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珍,邓 玮
(1.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2.桂林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生命体征测量是对病人病情观察的基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门护理技术。然而,笔者在对护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最简单的护理操作护生却依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与病人沟通方面出现问题最多。
我校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写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对护生进行考核。生命体征测量总分100分,其中语言沟通能力占15分。教师在考核时通过观察和感受判断护生沟通能力,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
选取我校2010级三年制中专护生120名作为考核对象,考核结果见表1。
表1 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考核结果[n(%)]
护生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83.3分,达到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但语言沟通总分15分,护生平均分仅为7.5分,得分率占语言沟通总分的50%。我校护生语言沟通能力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向病人作自我介绍时害羞、胆怯;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医学用语不准确或不熟练;缺乏自信不敢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表述时词不达意,语言不连贯(见表2)。
表2 护生考核中存在沟通问题情况
2.1.1 课前或课后游戏5~10分钟 教师利用护生爱玩的心理,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护生喜欢的活动,并且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大胆说、大胆唱,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第一次课时笔者设计了“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把全班护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请一名护生用肢体语言表现4 种不同的职业,即护士、教师、司机、美发师,然后让护生根据表演举手回答问题,并让护生谈谈对这4 种职业的看法。不管对错,只要参与回答都给相应组记1分,给最后胜出的小组适当奖励,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特别注意护生的第一次尝试,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让成功的喜悦成为护生自觉进行语言训练的动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1]。
2.1.2 榜样的示范作用 要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技能。平时,教师应注意自己语言的修养,注意语言表达艺术,用词要准确、严谨,特别要规范运用医学术语。其次每一单元的教学都安排护生观看护理操作录像,要他们认真观察、揣摩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以取得理想谈话效果的方法。通过教师和护理录像的示范作用,护生耳濡目染,自觉向教师以及录像中的护士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1.3 利用案例开展情景教学 不同单元创设不同病人的动态场景,提供病人入院基本信息、住院过程及医嘱[2]。比如“测量生命体征”这一单元笔者设计如下案例情景:“3 床,张三,男性,75岁,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0℃以上,以发热待查于上午10 时步行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食欲差。请学生根据医嘱测量病人生命体征。”由于护生面对模拟病人不知所措,语言表达生硬、呆板,过于简单,所以教师首先进行规范性示范。教师将准备好的用物推进病房,体态自然大方,端庄稳重,微笑着与病人打招呼、问候,用简洁的话语准确、清楚地表达目的和要求。操作过程中情真意切地与病人交谈,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感,使病人轻松地配合完成操作。以教师的示范去影响、教育护生[3],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每个单元场景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技能沟通语言,每次教师示范完毕,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技能沟通语言,互相扮演病人或护士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给予正确指导。练习完毕,教师随机抽1小组进行课堂达标检测,要求被检测护生按示教规范操作,教师及其他护生共同评价。回示完毕,首先由护生进行点评、纠正,然后教师总结评价,通过评价达到提高护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2.1.4 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 由于课堂练习时间有限,业余时间可开放实验室,将全班护生分成数个练习小组,按照案例情景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技能练习,要求护生在练习中有意识地与模拟病人交流,提高沟通技巧。
护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临床见习。首先要鼓励护生主动介绍自己,对不同病人使用贴切的称谓,运用规范性语言,如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带您去,谢谢您的配合,祝您早日康复等。避免使用护理忌语,如我不知道,你上那儿问去等生硬、冷漠的语言,要用富有同情心的话语。护生对新入院病人要主动搜集评估资料,通过交流取得病人配合,体会各项操作要领。在操作中学会一些沟通技巧,如给病人穿刺时和病人拉家常分散其注意力;给小朋友打针时讲故事,鼓励其做勇敢的孩子,操作完还可以给其适当的奖励;给慢性病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时要耐心细致。在临床学习中,带教教师要对护生分时段进行评价,对护生的护理操作提出专业性的合理化建议,一边总结,一边规范演示,通过情景教学来加强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经过教师专门的语言沟通培训后,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我们将培训前生命体征的测量考核与培训后氧气吸入疗法操作考核中的沟通能力进行对比(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考核结果[n(%)]
实践证明,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锻炼,护生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问卷调查发现,有70.0%的护生不再害怕与病人面对面交流,他们能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杨英,付蕾.护生与患者沟通能力培养[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98-1299.
[2]吴晓璐,王春英.论基础护理教学中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3):388-389.
[3]张庆桂.《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4):68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