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夫
小儿颅内高压是因脑实质液体量增多引起的一组综合病征。该病病情凶险,且病程发展速度快,很可能造成患儿突然死亡,对其进行积极的早期降颅内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及降低后遗症的发病率[1-3]。高渗盐水可使各种情况下出现的颅内压增高得到缓解,能够取得良好疗效。为研究不同浓度高渗盐水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8例患儿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2月惠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男16例,女12例)颅内高压患儿,年龄3个月~12岁。其中自发性脑出血1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所有患儿均经MRI或CT确诊。全部患儿均由于颅内高压需要接受脑室内置管引流及颅内高压监测,患儿均存在降低颅内高压的适应证,且无严重心功能不全、高钠血症及严重肾功能不全。患儿年龄、性别及其他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患儿接受浓度为10.0%的高渗盐水,对照组患儿接受浓度为23.4%的高渗盐水,两组均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推注,氯化钠的推注总量均为7g,在用药前后6h内,对患儿的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患儿每小时尿量进行持续监测,用药前和用药后6h检查血生化,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0min、1h、2h及3h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颅内压和基础水平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述各个时间点两组患儿颅内压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h后两组患儿都恢复到基础水平(见表1)。
2.2 用药前后指标变化 两组患儿在用药前血糖值为(8.7±2.4)mmol/L,血钠(141.4±10.5)mmol/L,血钾(3.68±0.55)mmol/L,血肌酐(82.6±36.3)μmol/L,血氯(103.1±10.3)mmol/L,尿素氮(5.61±2.41)mmol/L,晶体渗透压(306.7±19.0)mOsm/L,二氧化碳结合力(24.8±1.5)mmol/L;用药后观察组血糖值(8.6±2.1)mmol/L,血钠(139.4±11.6)mmol/L,血钾(3.57±0.65)mmol/L,血肌酐(81.8±33.4)μmol/L,血氯(102.2±8.3)mmol/L,尿素氮(5.32±2.33)mmol/L,晶体渗透压(307.2±18.3)mOsm/L,二氧化碳结合力(23.8±1.0)mmol/L,对照组血糖值(8.8±1.8)mmol/L,血钠(135.4±13.2)mmol/L,血钾(3.69±0.55)mmol/L,血肌酐(83.7±32.7)μmol/L,血氯(110.2±7.2)mmol/L,尿素氮(5.05±2.79)mmol/L,晶体渗透压(312.4±16.8)mOsm/L,二氧化碳结合力(26.2±1.1)mmol/L,用药前后两组各指标未见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未见发生急性心功能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均未出现高钠血症等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P、MAP、CPP及CVP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P、MAP、CPP及CVP比较(±s,mmHg)
注:与用药前比较,aP<0.05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30min 1h 2h 3h 4h 5h 6h观察组ICP 29.9±4.1 13.2±4.1a 15.4±4.2a 19.5±4.5a 22.9±4.2a 28.1±6.8 28.4±12.3 27.9±7.3 MAP 114.8±17.8 109.8±18.8 109.5±19.3 106.8±19.2 108.7±13.3 114.2±12.7 110.8±10.8 115.1±21.3 CPP 84.8±21.8 96.7±20.2 94.2±20.4 88.6±20.6 85.9±12.6 86.2±12.6 82.6±20.2 88.3±20.9 CVP 2.8±0.9 2.9±0.7 3.2±0.8 3.4±1.1 3.4±1.2 2.5±0.6 2.5±0.6 2.3±0.9对照组ICP 38.1±11.8 15.8±6.4a 20.5±9.1a 25.1±11.8a 36.3±15.3a 33.3±14.2 33.3±14.2 34.6±14.8 MAP 123.3±20.2 108.6±16.9 112.2±17.8 117.9±12.1 122.8±18.1 118.4±20.1 118.4±20.1 118.6±17.4 CPP 85.3±24.1 9.3±18.8 91.8±15.5 92.9±17.4 86.8±16.8 85.2±16.8 85.2±16.8 83.1±18.2 CVP 2.5±0.6 2.5±0.6 2.6±0.8 2.6±0.7 2.6±0.6 2.4±0.6 2.4±0.6 2.2±0.7
近年来,高渗盐水对于降低颅内高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4-5]。相关研究指出,在降低颅内高压方面,高渗盐水具有显著的疗效,即便是使用过度通气及甘露醇治疗均无法得到满意效果的患儿,使用高渗盐水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与甘露醇相比,作用持续时间更长。据该领域学者研究发现[6-7],治疗小儿颅内高压,尤其是重症颅内高压,给予7.5%高渗盐水,结果显示患者的平均ICP有所下降,且较为明显(P<0.05),且下降效果可持续6h左右,而CPP有所升高,其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同时经研究发现,在输注高渗盐水后,患者脑组织氧分压能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8-10]。
本研究分别选择了浓度10.0%与23.4%的高渗盐水,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均对颅内高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比甘露醇的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作用持久,效力稳定的优点,其CPP与MAP能够保持稳定,但两种不同浓度的优劣性比较,差异不明显。结果显示,在单次静脉推注氯化钠的总量没有差别的前提下,两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治疗效果应与氯化钠的推注总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关联性。据此,在临床治疗中,具体选择哪种浓度的高渗盐水,可依据具体情况,如医生经验、习惯、该医院常用剂型等酌情处理。但经大量实践证实,具体应用中常用的高渗盐水浓度主要有 3.0%、4.1%、7.2%、7.5%、10.0%和 23.4%,但选择浓度10.0%以下的剂量,在具体降颅压的效果是否还与氯化钠单次静脉推注总量有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近年临床经验表明,高渗盐水还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功效,这是降颅压的附加效果,同时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其附加效用是否相同,也仍旧需进一步总结发现。
在本次研究中,6h内10.0%与23.4%的高渗盐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但高渗盐水存在一些副作用,如使脑损伤及脑水肿加重,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后果,所以,本次短期研究尚无法很好地回答使用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的安全性问题。
综上所述,使用10.0%或23.4%的高渗盐水均能够使颅内高压得到有效降低,其降低颅内高压的疗效和氯化钠的单次静脉推注总量相关。
[1]孙诚,曾文新,陈纯波,等.不同浓度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2,33(2):212-214.
[2]杨英金.甘露醇的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09,37(1):50-51.
[3]岳少杰.小儿颅内高压综合征的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7):490-492.
[4]何彩英.输液泵推注20%的甘露醇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516-517.
[5]Lescot T,A bdennou r L,Boch AL,et al.T reatm en t of in tracran ial hyperten sion[J].Cu rr Op in C rit Care,2008,14(2):129-134.
[6]Range-l Castillo L,Gopinath S,Rob ertson CS.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Neurol Clin,2008,26(2):521-541.
[7]李俭庆,贾金荣,黄秀丽.应用控制性过度通气治疗儿童颅内高压临床研究[J].新医学,2010,41(7):466-467.
[8]Mackay G M,Forrest CM,Stoy N,et al.Tryptophan 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patients withchronic brain injury[J].Eur J Neurol,2006,13(1):3042.
[9]Pascual JL,Maloney Wilensky E,Reilly PM,et al.Resuscitation of hypotensive head-injured patients: is hypertonicsaline the answer[J].Am Surg,2008,74(3):253-259.
[10]Himmelseher S.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s fo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hypertension[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07,20(5):4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