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化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 化学 创造性 课外资源
准确理解和把握化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化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准确定位目标
无论新课程还是旧课程,每个老师上课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目标,从“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看,“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来讲,知识与技能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了知识也就没有了过程与方法,也不会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发现老师在备课过程和上课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1.把三维目标当做一种形式
这是我校某老师在备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列举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反映宏观事实和微观事实);
②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学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③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获得“先化合物后单质,变奇数为偶数”的配平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写、配、纠错等方式,体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领悟书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感受到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王国里的美丽诗句,体验中华语言文字之美。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形成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难点:归纳配平规律。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要过分注意形式,只要在课堂上,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有针对性地结合三维目标,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落实到位就行。
2.对三维目标理解不够深刻
比如,对于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哪些知识性目标,教师就简单地认为必须对学生落实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片面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落实某个目标,把整个知识体系割裂开来,未实现相互整合。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要用教材去教化学,而不是人为、机械地教教材上的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实际,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使用教材。那么应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1.正确理解和把握化学教材
(1)要重视和仔细研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并且要系统把握课程标准对初中各年级的要求,明确具体培养目标,从而把握住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找准方向。
(2)认真对待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我们学校的实验条件一般,很多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在实验室里都无法找到,因此我在准备化学实验时,都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资源,充分设计,充分准备,力争在课前把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自己先做一遍,想一想自己在哪些方面准备得不够,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2.课堂教学中吃透教材,超越教材
教材给我们提供和展示的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至于上课的时候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教师努力去研究,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以举合适的例子,达到教学目的。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体验,乐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1.增加教材内容的实践性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实践、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蔬菜上残留着大量的农药,如果不清洗干净的话,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损害是非常大的。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可是有谁能够在洗菜的时候戴上显微镜呢?洗不干净菜,心里总是别扭的!要不就放一些洗涤灵,可是洗不干净洗涤灵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放弃吃蔬菜吧?无奈,于是现代人们总会以“眼不见为净”的至理名言来自我安慰一翻。
现在介绍一个办法:在一脸盆水中加入二匙小苏打,然后将蔬菜浸泡其中5~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数次,就可洗去蔬菜上的农药。来吧!放心地食用新鲜蔬菜吧!
2.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在讲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这部分内容时,举了如下例子:牛奶的“吸星大法”:居家过日子,时间长了,家具里难免会有生活的气息与味道,怎样迅速祛除家具中的异味呢?在家具中放一杯煮开的牛奶,等奶凉后再把家具门打开,取出牛奶,家具中的异味就消除了。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极大的兴趣,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适当开发课外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没有亲身体验。但利用课外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开展油锅着火应如何处理、煤气泄漏应如何对待、生活污水如何处理等这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另外,在生活中让学生探究醋酸的性质:在煮骨头汤时,妈妈会往汤内加少量食醋,为什么呢?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形成了对化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做到了以上几点,就可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取得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