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 韦敏 袁捷 俞哲元
目前,对外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下鼻形态的测量及对比,活动性作为外鼻的特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我们提出一种简易的鼻尖活动度测量方法,调查汉族青年女性的鼻尖活动度,并与隆鼻术后随诊者对比,完善我国外鼻测量内容。
随机选取100名普通女性(正常组)和30名隆鼻术后女性 (隆鼻组)的外鼻,被测者年龄18~35岁,均为汉族,外鼻形态正常。隆鼻组均为接受人工材料植入隆鼻的患者,包括硅胶18例,膨体12例;均为L型,材料植入时间为6个月~3年。
1.2.1 数据采集
标记鼻尖点P及鼻背中线。被测者手持棉签置于鼻尖与右侧鼻翼沟最上缘之间,并嘱其用力使鼻端至最大偏移部位,确定正面观鼻背活动部位与固定部位的交界点A,即鼻下部活动部分中线与鼻背中线交界点,标记A点。医用角度尺(精度1°)测量AP与鼻背中线之间的夹角,重复3次,取平均值,即为鼻尖向左侧的最大活动度(图1)。同法测量鼻尖向右侧的活动度。电子数显卡尺(精度0.01 mm)测量鼻长及A点至鼻尖点的距离(A-P)。以询问方式调查隆鼻受术者对鼻尖活动度的关注度及心理感受。
图1 测量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the measurements
1.2.2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近似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组左右两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侧活动度混淆合并后,正常组为35.73°±4.72°,隆鼻组为21.45°±7.53°,差异明显(P<0.05)。 正常组鼻长(41.75±3.84) mm,A-P 间距(16.62±1.95) mm,隆鼻组鼻长(42.83±4.38) mm,A-P 间距(25.89±10.16) mm。调查发现,隆鼻组中有19人注意到术后鼻尖活动度下降,其中9人因此对手术效果不满意,8人表示不会当众触碰鼻端,2人对此十分在意,表示不敢揉鼻,甚至感冒时不敢擤鼻。
鼻是颜面中央隆起的锥形器官,在面部美学中起重要作用。鼻背上部为上颌骨额突、额骨鼻突及鼻骨构成的骨性支架,较硬且固定;鼻背下部为软骨性支架,由侧鼻软骨和鼻翼软骨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加之鼻尖部皮下组织丰富,使鼻尖有明显的活动性。
隆鼻后鼻尖的活动性是否受影响是患者继术后鼻形态之外的第二关注点。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外鼻美学及解剖学的研究资料,如外鼻形态、角度测量,对国人鼻根、鼻尖、鼻翼和鼻背等研究均十分细致[1-2]。通过测量了解患者鼻部特征,并参考相应标准值,对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评价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研究仅停留于静态角度表述鼻型,活动性作为外鼻的特征之一,始终未被述及,导致缺乏合理的评判方式及有参考价值的正常测量数据。正常外鼻活动度、植入人工材料的隆鼻术是否对其有影响等问题均亟待明确。
采用直接测量法对100例汉族青年女性,及30例行人工材料植入隆鼻术后的女性,行鼻尖活动度测量。结果显示,正常青年女性的鼻尖活动度为35.73°±4.72°,隆鼻术后女性鼻尖的活动度为21.45°±7.53°,两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
正常组 鼻长 (41.75±3.84) mm,A-P 间距(16.62±1.95)mm,活动点A位于鼻背骨与软骨交界处下方。L型假体植于鼻背上部骨性部位的骨膜下、鼻背下部软骨性部位的鼻背筋膜下疏松组织层与骨膜之间,其短臂常插入两侧大翼软骨内侧脚之间至鼻小柱底部,雕刻良好的底面使假体与鼻梁形成紧密贴合的整体,导致鼻尖活动度降低,使患者有“鼻尖变硬”的感觉。假体易与鼻联动,硅胶假体尤为明显,表现为隆鼻组 A-P 间距(25.89±10.16) mm,与正常组对比A点位置过高且变异度大,即A点普遍在骨、软骨交界点上方,甚至部分患者鼻尖活动时联带材料整体活动以致A点表现在假体顶端即鼻根处,动态下的鼻外观极不自然。
随访发现,鼻尖活动度的改变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隆鼻组成员中有63%注意到术后鼻尖活动度下降,30%因此对手术效果不满意,27%表示不会当众触碰鼻端,7%对此十分在意,表示不敢揉鼻,甚至感冒时不敢擤鼻。因此,对患者术前行鼻尖活动度测量,并与正常值对比,充分告知其可能的变化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鼻整形已细化至亚单位调整,在精雕细琢的同时也应重视鼻尖活动度的改变,并将活动度下降、交界点移位,视为隆鼻术后鼻型不自然的表现。
[1] 孙宝珊,施耀明,许礼根,等.300例中国女性鼻翼鼻孔测量数据调查及鼻翼肥大的整复[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3):118-120.
[2] 邱大学,洪志坚,曹文建,等.外鼻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2000,23(4):378-380.
[3] Joseph KW.Aesthetic surgery in Asians[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9,17(4):279-286.