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浦发

2013-09-22 07:18
证券市场周刊 2013年51期
关键词:浦发银行优先股银行

优先股试点、上海自贸区、资本项目开发、转型超预期、主板蓝筹股启动,诸多动力加于一身,浦发银行股价一飞冲天,成为新的银行股龙头。

行情总是在市场最意想不到的时刻爆发,历史注定要把2013年9月10日载入A股史册,故事的主角是此前并不被众多投资人看好的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600000.SH)。与曾经优秀的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业绩突出的兴业银行(601166.SH)以及锐意变革的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这些明星银行相比,浦发身上的光芒要逊色许多。

但就是这样一家银行,却走出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惊人走势。继9月9日早盘率先涨停,并一直封涨停至收盘,9月10日,浦发银行继续领涨银行板块,收盘报11.40元,大涨8.26%,全日成交133.3亿元,两倍于前一交易日的60多亿元,这个成交量是当日上证A股总成交量的1/7。

单只银行股单日成交133亿元,创下了A股历史的新纪录,如此疯狂的走势令市场咂舌,背后的含义耐人寻味:到底是资金的炒作投机,还是以浦发为代表的银行板块的基本面有巨大的变局,抑或市场风格转换的拐点已至?

“单从盘面来看,近期主力似乎达成共识,集体强攻主板蓝筹股。从浦发银行单日成交133亿元,就能看出主力对蓝筹股的热情,尤其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资金也开始崭露头角,由自贸区炒作所引发的蓝筹行情有望逐步展开。”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而中小板、创业板走势较弱,在主板激进式上涨下,势必会由于资金分流而受到影响。”

此前已有消息传出,银行将率先进行优先股的试点,这或许是行情爆发的引擎。如果银行优先股试点传闻成为现实,则银行核心资本不足问题将得到解决,且大规模再融资对银行股估值的压制作用将得到显著缓解。而自贸区内金融完全市场化的传闻使得金融改革预期空前强烈,这同样使银行股受益,行情推波助澜可期。

私募基金星石投资认为,受益于改革的成长股虽然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年初至今的持续上涨已经累积了较大涨幅,成长与周期估值差过大,成长股估值回调风险较大,当前市场的确走到了风格切换的路口,但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大涨是否就意味着市场风格切换的开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优先股制度箭在弦上

据报道,优先股的推出正由证监会牵头,银监会、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人大法工委等联合积极推进,相关细则由上交所在拟定,争取在年内推出。尽管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和浦发银行是否作为首批发行优先股的试点银行仍未确定,但管理层的决心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优先股为何物,竟能引爆市场体内如此巨大的能量,它会继续点燃大盘蓝筹股的新一轮行情吗?

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认为:“银行股股价低迷,部分股价跌破净资产的银行,配股增发等融资方式受阻,优先股融资或是补充一级资本的唯一选择。若启用优先股融资,以目前部分银行的股息率,可以支付优先股股息,符合发行优先股的条件。”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两者主要不同点在于:1.利润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股优先于普通股,但在债权人之后;2.优先股通常预先确定股息收益率,其股息一般不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而增减,而且一般也不能参与公司的分红。

整体而言,虽然优先股也属于“股”的范畴,即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但其性质实质上更接近于永续债。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优先股的股价波动很小,回报稳定,主要投资群体为保险机构和养老金机构的长期投资。对银行而言,优先股可以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那么,优先股发行可能性有多大?——中金公司认为,优先股在中国有法律历史渊源,相关规定在三中全会前后出台概率较大,实际发行最快可能成行于2014年上半年。

早在国家计委、体改委1992年5月15日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曾经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优先股做出规定:“公司设置普通股,并可设置优先股。普通股的股利在支付优先股股利之后分配……公司对优先股的股利须按约定的股利率支付。”虽然现行《公司法》、《证券法》仅规定了普通股的设置,但为必要时增设优先股留下了法律空间:“国务院可以对公司发行本法规定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份,另行做出规定。”

中金公司预计,未来将会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优先股的相关规定,证监会在此规定下出台有关办法及配套规则即可试点有关优先股的发行与交易。时间点上,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相关规定在三中全会(11月份)前后出台的概率较大,而实际发行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至于与《公司法》的衔接,预计将等试点完成条件成熟后,对《公司法》进行修订,加入优先股相关内容。

如果优先股发行,将实质降低银行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目前中小银行的核心一级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7.5%和8.5%(大银行的要求再分别提升1个百分点,至8.5%和9.5%),理论上两者存在差别,但实际上目前中国无论是核心一级资本还是一级资本均完全由所有者权益构成,不存在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因此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的实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决定是否需要普通股股权融资)被变相提升到了8.5%和9.5%。由于优先股可以计入其他一级资本,因此,就实质降低了银行核心一

级资本充足率要求至7.5%和8.5%,这将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根据中报数据,考虑优先股发行后,静态测算上市银行的股权融资缺口将由之前的862亿元降为零,多家上市银行均将受益。

假定中小银行的RoRWA为1.6%,分红比例为25%,完全不依赖外源性普通股股权融资,则中小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快增速将由之前的15.2%提升至17.4%;对大银行进行类似测算,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快增速将由之前的13.9%提升至15.7%。结果显示,此举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两个百分点。

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优先股发行不影响普通股BPS,因为BPS的计算公式为每股普通股账面价值/普通股股本数,所以发行优先股对BPS没有影响。同样,也基本不影响普通股EPS:EPS的计算公式为每股普通股应占溢利/普通股股本数,发行优先股后,需要将支付给优先股股东的股息从税后利润中扣除,因此,静态测算对普通股EPS略有拖累。但如果动态考虑发行优先股后带来银行规模增速的加快,进而导致税后利润的增加,则发行优先股对普通股EPS还有正面效应。

自贸区实质是金融自由化

近年来,困扰A股市场的一个悖论是:银行股业绩不断增长,但其股价却一直在低位徘徊,至今,这个问题仍无解。

长江证券认为,本轮市场表现不是来自于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推动,而仅仅是主题热点下银行带动的市场上行。这不仅是因为行业涨幅的巨大差异,也是因为从逻辑上看,周期股行情的三个条件目前还不具备——经济虽然反弹但难以持续、流动性没有明显的放松、制度红利仍然存疑。

但“上海自由贸易区”并非纯粹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有真材实料的实质性内容,它的本质是金融改革,是“政策特区”。11月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会在未来不断释放政策细则,刺激各类改革预期。自贸区的新故事可能替代老故事,毕竟,新故事可能是未来5-10年的改革方向,而老故事依赖于难以捉摸的技术创新和二手消化的“舶来品”。

那么,目前可以预期新故事能有哪些?至少有以下三点:1.制度创新。在自由贸易区之后,也许紧接着就是土地流转改革,特别是农村集体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不仅仅是商业/住宅用地)价值或将再次重估;2.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体系(影子银行)已经有了风险,除了防范,还要化解。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还将持续,不仅仅是个限制同业业务发展的文件,也许在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结果出台之后,还有更多创新内容;3.改善供给。简政放权,刺激企业活力,提出房地产市场治理的“长效”机制等。

基于此判断,在三中全会前,管理层应该会不断传递出新故事。投资者要做的是,判断这是个好故事,大故事,还只是个一般故事,小故事。在经济向好趋势未完全确定之时,或许周期股持续上涨的机会并不存在,但银行股近期如此惊艳的表现,却给市场带来另一个全新的投资思路。

金融领域的创新引发的市场对于银行股的投资热情不可小觑,银行股的表现充分说明,当传统行业面对业务创新的时候,也可以有良好的表现。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创新正在加速;另一方面,市场对于传统行业的创新也是超乎寻常的期待。

上海自贸区的方案,已经由国务院批准,据报道,方案的内容包括自贸区内金融自由化的推行方案。自贸区已经在本地股和交运板块方面掀起了轩然大波,现在又经由人民币国际化蔓延至银行股。

具体而言,自贸区建设预计将加速包括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允许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对融资租赁业务给予税收支持等金融改革步伐。我们判断,银行的贸易结算、国际结算、融资租赁等业务总量将激增。除了有利于银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等方面的试点,也将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包括利率的市场化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

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中国的三十年改革,是经历了三轮供给层面改革引发的周期。而改革的主线则是市场的开放与自由。1979年末,在完成了改革的政治和舆论准备之后,小岗村的联产承包制在全国迅速铺开,农产品的分配有了更多的自由,从而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通过实现价格闯关,价格双轨实现一轨化。第三波改革是从2003年开始的WTO,此时中国充分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分工之中,国内外产品市场的联通,进一步改善了资源分配的改革。

过去的三次重要改革,构成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而最终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似乎又承担着中国新的制度供给的改革。作为资本市场的自由化,是否能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的动力呢?至少这是很多人在期待的事情。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中包括的各项资本市场改革,都将与供给面的改革联系在一起。

创业板会Flash Crash吗?

2013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屡创新高,不断演绎着资本市场上成长股的神话。截至9月16日,创业板再创新高1297点。由于创业板2013年以来异于大盘的独立行情以及累积的巨大涨幅,投资者迫切想了解的是:如何才能提前预判创业板的拐点出现?

国泰君安证券报告认为,投资者所关心的是:除了通过策略研究可以识别的会直接导致所有资产市场出现调整的宏观金融政策以外(例如加息),是否还能够事先预判梳理出会导致创业板独立下跌的因素。

创业板指数的运行在7月底发出风险信号,之后也确实跟随出现短暂调整,但之后便再度走高,并刷新历史高点。历史高点具有较强阻力,指数行至该位受阻回落的概率大,目前指数已经刷新历史高点,该如何看待?

国泰君安认为,需要进行区分的是,如果指数是带有高风险的上行,即使突破历史高点,也不会超越太多,而且时间也不会持续太久,实际上是“冲顶”,反应的是市场情绪的激动造成推升;如果是风险较小情况下的突破,由于阻挡变成支撑,后续的上行空间打开。

尽管7月以来宏观数据回暖,但投资者普遍怀疑其延续性。部分行业库存在8月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之后,原材料产品价格没有延续7月以来的上涨,而出现回调,这加重了投资者对市场的怀疑。

而流动性也存在不确定性,连央行也在等待美联储9月中旬的会议决议,判断QE退出进程。9月底QE退出,理财产品到期,季度末资金价格或上行,让投资者不得不对流动性/资金价格,持谨慎态度。

随着宏观经济的弹性显著下降,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很难看见趋势性反转机会。2000年到2011年,经济上下弹性大,GDP增速在6%-14%的区间波动,但是过去几个季度始终在7.5%-8%之间波动,实在乏味。从投资时钟的角度来看,利率从低水平略微回升但不高,伴随着产出下降,市场短期内对周期性大盘股持谨慎态度,仍然偏好主题投资。

虽然政府定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以来,节能环保、信息消费等产业政策密集发布,整体对新兴产业更有利,但展望未来,尚有城市基建、养老服务、中西部及东北发展、核能等方面政策及各领域深化改革可期待,整体对传统产业或更有利。

而后续政策预期以落实投资和深化改革为主,更有利于创业板不占优的传统产业;市场关注重心从新兴成长逐渐转移到传统复苏,支撑创业板独立行情的翘翘板效应逐渐弱化;创业板内部前期领涨的是有业绩支撑的权重股,当前领涨的是没有业绩的非权重股,两者同时面临调整的概率加大。

由于很多投资者认为,创业板能够如此脱离主板强势上涨,说明投资者对其有强烈的信念,既然如此,普通的信息扰动就不足以使创业板发生深度调整,而既然是重大的消息面因素,那事先一定是有蛛丝马迹可以捕捉的。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除了持续的货币紧缩大幅推高市场利率(比如为了应对通胀而进行的持续加息)是终结美国历史上三次主要成长股长牛行情的唯一直接因素以外,在创业板上涨的过程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所谓的Flash Crash(闪电式崩盘)。

国泰君安认为,Flash Crash的发生是无法从事先的消息面因素进行预判的,我们更愿意从投资者出现羊群效应的角度去解释这种现象。尽管Flash Crash无法从消息面因素进行预判,但并不是说我们否认消息面的因素是触发投资者出现羊群效应的原因。恰恰相反,在各种描述羊群效应产生机理的模型当中,变化一定都是由外部扰动因素产生的,并且这种扰动可能是非常微小的,在金融市场上可能就表现为一个看上去并不是和创业板非常相关的事件。

因此,两个原因导致了基于基本面的预判是无能为力的:一是即便是和创业板关系度很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创业板出现Flash Crash;二是金融市场每天充斥的噪音对Flash Crash是概率影响,并不是确定性的。

作为佐证的一个经典例子是Robert Shiller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提到在针对1987年10月道指雪崩之后做的投资者调查,投资者对于作者给出的10条可能触发下跌的新闻平均都给出了“比较重要”的评价,而其中被大部分投资者列为最重要的新闻是:最近几天道指下跌创了纪录。换言之,即便是事后来看,投资者群体也无法判断是不是有某个基本面因素决定性地导致了崩盘的发生。

银行也能插上翅膀

目前来看,现在正是配置银行股最主动的时候。理由有三:一是预计有接近三个月的安全期:经济数据企稳止跌是银行估值修复的必要条件,预计9月经济数据不会差,10月上旬公布9月份经济数据,11月召开三中全会,政策维稳预期强烈,从而判断有接近三个月的安全期;二是阶段利空基本出尽:如果同业监管政策出台,预计比预期温柔,且年内不出台的可能性偏大,股价下行空间有限;三是机构极低配置:预计主动基金银行仓位只有1.9%,目前仍处于关注度冰点期。

银行股基本面平稳,虽然同业监管预期+宏观环境下的经营压力+资产质量压力仍在,但经济数据超预期将扭转此前悲观情绪,积极政策(如自贸区、优先股、金融改革)将带动行业估值提升,弱复苏背景下过度收紧银根概率不大。故从经济面、政策面、资金面上判断,银行股防御价值凸显,积极配置时点来临。

而金融改革+自贸区不仅是近期银行股上涨的直接催化剂,未来相关政策红利的释放将持续有利于提升行业的估值。

9月10日公布的金融数据力证经济复苏在持续,将进一步修正投资者对经济的悲观预期。首先,融资总量超预期配合经济企稳止跌:8月份新增信贷7113亿元,略超市场预期;社会融资规模1.57万亿元,同比多增7504亿元,大超市场预期;其次,企业投资性资金需求旺盛: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33%,继续维持高位;此外,委托贷款高增印证融资需求复苏:银行信贷额度本质仍受央行管制,信托贷款规模又受政府债务审计干扰,双重约束下部分融资需求只能通过委托贷款满足,从而导致委贷环比多增1011亿元;最后,未贴现票据爆发式增长源于融资需求强劲: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045亿元,结束3月连减,一方面源于企业贸易活动活跃度增强;另一方面源于银行自身贷款额度不足,通过增开承兑汇票为客户向其他银行融资提供便利,有利于维护客户关系。

除了与自贸区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优先股也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之所以引来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优先股的推出,可能改变国内股市分红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在市场担忧银行股的坏账问题时,优先股推出因为其具有的特殊优势而可能改善银行股的处境。

对于银行股的坏账率提升的担忧,在市场上已经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这也是拖累银行股估值上涨的重要因素。而优先股对于银行来说可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第一,优先股计算在一级资本中,因此有助于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第二,优先股虽然在性质上更加接近于债券,但是优先股没有支付本金的义务。另外优先股一般附有赎回权利,企业状况明显改善的时候,发行企业赎回优先股。

长江证券认为,银行股是披上了价值投资者外衣的主题投资,一旦它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就如同胖子一样在飞翔;优先股、人民币国际化创新的加速和市场对于创新的渴望,构成了传统行业在业务创新引导下的主题性机会。本次人民币国际化预期和优先股的预期,开启了人们对于银行业务扩展和风险钝化的良好预期。

从最新机构持仓变化来看,2013年二季度,四大机构“压箱底”金融服务类股票对比一季度末,有10只个股被机构增持,增持的银行个股分别为:民生银行(53280.30万股)、平安银行(000001.SZ,40983.86万股)、建设银行(601939.SH,23553.36万股)、工商银行(601398.SH,12353.70万股)、浦发银行(11686.54万股)、兴业银行(8525.30万股)、农业银行(1508.25万股)、南京银行(601009.SH,253.20万股)、中信银行(601998.SH,100.08万股)。同时,北京银行(601169.SH)、华夏银行(600015.SH)和宁波银行(002142.SZ)持仓未变。

浦发转型超预期

据报道,有关方面提出的上海自贸区建设方案中关于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清单,涉及六大领域十九个行业。其中,在金融服务领域,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点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对于金融领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在区内实现金融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建立试验区金融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金融市场在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作为上海本地法人银行机构,浦发银行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表现在跨境人民币结算、离岸业务、航运金融等业务上的经验,具有抓住自贸区业务先机的绝对优势。2013年上半年,浦发推进五大战略转型,并已经在中期业绩上有所体现(投行、财务管理业务带动手续费收入超预期增长,而中小客户下沉战略也使得二季度日均余额口径NIM下滑幅度收窄)。

浦发银行最新的一个“大动作”是9月6日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腾讯公司共同研究互联网平台与金融产品的融合创新。在银行与腾讯总对总方面的全面合作,浦发银行占了绝对先机,未来会有手机银行方面的飞跃。双方开展战略合作,不仅顺应全球移动金融发展的时代潮流,也开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与金融业跨界合作的崭新模式。通过战略合作,双方将以共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为核心,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价值为诉求,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多元化全面战略合作。

这个“大动作”易被市场割裂解读为浦发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努力,但在浦发银行自身看来,这意味着“浦发五大战略的推进速度比想象的更快、力道更猛”。

从浦发银行中报来看,其“五大业务引擎”已经不是纸上谈兵。投行发力体现在“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中有17亿-18亿元来自投行业务”。据报道,浦发银行债券融资工具承销额上半年实现725.88亿元,同比增115.43%;银团贷款余额1086.45亿元,同比增16.82%;新增托管股权基金39只,托管规模超1400亿元,列同行首位。

在“五大业务引擎”中的金融市场业务方面,截至6月底,浦发银行资金类资产规模达1.77万亿元,占资产比重为51.1%,实现板块业务总收入超140亿元,同比增长43%,中小业务方面,表内外授信总额14376.29亿元,比2012年年底增长10.64%;财富管理方面,上半年浦发各类理财产品销量总量破9000亿元,同比增31.4%。

当上海自贸区刚从概念渐渐浮出水面,由于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这亩金融新一轮改革试验田的有力推动,使业内对金融改革大框架超预期有了期待,一些机构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将浦发银行纳入9月重点推荐组合中。在机构眼中,作为一家业务发端于上海及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上海本地法人银行机构,浦发银行现在俨然成为了“上海金融自贸区”金融概念第一股。按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的表述,上海和长三角是浦发的“老巢”。

国泰君安认为,将浦发纳入首推组合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或将超预期:1.李克强总理十分重视上海自贸区建设,金融政策或超预期,浦发银行是最受益的银行;2.为更好发挥上海区位优势,上海市政府对浦发银行的整合力度或超预期;3.吉晓辉不再兼职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职务,专注于浦发银行董事长职务,浦发银行改革力度或超预期;4.浦发银行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融互联网推进速度或超预期;5.浦发银行作为优先股首批试点之一,获批进度或超预期。

据了解,浦发银行内部也在积极研究自贸区业务,为业务随时开闸未雨绸缪。目前,浦发银行已经具备的国际结算和离岸银行等相关业务管理经验,都会是其抓住自贸区业务先机的基础。而且,浦发银行在上海自贸区划定的地理范围内,已有3家区域性支行。

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浦发银行引领本轮银行股行情,股价异动的背后或许隐藏着诸多基本面的变化,尤其是如果自贸区政策落地,浦发银行在上海自贸区概念下的政策预期有多宽?目前看,这种落地政策绝对会超预期。某券商透露:近日一行三会递交金融落地政策初稿仍被指“保守”,而这或预示着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试点步子,会迈得较大。从这里,市场或许会理解股价超预期异动的深层次原因。

既然大的政策框架已经大体确定,那么,在政策框架之下,浦发银行究竟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为新金融政策落地做好了哪些准备?据了解,为了更好提升上海地区的银行优势,上海市政府对浦发银行的整合力度也可能超预期。

从浦发银行的股权结构来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持有浦发银行24.319%的股权,是实际控制人。

上海注册的本地银行中,还有国有五大银行之一的交通银行,虽然其资产规模、品牌知名度都不逊色于浦发银行,但其第一大股东是财政部,和浦发银行相比,缺少浓重的地域色彩。而另一家上海市本地银行的上海银行,虽然目前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并非上市公司,影响力相对较小,在某些方面难堪改革重任。由此可见,在自贸区试点的背景下,浦发银行在新一轮金融改革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独特性无与伦比。

6月,在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及中共上海金融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宣布了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吉晓辉不再兼任国际集团党委书记,现在再回过头看,此举当时并不为人注意,但却有深意。

如果把高层人事变动与自贸区联系起来,市场或许会得出结论:这是管理层提前进行战略方向上的大布局,即吉晓辉将专注于浦发银行的战略布局。这暗示着浦发银行地位的提升,也预示着浦发银行的改革力度或将超预期。

除了董事长不再兼职,浦发银行近一年来高层人事变动还包括,朱玉辰从2012年底开始接手浦发银行行长一职,正是在其任行长期间,浦发银行明确提出其投行业务、资金市场和金融同业业务、中小和小微企业业务、财富管理、移动金融五大业务重点领域。此外,2013年年中,浦发银行6位副行长分管领域又初现“大洗牌”,内部原四大业务总部带动的矩阵式组织架构也被打破后再建设。

浦发银行艰难的转型刚刚开始,转型的推动正在进行,随着上海自贸区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这种转型的力度会更加超预期。

猜你喜欢
浦发银行优先股银行
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不良仍待出清
“零不良率”!浦发银行真敢干啊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优先股的制度风险与回赎权
国企混改中引入优先股的“定制”思考:基于利益平衡的视角
银行激进求变
基于优先股改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