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技法特征研究

2013-09-20 02:16刘剑侯介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洪洞技法动作

刘剑,侯介华

洪洞通背拳是长期流传于山西洪洞民间的古老拳种,属中国传统拳术通背拳系中的一个流派。目前,洪洞通背拳的技法出现了多种变异,如有些技法是传承人吸取了形意拳的发力;有些是传承人借鉴了长拳舒展的身体姿态;有些是传承人吸收了太极拳柔化之劲。这些技法中,哪些是洪洞通背拳的核心技法,哪些是变异的技法,都需要整理规范。清末的陈鑫云:“平居耍拳,不可不守成规。”洪洞通背拳的传承不但有“武”的传承,还需要有“术”的沿袭。技法是技术与技能之间的桥梁,是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法,练习时运用的技法不同,也就导致了运动特点的千差万别。因此,提炼洪洞通背拳技法,并将其升华至理论层面,使人们更直接、更清晰、更容易地把握洪洞通背拳的特点,将洪洞通背拳薪火相传、发扬壮大,可为其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1 洪洞通背拳技法解析

洪洞通背拳一百零八势(即母拳),分九排,也谓九段。九者至尊也,九作天数,象征功能是多层次的。一百零八势,有大势、小势之分。大势就是“定势”;小势是为把大势串联组合的连接过势,即为“小势”,也称“过势”。除洪洞通背拳一百零八势外,均属于子拳范畴,是由母拳派生的。子拳包括:套手、散手、缠手、乱环套,呈现出该拳种风格独特、内容丰富、且体系完整。

套手是将单个实用的散手动作衔接起来,按一定顺序加以编排,串联在一起进行练习,即是套手。

散手将套手中的动作分解为一个一个的散势进行单势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即是散手。它是一种更为程式化的运动形式,“套”和“散”这两个字是对立统一的。离开了“套”也就无所谓“散”;离开了“散”也就无所谓“套”,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1]。

缠手是洪洞通背拳独具特色的手法,缠缠绕绕是正宗,侧身而进是根本,是连接散手的媒介,得手而缠,顺手而绕,是化解矛盾、制造矛盾的工具。主动者为缠,被动者为绕。在缠绕中找对方漏洞,寻找机会,为打做铺垫,是方法、手段。它是以扳搂扶挒、钩倗托栓、劈打推压、避领肘靠、叼撇格拦、云丢滚缠为二十四种基本方法。以缠、绕、挒、左横、右拽、上领、下按、直推等为基本手法。

乱环套是通过洪洞通背拳一百零八势行拳、套手、散手、缠手等多种有形的练习形式,达到无形用法。是一个由有形升至无形的过程,演绎到动作的自动化,在洪洞通背拳中叫乱环套。兵法云:“兵法无法,以无法为法,此乃兵法之上层境界”。武术之技法追求“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谚语中有“洪洞通背技在巧、打、拿、缠、挒、乱环套。”乱环套是以缠缠绕绕为中心,应用上随心所意、随意而出,身法自然。不用心,不用意,只凭感觉,就是洪洞通背拳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终目的。

2 洪洞通背拳技法特征

2.1 节奏多变

“节奏”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2]”辞海对节奏的解释为:(1)古指法制的具体规定。(2)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用以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3]。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阴阳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认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可以说它深入到了古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也渗透在武术技法中。武术中的刚与柔、动与静、快与慢、虚与实、轻与重、含与展等技术变化,正是阴阳变化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第一,快与慢。目前大多数洪洞通背拳传承人认为,一百零八势(母拳)在练法上要快于太极、慢于长拳,称其为“慢拳”;而子拳在练法上要求快,称其为“快拳”。如果按阴阳关系中的快属阳、慢属阴将其分开就走向了两个极端。快与慢是辩证的关系,没有绝对的慢,也没有绝对的快。动作节奏的快慢是相对而言的,慢需要快来衬托,同样快也需要慢来陪衬,快与慢主要体现了节奏在时间性方面的特性。“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孤立的任何一面都是表现不出快与慢的节奏变化的。一个拳种如果只追求慢或快,就违背了阴阳之理。在洪洞通背拳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练习时要求“时而和风习习,时而狂风骤雨。”这充分说明了洪洞通背拳具有快慢相间、动静分明、刚柔相济的特征。所谓“慢”并非消极地等待,而是缓慢的、全神贯注的,但又是积极的。境况不同,表现各异,在攻防、进退变化中要“能因敌之变”而变;慢是一个寻找机会和积蓄力量的过程,“势如彍弩”一旦机会出现,就“节如发机”地迅速出击,此时就是快。快与慢地运用要掌握好时机,这是在实战中制胜的关键。由此可见,洪洞通背拳除母拳一百零八势要慢练外,子拳套路都要求快练。只有快慢结合、刚柔并济才符合传统武术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快慢相间是练习洪洞通背拳的技法特征之一。

第二,轻与重。《手臂录》一书中“轻重疾徐,贵相当也。[4]”充分表明了轻重、快慢节奏要处理得恰到好处。洪洞通背拳谚云:“演时起伏翻江海,波澜壮阔会见云,重如泰山轻似云,劲功撼山玄通神。”其关键在于何时轻,何时重。洪洞通背拳关于轻的表现,常常是在防守动作中体现出来的,动作轻柔易变化,灵活。轻时动作像云一般轻盈,令人难以察觉;重时力量大,速度快,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像钢铁砸下那样沉重有力,常常是在进攻动作中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在未取得最佳进攻时,动作都应该相对地轻一些,缓慢一些。在突破对方防守之后动作应该相应地重一些,加快速度,用力进攻。例如洪洞通背拳的急三锤(拳)动作,顾名思义,就是连续打三拳。如对方右拳向我打来,我向对方身体右侧跨左腿,右足紧跟踏到对方的右足侧面(叫闪身)同时用右拳劈对方右小臂,这是第一拳,也是防守的动作。下砸时稍带螺旋力就可截住对方拳的力量,改变其拳的方向,用轻柔化开对方之力。轻也为后面两拳的重留出余地,待到对方漏出空挡后左拳向对方面部击打,紧接着右拳再向对方肋部冲击,这两拳可先轻后重、或先重后轻。像这样轻重节奏变化的动作在洪洞通背拳中比比皆是,如罗汉降龙、探马势、下海青龙、青龙舞爪等等。

2.2 无处不圆

《峨眉十二庄·天地庄合诀》中说:“象天法地,圆空法合,惟妙于心。[5]”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古代武术家通过对自然形态特征的领悟,把圆的运动形态融入了武术之中,演化成为武术技术运动的最佳方式与境界。枪法八母中说:“缠:缠者,如绳之缠物,上下四面,周匝而无空处,令彼不能知我所向,我得以乱彼之出进。[6]”洪洞通背拳中有“三圆九缠,四面八方缠九宫(宫,即中心)”之说,三圆,即平圆、正立圆,侧立圆三种圆的路线运动。九缠,分上、中、下三节,根节、中节、梢节,即手腕缠、肘缠、肩缠;胯缠、膝缠、脚缠;头缠、腰缠、腿缠九种身体部位的运动。谚语中有:“左缠缠、右缠缠,顺藤摸瓜将臂栓”,“左螺旋、右螺旋,扳、搂、扶、挒要连环”等,表明了前人对于圆的重要性的提示。

洪洞通背拳缠绕是以阴阳变化之理,以缠丝、螺旋、离心、向心、公转、自转等理论形成圆弧运动。随着身体运动的变化形成大弧带小弧、大圈套小圈,圈中有圈等以圆弧运动为技术特色,贯穿套路始终。演练起来如老太婆纺线抽纱一样,充分体现“缠绕”就是循环划圆的动作练习,处处都是圆周运动。运用得当可化解对方之力,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在访谈洪洞通背拳第八代传人樊汉武先生时,他说到:“通过多年的学习,总结到最后,我感觉就两个字,一个是圈,一个是杆,圈是化解对方进攻的,杆是向对方进攻的”。研究发现,圆起到的作用相当多,能制造矛盾、化解矛盾,通过圆探听对方的行动。要做到圆活变通,达到随心所欲。可以说洪洞通背拳要求肢体不断地处于“圆”的运动之中,处处有弧,带有缠绕,走“圆”的运动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洪洞通背拳的练习与实用之中。所以,以圆为运动轨迹是洪洞通背拳重要的技法特征。通背拳动作与歌诀见表1。

表1 部分“圆”特征的洪洞通背拳动作与歌诀

2.3 方法多变

洪洞通背拳体系具有技法丰富、招法独特、动作繁多等特点,这为洪洞通背拳方法多变的技法特征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是洪洞通背拳习练者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总结,也是武术大环境中共有的特点。“奇”顾名思义是指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稀罕的、不常见的……中国武术历来都讲究“不以力取,要以智胜”。洪洞通背拳在“奇”上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动作名称上,还是在技术动作上都突出了“奇”的特点。如动作名称有:赛过神枪、鬼蹴脚、韩信埋伏、敬德跳涧、饿马提铃、罗汉降龙、秦王拔剑、存孝打虎、钟馗伏剑、刘海捕蟾、智法送书等等。以这样的物象来形容拳势、拳理显得生动而形象,虽不是一种十分清晰、精确的表达,但是说明动作特点、技击要领是形象的(见表2)。

表2 部分突出“奇”特征的洪洞通背拳歌诀

“闪惊巧取”:“闪”是躲闪、避开;“惊”是惊扰、试探、吓唬、虚张声势之意;“巧”技巧、巧妙、好的方法;“取”是实招、强有力的打击。“闪惊巧取”有两层含义:一是防守反击。在攻防中有虚实之变化,既要闪开对方的虚招,又要用最巧妙的方法取得胜利;二是主动进攻。用对方捉摸不定的招势惊动对手,使其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用最巧妙的方法取得胜利。所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有虚有实,虚实相间。闪取之时要做到动作快、反应快,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最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

“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上打咽喉,下撩阴,二龙戏珠两盏灯”说明了洪洞通背拳具有方法多变的特点。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也可以指上打上、指下打下,指左打右、指右打左。关于“声东击西”不言而喻,在攻防中要迷惑对方,既要看清对方的薄弱部位在哪里,又要了解对方防守的严密部位在哪。处于真真假假状态之中,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手感觉是打上面,当注意力转到上面时,其他地方就空了,也就有机可乘。

“缠缠绕绕是正宗,侧身而进时根本”,可见,侧身而进技法特点在洪洞通背拳中的重要性。戚继光的《拳经·捷要篇》中有:“而其柔也,知当斜闪。[7]”柔有善变之能,刚有摧坚之功。在攻防时要避其锋芒,应主动地侧身闪避,用柔化使其刚劲走空,化解其攻势,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进行还击时,不能以刚对刚、以硬碰硬,而应以“侧身、斜闪”,使对手落空之时击之。

“佯输诈走虽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引诱回冲技法特点是洪洞通背拳制胜对手的关键。《孙子兵法·计篇》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8]”洪洞通背拳在技法层面上全面地借鉴了兵学的种种思想,具有引诱回冲的技法特征。在诡诈引诱上更是凸显洪洞通背拳的独到之处。特别在缠手时更能体会这种感觉,以虚假的小利来引诱,故意制造一些机会给对方,让其走入圈套,一旦进入提前设计好的动作进行攻取,当对方察觉到已为时过晚。

2.4 以短制长

洪洞通背拳谚语有:“远靠手,近靠肘,不远不近是按手”、“全身上下都是拳,挨着哪里哪里打”。这两句话很生动地阐述了洪洞通背拳是一种以短打技术为技法特征的拳种。在实战中都是通过扳搂扶挒、钩倗托栓、劈打推压、避领肘靠、叼撇格拦、云丢滚缠基本方法以及缠、绕、挒、左横、右拽、上领、下按、直推等基本手法完成攻防的。这些技法都需要在短距离条件下完成。第一,“短”距离短利用的时间就短,也就意味着速度快;第二,“短”两手能守住中,始终处在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变化之中,便于可守、可攻。反之,“长”了就有漏洞,变化也慢。如洪洞通背拳的“金鸡捏嗉”动作,歌诀中说:“一挒二扳三插手,左腾右手到咽喉;右手上把嗉囔捏,先行封喉后行跌”。又如“灵猫捕鼠”动作,歌诀中说:“灵猫捕鼠防击胸,封压双臂绕缠中;右腿迅插裆中间,下盘折叠腿用功”。随着步法的移动拉近与对手的距离,将其缠住、粘住。俗话说:“软绳能捆硬柴,”把对方捆绑住,不让其脱掉,通过缠绕技术动作求进、求化、然后取之。这充分体现了洪洞通背拳是贴身缠斗、以短制长为技法特征的古老拳种。

2.5 以快制力

洪洞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洪洞通背拳的俚语,从中可看出其拳理,如:“通背拳圈套圈。像娘纺织缠线线,缠来缠去变蛋蛋,小圈变大圈,大圈套小圈,平圆立圆有斜圆,娘缠线,儿练拳,纺娘学会通背拳,缠来缠去九连环(通背拳九排子),勤练圆滑转自然。任彼力大壮如牛,牵动四两吾自由,拳不打力勿顶牛,引化拿法圈中求。[9]”对付大力,先发快,不能用相同的东西,即以更大的力气,更先出手,出手更快来对付。如何办呢?即用“意”,在相互没有接触之时,意念已经与敌相接触了。彼一出手,我就制住他,也叫“后发制人”“以静制动。[10]”

洪洞通背拳的三进步动作是典型的拿手打法,看似简单却是实用。在实战中出招快,走势猛,接手就把胜败分。歌诀中说:“三手并作一手用,三步并作一步行”。再如天王托塔动作,歌诀中说:“如人推来力急猛,顺臂捋按力化空;此时彼臂已被锁,翻手用力向上托”。在攻防中决定胜败关键是要快,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对手以大力用拳向我打来,近身之际,我可快速地通过缠、绕、搂、劈、架、砸等方法,绕开对方之力,化开对方之劲,使对手攻击路线偏离目标,改变其力点与方向。这时不可硬碰硬,要用柔和之劲化掉其力量,变被动为主动。当与对手贴身缠打在一起时,要善于听劲、摸劲,了解对方意图。如对方是向前的力,其左右就空了,我可双手粘住对方,不让其脱掉,快速用左右横劲,随着对方劲力的变化而变化,如回环式地把对方荡起来。破坏对方的重心,让其无力可用,使其不便于动作,找不到平衡。攻防中做到彼手快,我意先;彼力大,我气敛。充分突出洪洞通背拳以快制力为技法的特征。

3 结论

3.1 节奏多变

快与慢。练习时要求“时而和风习习;时而狂风骤雨”。这充分说明洪洞通背拳具有快慢相兼、动静分明、刚柔相济的特点。

轻与重。研究发现,洪洞通背拳的技术动作具有轻重分明的特点。动作轻时令人难以察觉,常常在防守动作中体现出来;重时力量大,速度快,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3.2 无处不圆

“左缠缠、右缠缠,顺藤摸瓜将臂栓”;“左螺旋、右螺旋,扳、搂、扶、挒要连环”。研究发现,洪洞通背拳的技术动作常常要求肢体不断处于“圆”的运动之中,动作中处处带有弧形。“圆”的运动始终贯穿于整个洪洞通背拳的技法之中。

3.3 方法多变

研究发现,洪洞通背拳的攻防、进退动作变化有闪惊巧取、侧身而进、引诱回冲等特点。说明洪洞通背拳具有技术全面、技法丰富、动作繁多、技法灵活多变等特征。

3.4 以短制长

“远靠手,近靠肘,不远不近是按手”。表明洪洞通背拳具有贴身缠斗、以短制长的技法特征。

3.5 以快制力

“三手并作一手用;三步并作一步行”。洪洞通背拳攻防中,决定胜败关键是快。当对手以大力用拳向我打来,近身之际,我可快速地通过缠、绕、搂、劈、架、砸等方法,绕开对方之力,使对手攻击路线偏离目标,改变其力点与方向。切不可硬碰硬,要用柔和之劲化掉其力量,变被动为主动。彰显洪洞通背拳“以快制力”的技法特征。

[1]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3] 辞书编辑委员会编写.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4] 吴殳.手臂录[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 戚继光.纪效新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7] 郭化若.孙子兵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 张润宇.对洪洞通背拳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4).

[9] 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 刘和臣,吴俊清.太极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6):125~126.

猜你喜欢
洪洞技法动作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洪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引领农民科技致富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洪洞祭祖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