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拉陵灶火中游钼多金属矿地质成矿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2013-09-26 06:03张玉宝张维宽
电子测试 2013年20期
关键词:辉钼矿钼矿闪长岩

张玉宝,张维宽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

0 引言

1.2 构造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斜长角闪岩段、片麻岩段及第四纪地层。为一套由高绿片岩相-麻粒岩相组成的中高级变质岩系侵入岩广泛分布,岩浆活动频繁,时代跨度较大,始于中早二叠世,止于早白垩世。

(1)白沙河岩组片麻岩段(Pt1b2):分布面积达20Km2,占总面积的70﹪;岩性主要为灰-青灰色斜长片麻岩、灰白色石英片岩、花岗片麻岩,石英片岩,岩石经中深变质作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产状220-2400∠35-450,其原岩建造为泥砂质沉积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建造,具有海相陆源碎屑岩为主的活动性沉积建造特点,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

(2)白沙河岩组斜长角闪岩段(Pt1b1):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倾向南西,倾角35-430,产状与片麻岩基本一致;岩性主要为

该区由于受昆北深大断裂影响,形成次一级构造较发育,按其展布方向分为北西向、北东向、东西向、北北西向四组断裂,北西向逆断层为区内主干断裂,基本控制了区内地层和侵入岩的分布。矿区西部北北西向断裂控制了矽卡岩带和矿体的分布,中部白沙河组地层与石英闪长岩接触部位形成了北北东向接触构造带。

区内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频繁,时代以印支期为主,少量泥盆纪图、白垩纪花岗岩。主要分布有中泥盆世二长花岗岩(D2ηγ)、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T1γδ)+中三叠世似斑状花岗闪长岩(T2γδ)+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T3δο),以及早白垩世钾长花岗岩(K1ξγ)。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为中三叠世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前者是斑岩型钼矿化的成矿岩体,后者与白沙河岩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体,局部地区两岩体不易区别。岩体在空间上的变化,对矿体的形态、规模和富集都有直接控制作用:岩体、岩舌、岩枝联合形成的半环状接触构造圈为矿液的聚集提供了空间封闭系统;岩体的张开或凹陷部位是矿化富集地段。

1.3 岩浆岩

2 矿床特征

2.1 矿体特征

区内成矿类型分为矽卡岩型和斑岩型两种,圈定矽卡岩型钼矿(化)体 3 条(M2、M3、M4),铜矿(化)体 1 条(M1), 铜钼金多金属矿体 1 条(M5),斑岩型矿体 1 条(M6)。(见图 1)

(1)M1铜矿(化)体:位于矿区西北侧,形成于SK1矽卡岩带,有黄铁矿化、孔雀石化,矿体长100m,斜深110m,平均品位铜0.87%,最高品位2.33%,平均厚度2.95m,赋矿岩性矽卡岩。

(2)M2钼矿体:位于矿区中部,与SK2矽卡岩带相对应,北西—南东向展布(130°-310°),产状220°-240°∠40°-53°,矿体长300m,平均厚度6.5m,Mo平均品位0.1%,最高品位0.3%,赋矿岩性矽卡岩。

近五年,该高职院校教师出版专著、教材70本,年均出版专著、教材14本,占教职工总数2.6%。专著14本,国家规划教材4本,省级规划教材18本,通用教材3本,普通教材31本,分别占教职工总数2.6%、0.7%、3.3%、0.5%、5.7%。年均出版专著2.8本、国家规划教材0.8本、省级规划教材3.6本、通用教材0.6本、普通教材6.2本,详见表4。近五年,该高职院校公开出版的专著与教材偏少,尤其是国家级规划教材少,也体现了教师公开出版的专著与教材层次不高、数量不多的特点。

(3)M3钼矿体:形成于SK3矽卡岩带,受北西西-南东东、北东-南西向断层控制,在断层交汇部位矿化较强,蚀变矿物有石榴子石、阳起石、绿帘石等,矿化有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孔雀石;目前控制矿体长400m,平均厚度16.65m,Mo平均品位0.11%,最高品位0.32%,赋矿岩性矽卡岩。

(4)M4钼矿体:矿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130°-310°),矿体产状220°-250°∠45°-55°,目前控制矿体长550m,平均厚度16.22m,Mo平均品位0.1%,最高品位0.48%,矿体已初具规模,赋矿岩性矽卡岩。

(5)、M5矿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与白沙河组黑云斜长片麻岩接触带上,接触带与磁异常正负变换部位相对应;目前已控制M5矿体长900m,矿体斜深340m,矿体厚11.36m,钼平均品位0.07%、最高品位1.29%,铜平均品位0.67%、最高品位 2.46%,金 0.87×10-6、最高品位 4.18×10-6,TFe平均品位23.3%、最高品位35.6%,已显现多金属矿成矿特征,成矿类型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

(6)、M6钼矿体:矿(化)体呈透镜状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岩体在岩相上从里向外为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化主要有辉钼矿化、黄铁矿化,局部见有少量孔雀石化。辉钼矿多以片状集合体形式或呈浸染状、星点状分布在花岗闪长岩中及石英脉中,矿体长250m,真厚度8.0m,水平厚度11.3m,钼平均品位0.06×10-2.最高品位0.28×10-2,已显现斑岩型成矿特征。

2.2 矿石特征

(1)矿石矿物组合

拉陵灶火中游矽卡岩型铜钼矿含矿岩性主要为绿泥石、透辉石、阳起石矽卡岩及绿泥石、阳起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由东向西石榴子石含量逐渐减少,矽卡岩化逐渐减弱;造岩矿物有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矿物。辉钼矿多呈细脉状、星点状和团块状分布,辉钼矿矿石多呈片状集合体。镜下观测呈交代结构与残留压碎状结构并存,似斑杂状构造,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呈自形或半自形粒状,粒径在0.26~0.56mm之间,黄铜矿呈半自形粒状与黄铁矿无相对交代或包含现象,多沿裂隙呈脉状分布。

斑岩型钼矿含矿岩性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辉钼矿呈细脉状、星点状或片状集合体,分布不均匀;伴生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孔雀石,黄铁矿呈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3-1.1mm,呈细脉状、星点状,;褐铁矿、孔雀石形成于裂隙表面,呈薄膜状、粉末状,只在裂隙中可以见到;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镜下鉴定辉钼矿呈片状集合体,分布于脉石矿物间。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物矿石,矿石工业类型为铜钼金矿石,辉钼矿石呈自形-半自形片状结构,细脉、稀疏浸染状构造,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多沿压性裂隙发育,脉宽一般在0.2-1.0cm,长由几到十几厘米。

2.3 蚀变特征

区内侵入岩体较为发育,是矽卡岩的主要形成条件,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蚀变有绿泥石、透辉石、阳起石、石榴子石及钾长石,显示高温条件下的蚀变特征;向西侧逐渐远离岩体,蚀变矿物有绿泥石、透辉石及碳酸盐矿物,显示中低温条件下的蚀变特征;蚀变强度、规模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由西向东蚀变、矿化逐渐减弱;总之在区内矽卡岩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3 成矿类型及成矿时代

根据矿体的产出方式及产出部位,可划分为层控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斑岩型三种成矿类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形成于石英闪长岩外接触带,由于普遍经受后期热液叠加,形成铜钼金多金属矿体;斑岩型矿体形成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体中,普遍发育钾化、硅化、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是岩浆期后气液和热液两大蚀变阶段相叠加的结果,形成中高温条件下的钼矿体。

钼成矿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含矿热流体通过渗透交代作用形成浸染状辉钼矿化;二是含矿热流体沿岩石节理、裂隙充填交代,形成各种含矿石英脉;三是辉钼矿呈单一金属细脉产出。不同的矿化作用形成不同的矿化类型和矿石构造类型。一般来说,主成矿期形成的辉钼矿化以网脉状含钼石英脉分布为特征,叠加辉钼矿细脉和浸染状矿化,形成网脉状、细脉浸染状矿石构造类型,主要分布在矿床中部的富矿体中。当上述含矿石英脉、辉钼矿细脉减少,则在富矿体周围形成细脉浸染状矿石构造类型,矿床边部则以浸染状矿化为主。

矿床的表生成矿作用甚微,未见次生富集现象,仅在近地表处见有少量钼华、孔雀石、褐铁矿等次生氧化物。

成矿时代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

4 成矿作用

拉陵灶火钼多金属矿床主要是在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斜长角闪岩地层基础上叠加的印支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后形成的矽卡岩-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240 Ma)岩体的内部,含矿岩浆随着温度的下降形成斑岩型钼矿(M6)。后期石英闪长岩(226 Ma)在就位于花岗闪长岩西侧,与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钼铜金矿体(M5)。

M1、M2、M3、M4钼矿体均赋存在斜长角闪岩地层中,若其与(铜钼金)同期,则属于外接触带成矿,成矿应以中低温元素为主。但M2、M3、M4仅见钼(中高温元素)成矿,且赋矿地层矽卡岩化强烈,应有深部花岗闪长岩体引起。

图2 拉陵灶火中游地区斑岩型+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图

图1 拉陵灶火中游铜钼矿区地质图

猜你喜欢
辉钼矿钼矿闪长岩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新型高效辉钼矿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①
辉钼矿纳米片在湿法冶金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热处理辉钼矿光催化原位还原银离子的研究
四川得荣新州辉长闪长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全球十大钼矿
泰国普龙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意义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