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陕西省蒲城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 蒲城 715500)
在畜牧技术推广过程中,时有肉牛养殖场人员咨询某一种肉牛饲料(常指饲料厂家生产的肉牛精料补充料、浓缩饲料或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料肉比如何以帮助其评价饲料效果。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提法本身存在局限性,不好直接作答。本文从饲料转化比(料肉比)的定义谈起,对相关问题加以初步讨论,希望对从事肉牛养殖的人员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有所帮助。
依据 GB/T 10647-2008《饲料工业术语》的定义,饲料转化比(FCR,又称饲料报酬)是消耗单位风干饲料质量与所得的动物产品质量的比值,常用以表示饲料利用效率的高低。基于饲料转化比的概念,对于生长肥育动物也可称为料肉比。为考核肉牛培育的经济效益,应根据总增重、净肉重及饲养期内的饲料消耗量,计算每千克体重和每千克净肉重的饲料转化比。计算公式:
可见,只就某一种饲料来谈料肉比本身就不科学,因为它的用量不能代表“饲养期内的饲料消耗量”。
为对肉牛的饲料转化比有个基本了解,笔者根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T化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对300~500kg体重阶段的生长肥育牛的饲料转化比(注:按前面第一个公式进行计算,其中饲养期内共消耗饲料干物质总量采用kg为单位。)进行了推算,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日增重时,随着肉牛体重的增加,饲料转化比增加。如日增重为1kg时,300~325kg、325~350kg、350~375kg、375~400 kg、400~425kg、425~450kg、450~475kg、475~500kg体重阶段的饲料转化比分别为7.11、7.49、7.85、8.20、8.56、8.91、9.26、9.60。这说明一定时期内随着肉牛的生长,取得相同增重消耗的风干饲料越来越多,饲料利用效率降低。
从表1又可以看出:随着日增重从0.6kg增加到1.2kg,300~500kg体重阶段肉牛的饲养天数从333d减少到166d,同时饲料转化比从11.98减少到7.47。这说明日增重越高,肉牛的育肥期越短,饲料利用效率提高。可以看出,与平均日增重0.6 kg相比,平均日增重1kg的肥育牛每增重1kg可少用饲料干物质3.61kg(11.98kg对8.37kg),整个育肥期共节省饲料720.92kg(2395.42kg对1 674.50kg),并减少育肥天数133d(333.33天 VS 200.00天)。
有时也用精料进食量/增重来表示精料转化为肉产品的效率,这个指标类似于一些养牛场人员对精料所提的“料肉比”。由于肉牛日粮中既有粗料又有精料,所以,精料进食量/增重并不能代表饲料转化比,姑且称之为“精料转化比”。
表1 300~500kg体重阶段、日增重0.6~1.2kg的生长肥育牛的饲料转化比计算
由于实际生产中不同养牛场的粗料种类和品质存在差异,在牛群相似的情况下,达到同样增重效果所耗用的相同精料常常差异较大,说明同一种精料在不同养牛场的精料转化比表现不一,也说明了只有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评价一种精料的利用效率才有意义,进一步说明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个养牛场的精料配方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韩继福等(1998)用精料:羊草的比例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对成年肥育杂交阉牛进行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在日粮精料比例为25%、50%、75%时,对应的精料转化比分别为2.55 kg、4.05kg、5.46kg精料/kg增重。
有关研究指出:高比例精饲料常规日粮对肥育肉牛虽可获得超过1.2kg的日增重和优质牛肉,但每kg增重所耗精饲料约5kg,精饲料转化为肉产品的效率很低,这对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条件下则很不经济,所以在谷物生产高度过剩或牛肉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往往采用这种饲养模式。
续表1 300~500kg体重阶段、日增重0.6~1.2kg的生长肥育牛的饲料转化比计算
影响肉牛的产肉性能的因素包括品种、杂交、性别、年龄、营养水平及管理等,以上对饲料转化比(包括精料转化比)的讨论所得数据参考相关标准和资料,仅供参考。
当前肉牛饲养实践中有短期育肥、中期育肥、长期育肥三种模式,分别对应不同档次的牛肉产品,肉牛养殖企业应审时度势,做好市场定位。
综上,笔者认为,要使肉牛饲养有理想的饲料转化比和养殖效益,养殖者需要确定牛肉产品的市场定位,从而选择相应的饲养模式,进而制定基本育肥计划,然后结合肉牛和饲料资源等实际优化日粮配方,形成可行的育肥方案,并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饲喂效果等适时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