,其价值量大小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因此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利税。这是我国旅游经济运行中普遍参照的定价理论,景区门票也不例外。在此定价机制里,旅游资源因没有凝结人类社会劳动而被视为无价或低价,生产成本主要指开发运营成本,利税主要反映开发商、运营商的盈利诉求和地方政府的税收需求。近年来为了弥补公共财政在资源保护上的投入不足,门票价格包含了部分资源保护费,但整体构成上门票收入多数用来补偿建设、经营、管理成本费用以及部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参见表1)。
表1 武陵源门票构成
在此利益分配格局下,门票经济作为区域旅游经济运行的初始模式陷入了自增强机制的循环中。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意味着某个特定结果或均衡具有某种经济的积累优势,它具有多态均衡、可能无效率、锁定和路径依赖的特性。[11]旅游经济运行要走出当前门票经济的“劣等均衡”,取决于门票经济内部利益格局的突破和旅游业综合效益的实现。
1.传统资源价值观的局限。价值观属于非正式制度范畴,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深层次影响。门票经济模式锁定在既有利益格局下,潜藏于其后的传统资源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根据传统的价值理论,只有能够买卖的东西才会有价值,没有劳动凝结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12]据此,作为自然馈赠和社会遗产的旅游资源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没有当代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其中。资源无价的观念使景区门票计价和收益分配中较少考虑资源使用的环境成本、保护费用。由于旅游资源在促进文化传承、保障环境的完整性、多样性、原真性等方面的价值被忽视,而景区经营管理的成本和利益诉求在门票收益中得到了补偿,从而使得开发运营主体既缺少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动力,也缺少对资源保护、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的投入,旅游经济增长陷入门票经济循环中,主要依靠门票消费来驱动旅游消费。
2.旅游产业认知局限。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初始模式,门票经济对于缓解旅游开发、资源保护资金不足、促进旅游产业发育具有积极作用,但也使区域旅游严重依赖门票收入,门票价格越来越高,产业认知局限在景区、旅游线路等有限领域内,其他经济资源和旅游产业的综合价值目标游离于旅游经济体系之外。
旅游产业是各个相关产业中某一部分产品和劳务的多重“集合”,对其较为宽泛的理解是“凡是生产或提供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产品和劳务的部门或企业的集合”。[13]这是从需求导向来界定和解读旅游产业内涵与外延,具有实用主义倾向,产业边界并不清晰。对此,托马斯·戴维森认为旅游不是产业,而是超然于产业分类之上,关系到国民教育、社会进步、生存价值的社会经济综合体系。[14]区域旅游发展应在综合价值引领下拓展旅游经济运行体系,促进旅游业发挥关联带动作用,实现跨产业、跨区域、跨部门融合与协调发展,吸收更多的经济资源,打造门票收入之外的多元化经济增长点,同时实现旅游业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社区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3.旅游产业链薄弱。区域旅游经济是地理经济和企业经济的结合,其整体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链上每个结点的升值和彼此呼应,且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程度。但门票经济模式仅吸收了部分旅游经济资源,产业链上的经济部门存在形式单一,竞争手法相似,不利于培育多元化、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由于其经济部门间的关联主要靠旅游者的“点线旅游”消费来单线串联,产业链十分薄弱,延展困难,旅游业态单一,因此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缺少旅游经济实体间的有效合作与现实支撑。
区域旅游门票经济的发展路径对当前旅游业转型升级形成了路径约束,其深层原因是原有发展路径中锁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尽管路径依赖在制度变迁中具有阻滞作用,但处于转型期的区域旅游可针对路径依赖中的现实因素进行创新,减少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负面影响,缩短制度变迁的周期,尽早实施有利于区域综合发展的旅游经济模式。
产业定位是明确产业在经济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旅游业已被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纳入国家战略部署,该定位优化了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运行的价值取向,充分强调了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注重旅游经济增长目标与民生、生态等综合价值目标的融合,有利于突破门票经济模式中传统资源价值观和产业认知局限的路径依赖。在区域综合发展价值引领之下,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拓展到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里,吸纳更多的旅游经济资源,实现旅游业集约化发展。
在日益多样化、普遍化的旅游需求驱动下,区域旅游原本断续、割裂的产业供给部门宜串联为旅游产业链,其转型升级有赖于产业链上每一个结点的升值和彼此呼应。全产业链就是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链延展的战略设计。区域旅游全产业链模式能突破门票经济模式的“单点效应”,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旅游资源特点,构建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可以进行资源重复、延伸使用的产业结构。在空间维度上,全产业链模式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纵向延展,使上下游的产业要素有机连接,同时构建协同机制,使产业链上每个结点都直接或间接地因资源充分利用、需求充分满足而升值,实现区域旅游链式经济的“非零和博弈”和整体转型升级。在时间维度上,全产业链模式以旅游需求为导向,注重互动体验,突破观光旅游的局限,紧跟甚至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旅游方式,保持区域旅游产业供给的时效性、动态性和当代适应性,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有限政府主导。实行有限政府主导的关键在于规定和理顺私营部门之间、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并不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门票经济转型中有限政府主导的重点在于:第一,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推进景区开发运营中所有权、使用权分离,促进景区以企业独立法人身份进入市场,充分发挥运营主动性,提升运营绩效;第二,增加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水平,加强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第三,健全旅游法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市场监督,促进部门间协调;第四,为区域旅游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提供支持、服务和监管,促进企业成长。
2.制度创新。在区域旅游转型中倡导“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综合发展价值观,推进制度创新。一方面,推进非正式制度创新,包括以区域整体性为出发点,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考虑区域居民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以区域综合性作为落脚点,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维视角来选择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另一方面,推进法律制度、产业政策等正式制度创新,包括建立旅游资源适度利用与有效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景区运营和消费行为的约束机制,完善并推广门票价格听证和价格监管制度;制定并完善财税、信贷、土地、价格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引导建立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链上每一个结点的升值。
3.多元化产品供给。基于旅游需求演进趋势发展区域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健全旅游经济运行体系,促进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传统工农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新的旅游消费点,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开创区域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区域旅游门票经济的生成与演进有其历史必然性,但目前门票经济的生成路径已成为区域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约束。在区域综合发展价值观引导下,区域旅游应以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来突破门票经济模式下传统产业认知局限,以旅游全产业链的战略设计来启动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模式,以有限政府主导来引领区域旅游“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发展方向,以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创新来推进区域旅游全产业链模式的实施,以多元化产品供给来健全区域旅游经济运行体系,促进产业间横向融合,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全面转型和升级。
:
[1]J Christopher Holloway.The Business of Touris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7.
[2]J.R.Brent Ritchie,Geoffreyl.Crouch,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管理[M].李天元,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9.
[3]张文菊,杨晓霞.我国旅游门票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2):58-62.
[4]孙钦明.产业融合视角下门票经济的转型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1.3.
[5]曾曼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9):143-144.
[6]许峰,石晓燕.准公共产品视角下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26-129.
[7]石群.我国旅游门票高位运转的伦理透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6-68.
[8]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5):11-12.
[9]刘汉民.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工商大学学,2010,(2):58-72.
[10]张辉.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197.
[11]布莱恩·阿瑟.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A].罗卫东.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83.
[12]任保平.可持续发展:非正式制度安排视角的反思与阐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8-25.
[13]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14.
[14]Thomas Lea Davidson.What are Travel and Tourism:are they Really an Industry?[A]In:William F.Theobald:Global Tourism[C].Elsevier Inc.,2005.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