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2013-09-25 22:30:50林小娟巩晓东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系统性类风湿关节炎

林小娟,巩晓东

(甘肃省平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平凉 7440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darthritis,RA)的早期诊断对RA治疗和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现行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符合此标准的患者已出现骨关节破坏,加之RF缺乏特异性,故不能用于早期诊断RA。本研究采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以观察其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RA组: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为RA的病人89例。其中女性63例,男性26例,年龄20~70岁,平均(50.05±12.12)岁,病程1个月~23年。诊断标准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诊断标准。非RA组: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56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24例,年龄21~72岁,平均(45.50 ±11.40)岁,病程1 个月 ~10年。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骨关节炎18例,痛风性关节炎4例,干燥综合征2例,系统性硬化症2例,系统性血管炎11例,银屑病关节炎2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反应性关节炎2例。以上非RA组病例均符合国内及国际相应的诊断标准。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抗-CCP抗体检测:采用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抗-CCP抗体ELISA试剂盒,具体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以cutoff值>5作为阳性判断标准。RF检测:采用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公司提供的类风湿因子试剂盒,应用免疫散射浊度法检测RF,以RF>20 IU/ml判定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对89例RA患者及56例非RA患者进行抗-CCP及RF检测,抗-CCP及RF阳性率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项检测阳性率去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抗-CCP与R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79%,96.43%,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5%,75.00%。

表1 RA患者与非RA患者血清抗CCP,RF阳性率[n(%)]

3 讨论

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高致畸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0.23% ~0.36%,发病率国内尚不清楚,其病理损害为关节滑膜炎。许多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RA的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RA早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有国外学者报道抗-CCP抗体在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阳性,甚至在临床症状出现前,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早期病人较阴性者更有可能发展为侵袭性疾病。

RF是抗IgG分子Fc片段的自身抗体,按免疫球蛋白类型可分为IgM型、IgG型和IgA型等。它见于70%的RA病人,但RF阳性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慢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甚至正常人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抗-CCP抗体的靶抗原为细胞基质聚角蛋白的微丝蛋白,CCP是该抗原的主要成分。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使用的抗原为最新研制的人工合成的高纯度的抗-CCP。本研究对89例RA病人抗CCP抗体检测的特异度为96.43%,与有关文献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国内外普遍认为抗CCP抗体的灵敏度较低,为82%左右。原因可能是每个病人血清中含有抗体的亚群不同,而且检测所使用的合成肽不能完全代表目前仍未知的抗原决定簇。抗-CCP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RF有良好的敏感性,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较RF单一检测能够提高灵敏度、阳性率性和准确度,但降低了特异度。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更具有早期诊断的优势,因其阳性率可大大提高,将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总之,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RF对RA有较高的敏感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并对RA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1]冯 蕊,李永哲,赵冠飞,等.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11):686-689.

[2]钱 明,袁君君,郭兆旺,等.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01.

[3]陈绩才,林秋强,陈 韧,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角质蛋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19):1-2.

[4]张 军,李 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9-20.

猜你喜欢
系统性类风湿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26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