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立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何谓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张力一词,英文tension,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指弹性物体拉长时产生的应力。这一术语后来被许多领域移植用来说明各自领域内存在的“力”的张扬的相似现象。此处将“张力”一词用于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发展张力,意指该产业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扩展的产出能力。
文化产业由于“文化”的特质性,其人力资源发展张力的程度更甚于许多行业。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创意产品的制作,就是主要依赖从业者形象思维的“张力”,而这种张力,有时是成倍放大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所长亨德里克·范德波尔所认为的那样,由于创意经济是基于思想而非有形资本,它的独特性在于依赖于人类的创造性这种无限的人类资源①[加]亨德里克·范德波尔:《2007年全球经济中的文化和创意产业:测度与政策》,见张晓明等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从这个角度理解,这种无限的创造性,可以认为是该产业人力资源的一种张力。
实证研究也发现,在同样的资金投入和同样的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条件下,其人力资源产出效率常常会有很大不同,对此的解释大概只能归结于人力资源“张力”(见图1)。图1从文化产业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给出的两条曲线,可大致反映出各省区人力资源张力。图中虚线为人均产出,实线为人均投入,虚线高出实线之间的区域面积就是人力资源张力。2006年全国各省份中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均表现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较强,北京、河北、河南、青海等表现较弱,西藏、重庆等省份更为差些,其人力资源张力为负数。
图1 2006年各省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图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较难测量。它表现出来的既是一种现实产出率,也涵盖随时可能要表现出来的潜在产出力,由此而言,“张力”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源产出效率”。
考虑到人力资源发展张力形成的基础及其潜在性特点,人力资源发展张力的度量指标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基础性指标:分别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与国际社会口径一致)比重,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总量或该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等。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主体性指标:分别是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人员数量,该群体占该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以及该比重的增长率。因为大专及以上人员既是该产业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现实产出力的群体,也是该产业潜在的产出力群体,或曰发展张力的直接生发地。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结构性指标:分别是文化产业次级劳动力数量及占该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技能人才数量及占该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工程师类人才数量及占该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科研类人才数量及占该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人力资源结构性指标是显示发展张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高级人才和科研类人才比重愈高,其发展张力和发展潜力愈大。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潜力性指标:即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教育准备阶段的指标,分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中文化相关领域专业招生规模及增长率,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中文化相关领域专业招生规模及增长率,每百万在校生(中职、高职、大学、研究生)中文化相关领域专业学生比重,以及每百万人口中文化相关领域留学教育比重等。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的创富性产出指标:分别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产出效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额,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高科技产品占该产业总产品比重等。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的创新性产出指标:分别是文化产业中人均创意产业产出效率,文化产业中人均版权产业产出效率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3年曾开发了一套专门评估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测量指标,提出用版权产业和核心版权产业作为评估一个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见下表)。表1显示了WIPO对美国等一些国家版权产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率。
表1 部分国家版权产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率 单位:%
以上提出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的度量指标仅是初步的。事实上,迄今为止,全球研究文化产业度量指标的学者对此也还在探讨,众说纷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对此问题的评论是,仅是对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测评(暂且不涉及该产业人力资源),虽然目前有多种方法测度创意经济,但是在数据收集上还是有很多局限。不仅仅是多种定义和分类使信息无法比较,同时,获得的数据往往是不充分的。此外,还由于普遍缺少足够的资源和专业技术来确保统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创意部门的数据收集还不是一项优先的工作。如果涉及到从业人员,难度则更大,“对数据收集的另一项挑战就是测度文化产业的就业率”①[加]亨德里克·范德波尔:《2007年全球经济中的文化和创意产业:测度与政策》,见张晓明等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110页。。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系数,是直接评判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人力资源发展活力的可比性较强的指标。本文拟在上文给出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多个度量指标基础上,构建几种张力系数,递进式地考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活力状况。
第一种人力资源张力系数——即宏观层面各行业人力资源行业张力系数,用公式表达:某行业人力资源张力系数=该行业投入产出率的增长率/该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这一系数,侧重通过计算各行业人力资源张力系数,考察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强弱状况。
第二种人力资源张力系数——即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张力系数,通过计算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与核心文化产品增长率,反映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对核心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用公式表达: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系数=核心文化产品增长率/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此张力系数用以间接发现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是表现在核心文化产业还是表现在相关文化产业。
第三种人力资源张力系数——即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用公式表达: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主体张力系数=核心文化产品增长率/核心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
上述设置的几种张力系数的计算,目的在于从几个不同层面考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张力究竟如何,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增长点即核心文化产业的张力如何。如果该产业人力资源张力更多表现在相关文化产业而不是核心文化产业,则表明该地区或该时期人力资源发展的增长点存在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人力资源张力系数计算中,分母的指标可以是该产业全部的从业人员,也可以是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者,本文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出于如下考虑,其一,据观察,2005-2010年期间,全国各省份“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幅度并不大,而此期间该产业的增加值增长却很快,缘由大概与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上者的比重发生变化有关。其二,一般而论,文化产业的张力或曰创造力,更多是出自智商较高的大专及以上人才,而不是普通劳动者,以大专及以上人群为分析对象,更贴近客观实际。
1.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行业张力系数及其比较
(1)计算公式:
公式中,HRT为人力资源张力系数,Po和P1分别为基期和报告期产出增长率,K0和K1分别为基期和报告期投入增长率(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和工资总额),EL1为报告期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EL0为基期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
按上式计算,HRT=0表示该产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的创造没有张力;HRT>0时,表明有张力;HRT<0时,表明张力为负数。即:
人力资源行业张力系数=该行业投入产出率的增长率/该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
(2)计算结果:
①各行业投入产出率及其增长率
表2、表3显示,2005年山东省各行业投入产出率列表中,文化体育娱乐业为0.7907,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第13位①为与2005年统计口径一致,表中“工业”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之和,下同。;2010年山东省各行业投入产出率列表中,文化体育娱乐业为0.2265,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第16位。2005-2010年间文化体育娱乐业投入产出率的增长率为-0.7136,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倒数第2位。
②各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
设置该项指标,基于以下考虑:A)观察时期内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变动,即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的增长状况。B)为下一环节分析提供基础数据,用以观察大专及以上人员的增加与投入产出率的关系,即张力如何。
表4给出的数据显示,2005-2010年间,山东省“文化体育娱乐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幅度较大,其增长率为110.70%,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列第一位,远远高出科研、教育、卫生等行业部门,既表明这一行业人才快速增长状况,也表明这一行业人才涌入的巨大空间(卫生、科研等部门这一期间人才增长率为负数)。
表2 2005年山东省各行业投入产出率
表3 2010年山东省各行业投入产出率及其增长率
表4 2005-2010年山东省各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 单位:人,%
③人力资源行业张力系数
将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与同期行业投入产出增长率进行分析,得出各行业人力资源张力系数。结果显示,全省大多数行业部门张力系数均表现欠佳,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表现更不尽人意,其张力系数为-0.0064,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倒数第2位。详见图2。
图2 2005-2010年山东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系数及其比较
(3)导出的结论:
结论1:仅是省内行业对比,尚且不论与国内一些省份比较,即发现山东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不足的问题。其张力系数排全省17个行业部门倒数第2位,有些匪夷所思。
结论2:计算发现,山东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较低,与投入产出率较低有关。2005年该指标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第13位,2010年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第16位,逐年下滑,及至2005-2010年间文化体育娱乐业投入产出率的增长率降至-0.7136,在全省17个行业部门中排倒数第2位。
结论3:2005-2010年间,山东文化体育娱乐业大专及以上人员增长幅度达到110%以上,在全省排第1位。从生产增长的投入要素分析,增长较快的高智能人力资源即高质量的人力投入理应助推投入产出率的提升,但事实恰恰相反,一方面是资金和人力的高投入,一方面却存在不可思议的低产出,缘由可能与投入结构有关,也可能与该产业发展需要一定周期和阶段性有关。
2.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张力系数
进一步考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或曰活力,还应着眼于人力资源集聚在核心产业的比重及其结构分析。一般而言,核心产业的人才集聚程度高,释放的张力和产出率也高。
(1)计算公式:
CHRT=(CP1/CP0)/(EL1/EL0)×100%
公式中,CHRT为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系数,CPo和CP1分别为基期和报告期核心文化产品,EL1为报告期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EL0为基期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
按上式计算,CHRT=0表示核心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的创造没有张力;CHRT>0时,表明有张力;CHRT<0时,表明张力为负数。即:
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张力系数=核心文化产业产品增长率/全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
如前所述,该张力系数力图反映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更多表现在核心文化产业还是相关文化产业。
(2)计算结果:
①核心文化产品增长率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关于文化产业核心文化产品的统计仅是产品种类和数量统计,尚未有换算为货币量的产值统计,因此本文有关核心文化产品及其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张力计算,是通过加权和标准化处理方法进行。另外,囿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关于核心文化产品的数据分析,仅为图书、录音、录像三种。图3及相应年份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0年间,山东图书、录音、录像等核心文化产品的增长率在全国属上游水平,其增长率达到33.66%,而在此期间,一些省份该类文化产品增长率出现下降,如北京、上海、河北等省份。
图3 2005-2010年全国各省份图书、录音、录像等核心文化制品增长率
②文化产业全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文化产业全行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的计算见上文表4,此处从略。
③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张力系数。由于该张力系数的区域比较需要各省份“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状况详细数据,囿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给出的此项张力系数数值,仅限于山东和江苏,分别为0.3040(山东)和 2.6631(江苏)。
(3)导出的结论:
结论1: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张力系数,山东为0.3040,高于上文所分析的“文化体育娱乐业”全行业张力系数(-0.0064),表明这一期间山东文化产业体现在核心文化产品上的人力资源作用在加大,张力在增强,同时也寓意核心文化产业中人力资源张力要大于相关文化产业。
结论2:与一些省份比较,该项张力系数山东表现得还不够强势,已有的数据表明,同期山东此项张力系数仅相当江苏省的1/10左右。
结论3:有些省份在2005-2010年的前半期,核心文化产品发展速度迅猛,之后大幅回落(如北京、上海等),山东在此期间“逆势”上扬,这种选择和定位其实是应该肯定的。有些省份为追求一时的高产值纷纷扩大相关文化产业,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核心地位的还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
3.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中,由于图书、影视制品等核心产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各国在考察文化产业时更多是考察核心文化产品而不是诸如办公用品及其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产品,因此,考察这一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张力,最核心的指标亦应是核心文化产业中“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及音像业”中的人力资源张力。
(1)计算公式:
CCHRT=(CP1/CP0)/(CEL1/CEL0)×100%
公式中,CCHRT为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CPo和CP1分别为基期和报告期核心文化产品,EL1为报告期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EL0为基期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
按上式计算,CCHRT=0表示核心文化产业中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的创造没有张力;CCHRT>0时,表明有张力;CCHRT<0时,表明张力为负数。即: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核心文化产业产品增长率/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
(2)计算结果:
①核心文化产品增长率。核心文化产品增值率计算见上文相关结果,此处从略。
②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山东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分别为13874人和24280人,5年间增长率为75.0%。
③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按照上文计算公式,即将2005-2010年山东核心文化产品增长率与同期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增长率进行比值计算,该期山东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为44.8794,显示出较高的张力。
(3)导出的结论:
结论1:通过递进式层层分析,山东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超出前面分析的总体张力系数许多,其总体张力系数为-0.0064,而核心张力系数为44.8794。
结论2: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核心张力系数的计算结果,实际否定了前面得出的总体张力系数的结论,这一前后貌似矛盾的两种数据结论表明,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不能仅限于一般性的表层分析,不能泛泛地一概而论,认为山东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张力及发展活力就是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结论3:由核心张力系数推论表明,山东文化产业总体张力系数不高的原因,主要不是核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问题,而是投资结构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超出人力资源投资数倍的速度发展,导致投入产出率较低,进而导致该产业人力资源总体张力系数不高①关于近年山东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较快的问题,限于本文篇幅不能展开,相关数据可查阅2005年以来各年份山东统计年鉴。2007-2011年5年间,山东年平均投向“文化、体育、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达365亿元,同一指标,山东是广东的2.1倍,湖北的4.0倍,湖南的5.1倍,上海的8.8倍。这一数据说明,山东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并不是投入不足的问题。。
结论4:递进式分析表明,考察和评估一个事物的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一般性的粗线条分析,应筛选更核心的指标深入到更核心的层面。
[1]马萱:《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附录I),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37-238页。
[2]WIPO,National Studies on Assessing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Copyright-Based Industries,2006.转引自张晓明等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3]倪鹏飞等:《人才国际竞争力——探寻中国的方位》,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6页。
[4]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
[5]王志东主编:《山东文化蓝皮书(2009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276页。
[6]邹志勇:《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量化指数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7]王亚南:《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效应国标数据分析》,《文化研究》,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