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摘 要:图书馆联盟是指各图书馆加强合作建立的共同体,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化。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下:图书馆联盟建设需要进行加强配合,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图书馆联盟需要利用网络技术来规范工作标准与技术标准,以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要构建联盟文化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15-02
图书馆联盟是各图书馆自愿参加,以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而建立起来的联合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图书馆联盟以其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成功地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它能够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最佳模式。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等国家级和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相继建成,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数量少、地区建设情况发展不平衡。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分析,对于加快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缺乏建设资金。我国传统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追求大而全、小而精,强调图书馆各类资源的齐全。在新时期,这些观念虽然有所淡化,但是对我国图书馆建设还是有所影响。这种观念不利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不利于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大型图书馆认为加入图书馆联盟会降低本馆的经济效益,小型图书馆在合作过程中会对大型图书馆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淡化自身的独立性。传统图书馆建设的思想观念导致图书馆对资源共享、加强合作的认识不够,在建设图书馆联盟时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投资。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与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对图书馆建设工作不够重视,给图书馆建设拨放的资金也有限,这就导致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资金保障,最基础的建设项目也难以完成,更难保证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程度低、资源整合程度低、专业技术匮乏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图书馆联盟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水平低,各成员馆之间没有进行具体分工安排,共享资源没有进行统一编目,图书馆之间没有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在电子数据库建设方面因沟通不善而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都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另外,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支撑,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网络化发展不平衡,网络化建设工作不规范。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图书馆网络化技术发展不平衡,高技术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图书馆网络化技术较为匮乏,不利于当地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我国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脱离网络技术,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系统兼容性差、功能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技术人才与法律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岗位要求。这不仅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还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综合、处理。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不够。因此,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与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涉及信息资源安全问题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引发纠纷。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会产生网络环境安全、数据库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过程也会引发知识产权问题。这些信息安全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才能得以解决,然而目前我国在图书馆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法律保障。
二、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需要进行加强配合,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国家要打破地区限制,统一指导规划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最好设立信息资源建设指导中心,对国家级、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提供统一指导。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要能够做好全局规划,保证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有计划性、有次序地开展。其次,我国应该建立网络中心图书馆,根据图书馆的资源特色、发展潜力及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等因素确立网络中心,网络中心图书馆领导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工作,向图书馆网络技术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管理协作等援助。另外,图书馆联盟整体规划工作能够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制订工作标准。最后,国家应该提高对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视,为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资金援助,促进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与发展。图书馆联盟建设不仅需要国家进行统一指导与规划,还需要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地域优势,建设具有特色的资料数据库。成员馆作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者与参与者,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才能够提高核心吸引力与影响力,这样有利于推动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图书馆联盟需要利用网络技术来规范工作标准与技术标准,以实现资源共享。在传统图书馆合作过程中,由于人工管理的局限性,图书馆之间难以完全了解对方的馆内资源信息,这就影响到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随着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虽然图书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书面编目,但是并没有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各图书馆之间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不同、系统不同,这就阻碍了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这一目的的实现。所以,图书馆联盟需要规范工作标准与技术标准,图书馆联盟可以通过制定工作条例的形式来实现。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应该统一使用相同的办公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这种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满足联盟内部工作需要,还要能够满足图书馆联盟之间的合作需要。
第三,图书馆联盟要构建联盟文化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想保证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协调好各图书馆之间的关系,除了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工作,还需要构建积极健康的联盟文化体系,从而保证各图书馆的思想行为一致,减少因观念差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在构建文化体系时需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要维护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在合作活动中极有可能产生联盟利益与图书馆个体利益发生冲突的现象,这就需要成员馆以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为重,避免矛盾冲突;图书馆联盟文化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成员馆之间地位平等,不管是资源丰富的大型图书馆,还是资源有限的小型图书馆,其对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工作都做出了贡献,所享受的权利义务也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因为资源储备与技术水平的悬殊就差别对待;图书馆联盟文化体系的构建要以健康发展为目标,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馆的共同参与与配合,需要各成员馆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特别在图书馆电子信息数据库建设方面,更需要成员馆的积极配合。另外,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与复合型人才。技术人才是图书馆联盟建立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人员的学历水平上,要能够注重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图书馆联盟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水平,保证图书馆联盟工作服务的正常开展。
最后,国家要为图书馆联盟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享过程中难以保护知识产权,引发法律纠纷。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一些图书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统一适用的图书馆法。这就导致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发展缺乏法律保障。我国图书馆联盟通过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不同系统之间资源共享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弊端很容易造成法律纠纷。尽管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强调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但是在合作活动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才能得以解决。由于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各成员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在这一过程,联盟成员馆应该树立版权意识,对一些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提前加以规定。产权问题具体出现在图书馆联盟统一采购数据库系统、在各成员馆使用电子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以及成员馆创建的具有特色的数据库扩大使用范围时,由于数据库产权不明所引发的商业利益纠纷,而造成的知识产权问题。另外,随着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加强技术合作,共同设计研发的技术产品不断增多,产品的产权保护问题也进一步暴露出来。我国政府需要加快法律建设,建立健全图书馆联盟法律体系,以法律条例的形式来规范图书馆联盟合作活动,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为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图书馆联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彦瑞,杨惠芳,冯宝秀.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步骤与存在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
[2]周玉陶.数字图书馆联盟背景下图书馆技术队伍整合[J].图书馆建设,2009,(6).
[3]陆地,郭秦茂.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