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宏刘 丽
(1.南京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93;2.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03)
陈 宏 女,1972年生。学士,馆员。
刘 丽 女,1973年生,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信息分析。
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也是近几年国内外出版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数字出版概念、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进行了界定: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1]。
笔者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LISA数据库收录的图书情报界对数字出版的应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研究进展、现状、应用和主要发展趋势等,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采用LISA数据库来检索文献。LISA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文摘》(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LISA)数据库。LISA是一款为图书馆专业人士和其他信息专员设计的国际摘要和索引工具。目前收录了440多种期刊,它们来自68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及20多种不同的语言。通过LISA可以较全面、快捷地了解到整个图书馆学、信息学界的学术前沿、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2]。
通过主题“Digital publishing”检索LISA数据库,时间范围为2007~2011年,去除重复记录共得到86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
文献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从表1看出,这5年每年的发文数量相差不大,发文量稳中有升。这和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有关。
表1 各年文献量的增长情况
语种分布情况见表2,英文文献数量为67篇,占总数的78%。说明数字出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英语的欧美国家,领先于其他语种。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者在本领域发文最多,这与其他们超前的理念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西班牙、中国、法国等国家紧跟其后。中文文献有4篇,说明国内研究者紧跟欧美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这几篇文献是台湾政治大学邓宗圣所著的《Digital Literacy in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A Review of Digital Literac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21st Century Theory and Practice》[3];台湾师范大学图文传播学系廖信和潘怡臻撰写的《A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tudy in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4];台湾大学图书情报学系陈雪华和林维萱合著的《Facets of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5]和《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ese Language Areas——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6]。
表2 文献的语种分布
对论文作者分布的分析可以确定数字出版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和揭示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通过关注其研究方向和重点,从而了解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在检索到的86篇文献中,作者共有132人(包括合作者),具体发文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作者发文情况
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应完成所有专业论文总和的一半,核心作者的论文下限为,其中 η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7]。表3中两篇论文为最多,因此,ηmax等于,取整数为1。统计数据表明,发文两篇及以上的作者共5人,占作者总数的3.8%;发文10篇,占总论文的11.6%,远远低于50%,说明本领域的核心作者群还没有形成。其中绝大部分作者都只是一次性的研究,没有对数字出版的应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种情况发生的一种原因可能是数字出版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事物,在出版行业比较突出,有大量的实践,而实践者没能把成果或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检出文献的作者中,发文两篇的作者是Quint Barbara McMahon Brian、Lin Wei-Hsuan(林维萱)、Harris Sian、Chen Hsueh-Hua(陈雪华)。其中 Quint Barbara是《Searcher》期刊的编辑[8]。陈雪华是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的教授,主要教授信息组织方面的课程,主要研究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电子资源、数字典藏等[9]。
对某领域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并为文献的收集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检索出的86篇文献分布于52种期刊,对这些期刊进行分析,大致可以确定该领域的重点期刊,为读者提供指导,同时也有助于该领域内研究人员彼此交流,互相学习。根据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刊载论文量居前的10种期刊所载论文量为39篇,占全部文献量的40%。载文量为3篇以上的期刊见表4。是西班牙出版发行的,创刊于1997年,双月刊,主要关注信息库、信息新技术等方面内容[10]。“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是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提供图书馆管理的信息,1980年创刊,由Routledge每季度出版。其目前的首席编辑是Sul H.Lee,也是俄克拉荷马大学图书馆的馆长[11]。
表4 文献期刊分布
通过对86篇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等进行分析与统计,按论文的主要内容将研究论文主题分为4类,见表5。
表5 按主题分类统计结果
论文的主题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有利于了解其现状和发展水平,从而可以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从统计看出,理论性的文献占了34.9%,说明数字出版的研究还有很大部分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这也与数字出版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调查性、实证性文献占了总文献的17.4%;实践研究和具体的系统应用类型的文献共占40.7%,这说明在很多出版单位或者研究机构当中,数字出版的实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综述类别的文章占了6篇,主要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出版的发展、理论、优缺点等方面内容。
在数字出版的研究上,发达国家学者的研究和应用非常成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学者应借鉴这些文献,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研究。分析文献具体内容,可以将以上4个主题归纳为5大内容。
2.5.1 数字出版概念以及理论研究
数字出版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实际上囊括了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并不等于电子出版或出版网络化。数字出版的外延也不是无限延伸的,认为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和数字产业的简单结合也不合理。对于“数字出版”这一概念的界定,应该倡导确立这样的观点:数字出版应是内容出版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用数字技术去深度表现传统出版的内容,依靠数字技术实现传统出版业流程再造,从而形成一种以内容管理为核心的、全新的出版形态。这种观点打破了以介质、流通渠道和数字技术来定义数字出版的传统观念,在结合内容和技术理解数字出版的同时,更加强调偏重内容的核心地位。文献《What is an Academic Journal?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to Electronic Publishing》[12]讨论了学术期刊的电子出版问题,阐述了什么是电子出版以及学术期刊在电子出版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
2.5.2 数字出版技术
数字技术是指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数字出版技术是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数字出版技术包括数字化编辑技术、数字化复制(印刷)技术、数字化发行技术、数字出版系统集成技术以及与出版相关的其他技术。其一,数字化编辑技术主要应用于选题、组稿、编辑过程,包括数字压缩技术、网络编辑技术、全汉字字符集技术、数字采集识别技术、多媒体编辑技术、数字标引校验技术等。其二,数字化复制技术广义上是指数字化印刷技术,包括机械照排技术、光电照排技术、计算机光盘出版技术、计算机网上出版技术、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技术、激光照排技术、数字打样技术等。其三,数字化发行技术是随着数字出版的兴起而出现的,主要包括元数据标准技术、数据交换接口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网上支付技术等。其四,数字出版系统集成技术是数字出版的综合性技术,包括数字信息库出版技术、桌面出版系统、数据仓库技术、媒体交互技术、数字内容管理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五,与出版相关的其他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RM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电子纸新技术、二维条码新技术等。文献《Free software in e-information repositories》[13]、《Handheld serials:how wireless device technologies impact electronic journal publishing now and in the future》[14]以及其他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数字出版、电子出版技术方面所涉及的问题。
2.5.3 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研究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制度层面,二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对于如何加强版权保护,研究者提出4种路径:一是强化消费者的版权观念。消费者要具有版权意识,既是对版权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二是强化出版机构的版权意识。版权贸易是数字出版业产业链上重要一环,一个产业的稳健发展,产业链不可或缺,故从事数字出版的机构要自觉地维护自身版权和尊重其他机构的版权。三是法律强制,由自律与他律共同着力。此路径是强化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四是建立版权联盟,包括谈判、打包出售等。文献《Federated Content Rights Management for Research and Academic Publications Using the Handle System》[15]着重研究了基于Handle系统的学术研究出版物联合式内容权益管理。
2.5.4 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成立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能否持续产生现金流即销售收入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各得其所。一是商业模式必须能被市场接受,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带来持续的商业回报。美国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已经成熟的有B2B的数字图书馆模式、POD(按需生产或印刷)模式和掌上电脑(PDA)业务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看,商业模式就是服务模式,像亚马逊的目标是创造一个面向多种载体、服务大众和小众的数字出版内容平台;谷歌是向网络开放其图书搜索资源,并建立一个与其他网络服务互通的系统;圣智学习的定位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机构。它们呈现的是多元的客户价值。二是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有效分工与分配。美国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分工与合作,如培生集团、麦格劳-希尔(McGram-Hill)、英格拉姆等的商业构建都植根于各自的优势,其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极为合理。出版商的重点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垄断性。Kindle模式的成功在于终端与内容的整合,但这种模式只能借鉴,不能复制。
目前美国教育出版集团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商业模式主要有6种类型:一是在线课程,使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在线学习;二是家庭作业管理;三是在线测试,利用所开发的软件系统测试学生的学习结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四是电子图书,并提供在线下载;五是在线课外辅导;六是虚拟的体验性材料,如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游戏学习等。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认为,短期而言,家庭作业和电子图书的营收最高,在线课程和虚拟的体验性材料在近期也有发展机会,但长期来看,网上教育社区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文献《The Impact of Digitization on Business Models for Publishing:Some Indicators from a Research Project》[16]以研究项目中得到的启示论述了数字出版业中的商业模式。
2.5.5 数字出版的人才培养
学者们认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做内容产品,不同的是编辑形式、理念都会有所不同,甚至连面对的受众也不同,因而培养适合于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人才是时下当务之急。未来的数字出版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的。新型出版人才其知识储备应该是多维度的,不仅具有所涉领域的,还要具备相应的数字出版理论知识。
通过对所检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出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在出版流程、盈利方式、出版技术等方面都非常值得借鉴。相对来说,我国数字出版的研究相对较弱,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出版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数字出版,需要人、财、物的投入,运作成本和风险可能会随之上升。为此,需要出版社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强力推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根据出版社各自的特点,要把数字出版建设与自身出版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明确数字出版建设的目标、重点和任务。
数字出版是信息化建设与出版业结合的产物,要从流程数字化入手,推行出版社企业管理系统,及时做好资源整理存档入库,并从制度上加以落实。
出版社务必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加强数字化出版资源的管理,积极有效地获取作者和合作方的授权,避免版权纠纷。
针对当前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紧缺现状,出版社要从专业知识结构和培养机制上加以调整和加大培养与引进力度。
出版社要积极与有实力的技术研发单位和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在数字出版项目研发、多媒体结合、网络出版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借助外力实现技术开发和市场商业运作与盈利。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争取得到政府资金资助,同时,出版社也要立足长远,逐步形成具有自身数字出版特色内容的核心产业,提升出版社的综合竞争能力。
[1] 山西出版传媒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EB/OL].[2012-06-10].http://www.21cccc.com/mainpages/news_shuchu.aspx?NewsID =803.
[2] About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s(LISA)[EB/OL].[2012-06-07].http://search.proquest.com/lisa/productfulldescdetail?accountid=41288.
[3] Deng Tzong-Shend.Digital Literacy in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A Review of Digital Literac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21st Century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Library Sciences,2010(4):531-538.
[4] Liao Shin,Pan Yi Chen.A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tudy in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Library Sciences,2010(3):371-397.
[5] Chen Hsueh Hua,Lin Wei Hsuan.Facets of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J].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8(1):1-26.
[6] Chen Hsueh Hua,Lin Wei Hsuan.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ese Language Areas--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Library Sciences,2008(2):267-292.
[7] Price’s law[EB/OL].[2012-05-10].http://creativity.netslova.ru/Price~s_law.html.
[8] Quint,Barbara.Law and Leverage:Google Book Search’s Future[EB/OL].2006-11-28[2012-06-15].http://www.redorbit.com/news/technology/746179/law_and_leverage_goo gle_book_searchs_future/.
[9] 陈雪华.[2012-06-15].http://www.lis.ntu.edu.tw/~sherry/.
[10] 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2012-06-15].http://dialnet.unirioja.es/servlet/revista?codigo=469.
[11] WikiPedia.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EB/OL].2011-11-22[2012-06-15].http://en.wikipedia.org/wiki/Journal_of_Library_Administration.
[12] Elvebakk,Beate.What is an Academic Journal?: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to Electronic Publishing[J].2010(2):20-35.
[13] de-la-Vega-Sivera,Ricard.Free software in e-information repositories[J].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on,2008(1):49-55.
[14] Spires,Todd.Handheld serials:how wireless device technologies impact electronic journal publishing now and in the future[J].The Serials Librarian,2007(4):141-153.
[15] Xiaofeng Guo,Ying Li,Sun Sam X.Federated Content Rights Management for Research and Academic Publications Using the Handle System[J].D-Lib Magazine,2010(16):11-12.
[16] Tian Xuemei,Martin Bill,Deng Hepu.The Impact of Digitization on Business Models for Publishing:Some Indicators from a Research Project[J].Journal of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8(3):23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