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丁
摘 要:无论是从现实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都应是工会最重要的工作职能。工会作为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与义务,以及充分发挥由此所形成的自身优势,积极构建以“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经营管理者(企业代表者)与劳动者的和谐共处之目的。
关键词: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97-02
企业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它是企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工会作为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应该把构建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经营管理者(企业代表者)与劳动者的和谐共处之目的。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1.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的劳动关系,它涉及最为广泛的社会生产单位和劳动群体。据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企业总数约为1142万家,职工总数约为2.92亿人。如果再加上其他社会生产单位,劳动群体的总人数将远远高于上述数字。而以各类企业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单位所覆盖的领域,也是我国产业工人大军最集中的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城镇化改造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各类企业体制、机制的不断变革,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进城务工,使得关乎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利益的劳动关系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如果这一矛盾处理不好,势必会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乃至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稳固。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都告诉我们,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将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重要诱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讲话中指出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2.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职工不再是企业的一种简单附属物,而逐渐成为企业活动的主体,实际上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各种要素都离不开职工的积极努力,企业与职工已构成了推动企业发展的生命共同体。因此,只有劳动关系和谐,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只有当企业用真心和诚挚对待职工时,职工就会由衷地以厂为家、关心企业、热爱工作,可以说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所谓“企业好,职工就会好;职工好,企业一定好”。企业与职工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唇亡齿寒”正是这一关系的真实写照。这也正是现在许多企业纷纷提出“以人为本,共同事业”的企业发展理念的道理所在。
二、充分认清维护好职工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实践告诉我们:维护好职工权益,是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因为,在企业内部各类群体所处的地位关系中,职工尤其是普通职工始终处在弱势地位,一旦出现矛盾常会作为首先被牺牲的一方。因此,企业工会要想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中,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应着力从4个方面做好职工维权的工作。
1.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劳动权益是职工权益中最基本、最具体、最应重视的权益,它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休息、劳动保险等方面。要维护好职工的劳动权益,首先应帮助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落实和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规范签订与实施,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机制和职业病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其次,工会应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让职工明白利用法律武器理性维权的必要性和应避免非理性的暴力维权的危害性。第三,当企业面临困难需要减员增效时,工会应在保证职工权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协助企业做好下岗职工的安抚与安置工作。第四,当职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应勇于站出来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切实保证职工权益的正常履行。
2.切实维护职工的民主权益。职工的民主权益主要体现在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职工政治权益的集中体现。维护职工民主权益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知情、参与、监督的过程,使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在企业管理与发展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从而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权益,主要是坚持和完善好职代会制度和企务公开制度,从组织形式和制度层面上切实保证职工民主权益的履行。例如,从管理流程上切实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都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从组织建设上切实保证企业工会参与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从制度层面上切实保证职工代表进入公司监事会事项的落实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职工履行民主权益,是为了将企业的目标转化成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是为了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实现目标。而绝不是“越俎代庖”替代企业管理机构。
3.切实维护职工的发展权益。按照国家《劳动法》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实际上加强职工的职业教育,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正是从发展的角度,有效满足了职工发展自我的切身需求和权益。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是人,人素质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而且也会直接影响职工自我发展的好坏。因此,针对企业需求,大力为职工开展各类职工教育,积极为职工创造自学成才、岗位成才的环境和条件,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职工的自我追求目标在共同事业的平台上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并形成推动共同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